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店 回到本源:经典中医启蒙对话录赠书2本 李辛 (法)克劳迪那·梅赫著 一场古代传统中医理念和现代思维方式的对话
  • 一场古代传统中医理念和现代思维方式的对话
    • 作者: 李辛,克劳迪那·梅赫著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辛,克劳迪那·梅赫著
    •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页数:384
    • 开本:16开
    • ISBN:9789530121986
    • 版权提供: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本店存在书、古旧书、收藏书、二手书等特殊商品,因受采购成本限制,可能高于定价销售,明码标价,介意者勿拍!

    1.书籍因稀缺可能导致售价高于定价,图书实际定价参见下方详情内基本信息,请买家看清楚且明确后再拍,避免价格争议!

    2.店铺无纸质均开具电子,请联系客服开具电子版

     


    作者:李辛, (法)克劳迪那·梅赫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书号:978-7-5596-6406-8
    定价:108.00
    开本:16
    成品尺寸:170*235*30
    页数:384

    1.一位中国中医师与一位法国中医师关于传统中医理念和现代思维方式的对话。

    2.阐明如何通过学习古代经典,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温病条辨》等,而获知中医的基本原则,而后发展出自己的实践方式。

    3.围绕着中医的精华要义,力求释繁就简,讲述以神-气-形完整地来观察病人,即观察能量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运转状态,而非紧盯具体症状。学习如何评估人体的主要资源(精、气、形、神)和诊断的四大步骤。


    本书是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法国人,以简单的英文交流而写成的书。这是一场古代传统中医理念和现代思维方式的对话,内容始终围绕着中医的精华要义,并力求释繁就简。现代的中医临证过于关注不和谐的病象模式,并专注于努力纠正这些不和谐的现象。然而,传统中医并不只是汲汲于“局部”的不和谐,他们更关注整体,因为“局部”揭示着“整体”,他们直观地把握“整体”。只有深入学习古代经典,才能够运用传统中医的基本原则来实践,而不至于在学习繁复又看似矛盾的后世各家学说时陷入迷惑。这样才能根据病患的体质、神质和邪正斗争反应情况,以药物的气味升降为基础,来配伍合适有效的方剂,而非根据课本上笼统的方剂功用来机械用药。对于有所领悟的医者而言,一切都只是开始。


    李辛

    中医师,心身医学硕士。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宋祚民先生。针药并用,心身同治,立足经典,学习历代诸家所长,取验于临床。著有《经典中医启蒙》《儿童健康讲记》《精神健康讲记》等。


    克劳迪那 · 梅赫

    中文名梅云。曾在欧洲各国、中东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行医,旅居中国四年。现为瑞士哥伦比亚预防医学中心中医师、针灸师、自然疗法医师和全科医师。


    第一部分 1

    理论


    第一章 人体四个层次、真气、气机及病机 3

    第二章 诊断步骤 13

    第一步:资源评估 14

    第二步:三焦气机 18

    第三步:神与阴阳平衡 31

    第四步:八纲与病机 34

    第三章 再论病机 42

    第四章 诊断方法 51

    总结 60


    第二部分 63

    本草治疗


    第一章 本草历史与经典著作 65

    第二章 本草的性能:气与味 79

    第三章 中药的分类 88

    下焦层次 90

    中焦层次 97

    上焦层次 105

    第四章 方剂的分类 113

    下焦层 115

    阴虚阳盛 115

    阴-精虚损 118

    阴-气虚损 121

    阳气虚 126

    阴阳两虚 128

    中焦层 133

    补益中焦 134

    泻中焦:气分与血分 144

    上焦层 159

    纯开上焦之表 159

    开中上焦之表(表之深层) 162

    阳气精血不足体质之开表法 168

    三焦水道 171

    直接开水道 171

    开上焦以通利水道 173

    开中焦以通利水道 173

    开下焦以通利水道 173

    临床案例 174

    总结 184


    第三部分 195

    针刺、艾灸、火罐和按摩


    第一章 针刺在传统中医中的位置 197

    第二章 《黄帝内经》关于针刺的重要原则 200

    第三章 针刺的临床实践 206

    诊断与针刺前的准备:心法 207

    进针与针刺操作:手法 209

    针刺策略和穴位功效:刺法和穴法 217

    临床案例 226

    慢性疼痛案例:风湿性多肌痛 227

    急性疼痛案例:头痛 228

    急性疼痛案例:腰痛 229

    慢性疼痛案例:肩周炎 230

    急性疼痛案例:脚踝扭伤 230

    现代针刺技术 231

    第四章 艾灸 234

    第五章 火罐 238

    第六章 按摩与内功按摩 241


    第四部分 249

    静坐与气功


    结论 261


    附录一: 《神农本草经》药物枚举 267

    附录二: 《黄帝内经·灵枢》选读 281

    附录三: 《伤寒论》选读 293


    术语汇编 338

    参考书目 342

    英文版 致谢 345



     

     

    英文版 序


    我在2002年11月认识了李辛。

    那时我在北京刚刚住了6个月,一切都是新鲜的。

    作为一个有西方医学和传统中医学背景的医生,我受邀在北京国际协会(Beijing International Society)举办的侨民社区活动中介绍中医。作为交流会之后的延续,我想给听众们安排一次机会,来参观北京一家中医诊所。很偶然,我遇到了李辛,他带领我们参观了平心堂中医诊所,这是他出诊的地方。

    虽然那时他非常年轻(32岁),但我意识到他对中医有非常深入而独特的理解,并且,他有特别发达的敏锐直觉。经历过一系列在北京不同医院学习的失望后,我知道这正是我要找寻的人。他友好地邀请我,在他出诊时可以坐在旁边。这让我非常激动。但随后,我发现由于自己有限的中文理解,极大地影响了随诊的深入体验,我决定先去学习中文。

    随后的一年,我们见过几次面,分享彼此对中医的认识。李辛告诉我,他在1988年进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第二年担任了“黄帝内经”课程的课代表,但那时他还未能理解中医学,因此感到灰心。随后,他花了一整年的时间去学习现代医学。现代医学对人体的清晰阐释令他十分着迷,但是,他渐渐发现现代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治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在某些领域的治疗思路几乎是空白,于是他又重新回到中医的学习。

    1991年,他遇到了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启蒙老师——任林先生。任先生那时40多岁,精通太极、佛道、经络和中医方药。在任先生在学校暂居一周的期间,李辛把自己的住处借给他,自己则去同学那里合住。在短暂的相处中,李辛看到任先生每晚都会静坐,他看起来那么年轻、有精神,清晰而稳定,这些都给李辛留下深刻的印象。

    临别前,任先生请李辛随他到学校图书馆。当时图书馆的入口处有一尊张仲景先生(《伤寒杂病论》著者)的塑像,任先生要求李辛按照中国传统礼仪,先后向张仲景先生的塑像和他本人鞠躬。接着,他告诉李辛:“中医非常简单,面对病人,你只需要问自己,他是寒,还是热?是虚,还是实?”任先生又指出:“方剂的秘诀在于,一张药方中起关键作用的只有3~5味药。如果方中有太多味药,可能是开方医生思路还不够清晰,也可能是为了迷惑其他医生。”他用“逍遥散”做示例分析,并说:“你要暂时忘掉所学的课本知识,体会每个病人的寒热虚实及方药的方向与作用。”

    那天以后,李辛再没遇见过任先生。但任先生的短短数语已足以点燃他对中医的热情和信心,并指给他一个学习中医的全新方向。从此,他每天都在图书馆阅读《黄帝内经》《伤寒论》及历代各家诸如李东垣、张子和、朱丹溪、张元素、张景岳、薛己等古代大家的书籍。他读的第一本古医书是元代李东垣的《脾胃论》。

    学习古籍是艰难的,不仅因为古文艰涩,更因为古人善用取象比类来表达思想。好比欣赏艺术家的作品,你必须体会艺术家当时的感受,而非只看艺术作品外在的风格或表达的方式,理解古医书最关键就是读出古文背后的含义。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出了方剂的基本法则——“补泻在味,随时换气”,即补和泻的功效来自药物的“味”,选用“寒”或“热”药,取决于当下的病机。这意味着在治疗时,明白药物的“气味”以达到补泻的目的,非常重要,这在《黄帝内经》中有同样的阐述。

    李辛于1993年毕业。因为希望和父母一起生活,他回到了父母的所在地,并且成为当地卫生学校的中医教师。那时他开始静坐和学习太极拳,体会如何安神虚意,通调经脉。

    1995年,李辛回到北京,先后在北京的一所卫生学校和一家中医药发展中心任职,负责教授中医课程和举办讲座。1997年,他进入天津中医药大学攻读心身医学硕士专业,同年进入当时北京第一所中外合资中医机构——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主办的北京炎黄国医馆。

    北京炎黄国医馆内有30多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级名老中医,提供传统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当时李辛作为《健康会讯》主编和健康管理中心负责人,负责培训年轻的治疗师,帮助他们提高针灸、按摩和静坐技能。那段日子,李辛有机会与不同领域的名老中医交流学习,获益良多,拓展了他对中医的实践和理解。

    在北京炎黄国医馆,李辛遇到了宋祚民先生。他是李辛最重要的一位老师。宋老先生从京城名医孔伯华先生,是一位儿科和内科专家,当时已年过七旬。李辛在跟从宋老先生随诊期间,学会了使用性味轻清流通的药物来补益精气和调理气机的方法,这是“温病学派”的长处。

    2002年,我和李辛相遇时,他正应诊于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平心堂中医诊所。一年后,当我跟他随诊学习时,我看到他的诊断那么清晰,完全不同于我自己过去的经验和理解,即使面对各种疑难病证,他的治疗也能快速取效。慢慢地,我意识到把李辛对于中医的理解和实践保留下来是非常重要的。在其后的一段日子,我开始把体会到的东西记录下来。我深信用简明清晰的方式表达传统中医精义之所在,对正在探索传统中医的现代人士来说实为重要。于是,2004年9月,关于本书的构想成形了。



    克劳迪那·梅赫(Claudine Mérer)

    2006年12月

    ......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