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崔允漷 教师专业素养提高培训读物 老师备课授课讲课方式法技巧参考书 课堂创新设置 学
  • 正版图书 品质保障
    • 作者: 沈毅,崔允漷|主编:崔允漷著 | 崔允漷编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沈毅,崔允漷|主编:崔允漷著| 崔允漷编
    •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ISBN:9788846202347
    • 版权提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本店存在书、古旧书、收藏书、二手书等特殊商品,因受采购成本限制,可能高于定价销售,明码标价,介意者勿拍!

    1.书籍因稀缺可能导致售价高于定价,图书实际定价参见下方详情内基本信息,请买家看清楚且明确后再拍,避免价格争议!

    2.店铺无纸质均开具电子,请联系客服开具电子版

     

    基本信息

     

    者:崔允漷/沈毅
    ISBN:9787561763605
    页数:230
    定价:28.0元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装帧:平装
    出版年:2008-10-1
     

    内容介绍

     
    本书由四个部分构成:
     
    部分“故事分享”。课堂观察的研究与实践,一路走来,我们有着太多的艰难、太多的思考和太多的喜悅。故事不仅记录了我们的旅程,也能让读者理解我们的旅程和课堂观察本身。为此,我们收录了课堂观察大区域合作体——浙江余杭、北京海淀、于夏银川探索的若干故事,与读者分享。

    部分“问题解答”。我们相信,专业行动不仅需要经验积累,而且需要知识基础。我们选择了20个问题,用问答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课堂观察的概念、意义、操作技术与流程、局限性,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根据我们的经验,这对教师形成正确的观念并在这种观念指导下行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部分“范式创新”。拆除听评课的“旧房子”是件容易的事,但重建听评课的“新房子”就不容易了。我们在崔教授团队的强有力支持下创造了一种新的听评课范式,这一部分的核心就是《课堂观察框架(第三版)》和部分观察记录工具。这是我们做得为艰辛的部分,也是本书的精华部
    分,它代表着我们的知识创新。

    第四部分“课例研究”。一次课堂观察活动后,我们撰写自成一体的课例,呈现一次完整的课堂观察活动过程。也许这一活动并非课堂观察本身所必需,却是课堂观察的必要延伸,是基于课堂观察的教学研究之必需。课例的撰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更为深入的研究过程,这一研究过程改善的不只是我们的课堂观察,更重要的是,改善了我们的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两年来的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值得推广的。

    目录

     

    基于伙伴关系的学校变革
    前言
    部分 故事分享
    1 课堂观察在我校
    1.1 《课堂观察手册》诞生记
    1.2 手牵手,我们一起走
    1.3 生化组,课堂观察的弄潮儿
    1.4 四份观察量表的故事
    1.5 是谁改变了我的专业生活
    1.6 菜鸟眼中的课堂观察
    2 课堂观察在他校
    2.1 课堂观察在银川一中
    2.2 我们这群“课堂观察”的“粉丝”
    2.3 量表,好想掀起你的“盖头”来
    部分 问题解答
    1 认识课堂观察
    1.1 何为课堂观察?
    1.2 课堂观察的意义何在?
    1.3 为什么需要建立一种课堂观察的合作体?
    1.4 为什么将课堂观察框架设计为四个维度?
    1.5 何为课堂观察的程序?
    1.6 课前会议着重解决哪些问题?
    1.7 课后会议着重解决哪些问题?
    1.8 课堂观察的类型有哪些?
    1.9 课堂观察的局限性是什么?
    2 开展课堂观察
    2.1 教师如何利用课堂观察框架?
    2.2 如何确定课堂观察点?
    2.3 如何选择或自主开发课堂观察/记录工具?
    2.4 进入现场观察要注意哪些问题?
    2.5 课堂观察记录有哪些具体的方式?
    2.6 如何处理记录的数据?
    2.7 在整理数据进行必要的推论时应注意些什么?
    3 展望课堂观察
    3.1 课堂观察需要哪些支持或保障?
    3.2 学校如何培训教师开展课堂观察?
    3.3 在开展课堂观察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4 课堂观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有哪些?
    第三部分 范式创新
    1 课堂观察框架
    1.1 课堂观察框架的开发过程
    1.2 课堂观察框架(第三版)
    2 课堂观察工具
    2.1 学生学习维度
    2.2 教师教学维度
    2.3 课程性质维度
    2.4 课堂文化维度
    第四部分 课例研究
    课例一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生物必修模块2)
    课例二 化学电源的构造与原理(化学必修模块1)
    课例三 花儿一路绽放(政治必修模块3)
    课例四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生物必修模块1)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章节试读

    部分 故事分享
    1 课堂观察在我校
    1.1 《课堂观察手册》诞生记
    林荣凑 浙江余杭中学
    2006年4月18日,下午三点。我打开电子邮箱,两封来自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邮件跳人眼帘:
    Good!
    这是崔允鄧教授的邮件。一个英语单词,一个惊叹号,没有其他的一言半语。封邮件则洋洋洒洒,七八百字,是胡惠闵教授的:
    你们做的《课堂观察手册》很有新意,样式很“时尚”。对于《课堂观察手册》我有几个小小的建议……
    距离那,快20个月了,但那的这两封电子邮件却还历历在目。两位教授的邮件,就像孩子合法降生的见证词,宣告了《课堂观察手册》的诞生!
    十年苦索
    1991年那个暑假,正处于专业发展极为痛苦中的我,终于觅得一个机会,自费聆听了某特级教师的讲座。“特级教师就要‘特’,善说的尽情说,善板书的尽情板书,善表演的尽情表演”。在干人听讲的大讲堂,这个声音于我不啻是惊雷:原来,教师可以这样当!
    我的长处是什么,我该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这个问题从此在我大脑中盘桓,挥之不去。
    在若干年后,在临平一中教科室的岗位上,偶然接触到所罗门学习风格量表,使这个问题又衍生了新的问题:风格是作家成熟的标志,那么作为教师,如何诊断教学个性以形成教学风格?在那个岗位上,我起草了《教科研工作条例》,用上了“风格诊断”一词。如何诊断风格,却一直无由叩访门径。
    人事匆匆,转眼到了2004年暑假,余杭中学教科信息处,我拿出那份积存多年的《教科研工作条例》草稿,思考着三年任期的教科信息处主任工作。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