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世界需要良知9787505144514
  • 正版全新
    • 作者: 王宏甲著 | 王宏甲编 | 王宏甲译 | 王宏甲绘
    •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6-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王宏甲著| 王宏甲编| 王宏甲译| 王宏甲绘
    •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6-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148000.0
    • 页数:240
    • ISBN:9787505144514
    • 版权提供:红旗出版社
    • 作者:王宏甲
    • 著:王宏甲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58.00
    • ISBN:9787505144514
    •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 开本:暂无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9-06-01
    • 页数:240
    • 外部编号:1201900717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再版序言/王宏甲 1
    版序言/萧雨林 9

    我的中华文明观 001
    世界需要良知 0
    在圣彼得堡怀想阅读 033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战争 041
    中国文化里的人民观 055
    导言  一个民族的品质 056
    《尚书》里的人民观 058
    商周时期政治观的嬗变 070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民观 087
    梁启超的《新民说》 091
    :人民观的集大成者 097
    朱熹为什么作《四书集注》 113
    孔子与中国文化 115
    导言  认识孔子从哪里开始 116
    孔子的成长 118
    孔子思想体系的来源 126
    中国春秋时期的文化复兴运动 139
    孔子哲学的核心 142
    孔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48
    神圣的教育 155
    导言  只有你能阻止这个世界倒塌 156
    审视三次重大教育转型
    认清转型期教育和教师的伟大作用 160
    认清教育的三大基本任务
    务必清醒地认识到:成人比成才重要 170
    创建新教育的三大要素
    务必变教育的选拔功能为造就功能 181
    结  语 196
    跋 197

    附录
    良知:家国之魂 人生之本 / 尹红芳 199

    王宏甲 当代文学家、有名学者。福建建阳人。中作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2004年批入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中国图书奖、解放军全军新作品一等奖等。所著《中国天眼:南仁东传》入选2018年中宣部重点主题出版物,《智慧风暴》《新教育风暴》对中国新世纪教育转型产生重要影响。2016年在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长征》中担任电视总撰稿。

    再版序言

    我和世界,是人的一生要面对的优选的两个问题。
    世界多么大,我怎么能认识它呢?
    “世界在我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诞生,长大后才知道我不是祖先。”有意思吧。就是说,长大后,我知道了,不仅要认识眼前的世界,还需要认识我出生以前的世界。不问从前不行吗?不行。我们会不断发现,不了解从前,无法真正认识今天。我小时候,母亲给我讲故事就说:“从前……”现在我知道,那是很有智慧的。

    这本书里有一篇我曾经在巴黎的演讲。我讲到一多前,艺罗丹说:“我们这个时代是技师和工厂主的时代,而绝不是艺术家的时代。在现代生活中,追求的是功利。”他说:“心灵、思想、美梦,再也没有人提了。艺术是死了。”这里,罗丹关心的并不是自己的艺术,而是人类的心灵、思想和美梦。
    今天是不是比罗丹的时代好一些呢?一九九一年,世界上个社会主义苏联解体了。美国总统尼克松自豪地说,美国不战而胜。接着,东欧一些社会主义改变旗帜。世界变得更好了吗?

    苏联解体后,世界发生的变化可大了。阿拉伯世界的消息好像忽然频繁地出现在电视里。海湾战争爆发,我们就坐在家里的电视机前看美国攻打伊拉克,就像看战争纪实片。阿拉伯世界也发生急剧变化。西亚、北非大量难民涌入欧盟。美洲也有难民,美国总统下令阻止难民进入美国。
    “世上优选的悲痛莫过于失去祖国。”这是一位古希腊诗人对难民悲惨境遇的慨叹。当今潮水般涌入有食物的去求生的难民,是因为在自己的祖国已无法生存。“欧洲难民危机”的大标题出现在全世界的媒体。欧洲多国爆发了反难民。这样的是更悲惨的事件。难民危机只是这个世界遮蔽不了的苦难和的一部分。世界怎么会这样?它的惨烈似乎超过了一多前罗丹的愤慨。它以血泪告诉世界一个并不深奥的道理——
    当穷人过不下去时,富人也不好办。

    冠音和坤音已经能通读这本书里的文字了。即便如此,这些文字对你们来说还是太沉重了。但是,你们总是要长大的。困惑过我的问题,也会困惑你们。我不能代替你们思考,但可以写下一些文字供你们长大了参考。
    远方的事,是不是跟我们没关系呢?
    我曾经用了很多时间去觅读人类的往事,看到西方很多留名的极其重视军事。公元前八世纪有一个了兵种齐全、装备精良的军队,有战车兵、骑兵、重装步兵、轻装步兵、攻城兵、工兵等等。它征服了包括埃及在内的多国,成为西亚和北非军事帝国。这个帝国叫亚述。
    亚述帝国以城虐闻名,让人闻之丧胆。它强大的军队似乎可以保它永远强大,但它被周边两个民族的人联合攻灭了。

    法画德拉克洛瓦的著名油画《萨达纳帕尔之死》,描绘了亚述帝国城破之日任皇帝卧室里的场面。皇帝躺靠在床上,看着他的皇妃们被带到面前统统杀死,被杀的还有他的骏马……我在巴黎罗浮宫看到了这幅油画,注意到画中的皇帝看着就在床前的,面部冷漠没有任何表情……我想这正是这幅油画经典的描绘。它告诉世界,人无善良,释放出的恶与残暴,比野兽更可怕。

    亚述灭亡后,胜利者新建的就是新巴比伦王国。你们将来读历史,一定会知道,巴比伦是一个响彻历史的名字。在新巴比伦之前曾有古巴比伦。古巴比伦有早的英雄史诗《吉尔迦美什》,早的法典《汉穆拉比法典》。有轮子的车五千年前已在这片土地上奔驰。古巴比伦人有乘法表、平方根表、立方根表、倒数表等等。
    新巴比伦试图建立比亚述更强大的军队、更坚固的城墙。新巴比伦城每边长22.2千米,墙高约8.5米,全城有100扇青铜大门,因此被称为“百门之都”。它不仅军事强大,科技、经济、法律、建筑都发展到西亚两河流域的阶段,无疑是当时整个西方世界发达的。
    但是,新巴比伦灭亡了,灭亡后连民族也不存。
    为什么?

    巴比伦人没有信仰吗?在苏美尔—巴比伦遗址发掘出3500座庙宇。雄的建筑巴别塔传说高达91米,顶层有神庙,供奉的神地位在众神之上。他们供奉的是威力巨大无比的神,他们崇拜、祈求的也是强大无比。
    为什么全力追求强大却不免灭亡?这恐怕是一个永恒的哲学问题。
    我看到了,有力量的东西并不在城堡坚固、军事强盛、科技发达、法律威严,也不在经济繁荣,而是要有良知。

    欧美历史著作都把西亚的历史作为西方历史的开端,他们重视军事,追求强大,有悠久的传统。直到十六世纪,英思想弗朗西斯·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被认为深刻地影响了欧洲近代的发展。知识是不是力量?是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科技、经济、军事迅猛发展,促使欧洲早发展出工业时代。直到今天,美国仍然是强大的。
    遥看曾经强大无比的亚述、巴比伦,还有罗马帝国等等,追求科技、经济、军事的强,就能保永远强大吗?我想我看到了人类的追求中另有更有力量的东西。

    新巴比伦灭亡那年,中国的孔子十四岁。中国并不是没有战争,长大后的孔子在烽火烛天的世界里致力于人心向善的建设。他讲“仁者爱人”,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什么意思?用今天的话展开说,可以这样理解——人之所以为人,并不是懂得要像老虎那样比牛马更有力,才可以吃掉牛马。人类的伟力,在于懂得人与人之间,可以不通过残害同类来获得彼此的安全和尊严。
    孔子的继承者孟子把从外部世界得来的学问看作知识,把从人的内心自省出来的认识称为“良知”。这是重要的思想。

    我去埃及访问,看到金字塔没有少掉一块石头,但古埃及消失了。我强烈地感到了,祖国不只是个领土的概念。一个民族的祖先拓土开疆发展至今的历史,以及这个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地域、人文、精神的总和,就是祖国。一个民族的文化衰弱或者精神上有缺失,被民族所取代,这个民族就消失了。我由此知道了,一个人如果不了解祖国的历史,是没有祖国的。
    孔子的学说,上承炎黄尧舜禹以来的文化。孔子的学说不是说说而已,它分明影响了中国文化几千年。中国历朝纵然经历了权败、矛盾激变,爆发种种战争,总有一种克服黩武的伟大文化力量,导着华民族生生不息地走过来。这伟大的文化力量,核心、宝的就是良知良能。
    中国走到二十世纪,提出的“为人民服务”是思想的精髓,关于“世界上”的划分,表达了中国永远同世界上贫穷的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一切霸权主义,捍卫人类共同利益,正是继承发扬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
    今天中国领导人倡导的“”,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共同的利益而努力,都是使我们民族和一切民族能够安全、有尊严地共同发展的伟大智慧。
    要时时记住,我们是炎黄子孙,对我们民族一代一代创造和坚守的伟大智慧、良知良能,都要视同生命一样,好好尊崇和爱护。
    十一
    我想说,人类并不是在远古蛮荒时代才有野蛮状态,也不是掌握了高科技就脱离了野蛮。这是需要了解的。
    我还想说,你们一定要学会阅读,爱上阅读。我曾经在《让自己诞生》中讲过,人间有多少精神的黄昏和早晨,灵魂的高山与湖泊,能塑造我们的心灵和品格。世上有多少日照海洋的往昔,千般旖旎,能开拓我们心灵容纳千秋的能力。这都可以通过阅读获得,会阅读,你就有一所永远的大学,有永远的老师。
    但是,还要注意:如果你有知识和很大的能力而缺少良知,你要警惕,有你的知识和能力也可能把你自己吞噬。
    我在这本书里写下,人的能力,包括经济能力和科技能力,都如同一个“器”,具有工具的特征。一切工具都是可以用来干好事,也可以用来作恶的。因而在一切工具之上,应该有能驾驭工具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人的良知。
    人类的良知,是能够阻止这个世界倒塌的东西。
    二○一九年五月十九日 北京

    1. 了解和认识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本书共收入作者从2004年到2017年间的六篇演讲。演讲地点包括韩国首尔、法国巴黎、俄罗斯圣彼得堡等。这些演讲涵盖了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融历史与现实于一炉,视野开阔,思考深邃,情感真挚深沉,有很强的感染力、启示,另有一篇附录,记述了作者在圣彼得堡演讲的背景以及所思所想。

    2. 用良知驾驭理,教育启迪良知
    书中颂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同时,很好妥帖地融合了现代思想——用“良知”这个词,概括了当今世界很需要弘扬的人的价值、人的值。

    3.“ ”主题教育文化信参书
    本书帮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于我们提升对本民族历史、文化、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能力。这些演讲让我们看到,我们的文化自信之所以应该建立、能够建立,是有着深厚悠久的历史原因和坚实的现实基础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的今天,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之际,这本选集是广大员干部文化自信的参考书。

    4、该书首版平装本出版后受到读者不断
    该书首版平装本于2017年12月出版,一经出版受到强烈反响,人民日报、学习时报、《文艺报》《中国国门时报》《宁波日报》等主流媒体先后予以报道。
    2018年4月19日“书香溢襄阳”全民阅读活动启动,襄阳市委书记李乐成精心挑选了《世界需要良知》等三本好书,委托相关部门负责人向全市人民,为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现推出精装本。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