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 语法知识和运用+修辞知识和运用 汉语常见语法错误和标点符号语法知识词类短语句子复句句子语言文字工作者和广大师生
  • 正版图书 品质保障
    • 作者: 李衍华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衍华著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ISBN:9782643566476
    • 版权提供:北京大学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本店存在书、古旧书、收藏书、二手书等特殊商品,因受采购成本限制,可能高于定价销售,明码标价,介意者勿拍!

    1.书籍因稀缺可能导致售价高于定价,图书实际定价参见下方详情内基本信息,请买家看清楚且明确后再拍,避免价格争议!

    2.店铺无纸质均开具电子,请联系客服开具电子版

     

    基本信息

    书名:语法知识和运用

    作者:兰宾汉,王欣彦 著

    定价:38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年01月01日

    页数:352

    装帧:精装

    ISBN:9787517607656


    书名:修辞知识和运用

    定价:35元

    作者:刘继超,曹春霞,刘如松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09-01

    ISBN:9787517607397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语法知识和运用》共七章,包括概说、词类、短语、句子、复句、句子常见的语法错误和标点符号的运用。全书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对汉语语法中的基础知识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和说明,同时对重要知识点给予明确的分类依据和形式标准,对易混淆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和辨析。该书用例来源广泛,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展示了汉语语法现象的丰富性,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汉语语法知识,更好地运用汉语语法规则。可供广大师生和语言文字工作者使用。

    《修辞知识和运用》共七章,包括修辞总述、词语修辞、句式修辞、辞格的运用、口语修辞、体态语修辞和书面语修辞。读者既可以从词语、句式、辞格等方面了解修辞,掌握修辞运用的规律,又可以从语体、体态等视角观察修辞现象,认识修辞运用的特点。

    该书融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既注意理论体系和深度,又关注运用分析和广度。讲解深入浅出,语言流畅活泼,用例丰富广泛,可供大中学生、中小学教师和语言文字工作者使用。

    目录

    《语法知识和运用》

    ●章 概说1

    一、什么是语法1

    二、语法的性质2

    三、汉语语法的突出特点5

    第二章 词类10

    一、划分词类的标准10

    (一)语法功能10

    (二)概括意义11

    二、实词13

    (一)名词13

    (二)动词15

    (三)形容词19

    (四)区别词20

    (五)副词22

    (六)数词25

    (七)量词27

    (八)代词29

    (九)拟声词33

    (十)叹词33

    三、虚词34

    (一)介词34

    (二)连词35

    (三)助词36

    (四)语气词39

    四、词类划分中的几个问题42

    (一)划分词类的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42

    (二)充足条件与必要条件43

    (三)一般规律与特殊现象44

    (四)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和方言的差异46

    (五)词的兼类现象47

    五、易混词类的辨析51

    (一)动词与形容词的辨析51

    (二)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的辨析53

    (三)形容词与副词的辨析53

    (四)介词与动词的辨析55

    (五)介词与连词的辨析56

    (六)结构助词“的”“地”“得”的辨析57

    第三章 短语63

    一 、什么是短语63

    二 、短语的分类64

    三 、短语的结构类型65

    (一)联合短语65

    (二)偏正短语66

    (三)述宾短语67

    (四)中补短语67

    (五)主谓短语67

    (六)同位短语68

    (七)连谓短语68

    (八)兼语短语69

    (九)量词短语69

    (十)方位短语69

    (十一)介词短语70

    (十二)“的”字短语70

    (十三)“所”字短语71

    (十四)比况短语71

    四、复杂短语与层次分析71

    五、短语的功能类型76

    (一)名词性短语77

    (二)动词性短语77

    (三)形容词性短语78

    六、多义短语78

    (一)结构关系相同而层次不同79

    (二)层次相同而结构关系不同80

    第四章 句子83

    一、什么是句子83

    二、句子成分84

    (一)主语谓语87

    (二)述语宾语90

    (三)定语与中心语93

    (四)状语与中心语96

    (五)补语与中心语99

    (六)独立语106

    三、句子分析113

    (一)句子的结构分析113

    (二)句子的语义分析117

    (三)句子的动态分析131

    四、句型141

    (一)句型的特点142

    (二)划分句型应注意的问题143

    (三)现代汉语的句型系统144

    五、句式148

    (一)划分句式的依据148

    (二)双宾句、连谓句、兼语句、主谓谓语句150

    (三)“把”字句、“被”字句159

    (四)存现句164

    六、 句类166

    (一)句子的语调166

    (二)现代汉语的句类系统167

    第五章 复句179

    一、什么是复句179

    二、复句与单句的区分182

    (一)从结构上区分182

    (二)从关联词语上区分184

    (三)从语音停顿上区分186

    三、复句的类型187

    (一)并列复句188

    (二)顺承复句189

    (三)递进复句190

    (四)选择复句191

    (五)解说复句193

    (六)转折复句195

    (七)假设复句196

    (八)条件复句198

    (九)因果复句200

    (十)目的复句201

    四、多重复句202

    (一)什么是多重复句202

    (二)如何分析多重复句204

    (三)多重复句分析例解207

    五、复句的变化与紧缩217

    (一)分句位置的变化217

    (二)紧缩复句218

    第六章 句子常见的语法错误221

    一、词类误用224

    (一)名词误用为动词225

    (二)形容词误用为动词226

    (三)动词误用为名词227

    (四)名词误用为形容词227

    二、搭配不当228

    (一)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229

    (二)述语与宾语搭配不当230

    (三)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232

    (四)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233

    三、残缺或多余236

    (一)主语残缺或多余236

    (二)谓语残缺或多余237

    (三)宾语残缺或多余239

    (四)定语、状语、补语残缺或多余240

    四、语序不当243

    (一)修饰成分易位易职243

    (二)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排列顺序不当245

    五、句式杂糅246

    (一)前后牵连246

    (二)句式混杂248

    六、几种特殊句型中常见的语法错误248

    (一)“把”字句中常见的语法错误248

    (二)“被”字句中常见的语法错误250

    七、分句之间缺乏逻辑关系252

    八、分句次序混乱253

    九、关联词语使用不当254

    (一)错用关联词语254

    (二)关联词语搭配不当255

    (三)缺少关联词语257

    (四)滥用关联词语257

    (五)关联词语位置不当258

    第七章 标点符号的运用260

    一、标点符号的作用、类别与书写260

    二、标点符号的用法262

    (一)句号(。)262

    (二)问号(?)266

    (三)叹号(!)271

    (四)逗号(,)277

    (五)顿号(、)284

    (六)分号(;)291

    (七)冒号(:)295

    (八)引号(“ ”)301

    (九)括号(( ) )306

    (十)破折号(——)313

    (十一)省略号(……)319

    (十二)着重号(·)324

    (十三)连接号(—)326

    (十四)间隔号(·)328

    (十五)书名号 (《》)330

    (十六)专名号 (____)334

    (十七)分隔号 (/)335

    《修辞知识和运用》

    *章 修辞总述1

    *节 修辞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1

    第二节 修辞是对语言的综合运用5

    一、修辞与语音的关系5

    二、修辞与词汇的关系6

    三、修辞与语法的关系8

    第三节 修辞的作用10

    一、学习修辞知识可以提高阅读和欣赏水平10

    二、学习修辞知识可以增强说写能力11

    三、学习修辞知识可以提高语言修养和语言美感12

    第二章 词语修辞16

    *节 意义的选择锤炼23

    一、同义词语的选用23

    二、反义词语的配用27

    三、动词、形容词的准确选择29

    四、词语的活用34

    第二节 声音的选择锤炼38

    一、音节匀称39

    二、平仄相协41

    三、韵脚和谐43

    四、叠音自然46

    第三章 句式修辞50

    *节 句式修辞概述50

    一、适应说写目的51

    二、适应行文递接53

    三、切合语体特点56

    四、依从声韵协调58

    第二节 语序的常与变59

    一、主语和谓语语序的改变60

    二、修饰语和中心语语序的改变62

    三、偏句和正句语序的改变67

    第三节 形体的长与短69

    一、长句69

    二、短句71

    三、长短句连用72

    四、运用长句容易出现的问题74

    五、长句化短的方法76

    第四节 结构的整与散78

    一、整句78

    二、散句79

    三、整句与散句的交错运用80

    第五节 语态的主动与被动82

    一、强调动作接受者须用被动句83

    二、为使前后分句主语一致须用被动句84

    三、叙述不如意的事情须用被动句85

    第四章 辞格的运用87

    *节辞格特性87

    一、动人的表达效果87

    二、特定的结构模式88

    三、稳固性与发展性89

    第二节 描绘类辞格90

    一、比喻90

    二、比拟101

    三、借代108

    四、夸张119

    五、摹绘128

    六、通感134

    七、换算143

    第三节 比较类辞格148

    一、对比148

    二、映衬154

    三、仿词160

    第四节 词语类辞格167

    一、反语167

    二、双关171

    三、婉曲177

    四、拈连183

    第五节 句式类辞格188

    一、对偶188

    二、排比195

    三、层递200

    四、反复203

    五、顶真208

    六、回环212

    第六节 辞格的综合运用217

    一、辞格的连用218

    二、辞格的套用220

    三、辞格的兼用221

    四、分析综合运用的辞格应注意的问题222

    第五章 口语修辞224

    *节 口语修辞概述224

    第二节 口语修辞的原则227

    一、切合特定目的227

    二、切合特定语境228

    第三节 口语修辞的类别233

    一、交谈体233

    二、演讲体243

    三、论辩体248

    第六章 体态语修辞252

    *节 体态语修辞概述252

    第二节 体态语修辞的特点255

    一、直观性与隐喻性255

    二、辅助性与局限性256

    三、民族性与时代性257

    第三节 体态语修辞的功能258

    一、辅助传递信息258

    二、单独传递信息259

    三、强化有声语言261

    第四节 体态语修辞的运用262

    一、表情语的运用262

    二、手势语的运用267

    三、姿态语的运用272

    第七章 书面语修辞276

    *节 公文语体276

    一、明确性277

    二、简要性279

    三、质朴性281

    第二节 科技语体283

    一、专门科技语体的特点284

    二、通俗科技语体的特点288

    第三节 政论语体291

    一、鼓动性291

    二、逻辑性293

    三、综合性294

    第四节 文艺语体295

    一、文艺语体的语言特点296

    二、文艺语体的分体301

    作者简介

    兰宾汉,王欣彦 著

    兰宾汉,教授,西安外事学院汉语文化系学科带头人,中国文学语言研究会、陕西省语言学会、西北修辞学会会员,长期从事现代汉语的教学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汉语语法分析的理论与实践》《标点符号运用艺术》《现代汉语》等。王欣彦,语文不错教师,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擅长汉语语法教学研究,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发表论文多篇。


    该书的*作者刘继超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修辞学会理事、陕西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的教学研究工作,在现代汉语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出版专著、教材十余部,发表论文数十篇。本书的第二作者与第三作者是曹春霞与刘如松。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