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关爱”理念下的幼儿园日常生活教育 《幼儿园“关爱课程”丛书》
  • 正版图书 品质保障
    • 作者: 隋玉玲著
    •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隋玉玲著
    •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727175786
    • 版权提供:福建教育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本店存在书、古旧书、收藏书、二手书等特殊商品,因受采购成本限制,可能高于定价销售,明码标价,介意者勿拍!

    1.书籍因稀缺可能导致售价高于定价,图书实际定价参见下方详情内基本信息,请买家看清楚且明确后再拍,避免价格争议!

    2.店铺无纸质均开具电子,请联系客服开具电子版

     

    ......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关爱”理念下的幼儿园日常生活教育 《幼儿园“关爱课程”丛书》 开本: 16开
    作者: 隋玉玲 主编 定价: 26.00
    ISBN号: 978753347 出版时间: 2017-12-01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印刷时间: 2017-12-01
    版次: 1 印次: 1

    *章“关爱”理念下的幼儿园日常生活教育\

    一、我们眼中的“关爱”\

    1.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

    2.儿童是自然与社会之子\

    3.教师是儿童成长的守望者\

    4.关爱幼儿一生发展的礼物\

    二、幼儿园生活对于幼儿的意义\

    1.人人遇见人人的地方\

    2.人人认识人人的地方\

    3.人人关爱人人的地方\

    三、“关爱课程”中生活教育的五个层次\

    1.“需要层次理论”与生活教育\

    2.满足幼儿生理需求的生活教育\

    3.满足幼儿安全需求的生活教育\

    4.满足幼儿社交需求的生活教育\

    5.满足幼儿尊重需求的生活教育\

    6.满足幼儿自我实现需求的生活教育\

    第二章融入集体生活——来园与离园\

    一、适应集体生活的*步:来园\

    1.来园:安全感、社会交往与建立自尊自信的需要\

    2.幼儿来园活动培养重点之一:缓解入园焦虑\

    3.幼儿来园活动培养重点之二:在集体中认识自己和他人\

    4.幼儿来园活动培养重点之三:培养守时观念\

    二、愉快结束有意义的一天:离园\

    1.离园:安全感、社会交往与建立自尊自信的需要\

    2.幼儿离园活动培养重点之一:培养稳定积极的情绪\

    3.幼儿离园活动培养重点之二:养成良好离园常规\

    4.幼儿离园活动培养重点之三:与同伴、教师和谐相处\

    5.幼儿离园活动培养重点之四:培养任务意识\

    第三章养成健*活习惯——喝水与餐点\

    一、奠定一生受益的健康基础:喝水\

    1.喝水:健*活的需要\

    2.幼儿喝水活动培养重点之一:适量取水,自主调配适宜温度的水\

    3.幼儿喝水活动培养重点之二:养成主动饮用白开水的习惯\

    4.幼儿喝水活动培养重点之三:愿意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二、吃出健康与文明:餐点\

    1.餐点:健*活与适应社会的需要\

    2.幼儿餐点活动培养重点之一:健康的饮食习惯\

    3.幼儿餐点活动培养重点之二:文明的进餐行为\

    4.幼儿餐点活动培养重点之三:为集体服务的意识与能力\

    5.幼儿餐点活动培养重点之四:自我规划与自我服务能力\

    第四章形成自我控制能力——如厕与盥洗\

    一、自我控制以实现自尊自信:如厕\

    1.如厕:生理、安全感与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2.幼儿如厕行为培养重点之一:控制身体机能以适应社会规则\

    3.幼儿如厕行为培养重点之二:养成良好的如厕卫生习惯\

    4.幼儿如厕行为培养重点之三:树立保护身体隐私的意识\

    二、良好卫生习惯为健*活奠基:盥洗\

    1.盥洗:生理、社会性发展与建立自尊自信的需要\

    2.幼儿盥洗行为培养重点之一:养成主动洗手的好习惯\

    3.幼儿盥洗行为培养重点之二:掌握正确洗手和控制水流的方法\

    4.幼儿盥洗行为培养重点之三:养成节约用水好习惯\

    第五章在集体中形成生活节律——午休\

    1.午休:生理、安全与社会性发展需要\

    2.幼儿午休习惯培养重点之一:适应午睡新环境\

    3.幼儿午休习惯培养重点之二:养成按时睡觉和起床的午睡习惯\

    4.幼儿午休习惯培养重点之三:养成安全的午休习惯\

    5.幼儿午休习惯培养重点之四:自我服务与同伴互助的意识和能力\

    第六章提高社会交往能力——自由活动\

    1.自由活动:社会交往与自我实现的需要\

    2.幼儿自由活动培养重点之一: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幼儿自由活动培养重点之二:解决同伴冲突能力\

     

     

    节选

     

    保教结合的幼儿教育原则在我国由来已久。1904113日,我国颁布的*个幼儿教育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里强调了保育教导儿童的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幼儿园继承了老解放区的宝贵经验,坚持保教结合原则,较好地完成了教育幼儿和为家长服务的双重任务。因此,保教结合一直是我国幼儿园教育的首要原则和突出特点。但在幼儿园实践中,保育和教育工作,一方面由于人员分工不同,容易互相脱节,如教师管教不管保,而保育员管保不管教,幼儿园课程与幼儿的生活相脱离;另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影响,重教轻保,教师只关注课程教学和教材教法,容易忽略幼儿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保健。这些导致了保教分离或偏重其中一方面的现象存在一定的普遍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保育的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保育与教育真正地结合在一起,大力贯彻保教结合的精神,同时保教结合也是幼儿园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教育机构的特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幼儿园开启了基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关爱课程”的研究,研究致力于幼儿的学习活动与其生活环节的真正结合,挖掘幼儿一日生活的教育价值,增强幼儿园教育的生活气息和意义。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教育来源于生活,生长就是由屡见不鲜的“小事”串联起来的,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指向孩子生长的生活“小事”的描绘,在这些描绘中,你可以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及其背后的专业性。

    研究幼儿园的生活活动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需要幼儿园和老师们用一颗“匠心”来反复琢磨。许多老师工作多年,已经习惯了那些琐碎而紧凑的环节与常规,为了让儿童尽快适应集体生活的“制度”,订立了各种条例来规训儿童,期待他们顺从、有序、整齐划一。可有人想过这种制度建立的初衷、依据?入园、盥洗、进餐、午睡……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环节从何而来?在近代中国,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的建立,离不开陈鹤琴、陶行知、张宗麟等老一辈幼教人的不懈研究,它是在一个又一个幼教基地的实践中产生的。1932年,《幼稚园》正式颁布,其中对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环节、活动安排、时间间隔有了初步规定,这是幼儿园动静交替、劳逸结合的一日生活之雏形。

    胡塞尔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统一:生活世界是一个非课题性的、奠基性的、直观的、人的生命存在的综合性世界, 是人正经历着的世界, 是由人构成的关系世界, 也是一个人在其中的实体世界。而科学世界是人们依据经验、规范、条例而形成的一种理性世界。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根基, 科学世界产生于生活世界, 因而胡塞尔提出了“返回生活世界”的口号。儿童教育中也存在着两种世界, 一种是“生活世界”, 即日常生活形态中普遍的儿童教育世界, 另一种是“规范世界”, 即制度化、体系化、科学化、规范化了的儿童教育世界。我以为,教育的作用就是去调和这两个世界,让“规范世界”不至于成为从天而降的牢笼,把儿童困住,而是自然而然地从“生活世界”里形成。幼儿园生活首先应该是儿童生活,然后才是教育生活,幼儿园的生活制度本不是用于规训儿童的桎梏,恰恰应处处去衔接儿童生活,体现对于儿童的“关爱”:不是以爱之名,让儿童强制去服从成人的规定,也不是毫无节制地满足儿童的需要,而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儿童的需要,帮助他们发展出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

    大量的事实证明,看似*不起眼的生活活动,会对儿童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文明的进化,对于人类来说,吃、喝、拉、撒绝不仅是生存行为,人类主动创造文化,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的改造。和其他哺乳动物相比,人类的消化器官占体重总重量的比例大大降低,这意味着人类用于消化食物所消耗的能量相对较少,多余的能量也就有了其他用途,比如供给大脑。这说明人类所的各种食物加工手段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不用说各种饮食文化还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饿了要吃饭,是满足生理需求;依恋家乡美食,是满足安全感的需求;会友宴客,是满足社交需求……仅从“吃”这一件事上,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解释,我们就能发现各种不同需求。有心的幼教工作者应当用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待这些问题,这样就会发现蕴藏在“小事”背后的“大道”:如厕不再是帮孩子扎裤子、清洁身体这么简单,而是帮助孩子通过学会自我控制而获得自尊自信;午睡不再是给孩子穿衣、叠被、梳头,而是帮助他们建立对集体生活的适应和依恋,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凡此种种,善于挖掘这些“生活琐事”不同层面的教育意义,这样看似没啥文章可做的生活活动自然会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我相信,这本书从儿童的需要这一视角入手,展现了生活活动各个环节的教育意义,许多保教结合的做法一定能令人有所启发。

     

                                                       侯莉敏

                                                       201712

    本书汇集和梳理了渗透“关爱”理念的幼儿园日常生活教育的具体实践做法,包括幼儿园日常生活的入园、离园、盥洗、如厕、饮水、餐点、午休、自由活动等生活环节,教师以“关爱”理念为指导,关注不同幼儿生活及学习的差异,满足幼儿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需要,帮助幼儿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隋玉玲,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幼儿园园长,“国培计划”专家,福建省教师,福建省幼教学科教学带头人,福建省“跨世纪园丁”骨干教师。先后获得“*幼儿教育奖”“福建省教育工作者” “福建省巾帼建功标兵” 等荣誉称号。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