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世故的尽头天真的起点9787559629098
  • 正版全新
    • 作者: 余光中著 | 余光中编 | 余光中译 | 余光中绘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余光中著| 余光中编| 余光中译| 余光中绘
    •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3-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174000
    • 页数:240
    • ISBN:9787559629098
    • 版权提供:北京联合出版社
    • 作者:余光中
    • 著:余光中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48.00
    • ISBN:9787559629098
    •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社
    • 开本:暂无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9-03-01
    • 页数:240
    • 外部编号:1201835531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辑 在生命里从容漫步
    从从容容地过日子,看花开花谢、人往人来,并不特别要追求什么,也不被“截止日期”所追迫。
    如我有九条命  / 002
    我的四个想敌  / 006
    “你的耳朵特别名贵?  / 013
    沙田山居  / 016
    花  鸟  / 020
    绣口一开  / 027
    朋友四型  / 030
    独木桥与双行道  / 033
    一笑人间万事  / 037
    第二辑 在时光中畅快漂泊
    一片大陆,算不算你的国?一个岛,算不算你的家?一眨眼,算不算少年?一辈子,算不算永远?
    逍遥游 / 042
    九张床 / 049
    木棉之旅 / 056
    风吹西班牙 / 063
    山国雪乡 / 075
    海  缘 / 091
    南半球的冬天 / 112
    第三辑 与伟大的灵魂对话
    你不知道你是谁,你忧郁;你知道你不是谁,你幻灭;你知道你是谁了,你放心。
    艾略特的时代 / 120
    凡·高的向日葵 / 127
    用伤口唱歌的诗人 / 133
    诗的三种读者 / 143
    诺贝尔文学奖 / 146
    钞票与文化 / 150
    书斋 • 书灾 / 156
    第四辑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那平行的双轨一路从天边疾而来,像远方伸来的双手,要把我接去未知;不可久视,久视便受它催眠。
    何曾千里共婵娟 / 164
    望乡的牧神 / 168
    没有邻居的都市 / 183
    寂寞与野蛮 / 190
    听听那冷雨 / 193
    仲夏夜之噩梦 / 200
    樵夫的烂柯 / 213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 215

    余光中(1928-2017),当代有名的散文家、诗人、批评家、翻译家,祖籍福建,生于江苏南京。因孺慕母乡常州,神游古典,亦自命江南人。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将之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文学影响力既深且远,遍及华人世界,被誉为当代中国散文八大家之一。

    诗人与父亲

    余珊珊

    1993 年初,长子出生,父母远道从地球的那一端赶来纽约,在白皑皑的雪景里,迎接家中的个外孙。数月之后,父亲写了《抱孙》一诗,让我感而动之的,不仅是他的获孙之喜,还有他在诗中带出我降世的情景:
    宛如从前,岛城的古屋
    一巷蝉声,半窗树影
    就这么抱着,摇着
    摇着,抱着
    另一个初胎的婴儿,你母亲。
    就这样,一个男婴诞生,在我初为人母之际,不仅让我贴身抱住满怀的生之奥妙,也让我品尝了三十五年前,另一对父母所历经的那一片心境。
    读罢此诗,热泪盈眶之际,我蓦然醒悟,一种看似清淡的关系,背后其实
    有着怎样的记忆。而一种关系似乎总要和的关系相互印,才能看得清明透彻。
    父女数十年的相处,一篇文章怎么说得清!更何况是如此的诗人父亲。而所谓清淡的关系,其实也只是自我赴美求学以后。来美至今已十有三年,而初到堪萨斯州读书,于狂热西方中世纪、文艺复兴、塞尚与加索的艺术史之余,只能偶在图书馆的中文报刊上与父亲神交一番,但即使这样也是品质的。只有在赴美翌年,父母相偕来美,探察在美的三个女儿。去密歇根看了佩珊后,我们即和幼珊四人一车长征从俄勒冈至加州的一号公路。但竟两地相隔后,和父母团聚的日子总共不超半年,而和父亲的就更少了。家书总由母亲执笔,报告身边大小事务:而通越洋电话时,也总是母亲接听居多。然而每教我哽咽不能自已的,总是接获父亲手书时。在他那一笔不苟的手迹之后,是平时难以察觉的感情,似乎他的大喜大怒,全浓缩到他的文字之中了。
    初识父亲的人,少有不惊讶的。在他浩瀚诗文中显现的魂魄,俨然是一气吞山河、声震天地的七尺之躯。及至眼前,儒雅的外表、含蓄的言行,教人难以置信这五尺刚过的身材后,翻跃着现代文学中的巨风大浪。但他将近一甲子的创作力和想象力,又让人不得不惊诧于那两道粗眉及镜片后,确实闪烁着一代文豪的智慧之光:许多朋友就曾向我表示“你父亲实在不像他的文章!”至少他想成真的一个女婿就这么认为——我的先生即戏称他为“小巨人”。父亲那种外敛而内溢的个中,似乎隐藏了一座冰封的火山,仿只有在笔端纸面引爆才安全。

    然而能和书中的父亲相互印的一事,就是父亲坐在方向盘后面时,时常觉得他像披着盔甲冲锋的武士,不然就是开着八缸跑车呼啸来去的选手。这倒不是说父亲开车像台湾地区那些玩命之徒,而是他手中握的是方向盘而不是笔时,似乎凭借的更是一种本能,呼之即出而不再有束缚。在父亲《高远的联想》《咦呵西部》那几篇文章中,已有优选的描写。而每游欧美,父亲喜的仍是四轮缩地术的玩法,不只在壮年如此,更老而弥坚,一口气开个七天七夜才痛快。只记得十年前游加州一号公路,那条蜿蜒的滨海之路不但由父亲一手驰骋而过,且是高速风,时只觉得在每一转每一弯的刹那,车头几乎都要朝着崖边冲去,只觉心口一阵狂跳,头皮不停发麻。你要问后来呢?那当然是什么事也没有,只是那眼前的胜景,当时全不暇细看。
    其实我们四姊妹小时候,父亲在坐镇书房与奔波课堂之余,也常与我们戏耍讲故事。爱伦·坡的恐怖故事在父亲讲来格外悚然。他总挑在晚上,将周围的电灯关掉,在日式老屋阴影暗角的烘托下,再加上父亲对细节不厌其烦的交代、语气声调的掌握、遣词用字的讲究,气氛已够幽魅诡异的了,而讲到高潮,他往往将手电筒往脸上一照,在尖叫声四起时,听者讲者都过足
    了瘾。他也常在夏夜我们做功课时,屏息站在我们桌前的窗外阴森而笑,等我们不知所以抬头尖叫时,即拊掌大笑。这方面,父亲又似顽童。1971 年,父亲应美国丹寺钟学院之聘而前往教书。那一年是他较为悠闲的一年,远离台北,教职又轻,大大满足了我们对父亲角色的需求。那一年,我十三岁,刚上初中,在离家十分钟车程的一所公立中学注了册。自此,每天早上即由父亲开车送往。在那十分钟之内,我们通常扭开收音机,从披头士、琼·贝兹一直听到鲍勃·迪伦。当时,越战尚未结束,却已接近尾声,不像我们 1966 年经过加州时,满街长发披肩的嬉皮士,随处可闻,我虽只有八岁,却在满眼惊奇中感到某种弥漫人心的气氛。回台北后,父亲力倡摇滚乐,不仅在其动人心弦的节奏,更在其现代诗般的歌词。此后,我却对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有一种莫名的认同,这实在是因为曾经亲临其境。
    西出丹城的阳关,回到台北故居后,似乎一切又走上往日的轨道,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父亲又开始陷入身兼数职的日子:从教授、诗人、评审、译者、儿子到丈夫,而“父亲”在众人瓜分下,变得只有好几分之一。我常想,一个人要在创作上有所成就,总要在家人和自我间权衡轻重。在父亲数十本的著作后,是他必须关起门来,将自己摒于一切人声电视机车应酬之外,像闭关入定,牺牲无数的“人情”,才能进入自我,进入一切创作的半昏迷状态。父亲写作时,既不一烟在口,也不一杯在手,凭借的全是他异常丰富而活跃的脑细胞。然而追在他身后永无了断的稿债演讲评审开会,也常教父亲咬牙切齿,当桌而捶。有时在全无防范下,他在书房里的惊人一拍,常使我们姊妹的心为之一跳。只听见他在书房中叫道:“永远有做不完的事,永远有找不完的人!”然而他从不当面推辞,宁可骂过之后又为人作序去也。习惯之后,我们也觉得好笑。父亲每天几乎总伏案至深夜一两点,写即睡,从没听说他患过失眠,也没见过他晚起。而他的睡姿有如卧倒的立正。仰面朝天、头枕中央,双臂规规矩矩地放在两侧,被角掖在下腭,有如一个四平八稳的对称字。我们姊妹常觉得这实在不可思议,却从来没有问过母亲觉得如何。

    父亲在香港中文大学执教的那十多年,我们全家住在大学的宿舍里。宿舍背山面海,每天伴我们入眠的是吐露港上的潋滟、八仙岭下的渔灯,而人间的烟火似乎都远远隐遁在山下了。我们姊妹当时渐近青少年的尾巴,虽
    仍青涩稚嫩,但在餐桌上有时竟能加入父母的谈话。视父亲书桌上的文稿而定,他的晚餐话题会从王尔德转到苏东坡再到,有时竟也征询我们的意见。我记得父亲某些散文的篇名就是我们姊妹一致通过的。我们当时对中外文学都极为倾心,也略涉一二,偶然也提些问题,表示看法,而和父亲不谋而合时,即心中暗喜。与此同时的是访客的精彩有趣,常吸引我如磁石般定坐其间,聆听一席席抛球般的妙喻,或一段段深而博的高论。然而在我如一块海绵,将触角怒伸、感官张开而饱吸之际,隐隐地,几乎自己也无所觉的,是有某种不安、某种焦虑,觉得这种幸福是一张漏网,网不住时间这种细沙,在其无孔不入的刹那,一切将如流星般逝去。

    而在我长大成.人,远到异国开辟另一片疆土后,常觉从前恍若隔世,眼前既无一景可溯以往,亦一接起少时。不但先生是在新大陆相识的,一双子女更是在新大陆出生的。生命变得有如电影的蒙太奇,跳接得太快太离奇,从一片景色过渡到另一片,从一群相识衔接到另一群时,这之间是如何一环环相连扣的呢?有何必然的脉络、有何永恒的道理可循吗?而在追溯到起点,在靠前思念那远方的一事一物而无以聊慰时,我拿起了父亲的诗集。在以前忽略的那一字一行间,我步入了时光的隧道,在扑面而来的潮思海绪里,我不但走过从前的自己,还走入一个伟大的灵魂,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记忆。那是从旧大陆南迁而来的批候鸟,带着史前的记忆,在季风转向而回不去的岛屿,一住就是一辈子。好在,今风势已缓,候鸟不但纷纷探,亦别上路,只有一种“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惘然。其实,于殷勤回归之际,这片岛屿已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无论有形的、无形的都已根植在这块土地上,成为照眼的地标。

    1.余光中后人亲自审定,篇目经典,内附珍贵照片
    本书精选了余光中先生50年散文精华,包括名篇《听听那冷雨》《逍遥游》《如我有九条命》《我的四个想敌》《记忆像铁轨一样长》等。图书荣获授权收录2006年余光中先生全家在前往阿游轮上的珍贵全家福。
    2. 文章诗意隽永,力读者提高写作水平和文艺修养
    余光中的文字悠远、辽阔、深沉,且兼有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雕细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唱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读他的文章,既能得到美的享受,更能开阔眼界,悟透许多人生道理。
    3.找到自我,回归初心
    从稚嫩到成熟,我们总要经历这几个阶段:不知道自己是谁,忧郁;知道自己不是谁,幻灭;知道自己是谁了,放心。你知道自己是谁吗?和余光中一起与伟大的灵魂对话,做回世间专享的自己,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4.行路愈是艰难,愈要负重前行
    是的,这是行路难的时代,世界喧嚣吵闹,房价、医疗、生育、上学、求职、养老、环境问题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退缩逃避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埋头修炼、负重前行,才会看到希望的曙光。读着余光中的《逍遥游》,在清醒中保持自由,在时光中畅快前行。
    5.世故终有尽头,天真是我们重新出发的起点
    你那么世故,处处圆滑,想要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一定很累吧。既然任何一种格都避免不了得罪人,不如做会本真的自己,跟随内心的脚步,以一颗简单纯真的心面对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
    6.设计精美,彩色印刷,四季诗歌明信片卡册带你自由飞翔
    图书从环衬、扉页、书眉页脚、内文版式都精心做了设计,使得全书的气息由内而外的精致雅。在2亿高清图片中精挑细选了20幅油画和水彩画,全彩印刷,配上余光中作品中的金句,意蕴深远,文艺感强。四季诗歌明信片卡册,双语对照,带你踏上一场不一样的浪漫旅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