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醉染图书中国财政70年/辉煌中国70年9787521810417
¥ ×1
新春将至,本公司假期时间为:2025年1月23日至2025年2月7日。2月8日订单陆续发货,期间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上篇
章 大局初定: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国财政
节 新中国成立前夕严峻的财政经济形势
第二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财经工作的任务与重心
第三节 高度集中财政体制的建立与调整
第四节 从紧的财税政策与财政经济运行状况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宏伟蓝图: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基的财政
节 制度背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一五”计划的
基本任务
第二节 制度选择:如何为工业化筹集巨资
第三节 任务的顺利完成:以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为
前提
第四节 “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
奠定坚实基础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曲折中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财税体制
节 行政分权:改革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
初次探索
第二节 “”过度放权与财政虚问题
第三节 对“”的反思和财税体制调整
第四节 财政收支格局的重大转变
第五节 经济调整中的财政管理体制变迁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危局与酝酿中的变局:“”时期频繁调整的
财税体制
节 财政经济的混乱局面
第二节 逆境中的整顿与成就
第三节 苦撑时局:财政体制的频繁变更与改革
第四节 改革大潮来临前的变动
第五节 小结
中篇
第五章 放权让利:为整体改革“铺路搭桥”
节 放权让利:拉开整体经济改革序幕
第二节 “分灶吃饭”:调整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
第三节 两步“利改税”:规范与企业分配关系
第四节 工商税制改革:改革开放的重要推动器
第五节 调整支出结构:探索缓解财政困难之路
第六节 财会制度改革:打造财税体制的微观基础
第七节 小结
第六章 制度创新:1994年的财税改革
节 走向市场经济:财税改革的基本背景
第二节 税收制度改革:旨在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第三节 分税制财政体制建立:规范中央与地方
分配关系
第四节 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目标定位:构建公共财政框架
节 规范收支行为:1998年开始的
“税费改革
第二节 由“适度从紧”转向“积极”:财政政策担负
宏观调控“主角”
第三节 划时代的事件:1998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
第四节 着眼自身改革: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迈出
关键步伐
第五节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公共财政建设添加
“驱动程序
第六节 “两条保障线”:打造社会保障的营盘
第七节 小结
第八章 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节 改革步入深水区: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
基本背景
第二节 积极一稳健一积极:财政政策经历重大转向
调整
第三节 宏观经济变换背景下的新一轮税制改革
第四节 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向“三农”和民生倾斜
第五节 间财政体制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第六节 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走向预算
第七节 小结
第九章 走入新时代:中国财政迎来一系列历史变革
节 站在历史新的更高起点上
第二节 基于全新定位的新时代财税体制改革
第三节 现代财政制度与公共财政体制
第四节 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到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第五节 未来蓝图:财税体制改革与治理现代化
第六节 积极财政政策的深刻变化
第七节 小结
下篇
第十章 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中国财政70年
节 从计划经济体制中“突围”:改革开放前财政
发展与演进逻辑(1949~1978年)
第二节 从生产建设财政到公共财政:改革开放以来的
财政公共化进程(1978~2012年)
第三节 迈向现代财政制度:新时代治理现代化的
内在要求(2012~2019年)
第四节 小结
十章 新时代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理论逻辑
节 财政:由经济范畴到治理范畴
第二节 财税体制:由经济体制组成部分到治理系
组成部分
第三节 改革目标:由构建公共财政体制到建立现代财政
制度
第四节 现代财政制度:由质匹配到现代化匹配
第五节 财政职能:由经济视域到治理视域
第六节 小结
中国财政大事记(1949~2019年)
参考文献
《中国财政70年》: 一、实施收支分类改革 针对现行预算收支科目体系存在的涵盖范围偏窄、体系不够科学、不能完整映职能活动等问题,我国从1999年起着手研究收支分类改革。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多次修改,并进行了模拟试点。2005年12月27日,正式批准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决定编制2007年预算时全面实施此项改革。 (一)收支分类改革的必要 收支分类是财政预算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直接关系到财政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关系到财政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是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确立,以及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采购等各项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收支分类体系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职能转变不相适应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职能也发生了很大转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日益加强,财政收支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支出、科技三项费用、流动资金等计划经济体制下按照配置资源思路设计的科目。 2.不能清晰映职能活动 预算支出科目主要是按“经费”质进行分类的,把各项支出划分为行政费、事业费等等。这种分类方法使究竟办了什么事在科目上看不出来,很多的重点工作支出如农业、教育、科技等都分散在各类科目中,难以形成一个完整、透明、清晰的概念。 3.制约了财政管理的科学化和财政管理信息化 支出科目划分涵盖范围偏窄,也不够明细、规范和完整,对细化预算编制,加强预算单位财务会计核算,以及提高财政信息化水平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4.不利于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和监督职能 收支分类体系只反映财政预算内收支,未包括应纳入收支范围的预算外收支和社会保险收支等,给财政预算全面映各项收支活动,加强收支管理带来较大困难,不利于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职能。 5.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国际通行做法不相适应 既不利于财政经济分析与决策,也不利于国际比较与交流。门和统计部门每年要做大量的口径调整和数据转换工作。尽管如此,还是难以保数据的准确以及与之间可比。 (二)收支分类改革主要内容 新的收支分类体系设计主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公开透明。确保按新科目编制的预算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既要说得明白,也要让一般老百姓看得懂。二是符合国情。既要合理借鉴国际经验,实现与国际口径的有效衔接与可比,又要充分考虑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尽可能满足各方面的管理需要。三是便于操作。科目设计在内容和层级设计上既要充分满足管理的要求,又要尽可能简化,不能太复杂。按照上述原则,新的收支分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 (三)收支分类改革的意义 按照规划,收支分类的改革,暂未改变预算管理的基本流程和管理模式,不改变预算平衡口径及预算内资金(包括现有一般预算资金、)、预算外资金、社会保险分别管理的方式。从这方面看,新的收支分类改革对于目前的预算管理似乎影响较小。然而在实质意义上,这项改革在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在促使我国走向与国际接轨的现代预算之路等方面,都将具有深远的影响。 ……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