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李叔同在爱和自由中行走心灵修养提升自己的书籍弘一法师传记说佛经静心修养断舍离自控力书 附手绘罗汉图106幅
  • 正版图书 品质保障
    • 作者: 粲金居士著
    •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粲金居士著
    •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 开本:16开
    • ISBN:9783056499643
    • 版权提供:华文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本店存在书、古旧书、收藏书、二手书等特殊商品,因受采购成本限制,可能高于定价销售,明码标价,介意者勿拍!

    1.书籍因稀缺可能导致售价高于定价,图书实际定价参见下方详情内基本信息,请买家看清楚且明确后再拍,避免价格争议!

    2.店铺无纸质均开具电子,请联系客服开具电子版

     

    基本信息

    书名:李叔同:在爱和自由中行走

    :38元

    作者:粲金居士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0754455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作者介绍

        《李叔同:在爱和自由中行走》:李叔同出身豪门,风度翩翩、才华横溢,在诗赋文章、金石书画、戏剧音乐等众多领域里均有建树。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他就是一枚标准高富帅。然而在他39岁那年,他却落发为僧,宁与古佛青灯相伴。

         做这样的决定,非他寡情薄义。在他眼中,人生终归是悲欣交集,快乐和痛苦、喜悦和悲伤总是如影随形。只有放下尘世中一切,追随佛法,才能展获得真正的爱和自由。而具足慈悲的爱才是超脱一切痛苦的解药。




     

     

    目录

    开 篇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此次,朽人真的要走了”  / 003

    晚晴老人的晚晴山房  / 006

    一座城,一禅僧  / 009

    心无杂念,哪里都是归程  / 011

    花开次第,悲欣交集  / 015

    第一卷月落乌啼

    第一章 懵懂:当时年少春衫薄  / 021

    第二章 初梦:取次花丛懒回顾  / 035

    第三章 秋寒:零星旧梦半浮沉  / 049

    第四章 天涯:梦里花枝不解愁  / 064

    第二卷浓淡皆宜

    第五章 落红:春光长逝不归兮  / 081

    第六章 空门:万籁俱寂丛林寒  / 096

    第七章 莲花:唯愿灵光普万方  / 111

    附录一 弘一大师记事年表  /  126

    附录二 送别:弘一大师经典诗文选  /  135

    附录三 丰子恺忆弘一大师  /  151

    附录四 我所崇敬的弘一法师  /  161

    附录五 弘一大师手绘罗汉像  /  166


     

    内容介绍

    心无杂念,哪里都是归程

        初秋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一张照片上。照片上的人,坐在木桌的左边,披着袈裟,褶痕很是明显。下巴不再留有黄须,嘴略微向右歪,一双眼睛细而小,却满是慈祥的神情。他右手露出在袖外,掂起一串佛珠,脚上穿着行脚僧那种布缕扭成的鞋。

        弘一法师老了,脸上满是时光的印记。

    愿尽未来,普代法界一切众生,备受大苦;

    誓舍身命,宏护南山四分律教,久住神州。

        弘一法师写下这副长联,一字一句皆是为信仰献身之意。岁月不断催促他的脚步,他不问生死,超脱而淡然,只愿在行走的途中修心,广施恩惠。于是,当他看到南普陀寺佛学院的学僧不听约束已成风气,情形大不如前,便决心办一个僧侣教育机构,由瑞金法师负责筹备。

         “法师,请为这所学校赐名吧。”瑞金法师的言辞中,满是敬畏之意。

         “教育之关键即在培养学生一股正气,《易经》有云,‘蒙以养正’,就叫‘佛教养正院’吧。”弘一望着窗外天空一角,略有所思。弟子心中有信仰,严格遵守出家人的清规戒律,这便是弘一法师办学的初衷与期望。因而,能进入这所佛学院进行深造的弟子,须得品行端方,朴素无华。对于弘法之事,弘一法师始终“余将尽其绵力,誓舍身命而启导之”。

         心无杂念,哪里皆是归程。在讲经弘律、习字念佛中,时光翩然而逝。转眼间,旧岁完尽,又是一年春日。岁月带走的是什么,留下的是什么?弘一法师在修行的路上已经渐渐明白,无所谓去留,无所谓得失,一切皆在心间。

         他早就听闻泉州的温陵养老院风景清幽,文化气息极为浓厚,唐代时曾是首科进士欧阳詹家庙,宋代时朱熹亦曾于此处讲学,因而心生向往。待养正院的筹办渐入正轨时,他便收拾行李,搬来此地小住。

         “只住十五天。每天晨午两餐,蔬菜不要超过两样。若有人来访,请先通知。”弘一法师为不搅扰院内人们的正常生活,特意嘱托院董叶青眼居士。

          午后时分,阳光有些慵懒,弘一法师与几十位老人坐在院内,随意而谈。他并不说佛法,只是说些日常琐事,讲自己身边并没有侍者,汲水、破柴、煮茶、扫地、擦案之事都是自己来做。其中的一些老人,会讲到自己年少时的往事,弘一法师只是面带微笑静静听着。阳光铺在褶皱的袈裟上,他的心中满是安然。

         院落当中,另有一亭名为“过化亭”,因兵乱世时被毁,无人前去。叶青眼居士打算将其重新修葺,便恳请弘一法师补写横额。他从不吝啬自己的字,执笔蘸墨,匾额之上便落下“过化亭”三字。

         在弘一法师居住养老院期间,慕名前来求字之人络绎不绝,弘一法师便在素纸上写下“南无阿弥陀佛”,从不让他们空手而归。十五日一晃而过,弘一法师兑现诺言,便收拾行李决定前往净峰寺。

         “这次大师来泉州,州中人士多来求字,少来求法,不无可惜。”叶青眼居士心有不舍,亦有不甘。

         “余字即是法,居士不必过为分别。”弘一眼中满是笑意,说完便手持锡杖,缓缓走向门外。


         净峰寺坐落在惠安县东三十里半岛的小山上。此地三面临海,夜深人静之际,可听闻海涛拍岸之声。小山之石,玲珑重叠,就好像书斋桌几上供奉的珍品。此地夏季甚为凉爽,冬季时因高山挡住北风,是以并不觉得寒冷。

         弘一法师初次来到此处,便生出终老于此的念想。在去往净峰寺的路上,他看到此地四十岁以上的男子多半垂着发辫,女子的装束更是古朴,大有清初遗风。弘一法师心中颇为欢喜,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一般。

         “今岁来净峰,见其峰峦苍古,颇适幽居,将终老于是矣。”弘一法师忍不住给友人写信,告诉对方内心的欢喜之意。年岁渐长,他已不愿再云游四方,此处或许是最佳的归宿之地。

         居于此地,他或是校正佛典,撰写讲稿,或是弘法讲经,生活犹如夜半之湖,平静幽然。每次讲经时,他总是沉着而缓慢地走到佛像前,虔诚地点上三炷香,以敬畏之心将其插在香炉里。而后,他慢慢地转过身,坐在一张方形的禅椅上,面带微笑地开始讲述内容。他讲得认真,僧众也听得入神。讲述完毕之后,弘一法师深鞠一躬,方才缓缓走出佛堂。


    我到为植种,我行花未开。

    岂无佳色在,留待后人来。


         世间一切早有安排,并不随自己的心意而改变。缘分未到,强求无果。于是,当净峰寺的方丈因故去职后,弘一法师为免纷争,也只得离开此地,再次回到泉州。临行之时,已是十月,暑气渐消,秋风渐凉,弘一法师无法等到明年花开,心中虽有遗憾,却并不懊恼,毕竟顺其自然是他始终秉持的生活信念。


          修行之路漫长而崎岖,风雨不知何时便袭来。

          因长久辗转于途中,再加上闽南之地湿气太重,弘一法师回到泉州之后,便卧床不起。先是高烧不退,手足肿烂。一夜之后,病症便迁移至下臀,脓血流淌不止。不消几时,上臀也渐次溃坏。这次发病,好似决堤的洪水,来势汹汹,无力可挡。由于弘一法师拒绝服药,几天之后,脚面又生出冲天疔,这使观者无不心痛。

         夕阳渐渐隐入后山,群鸟扇动着翅膀飞回巢穴,夜色层层加深,越来越浓。弘一法师知晓生命将熄,便向一直守护着他的传贯法师口述遗嘱:


         命终前请在布帐外助念佛号,但亦不必常常念。命终后勿动身体,锁门历八小时。八小时后,万不可擦身体洗面,即以随身所着之衣,外裹破夹被,卷好,送往楼后之山凹中。历三日有虎食则善;否则三日后,即就地焚化。焚化后再通知他位,万不可早通知。余之命终前后,诸事极为简单,必须依行,否则是逆子也。


         生命至此,弘一法师对一切皆已释然,内心再无憾事。

         数月过去,寒冬已逝初春至。温陵养老院墙外的三角梅,在清风的吹拂下,次第盛开。许是此生使命未完,彼岸还在前方,弘一法师经过调养,渐渐痊愈。

         众僧前来探望,问及他的病况。

         “不要问我病好没好,而要问我念佛没念佛。”弘一法师一字一句,说得极为严肃。

         还有什么值得惧怕呢,还有什么可留恋呢?历经生死之后,内心更具馥郁之气。

         清晨,花开无声;黄昏,空中无痕。在晨昏暮晓的轮回中,自然中总会有新的寓意与启示,只要善于倾听内心的声音。

    作者介绍

     

        《李叔同:在爱和自由中行走》:李叔同出身豪门,风度翩翩、才华横溢,在诗赋文章、金石书画、戏剧音乐等众多领域里均有建树。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他就是一枚标准高富帅。然而在他39岁那年,他却落发为僧,宁与古佛青灯相伴。

         做这样的决定,非他寡情薄义。在他眼中,人生终归是悲欣交集,快乐和痛苦、喜悦和悲伤总是如影随形。只有放下尘世中一切,追随佛法,才能展获得真正的爱和自由。而具足慈悲的爱才是超脱一切痛苦的解药。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