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拉康传
  • 正版图书 品质保障
    • 作者: (法)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著
    •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5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法)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著
    •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5
    • 开本:16开
    • ISBN:9786071830480
    • 版权提供:北京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本店存在书、古旧书、收藏书、二手书等特殊商品,因受采购成本限制,可能高于定价销售,明码标价,介意者勿拍!

    1.书籍因稀缺可能导致售价高于定价,图书实际定价参见下方详情内基本信息,请买家看清楚且明确后再拍,避免价格争议!

    2.店铺无纸质均开具电子,请联系客服开具电子版

     

     

    1.详细讲述精神分析大师雅克·拉康混乱、固执、反叛的一生。呈现拉康具有复杂性的性格和生活,从而告诉我们他何以成为大师,是什么让他得以提出那些晦涩又透彻的思想。
    2.历史性地呈现拉康非正统的、错综复杂的学术理念和思想历程。
    3.讲述20世纪*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们之间的趣闻趣事,呈现当时法国思想界的鸣响与生机。
    4.是拉康的个人史,也是梳理精神分析史的必经之路。
    5.兼顾学术性和可读性,自1993年9月问世以来,受到《泰晤士报》、《纽约时报》、《世界报》、《快报》与大学学者的广泛好评。
    6.从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学派到拉康的“回到弗洛伊德”,不过百年时间。精神分析经历了诞生、发展、阻滞、分裂、重构……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其理论的流变也始终发生。如何进入这个庞大的精神世界?如何把握一位思想大师的的复杂思想?*有效的方法从来不是简化思想本身,而是理解其复杂性。《拉康传》将拉康个人的历史、其思想历程放入20世纪尤其是奥斯维辛之后整个法国思想界的大环境中,通过展现复杂的历史语境,描绘出拉康“晦涩”思想的根茎。
    7.正如齐泽克所说:“拉康通过分裂他的学派,通过与国际精神分析学会(IPA)决裂,保留?弗洛伊德教诲的生命力。五十年?过去?,轮到我们对拉康做同样的事情。”
    8.他渴望进入巴黎精神分析协会,却被“逐出教门”;
    创办了自己的精神分析学派,又亲手终结了它;
    渴望得到祖父和父亲的赏识,却选择出走;
    渴望可控的爱情,又去追求得不到的女人;
    渴望获得弗洛伊德的认同,但却多次与之擦肩而过;
    与梅洛-庞蒂、列维-斯特劳斯的友谊和纷争,与巴塔耶妻子西尔维娅之间的爱恋,对科耶夫的推崇,对波伏娃的决绝,对萨特态度大转变;
    ……
    拉康的一生就是一个矛盾、复杂的纽结。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拉康传 开本: 16开
    作者: [法]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 定价: 168.00
    ISBN号: 9787559640550 出版时间: 2020-05-01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印刷时间: 2020-09-22
    版次: 1 印次: 1

    目录:
    序  / i
    前言  / vii

    部分 父亲形象
    章 制醋商人  / 003
    第2章 病房里的侧面像  / 017
    第3章 精神病学导师  / 024

    第二部分 疯女人
    第4章 玛格丽特的故事  / 035
    第5章 妄想狂的颂词  / 050
    第6章 阅读斯宾诺莎  / 058
    第7章 帕潘姐妹  / 069

    第三部分 成人
    第8章 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  / 077
    第9章 法西斯主义:维也纳史诗的终结  / 092
    0章 哲学学派:亚历山大·柯瓦雷及其他  / 098
    1章 马里昂巴德  / 119

    第四部分 家庭史
    2章 乔治·巴塔耶及其同伴  / 135
    3章 吕西安·费弗尔和爱德华·皮雄  / 156

    第五部分 战争与和平
    4章 马赛、维希、巴黎  / 171
    5章 对人类自由的思考  / 191
    6章 双重生活  / 199
    7章 与梅兰妮·克莱因的失之交臂  / 213

    第六部分 思想体系的要素
    8章 治疗的理论:亲属结构  / 223
    9章 向马丁·海德格尔致敬  / 242
    第20章 交织的命运:雅克·拉康和弗朗索瓦丝·多尔托  / 257
    第21章 《会饮篇》与风暴  / 270
    第22章 结构与父姓  / 288

    第七部分 权力与荣耀
    第23章 与路易·阿尔都塞的对话  / 325
    第24章 “我以此创立……”:康德和萨德  / 343
    第25章 《文集》:一名编辑的肖像画  / 355
    第26章 革命:让-保罗·萨特和雅克·拉康,交替的同辈  / 369

    第八部分 寻找
    第27章 东方的渴望和丧亲之痛  / 391
    第28章 数素与波罗米结  / 398
    第29章 回到零的精神分析  / 428
    第30章 法老的坟墓  / 444

    第九部分 遗产
    第31章 “研讨班”系列的历史  / 459
    第32章 弗洛伊德的法国:当前状态  / 475

    致谢  / 491

    附录
    缩写  / 497
    尾注  / 501
    拉康作品目录  / 563
    附件  / 631
    家谱  / 651
    名词索引  / 657
    概念索引  / 681

    译后记  / 689

    当鲁温斯坦看见这位与众不同的分析者走进来,头歪向一边,耳朵突出,带着独特的微笑,摆出一副带有欺骗性的无动于衷的姿态时,他感到忧心忡忡:拉康不是一位普通的分析者。他是一位传奇的天才,而且他不是通过对正统精神分析的解读来理解弗洛伊德的理论的。像他这样的人不会轻易地接受规则和限制,哪怕它们对于实现他的野心来说是必要的。拉康在气质上是一个自由的人,他的自由不能忍受任何束缚和责难。他的家族在一个世纪的工业变迁与兴衰中赢得的独立在这位中产阶级的后代身上成为第二本能。拉康不会承认任何在他之上或者控制他欲望的外在权威。他不会屈服于父权的指令,而是放任自己的奇思异想。

    与此同时,西尔维亚离开了乔治·巴塔耶。巴塔耶在自己的书中并没有描述过他们的爱情,但他在《正午的蓝色》(Le Bleu du ciel)中讲过他们分手的故事,其中主人公的妻子叫伊迪斯。“我对我爱的人表现得像个懦夫一样,”主人公说,“我的妻子非常爱我,当她知道我欺骗她时都要崩溃 了。”主人公同时还引用了伊迪斯写给他的一封信,在其中她提到了自己的一个梦。“我们和一些朋友在一起,”伊迪斯写道,“有人说如果你走出去,你会被谋杀……一个男的会来杀你。当他准备那么做时,他会拧开自己的手电。我走在你旁边,那个杀手拧开手电,一颗子弹穿过了我的身体……你和一个女孩进入卧室。那个男人说时间到了,他发射了第二颗子弹。目标应该是你,但我却感觉自己又被击中了。我觉得自己要死了,我把手放在喉咙上,摸到了温暖的血液。”伊迪斯这个梦的有趣之处在于它预见了现实。1939 年,乔治·巴塔耶和西尔维亚结婚 11年后,依然深爱着西尔维亚的西奥多·弗兰克尔在国家图书馆门口等待着巴塔耶。他拿着一把枪准备杀死他的情敌,而即便西尔维亚早就在几年前就离开了乔治。幸运的是,这个小插曲终在一阵大笑中结束。 
    当父母离婚时,劳伦斯·巴塔耶年仅四岁。虽然她经常告诉周围的人这次离婚对她的影响有多大,但直到1984年她才在传记中提及此事。像巴塔耶《正午的蓝色》中的女性一样,她讲述了一个梦,这个梦她在1963年接受康拉德·斯坦因分析时曾尝试解读。在梦中,她看见一只鹪鹩正试图摆脱咬住它尾羽的鼬鼠,结果留下一摊血迹。鹪鹩回头看了一眼,绝望地扑闪着自己的翅膀。“这看上去很奇怪,”她说,“我应该把我父亲解读为这只鹪鹩,但他在我生活中从未那么重要。我四岁时他就离开了我。我偶尔会去拜访他,但从未有任何感觉。一年前他的去世让我感到失落。”地上的血迹代表着劳伦斯所唤起的痛苦记忆,就像巴塔耶在他《眼睛的故事》里所用的隐喻一样。她回忆起自己儿时有一次在玩母亲的睫毛夹时不小心拔掉了一根睫毛,她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眼睛沾上了血迹。

    拉康在战争期间在哪里?经常有人问这一问题,就我所知,拉康在一天夜里和妻子乘船渡过了卢瓦尔河,逃离了沦陷区。在之后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住在圣洛朗。拉康的妻子西尔维亚·巴塔耶是一名犹太人,根据卡特琳·克莱芒特在《雅克·拉康的传奇一生》(Vies et le?gendes de Jacques Lacan)中所说,她在沦陷初期被告发到盖世太保那里。拉康知道此事后冲进盖世太保的总部,要求拿回妻子的档案,他拿着档案走了出来。克莱芒特没有说明他是如何做到的,是通过贿赂还是自己人格的力量?但如果这是真的,拉康处理这个危机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说明他的为人,我们可以说拉康是一个具有无可指摘的道德操守的人。 
    1978年的秋天,拉康和皮埃尔·苏里驾车前往盖坦考特。在巴黎郊区,他们的轿车忽然打转滑出了公路。拉康没有受伤,但他周围的人发现他好像变了,开始走上了下坡路。他经常感到疲惫,沉默的时间越来越多。他的第二十六期研讨班的主题是“拓扑学与时间”。但在11月21日的堂课上,他发现自己无法讲话。他的听众一片沉默,像他一样吃惊。他们就坐在那里,在这个悲剧性的场景里,看着这位疲惫的老人无法用他曾经在四分之一个世纪里聚集起一代精神分析师和知识分子的声音说话。他把他的纽结和辫带画在黑板上,然后茫然地停下来。他转过头看着听众,简短地承认了错误,然后离开了房间。“没关系,”有人在下面小声说,“我们一样爱你。”

    将拉康的思想重新放入它所萌发的场域,追溯他如何让弗洛伊德的精华摆脱奥斯维辛之后被压抑、模糊和稀释的命运……并*终构建出一个晦涩又透彻的思想体系。

    本书详述了法国20世纪的精神分析大师、哲学家、思想家的雅克·拉康混乱、固执而传奇的一生,作者以史为线呈现拉康非正统的、错综复杂的学术理念和思想的形成、发展与影响历程,描绘出法国20世纪*重要的有群知识分子互动和私人生活。
    拉康渴望进入巴黎精神分析协会却被“逐出教门”、创办了自己的精神分析学派又亲手终结了它;拉康渴望得到祖父和父亲的赏识,渴望得到弟弟和子女的归属,渴望可控的爱情又不禁走向不可能;他对弗洛伊德像对父亲般的爱与恨——他渴望得到弗洛伊德的认同,但却多次与之擦肩而过;与梅洛-庞蒂、列维-斯特劳斯的友谊与争论,他与巴塔耶妻子西尔维娅之间的爱恋,对科耶夫的推崇,对波伏娃的决绝,以及对萨特在二战前后态度鲜明的转变……
    拉康一生的经历、他的学术思想和他所处时代的历史语境形成了奇妙的纽结。

    ......

    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Élisabeth Roudinesco,1944— )法国思想家、精神分析师、巴黎七大的历史研究学者。曾先后师从德勒兹、德赛都、福柯等学者,并于1969年加入拉康创办的巴黎弗洛伊德学派,成为拉康核心圈子的成员之一。卢迪内斯库曾参与撰写鸿篇巨制《法国精神分析学史》(Histoire de la psychanalyse en France),为弗洛伊德和拉康这两位精神分析大师写过传记,并在2013年获授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2014年荣获法国“十二月奖”,其作品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此外,她也为自由报和法国世界报撰稿,被法国知识分子界称为部分思想家神庙的守护者。2018年申请加入法兰西学术院,但几天后又撤回申请。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