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脾胃论入门导读白话解翻译金元四大医家之一李东垣原著中医内科学古籍知识自学入门参考书张再康中医学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
  • 正版图书 品质保障
    • 作者: 张再康著
    •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张再康著
    •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1490884854
    • 版权提供: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本店存在书、古旧书、收藏书、二手书等特殊商品,因受采购成本限制,可能高于定价销售,明码标价,介意者勿拍!

    1.书籍因稀缺可能导致售价高于定价,图书实际定价参见下方详情内基本信息,请买家看清楚且明确后再拍,避免价格争议!

    2.店铺无纸质均开具电子,请联系客服开具电子版

     

     

    内容提要:

    《脾胃论》是金元四大医家之一李东垣的代表作,是学习研究中医学的必读书。但因书中文字或深奥,或省略,对初学者阅读有一定困难。本书在《脾胃论》原文的基础上,对其中的难解语句给予了白话通俗翻译,对生僻字词给予了注音注释,最关键的是以篇为纲,对《脾胃论》原文进行了条分缕析的归纳总结剖析,旨在为中医初学者提供一本一看就懂、深入思考、深入研究的《脾胃论》。本书可供中医初学者、西医学习中医以及相关教学工作者阅读和参考。

     

     

     

    编辑推荐:

    《脾胃论》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1180-1251)晚年的代表作。他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人以脾胃中元气为本”的新学说,成为“补土派”创始人。书中阐发的理论在今天的中医临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书中文字或深奥,或省略,因此《脾胃论》入门导读应运而生。这是河北著名医家学术思想研究团队对李东垣学术思想的认识加以梳理总结和升华,力求体现独立思考、条分缕析、内容丰富、深度剖析、疑难探讨等特点,使读者在宏观和微观上都能对李东垣学术思想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前言

    李东垣(1180-1251),名杲,字明之。世居真定(今河北省正定)的东垣地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他早年从易州(今河北省易县)张元素(字洁古)学医,继承了张元素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在张元素“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的学术思想指导下,理论联系实际,在继承中发展,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人以脾胃中元气为本”的新学说,成为“补土派”创始人,被称为“金元四大家”之一。

    《脾胃论》是李东垣的著名代表作。金代诗人元遗山在《脾胃论》序中说:“明之辨内外伤及饮食劳倦伤一论,而后知世医之误。学术不明,误人乃如此,可不大哀耶?明之既著论矣,且惧俗蔽不可以猝悟也,故又著《脾胃论》叮咛之。”从上述序来看,《脾胃论》书成于《内外伤辨惑论》之后。李东垣在著述《内外伤辨惑论》时,衰病交加,精力不济,并不想再出版该书了,但在其朋友昆仑范遵师的鼓励下,李东垣拖着衰老的病躯,全力以赴,终于在宋淳祐七年(1247)完成了《内外伤辨惑论》,那时他已经67岁了。《脾胃论》是在宋淳祐九年(1249),即在《内外伤辨惑论》书成后两年完成的,书成两年后,李东垣即与世长辞。由此可以想象,李东垣著述出版《脾胃论》的艰难程度了。《脾胃论》一书,来之不易,作为后人应当更加珍惜其呕心沥血的结晶。

    李东垣出生在河北,是我们河北中医人的骄傲。继承和发扬李东垣的学术思想,使其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是我们河北中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不揣浅陋,对《脾胃论》中难以理解的语句给予了白话通俗翻译,对其中生僻字词给予了注音和释义,最后又进行了条分缕析的归纳总结剖析,旨在为中医初学者提供一本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脾胃论》,旨在为研究李东垣学术思想的中医工作者和中西医结合工作者提供一本深入思考、深入研究的《脾胃论》。如果大家能从我们这本《脾胃论入门导读》中有所收获、有所启发、有所进步的话,我们的小小心愿也就达成了。

    本书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注释形式设计。我们这次将通俗注释放在难解句的后面,一一对应,以利于读者边读原著边看白话通俗注释,这样有利于中医初学者迅速看懂原著。同时这种设计,基本上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避免了过度意译。二是竭尽全力撰写入门导读部分。为了中医初学者能够深入理解李东垣的学术思想,为了中医工作者和中西医结合工作者读后有所启迪,我们将自己对李东垣学术思想的认识加以梳理总结和升华,力求体现独立思考、条分缕析、内容丰富、深度剖析、疑难探讨等特点,使读者在宏观和微观上都能对李东垣学术思想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本书以明万历二十九年辛丑(1601)新安吴勉学校刻《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为底本,以明嘉靖八年乙丑(1529)刻《东垣十书》和上海涵芬楼影印元延佑二年(1315)刻《济生拔萃》为参校本进行注释及导读。书中所引《内经》《难经》原文尽可能注明出处,目的是便于读者查考研究学习。生僻字词的注音和注释,一般只对首次出现者给予注音和注释,后文尽量不再重复注音和释义。凡是《脾胃论》原文者,皆用五号或小五号宋体。凡是本次作者作注或导读者,皆用五号楷体,以加以明确区分。

    本书末附有主编张再康学习李东垣学术思想的一篇论文,从作者本人的视角探讨了李东垣阴火的本质和李东垣方药的特点,以便于读者更好地把握一代宗师李东垣先生的学术主张。

    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白话通俗文的翻译、生僻字词的注音和注释、入门导读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希望广大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我们进一步修正提高。

     

    张再康

    201811

     

    目录

    卷上

    脾胃虚实传变论 1

    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 15

    脾胃胜衰论 18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36

    肺之脾胃虚论 47

    升阳益胃汤 47

    君臣佐使法 52

    分经随病制方 61

    通气防风汤 61

    羌活胜湿汤 62

    用药宜禁论 68

    仲景引内经所说脾胃 78

    卷中

    气运衰旺图说 89

    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 97

    补中益气汤 99

    脾胃虚弱随时为病随病制方 111

    黄芪人参汤 111

    除风湿羌活汤 117

    调中益气汤 118

    长夏湿热胃困尤甚用清暑益气汤论 131

    清暑益气汤 132

    随时加减用药法 140

    肠澼下血论 149

    凉血地黄汤 149

    升阳除湿防风汤 150

    脾胃虚不可妄用吐药论 155

    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 161

    凡治病当问其所便 164

    胃气下溜五脏气皆乱其为病互相出见论 168

    阴病治阳  阳病治阴 175

    三焦元气衰旺 182

    卷下

    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论 185

    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 189

    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 195

    胃虚元气不足诸病所生论 205

    忽肥忽瘦论 208

    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论 211

    阴阳寿夭论 215

    五脏之气交变论 218

    阴阳升降论 221

    调理脾胃治验治法用药若不明升降浮沉差互反损论 224

    清神益气汤 226

    半夏白术天麻汤 227

    人参芍药汤 228

    麻黄人参芍药汤 229

    升阳散火汤 229

    安胃汤 229

    清胃散 230

    清阳汤 230

    胃风汤 231

    阳明病湿胜自汗论 238

    调卫汤 238

    湿热成痿肺金受邪论 241

    清燥汤 241

    助阳和血补气汤 241

    升阳汤 242

    升阳除湿汤 242

    益胃汤 242

    生姜和中汤 242

    强胃汤 243

    温胃汤 243

    和中丸 243

    藿香安胃散 243

    异功散 244

    饮食伤脾论 251

    五苓散 251

    论饮酒过伤 254

    葛花解酲汤 254

    枳术丸 255

    橘皮枳术丸 255

    半夏枳术丸 256

    木香干姜枳术丸 256

    木香人参生姜枳术丸 256

    和中丸 257

    交泰丸 257

    三棱消积丸 258

    备急丸 258

    神保丸 258

    雄黄圣饼子 259

    蠲饮枳实丸 260

    感应丸 260

    神应丸 262

    白术安胃散 262

    圣饼子 263

    当归和血散 263

    诃梨勒丸 263

    脾胃损在调饮食适寒温 273

    胃风汤 275

    三黄丸 275

    白术散 275

    加减平胃散 276

    散滞气汤 277

    通幽汤 277

    润肠丸 278

    导气除燥汤 278

    丁香茱萸汤 278

    草豆蔻丸 279

    神圣复气汤 280

    脾胃将理法 291

    摄养 295

    远欲 298

    省言箴 300

    附篇

    李东垣“阴火论”学术思想探讨 302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