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年代四部曲 革命的年代:1789-1848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著 革命书籍 出版社图书 书 书籍
  • 工业革命这如何推动现代社会的诞生
    • 作者: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著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著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ISBN:9786424651679
    • 版权提供:中信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本店存在书、古旧书、收藏书、二手书等特殊商品,因受采购成本限制,可能高于定价销售,明码标价,介意者勿拍!

    1.书籍因稀缺可能导致售价高于定价,图书实际定价参见下方详情内基本信息,请买家看清楚且明确后再拍,避免价格争议!

    2.店铺无纸质均开具电子,请联系客服开具电子版

     

    史学大师霍布斯鲍姆倾30年心血著成的史诗巨作,了解现代世界史的*佳入门读物,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这“双元革命”如何推动现代社会的诞生

    书名:年代四部曲·革命的年代:1789-1848(见识丛书)
    定价:78.00元
    作者: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7-08
    页码:376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ISBN:9787508674612

    ★史学大师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重要的代表作,历30余年而成的心血巨著。

    ★翻译成40多种语言,累计销量突破500万册,成为全球持续的经典名著。
    ★入选英国《卫报》“有史以来100部*伟大的非虚构图书”、中国出版集团“改革开放30年*具影响力的300本书”。

       《革命的年代:1789—1848》是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的第yi部。
        词汇经常是比文献更响亮的时代证言。1789年至1848年,“工业”“中产阶级”“工人阶级”“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族”“统计学”“新闻出版”等词被发明出来,或者被赋予其现代意义。而这一切新事物、新观念产生的动力就是所谓的“双元革命” ——英国第yi次工业革命和法国、美国的政治革命。前者在资本主义不断追求经济成长与全球扩张的带动下,创造了具有无限潜力的生产制度;后者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公共制度的主要模型。
        霍布斯鲍姆在本书中紧紧扣住 “双元革命”在历史上的突破性角色来讲述现代社会的发端,并阐释其背后的历史逻辑,希望帮助读者们理解世界是如何以及为何会变成今天的面貌,而它又将走向何方。

     

     见识丛书:(见识城邦出品)
    《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
    《革命的年代:1789—1848 》
    《资本的年代:1848—1875》
    《帝国的年代:1875—1914》
    《极端的年代:1914—1991》
    《瘟疫与人》
    《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
    《守夜人的钟声:我们时代的危机和出路》
    《1913,一战前的世界》
    《一万年的爆发:文明如何加速人类进化》
    《犹太文明:比较视野下的犹太历史》
    《奥斯曼帝国的终结:战争、革命和现代中东的诞生》
    《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
    《科学的发明:科学革命新史》
    《竞逐富强:公元1000年以来的技术、军事与社会》
    《无义之战:太平洋战争中的种族与权力》
    《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
    《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
    …………

     

    序言
    导言

     

    第yi部分 发展
    第yi章 18世纪80年代的世界
    第二章 工业革命
    第三章 法国大革命
    第四章 战争
    第五章 和平
    第六章 革命
    第七章 民族主义

    第二部分 结果
    第八章 土地
    第九章 迈向工业世界
    第十章 向才干之士敞开进身之路
    第十一章 劳动贫民
    第十二章 意识形态:宗教
    第十三章 意识形态:世俗界
    第十四章 艺术
    第十五章 科学
    第十六章 结语:迈向1848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1917—2012)英国历史学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也是巴尔扎恩奖(Balzan Prize)得主。
        霍布斯鲍姆研究的历史时期以19世纪为主并延伸及17、18和20世纪;研究的地区则从英国、欧洲大陆,扩至拉丁美洲。他一生著作颇丰,在劳工运动、农民叛乱、民族主义和世界史范畴中的研究成果堪居当代史家的水准。
        霍布斯鲍姆也是叙事体史学的大家,其宏观通畅的写作风格将叙述史学的魅力扩及大众。*具代表性便是“年代四部曲”,其结构恢弘,叙事晓畅,成为当代极为流行的历史著作,让全球数以百万计的普通读者获得了触摸历史的机会。他还另著有《民族与民族主义》《霍布斯鲍姆自传》《论历史》等书。


     “年代四部曲”代表了“二战”后史学写作的高峰。很难想象除了霍布斯鲍姆,还有谁能持续写出如此高水平的著作。别人激动、喧闹,他冷静;别人愤怒、粗心,他讽刺挖苦、不偏不倚;别人求助于陈词滥调或体系时,他明察秋毫。霍布斯鲍姆写出这四本书这一成就zui吸引人之处在于他贯穿始终的泰然自若,既非过于单纯,又不太过世故、愤世嫉俗,他恢复了人们对理性探究的信心。
                ——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Said,《东方学》《知识分子论》作者)

    我认为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直到今天仍是近现代世界史的zui佳入门读物……霍布斯鲍姆的政治立场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一位真正伟大的历史学家。他zui好的作品都具有非凡的知识广度和深度,优雅、明晰,同情小人物,喜欢讲述细节。我和他都认为,是经济变化塑造了现代世界。他站在工人和农民一边,我站在资产阶级一边,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友谊。
                   ——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文明》《西方的衰落》作者)

    当代英语世界的历史学家中存在着“霍布斯鲍姆一代”。这个群体极具辨识度,他们大约在1959年到1975年进入历史学领域。虽说这些人对历史所下的许多结论与霍布斯鲍姆不再一样,然而正是霍布斯鲍姆的著作影响了他们的学术兴趣……而霍布斯鲍姆对我们的历史认知带来zui持久影响的作品就是“年代四部曲”。
                                 ——托尼·朱特(Tony Judt,《战后欧洲史》作者)

    进步主义政治史界的巨人,影响了整整一代政治和学术领袖。他的史学著作是zui高等级的学术作品,但又饱含了深刻的同情和正义感。他孜孜不倦地鼓动人们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英国前首相)

    20世纪zui清醒、深睿、无畏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影响,已经流淌进了巴西的血液。
                                  ——卢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巴西前总统)

    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并对政治充满激情……一位把历史研究带出象牙之塔,带给普罗大众的伟大学者。
                                 ——埃德·米利班德(Ed Miliband,英国工党领袖)

    当你合上霍布斯鲍姆的某一本书时,感觉就像结束了一场激烈的壁球比赛,筋疲力尽而又备受鼓舞。
         ——戴维·S·兰德斯(David S. Landes,著名经济史学家、《国富国穷》作者)

    霍布斯鲍姆已经阐明了许多题材和论点,从17世纪到20世纪末、从印度到拉丁美洲,其涵盖面之广令人诧异。他拥有极富创意的心灵和罕见的天赋,得以构思出新的概念并加以宣扬,而且这些新概念对之后的历史创作影响深远。就史学方面的才智而言,学界无人可出其右。
                                       ——凯斯·托马斯(Keith Thomas,著名学者)

    霍布斯鲍姆百科全书般的知识面要归因于他对一切事物的无尽好奇心,以及他在维也纳、柏林和伦敦这样的世界主义大都市的成长经历。
    ——理查德·J·埃文斯(Richard J. Evans,著名历史学家、《第三帝国三部曲》作者)

    与这位瘦削的老者聊上几句,你就会被他带回波澜壮阔的革命与战争年代。再平庸的人,与霍布斯鲍姆相处过一段时间,都会变得睿智而心思缜密……他深谙读物的写作技巧,那些以工业和帝国为主题的系列著作,让全球数以百万计的普通人获得了触摸历史的机会,这是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学院学者做不到的。
            ——特里斯特拉姆·亨特(Tristram Hunt,英国新锐历史学家、工党下院议员)

    霍布斯鲍姆是现代权威的史学家……他开创了对公众抗议、暴乱和起义的研究,他的著作对社会科学家和对历史学家一样重要。
                                                   ——《泰晤士报》(The Times)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可以说是英国zui受尊敬的史学家,是极少数真正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史学家之一……无论是在对细枝末节的掌握上,还是在非凡的综合能力上,罕有其匹。
                                                     ——《卫报》(The Guardian)

    他似乎既从容不迫又熟练自在地徜徉于许多地点、主题和世纪之中,时而语带幽默并展现出难得一见的天分。尽管霍布斯鲍姆的特质与布罗代尔颇为不同,但他拥有同样宽阔的视野、深入的观察能力、朝气蓬勃的精神以及(不得不再度强调的)天分。
                                                      ——《世界报》(Le Monde)

    《革命的年代》是一本严肃、精彩、雄辩而引人入胜的书。
                                   ——彼得·拉斯莱特(Peter Laslett,剑桥大学教授)

    《革命的年代》的分析博学、精彩而富挑战性,它对文学、美学与科技成就的清晰阐述不仅视野宽广,而且颇具新意。
                                ——《英国历史评论》(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序言
    我们在这里把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和同时期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称为“双元革命”(dual revolution),本书所追溯的1789——1848年的世界变革,正是从“双元革命”这一意义上着眼。因此,严格地说,本书所叙述的历史既不是一部欧洲史,也不是一部世界史。我在书中对某一国家的叙述(尽管常常显得粗略),是从它在这一时期所感受到的双元革命影响来着眼,那些在这一时期受双元革命影响微不足道的国家,我就略而不谈。因此,读者在书中会发现关于埃及的某些论述,而找不到对日本的评说,对爱尔兰的阐述多于保加利亚,谈拉丁美洲多于非洲。自然,这并不意味着本书所忽略的国家和人民,他们的历史要比本书所谈论的那些国家和人民的历史有所逊色,或者较不重要。本书之所以把视角放在欧洲,更确切地说是放在法国和英国,那是因为在这个时期,世界或至少是世界上大部分地区转变的基础是发生在欧洲,确切地说,是发生在法国和英国。不过,有些值得更详细论述的题目也被搁置一边,这不仅是因为篇幅所限,也是因为这些主题在本系列的其他几卷中将有充分论述(如美利坚合众国的历史)。
    本书的目的不在于详细叙述,而是企图做出解释并达到法国人所谓的高度通俗化(hautevulgarisation)。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受过教育、有一定学识的公民是本书的理想读者,他们不仅对于过去的一切充满好奇,而且希望理解世界是如何以及为何会变成今天的面貌,而它又将走向何方。所以,给本书加上大量的学术注释,似有卖弄学问、多此一举之嫌,这些注释应当是为饱学之士所准备。因此,书中的注释几乎完全是关于实际引文和数字来源,有时还涉及某些争议性特别大或者某些语出惊人之论述的依据。
    不过,对于这样一本包罗万象的著作,就它所依据的材料略微述及是完全必要的。所有的历史学家都是某些方面的专家(或者换个说法,在某些方面也更无知),除了相当狭隘的某个领域以外,他们基本上必须依靠其他史学家的工作,对1789~1848年这个时期来说,仅二手文献就汗牛充栋,以致任何个人,即使他能够读懂用各种文字写成的材料(当然,所有历史学家实际上zui多只能掌握少数几种语言),也无法穷尽。因此,本书的大部分材料都是二手,乃至三手材料,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同样,本书在材料上必然挂一漏万,相关专家将如笔者一样同感遗憾。
    然而,历史之网只有拆破,才能抽出单独的织线,出于实际需要,我们有必要把这一主题分成一定数量的子目。我试图非常粗略地把本书分成两个部分。第yi部分大体上是论述这一时期的一些重大发展,而第二部分则是针对双元革命所创造出来的那种社会作一概要阐述。如果这样的区分会使书中有些内容显得重复,那并不是因为理论上的问题,而完全是出于方便。
    有很多人与我一起探讨过本书某些方面的内容,还有些人阅读过本书初稿或校样中的某些章节,我在此谨表感谢,而书中的错误自然与他们无关。我尤其要感谢伯纳尔(J.D.Bernal)、戴金(Douglas Dakin)、费希尔(Ernst Fischer)、哈斯克尔(Francis Haskell)、凯尼格斯伯格(H.G.Koenigsberger)和莱斯利(R.F.Leslie)。费希尔的思想对第十四章的帮助尤大。拉尔芙(P.Ralph)小姐作为秘书和研究助手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梅森(E.Mason)小姐为本书编制了索引,在此一并致谢。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1961年12月于伦敦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