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单相多铁六方锰氧化物的显微学研究9787302513209
  • 正版全新
    • 作者: 程少博著 | 程少博编 | 程少博译 | 程少博绘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9-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程少博著| 程少博编| 程少博译| 程少博绘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9-01
    • 版次:1
    • 印次:1
    • 页数:120
    • ISBN:9787302513209
    • 版权提供: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程少博
    • 著:程少博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69.00
    • ISBN:9787302513209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开本:暂无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8-09-01
    • 页数:120
    • 外部编号:1201858509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绪论
    1.1多铁材料的定义
    1.2多铁材料的研究概述与主要应用
    1.2.1多铁材料的研究小史
    1.2.2多铁材料的器件化应用
    1.3多铁材料的主要机制
    1.4单相多铁材料的研究进展
    1.4.1BiFeO3单相多铁材料的研究进展
    1.4.2单相六方锰氧化物研究进展
    1.4.3稀土铁氧化物单相多铁材料的研究进展
    1.5复合多铁的研究进展
    1.6单晶的生长方法
    1.7本书的研究思路
    1.8本书的创新点
    1.9本章小结

    第2章透电镜中常用的实验方法
    2.1引言
    2.2像差校正透电镜的基本原理
    .扫描透电镜的成像原理
    2.4能量损失谱
    2.4.1能量损失谱的基本原理
    2.4.2EELS谱的应用
    2.5X线能谱
    2.6的磁手二向色技术

    第3章YMnO3中非对称的二次产额
    3.1简介
    3.2背景介绍
    3.3实验与计算
    3.3.1扫描电镜实验
    3.3.2扫描电镜中样品表面电势的计算
    3.4结论

    第4章衍衬像解析多铁六方锰氧化物拓扑畴的极化结构
    4.1引言
    4.2简介
    4.3背景介绍
    4.4实验内容
    4.4.1中心对称晶体的Howie\|Whelan方程
    4.4.2非中心对称晶体的Howie\|Whelan方程
    4.5结论

    第5章六次对称体系中非六次涡旋畴结构
    5.1引言
    5.2概述
    5.3背景介绍
    5.4实验与讨论
    5.5结论

    第6章氧空位对YMnO3晶体结构和结构的影响
    6.1引言
    6.2概述
    6.3背景简介
    6.4实验结果与讨论
    6.5结论

    第7章面外氧空位诱导YMnO3薄膜中铁磁
    7.1引言
    7.2概述
    7.3背景简介
    7.4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7.4.1理论计算
    7.4.2YMnO3薄膜生长和表征
    7.5结果讨论
    7.6结论

    第8章结论与展望
    8.1结论
    8.2展望

    参考文献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致谢Contents单相多铁六方锰氧化物的显微学研究
    Contents
    Chapter 1Introduction
    1.1Definition of Multiferroics
    1.2Overview of Multiferroics and Main Applications
    1.2.1Overview
    1.2.2Device Applications
    1.3Coupling Mechanism in Multiferroics
    1.4Overview of Single Phase Multiferroics
    1.4.1Research Progress in BiFeO3
    1.4.2Research Progress in Hexagonal Manganites
    1.4.3Research Progress in Rare Earth Ferrites
    1.5Research Progress in Coite Multiferroics
    1.6Growth Method for Single Crystals
    1.7Roadmap for This Book
    1.8Innovation Points
    1.9Conclusions of This Chapter

    Chapter 2Experimental Methods i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2.1Introduction
    2.2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Spherical Aberration Corrected
    TEM
    .Basic Theories about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2.4Electron Energy Loss Spectroscopy
    2.4.1Fundamentals of EELS
    2.4.2Applications of EELS
    2.5X\|Ra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2.6Energy Loss Magnetic Circular Dichroism

    Chapter 3Disparity of Secondary Electron Emission in YMnO3
    3.1Introduction
    3.2Background Introduction
    3.3Experiments and Calculations
    3.3.1Secondary Electron Transmission Microscopy
    Experiments
    3.3.2Calculations of Surface Potential
    3.4Conclusions

    Chapter 4Polarization Structures of Domains in Hexagonal
    Manganites
    4.1Introduction
    4.2Abstract
    4.3Background Introduction
    4.4Experiments
    4.4.1Howie\|Whelan Equation for Centrosymmetric
    Systems
    4.4.2Howie\|Whelan Equation for Non\|centrosymmetric
    Systems
    4.5Conclusions

    Chapter 5Non\|Six Fold Vertices in Six\|Fold Symmetry System
    5.1Introduction
    5.2Abstract
    5.3Background Introduction
    5.4Experiments and Discussions
    5.5Conclusions

    Chapter 6The Effects of Oxygen Vacancies on the Crystal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s
    6.1Introduction
    6.2Abstract
    6.3Background Introduction
    6.4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Discussions
    6.5Conclusions

    Chapter 7Ferromagnetic Properties Induced by Out\|of\|Plane Oxygen
    Vacancies
    7.1Introduction
    7.2Abstract
    7.3Background Introduction
    7.4Methods and Results
    7.4.1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7.4.2Thin Film Growth and Characterization
    7.5Discussions
    7.6Conclusions

    Chapter 8Conclusions and Outlook
    8.1Conclusions
    8.2Outlook

    博士生教育
    体现大学人才培养的高度(代丛书序)本文首发于《光明日报》,2017年12月5日。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只有培养出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大学。教育是培养人才重要的基础,是大学的底色,体现了学校的传统和特色。博士生教育是教育的层次,体现出一所大学人才培养的高度,代表着一个人才培养水平。清华大学正在全面推进综合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建立完善的博士生选拔培养机制,不断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
    学术精神的培养是博士生教育的根本
    学术精神是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者与学术群体在学术活动中坚守的价值准则。大学对学术精神的追求,反映了一所大学对学术的重视、对真理的热爱和对功利目标的摒弃。博士生教育要培养有志于追求学术的人,其根本在于学术精神的培养。
    无论古今中外,博士这一称号都是和学问、学术紧密联系在一起,和知识探索密切相关。我国的博士一词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是一种学官名。博士任职者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须知识渊博并负有传授学问的职责。东汉学者应劭在《汉官仪》中写道:“博者,通博古今;士者,辩于然否。”后来,人们逐渐把精通某种职业的专门人才称为博士。博士作为一种,早产生于12世纪,初它是加入教师行会的一种资格。1纪初,德国柏林大学成立,其哲学院取代了以往神学院在大学中的地位,在大学发展的历首次产生了由哲学院授予的哲学博士,并赋予了哲学博士深层次的教育内涵,即推崇学术自由、创造新知识。哲学博士的设立标志着现代博士生教育的开端,博士则被定义为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具备创造新知识能力的人,是学术精神的传承者和光大者。
    博士生学习期间是培养学术精神重要的阶段。博士生需要接受严谨的学术训练,开展深入的学术研究,并通过发表学术、参与学术活动及博士答辩等环节,明自身的学术能力。更重要的是,博士生要培养学术志趣,把对学术的热爱融入生命之中,把作为生的追求。博士生更要学会如何面对干扰和诱惑,远离功利,保持安静、从容的心态。学术精神特别是其中所蕴含的科学理精神、学术奉献精神不仅对博士生未来的学术事业至关重要,对博士生一生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和批判思维是博士生重要的素质
    博士生需要具备很多素质,包括逻辑推理、言语表达、沟通协作等,但是重要的素质是和批判思维。
    学术重视传承,但更看重突破和创新。博士生作为学术事业的后备力量,要立志于追求。意味着独立和创造,没有独立精神,往往很难产生创造的成果。1929年6月3日,在清华大学国学院导师王国维逝世二周年之际,国学院师生为纪念这位杰出的学者,募款修造“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同为国学院导师的陈寅恪先生撰写了碑铭,其中写道:“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这是对于一位学者的极高评价。中国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讲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也是强调要在古今贯通中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并努力达到新的高度。博士生应该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来要求自己,不断创造新的学术成果。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曾在20世纪80年代初对到访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90多名中国学生、学者提出:“是科学工作者重要的素质。”杨先生主张做研究的人一定要有的精神、独到的见解和独立研究的能力。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学术上的变得越来越难,也愈加珍贵和重要。博士生要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在上下功夫,勇于挑战前沿的科学问题。
    批判思维是一种遵循逻辑规则、不断质疑和反省的思维方式,具有批判思维的人勇于挑战自己、敢于挑战。批判思维的缺乏往往被认为是中国学生特有的弱项,也是我们在博士生培养方面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2001年,美国卡内基会开展了一项“卡内基博士生教育创新计划”,针对博士生教育进行调研,并发布了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在美国和欧洲,培养学生保持批判而质疑的眼光看待自己、同行和导师的观点同样不容易,批判思维的培养必须要成为博士生培养项目的组成部分。
    对于博士生而言,批判思维的养成要从如何面对开始。为了鼓励学生质疑学术、挑战现有学术范式,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和创新能力,清华大学在2013年发起“对话”,由学生自主邀请各学科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大师与清华学生同台对话。该活动迄今已经举办了21期,先后邀请17位诺贝尔奖、3位图灵奖、1位菲尔兹奖获得者参与对话。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巴里·夏普莱斯(Barry Sharpless)在2013年11月来清华参加“对话”时,对于清华学生的质疑精神印象深刻。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道:“清华的学生无所畏惧,请原谅我的措辞,但他们真的很有胆量。”这是我听到的对清华学生的评价,博士生就应该具备这样的勇气和能力。培养批判思维更难的一层是要有勇气不断否定自己,有一种不断自己的精神。爱因斯坦说:“在真理的认识方面,任何以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嬉笑中垮台。”这句名言应该成为每一位从事学术研究的博士生的箴言。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有赖于构建的博士生教育体系
    的博士生教育要有的教育理念,需要构建的教育体系,把教育理念落实到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中。
    在博士生选拔方面,不能简单按考分录取,而是要侧重评价学术志趣和创新潜力。知识结构固然重要,但学术志趣和创新潜力更关键,考分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学术潜质。清华大学在经过多年试点探索的基础上,于2016年开始全面实行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从原来的按照分数招收博士生转变为按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学术潜质招收,并给予院系、学科、导师更大的自主权。《清华大学“申请\|审核”制实施办法》明晰了导师和院系在考核、遴选和上的权利和职责,同时确定了规范的流程及监管要求。
    在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确认方面,不能论资排辈,要更看重教师的学术活力及研究工作的前沿。博士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教师,要让更多、更的教师参与到博士生教育中来。清华大学从2009年开始探索将博士生导师评定权下放到各评定分委员会,允许评聘一部分副教授担任博士生导师。近年来学校在推进教师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明确教研系列理教授可以独立指导博士生,让富有创造活力的青年教师指导的青年学生,师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在促进博士生交流方面,要努力突破学科领域的界限,注重搭建跨学科的平台。跨学科交流是激发博士生学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博士生要努力提升在交叉学科领域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清华大学于2014年创办了“微沙龙”平台,同学们可以通过平台随时发布学术话题、寻觅学术伙伴。3年来,博士生参与和发起“微沙龙”12000多场,参与博士生达38000多人次。“微沙龙”促进了不同学科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激发了同学们的学术志趣。清华于2002年创办了博士生论坛,论坛由同学自己组织,师生共同参与。博士生论坛持续举办了500期,开展了18000多场学术报告,切实起到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学科交融、促进交流的作用。学校积极资博士生到世界大学开展流与作研究,超过60%的博士生有海外访经。清华于2011年设立了发展中博士生项目,鼓励学生到发展中亲身验和调研,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发展中各类问题。
    在博士评定方面,权力要进一步下放,学术判断应该由各领域的学者来负责。院系二级术单应该在评定博士水平上拥有更多的权力,也应担负更多的责任。清华大学从2015年开始把的评审职责授权给各评定分委员会,质量和评审过程主要由各分委员会进行把关,校委员会负责管理整体工作,负责制度建设和争议事项处理。
    全面提才培养能力是建设世界大学的核心。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升是大学办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标志。我们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博士生教育的战略、作,面向世界、勇于进取,树立自信、保持特色,不断推动大学的人才培养迈向新的高度。


    〖〗清华大学校长〖〗2017年12月5日丛书序二单相多铁六方锰氧化物的显微学研究
    丛书序二
    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的博士生教育,肩负着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学术创新人才的重任,是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作为首批设立院的高校,清华大学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立足和社会需要,结合校内实际情况,不断推动博士生教育改革。为了提供适宜博士生成长的学术环境,我校一方面不断地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一方面大力推动培养模式创新探索。我校已多年运行一系列博士生培养专项和特色项目,激励博士生潜**术、锐意创新,提升博士生的国际视野,倡导跨学科研究与交流,不断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
    博士生是创造力的学术新力量,思维活跃,求真求实。他们在导师的指导下进入本领域研究前沿,吸取本领域的研究成果,拓宽人类的认知边界,不断取得创新成果。这套博士丛书,不仅是我校博士生研究工作前沿成果的体现,也是我校博士生学术精神传承和光大的体现。
    这套丛书的每一篇均来自学校新近每年评选的校级博士。为了鼓励创新,激励的博士生脱颖而出,同时激励导师悉心指导,我校评选校级博士已有20多年。评选出的博士代表了我校各学科的博士的水平。为了传播的博士成果,更好地推动学术交流与学科建设,促进博士生未来发展和成长,清华大学院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这些的博士。
    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悉心地为每位作者提供专业、细致的写作和出版指导,使这些博士以专著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促进了这些的研究成果的快速广泛传播。相信本套丛书的出版可以为国内外各相关领域或交叉领域的在读和科研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为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和科研成果的转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感谢丛书作者的导师们。这些的博士,从选题、研究到成文,离不开导师的精心指导。我校的师生导学传统,成就了一项项的研究成果,成就了一大批青年学者,也成就了清华的学术研究。感谢导师们为每篇精心撰写序言,帮读者更好地理解。
    感谢丛书的作者们。他们的学术成果,连同鲜活的思想、创新的精神、严谨的学风,都为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后来者树立了榜样。他们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对进行了细致的修改完善,使之在具备科学、前沿的同时,更具系统和可读。
    这套丛书涵盖清华众多学科,从的选题能够感受到作者们积极参与重大战略、社会发展问题、新兴产业创新等的研究热情,能够感受到作者们的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相信这些年轻作者们勇于承担学术创新重任的社会责任感能够感染和带动越来越多的博士生们,将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祝愿丛书的作者们、读者们和所有从事学术研究的同行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坚持梦想,百折不挠!在服务、奉献社会和造福人类的事业中不断创新,做新时代的者。
    相信每一位读者在阅读这一本本学术著作的时候,在吸取学术创新成果、享受学术之美的同时,能够将其中所蕴含的科学理精神和学术奉献精神传播和发扬出去。

    〖〗清华大学院院长〖〗2018年1月5日导师序言单相多铁六方锰氧化物的显微学研究
    导师序言
    近半个世纪以来,半导体信息工业迅猛发展,元器件集成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着其尺寸减小,量子效应逐渐显现,传统电压驱动晶体管器件具有易失,静态功耗较高,严重影响了器件的使用能,摩尔定理难以为继。此外,近期发展的非易失、低静态功耗的新型磁器件具有动态功耗较高等缺点。吸取电压驱动晶体管器件和磁器件的优点,摒弃两者的缺点,多铁材料制备的器件具有非易失,低静态\|动态功耗的特,所以在近十年来一直是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这类材料不仅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比如四态存储器、传感器、换能器、振荡器等,而且此类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对理解凝聚态物理中强关联体系的铁弹、铁电、铁磁等多铁的耦合机制,特别是在原子尺度的理解,是有价值的。多铁材料具有十分丰富的物理现象:界面效应、尺寸效应、畴结构等,不同因素之间相互协调、相互牵制,共同影响多铁的电磁耦合效应。
    电镜是一种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可以同时对材料进行多维度多尺度研究,尤其是球差校正电镜和相关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空间分辨能力。在本书中,作者利用显微学的多种手段,在实空间、动量空间和能量空间中对以YMnO3为代表的六方单相多铁锰氧化物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实现了对相关材料的协同测量,揭示了其结构和质间的关系。
    本书的相关研究结果对多铁及其相关领域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书中得到的系列创新成果如下: ①利用衍动力学理论,发展了一种在双束暗场像条件简判断铁电畴极化方向的方法; ②发现了六方锰氧化物中和本身对称不一致的非六瓣畴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这种现象主要源于拓扑畴核心处有不全刃位错的钉扎,两种拓扑缺陷之间的相互协调会导致非六瓣畴核心的出现,同时结合理论进行了分析,预测了的可能畴态; ③在实验中观察分析得到六方锰氧化物容易形成特定对称位置的氧空位,通过理解其成因,将YMnO3薄膜生长在提供压应变的基底上,实现锰氧六面体中顶点位置的氧空位,从而调控出铁磁,实现了单相多铁材料中的铁电\|铁磁耦合; ④在原子尺度上对相关材料的多铁耦合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为发展从原子尺度可控的异质结制备工艺、实现多铁材料耦合机制的可控以及走向器件化道路做了有益的基础工作。

    朱静〖〗清华大学材料学院[]2018年4月

    “清华大学很好博士丛书”(以下简称“优博丛书”)精选自2014年以来入选的清华大学校级很好博士(Top 5%)。每篇经作者进一步修改、充实并增加导师序言后,以专著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优博丛书”选题范围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各主要领域,覆盖清华大学开设的全部一级学科,代表了清华大学各学科很很好的博士的水,映了相关领域近期新的科研进展,具有较强的前沿、系统和可读,是广大博硕士开题及撰写的参考,也是科研人员快速和系统了解某一细分领域发展概况、近期新进展以及创新思路的有效途径。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