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华夏史录9787510873027
  • 正版全新
    • 作者: 邵达著 | 邵达编 | 邵达译 | 邵达绘
    •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1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邵达著| 邵达编| 邵达译| 邵达绘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12-01
    • 版次:1
    • 字数:835000
    • 页数:684
    • ISBN:9787510873027
    • 版权提供:九州出版社
    • 作者:邵达
    • 著:邵达
    • 装帧:平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128.00
    • ISBN:9787510873027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开本:暂无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8-12-01
    • 页数:684
    • 外部编号:1201807983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上册
    章 史前:投石问路
    第二章 三代:奠基
    第三章 春秋战国:阵痛

    晋(附赵、魏、韩)
    楚(附吴、越)

    第四章 秦朝:统一帝国诞生
    吕不韦
    李斯
    万里长城
    第五章 西汉:士人
    秦汉之交
    汉初政治
    士人之形成
    汉匈大战
    内外朝对峙
    昙花一现的新朝
    第六章 东汉:积重难返
    东汉建立
    “度田”事件
    士人撑起半边天
    边疆政策
    戚宦相争
    锢之狱
    宗教问题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分裂
    官渡之战
    论魏武帝
    士气低迷
    再论宗教问题
    北方之贡献
    第八章 隋唐:重上正轨
    大运河
    说唐太宗
    科举取士
    论安史之乱的原因
    由牛李看唐代士风
    会昌废:三论宗教问题
    五代十国
    第九章 两宋:和与战的纠结
    澶渊之盟
    辨宋之“积贫”、“积弱”
    王安石变
    秦桧之罪
    理学风云
    开禧北伐
    第十章 元:次历史大倒退
    灭宋
    重农政策
    元人用钞
    元代政治
    士人待遇
    顺帝北亡
    下册
    十章 明:理学治国的实验
    明祖复古
    胡蓝之狱及其政治影响
    靖难之役
    北边防务
    三保太监下西洋
    科举与八股
    “大礼议”
    戚继光抗倭
    张居正理财
    援朝战争
    “争国本”、“三案”及祸
    从《金瓶梅》谈开去
    启和利玛窦
    祸起辽东
    张李双雄
    南明残余
    附 钱牧斋降清与金圣叹哭庙
    第十二章 清:第二次历史大倒退
    满洲“龙兴”
    定鼎燕京
    清初弊政
    三藩之乱
    收复台湾
    中俄《尼布楚条约》
    戡定准部
    设军机处
    摊丁入亩
    康雍乾间文字狱
    和珅倒,嘉庆饱
    德天赐案
    战争
    太平天国起义
    洋务运动
    百日维新
    悲情李鸿章
    辛亥
    重评新文化运动兼作跋

    邵达,山东惠民人,1968年11月11日生。于北京大学考古系、美国密西根大学人类学系,曾先后在武汉大史系和任职。2007年辞去公职,专事译著。

    作序诚为难事,擅作文者如鲁迅亦尝“吐槽”,说自己不善此道,每要写一点序,“却正如阿之画圆圈,我的手不免有些发抖。”(《集外集拾遗》“《何典》题记”,《鲁迅全集》(十六卷本)卷七29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眼前这篇序,实在应该算作“跋”的,过去十年间,每每翻到这页白纸,心里都不免抽搐一下。到今天,不得不下笔了,依旧感觉千头万绪,无从谈起。
    那就先从讲故事入手罢。
    2000年是美国的大选年,恰值我在密西根大学念书,有幸目睹了整个过程。这年冬天,按惯例早该尘埃落定,但因为和的小托其弟弟、时任罗里达州州长杰布?的福,据说动了不少手脚,竟一举拿下该州,在总得票数落后的情况下,却在州得票数上“逆袭”成功,反超的戈尔1。不服,一面重新清点州选票,一面告状至法院,但似乎“高法”又被和控制,而做出不利于戈尔的裁决,下令冻结计票。当时的形势,就连我们这些置身事外的留学生也感到了“空气在颤抖,仿天空在燃烧”。暗中传开的一种说法是,自南北战争以来的民族仇恨始终未愈,这下恐怕要重开内战了。在民情沸腾的一刻,戈尔顶着寒风,站在总部门前大声疾呼停止争竞,承认败选,一字一顿地说:“我们永远把利益放在的利益之上。”(We alwaysput our country before our party)老实说,共和、两对百分之九十九的中国留学生而言都只是个名字,我们不知道,也不关心它们各自在干什么,但戈尔的这一句话却让我牢牢记住了他2。
    大选甚至打乱了学校的正常节奏。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已经十点多钟,我无所事事来到办公室,惊讶地看到导师竟独一人端坐在里面,要知道从学校驱车回他家是至少需要两个小时车程的。昏暗台灯映出一张从未见过的、憔悴沮丧、略有几分变形的脸。我一时不敢出声。半晌沉默之后,老人用沙哑的嗓音,透着难以形容的忧伤,像是对我、也像对自己喃喃道:“这个裂痕太深。”(This is a deeply-divided country)
    必须承认,那一刻我被深深震动了。我懊悔,自己对这个历史几乎懵然无知,便冒冒失失跑来求学;紧接着发生的又一层触动是,遥望千里之外的祖国,不禁扪心自问:我对她的历史又了解多少?倘追溯这本书的写作缘起,初的花大概就是在那个至今想来仍感觉窒息的夜晚冒出的,虽然当时还未读到太炎先生有关“治史学”的议论:“生为一国之民,不治本国史学,直谓之无无国民人可也,聚几万万无国民人以立国,则国魂已失。”(引自《集外集拾遗》“又是‘古已有之’”注释二,《鲁迅全集》(十六卷本)卷七0页)
    写作进行到一半,曾斗胆拿部分章节请人过目,人家的疑问很直接,也很客观:“写得太文了,打算给谁看呢?”我故作“不屈”之状回答:“大学以上文科学生。”其实心底何尝不知,这样的答复简直无异于自戕。
    但是话说回来,也许会有那么,上大学对普通中国人来说不再是“鲤鱼跳龙门”的难得机遇,甚至再做进一步妄想,还要成为国民必受的陶育—这真的很遥远,遥不可及吗?
    传说甲午战争的时候,日本全国正闹饥荒。后来打赢了,拿到清赔偿的雪花银,该国大概也流行拍马文化,便有人乘机进谏,奉劝坚持跟老百姓一同每天饿肚子的天皇改善伙食,吃两顿好的,竟遭到断然拒绝。天皇的理由是:这笔钱要一文不少地用到日本人的教育上头。
    如同晚清的容闳,我一直对教育抱有近乎宗教徒般狂热的迷信。现强大的方式有许多种,或者船坚炮利,或者国库充盈,在我看来,这些似乎都比不上普及教育更具“威慑力”。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每位国人,皆能在年青阶段饱受优质教育之打造淬炼,即使没有腰缠万贯,器宇轩昂走到世界任何地方恐怕也都是不可侮的罢。我们不能徒有傲人的悠久历史,后代子孙却以一副邋遢无知的“尊容”取辱于当世。今天以致将来中国人的形象,绝不是靠三两个一掷千金的炫富“土豪”就能改观的。
    乙未年底,窗外飘雪,识于南戴河海滨

    作者历时十年潜心撰写,中国史新写法、新思考,诸多新观点定制提出。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