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常用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大全(2023年版)(总第十六版) 书籍
  • 正版图书 品质保障
    • 作者: 无著
    •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无著
    •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1121906756
    • 版权提供:中国法制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本店存在书、古旧书、收藏书、二手书等特殊商品,因受采购成本限制,可能高于定价销售,明码标价,介意者勿拍!

    1.书籍因稀缺可能导致售价高于定价,图书实际定价参见下方详情内基本信息,请买家看清楚且明确后再拍,避免价格争议!

    2.店铺无纸质均开具电子,请联系客服开具电子版

     

    收录264个常用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开本: 32开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定价: 95.00
    ISBN号: 9787521630985 出版时间: 2023-01-01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印刷时间: 2023-01-01
    版次: 16 印次: 1

    总 目 录

     

    拼音索引(1)

    宪法及相关法

    (一)宪法(1-1)

    (二)国家机构组织(1-13)

    (三)立法制度(1-84)

    (四)国家安全(1-94)

    (五)民族区域自治(1-101)

    (六)国家赔偿(1-107)

    民法商法

    (一)总类(2-1)

    (二)物权(2-97)

    (三)合同(2-121)

    (四)婚姻家庭、继承(2-152)

    (五)侵权责任(2-163)

    (六)知识产权(2-175)

    (七)商法(2-209)

    行 政 法

    (一)总类(3-1)

    (二)人事(3-39)

    (三)公安(3-54)

    (四)交通安全(3-151)

    (五)司法行政(3-181)

    (六)教育、文化(3-205)

    (七)旅游(3-239)

    (八)应急管理(3-248)

    (九)卫生(3-267)

    (十)环境保护(3-310)

    (十一)土地(3-322)

    (十二)房地产(3-342)

    经 济 法

    (一)财会、税务(4-1)

    (二)建筑(4-33)

    (三)公路运输(4-60)

    (四)邮电、信息(4-73)

    (五)市场监管(4-105)

    (六)外商投资(4-195)

    社 会 法

    (一)社会保障(5-1)

    (二)特殊保障(5-38)

    (三)劳动用工(5-84)

    (四)安全保护(5-113)

    刑 法

    诉讼及非诉讼程序法

    (一)刑事诉讼(7-1)

    (二)民事诉讼(7-96)

    (三)行政诉讼(7-186)

    (四)非诉讼程序(7-223)

     

     

    目  录[1]

     

     拼音索引(1)

    宪法及相关法

    (一)宪 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

     (2018年3月11日修正)

    (二)国家机构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1-)

     (2021年3月11日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1-)

     (2020年10月17日修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的若干

     规定(1-)

     (1983年3月5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1-)

     (2022年3月11日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1-)

     (2015年8月29日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1-)

     (2018年3月2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1-)

     (2021年9月2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1-)

     (2020年6月20日)

    (三)立法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1-)

     (2015年3月15日修正)

    (四)国家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1-)

     (2015年7月1日)

    反分裂国家法(1-)

     (2005年3月1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1-)

     (2021年6月10日)(五)民族区域自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

     (2001年2月28日修正)

    (六)国家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1-)

     (2012年10月26日修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1-)

     (2011年2月2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国家赔偿案件确定精神损害赔偿责任适用法律若干问题

     的解释(1-)

     (2021年3月24日)

    民法商法

    (一)总 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

     (2020年5月2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2-)

     (2022年2月24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2-)

     (2020年12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

     (2013年10月25日修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安全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2-)

     (2020年12月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存目,

     参见民法商法(五)侵权责任][3] (2-173)

    (二)物 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的解释(一)(2-)

     (2020年12月29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2-)

     (2020年12月31日)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存目,参见行政法(十二)房地产](3-373)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存目,参见行政法(十二)房地产](3-357)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存目,参见行政法(十二)房地产](3-36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

     (2020年12月23日修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存目,参见

     行政法(十二)房地产](3-3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

     (2018年12月29日修正)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2-)

     (2021年1月26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

     (2020年12月23日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存目,参见诉讼及非诉讼

     程序法(四)非诉讼程序](7-23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案件适用法律

     若干问题的解释[存目,参见诉讼及非诉讼程序法(四)非诉讼程序](7-242)

    (三)合 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

     (2020年12月23日修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

     (2020年12月23日修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

     (2020年12月23日修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解释(2-)

     (2020年12月23日修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

     (2020年12月23日修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2-)

     (2020年12月29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

     (2020年12月23日修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

     (2020年12月23日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2-)

     (2017年12月27日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2-)

     (2019年3月2日修订)

    (四)婚姻家庭、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存目,参见社会法(二)特殊保障](5-74)

    婚姻登记条例(2-)

     (2003年8月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2-)

     (2020年12月29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2-)

     (2020年12月29日) 

    &......

    本书特色:

    一、专业编撰

    本书收录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编辑审定,内容准确、文本规范。

    二、精选文件

    选录使用频率高且实用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264件,截至2022年11月。

    三、准确查找

    1、编排体系科学,分类清晰

    2、附常规、拼音双目录索引,查找方便。

    3、条文加注条旨,言简意赅,精准定位法条。

    四、动态增补

    1、免费赠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电子版。

    2、依托我社连续法规出版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法规汇编》,提供免费实时专业的电子版法规增补服务。

    下载路径:扫描添加“法规编辑部”公众号→资料下载栏→本书资料项→点击网址或扫码下载

    五、适用对象

    本书能满足对于系统学习法律知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以及日常工作、生活中使用法律的需要。

    (一)宪 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 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

    目  录

    序 言

    第一章 总  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三节 国务院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七节 监察委员会

     第八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序  言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一八四○年以后,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奋斗。

    二十世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历史变革。

    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

    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逐步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人剥削人的制度已经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得到巩固和发展。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胜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破坏和武装挑衅,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安全,增强了国防。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独立的、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农业生产显著提高。教育、科学、文化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广大人民的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贯彻新发展理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我国,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但是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中国人民对敌视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内外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必须进行斗争。

    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

    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就是同世界人民的支持分不开的。中国的前途是同世界的前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加强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团结,支持被压迫民族和发展中国家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正义斗争,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努力。

    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第一章 总  纲

    第一条 【国体】[4]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条 【政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第三条 【民主集中制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第四条 【民族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第五条 【法治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第六条 【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七条 【国有经济】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第八条 【集体经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中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参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经营自留地、自留山、家庭副业和饲养自留畜。

    城镇中的手工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第九条 【......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