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赵福全论汽车产业9787111579014
  • 正版全新
    • 作者: 刘宗巍 编著 | 刘宗巍 编编 | 刘宗巍 编译 | 刘宗巍 编绘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9-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刘宗巍 编著| 刘宗巍 编编| 刘宗巍 编译| 刘宗巍 编绘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9-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325千字
    • 页数:315
    • 开本:16开
    • ISBN:9787111579014
    • 版权提供: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刘宗巍 编
    • 著:刘宗巍 编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88.00
    • ISBN:9787111579014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7-09-01
    • 页数:315
    • 外部编号:1201608523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前言
    部 强国篇
    强国论系列之一:汽车强国战略不坚定是要害
    强国论系列之二:汽车强国必须以本土企业为基础
    强国论系列之三:汽车强国需要正确的战略判断
    强国论系列之四:汽车强国的系统评指标
    强国论系列之五:汽车强国需要科学、稳定、统一的法制管理
    强国论系列之六:汽车强国建设重在行动
    第二部分 产业篇
    汽车产业变革的特征与未来战略机遇
    为何传统汽车巨擘们对产业重构深感焦虑?
    应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高度看待“工业4.0”
    “工业4.0”与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智能机器人”强大,“智能稻草人”无用
    汽车产业是实现“”的重要载体
    确保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角色思考
    电动汽车碳排放争议辨析
    发展智能汽车:战略意义重大、顶层设计关键
    谈合资股比放开
    ?汽车产业应该怎样放开?
    中汽车业未来十年将持续增长
    自主品牌“2.0时代”:品牌提升是核心
    治理雾霾:执行到位是关键
    C-NCAP要在C上下功夫
    第三部分 企业篇
    自主研发的体系建设与绩效管理
    正规化与国际化:中自主牌做强的基础
    自主创新的两化论
    体系建设和研发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自主创新:可为与不可为
    自主品牌企业的研发能力正在发生质变
    自主品牌破局亟须夯实质量关
    中国车企“走出去”战略选择的思考
    油耗法规考验自主品牌竞争力
    第四部分 技术篇
    企业面向百公里5升油耗法规的节能技术路线思考
    智能汽车不是彼此颠覆,而是跨界合作
    造车不是“造手机”
    自主品牌车企更应加强平台化建设
    本土零部件企业需积极应对平台化模块化战略
    谈谈汽车造型设计
    汽车设计的“中国风”与“国际风”
    汽车安全是自主品牌很好的突破口
    混合动力是满足未来油耗法规的必然选择
    大众“排放门”属重大选题失误,中国不可因噎废食
    小型车应成为“主流车”
    第五部分 人才篇
    汽车行业人才问题的思考
    人才:汽车强国的基石
    社会与产业变革浪潮下的汽车人才战略
    灿烂人生从今天的思考开始——职业生涯规划之我见
    让属于海归的DNA不断复制下去
    关于赵福全
    关于编者

    刘宗巍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汽车企业技术管理研究,侧重于研发方,产品开发流程与项目管理,以及技术战略评价与决策方等。吉林大学(原吉林工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车辆工程博士。后一直追随赵福全左右。曾在吉利研发一线工作六年,直接领导过企业产品战略管理、技术管理、项目管理、知识产权管理以及商务管理等五大业务板块。2014年加盟清华大学。目前担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管理分会秘书长。近年来参与、行业以及企业战略研究项目20余项。特别是作为专家组成员和主要执笔人,参与了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项目(“”)汽车制造强国战略研究报告的编撰。领导编撰企业、产品及技术战略等各类研究报告近百万字。已发表40余篇,著作2部(合著)。

    痛并快乐的生活次见到赵总是在2005年吉林大学(原吉林工业大学)汽车学院五十周年院庆的典礼上,彼时我有幸作为在校学生代表登台发言,而在我前面代表所有校友致辞的就是时任华晨金杯副总裁的赵总。犹记得赵总现场无稿、即兴发挥,毫无官样套话、句句命中痛点,特别是谈到对母校汽车学院的深情,令人感怀,而话锋一转,直言学校对汽车学科关注和投入太少,以致于后来校长致辞时特意脱稿,专门做了一番回应,表态一定要全力做好富有历史传承和重要地位的汽车学科。现场的校友们,心中直呼痛快!这是赵总的演讲魅力给我的次震撼,“牛人”的标签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里。而比同台“亮相”更可谓巧合的是,母亲听了典礼录音后一个劲地说,那你了不如就去追随这位赵总吧。我只付之一笑,因为自己很有把握——赵总当时肯定没有记住我:)不曾想到母亲竟然一语中的,后来真的在赵总身边长期工作。如此看来,人生果真因缘际会!如今追随赵总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从2007年博士后受恩师王登峰教授来到吉利汽车投奔赵总,到2013年随他转战清华大学;从赵总的贴身大秘,到吉利汽车研究院的部长、院长理,再到今天清华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的副教授。这一路走来,赵总于我既是领导,更是师傅。在朝夕相处中,赵总的以身示范兼细微指点,让我受益良多、无法尽言,也使我在不经意间,完成了自己人生的重要转型。虽然初那点震撼,现在早觉稀松平常。但赵总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精益求精的认真态度、触类旁通的渊博知识和纵横捭阖的语言能力,至今仍然时不时地“冲撞”我的心灵,每每让我激动不已。看战略,他自己的职业生涯就如一教书,每次旁人以为攀上之时,他早已谋划开启下一个征程;说认真,他成名虽早,却无半分懈怠,做每件事都一丝不苟,全力以赴力求精品;论渊博,上至战略、产业政策,下至企业管理、技术细节,几乎方方面面他都有系统思考和精辟观点;谈语言,他能够流利运用英语、日语,几乎如同汉语,甚至可以直接对着中文稿做外文演讲。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其自我激励、不断求索的勤勉精神。可以说,相处越久我的“粉丝情结”就越重,也让我不断感受到得遇名师、自我提升的窃喜。当然,跟着赵总做事也不容易,个中滋味,如人饮水。毫不夸张地讲,这十年也是一种痛并快乐的生活。因为他想做的事情总是太多,而且一旦开始做起来就忘我般地“较真”。这也让作为“陪练”的我,感到“苦不堪言”。就说演讲吧,外人看到的是,几乎各个方面的不同话题,他都能讲,而且场场出彩,似乎真知灼见用之不尽,妙语连珠取之无穷;即使同一个主题,他每次也总能讲出诸多“新意”。而唯有我知道,在这背后的是,赵总对自己远超常人的高标准要求,以及为此付出的艰辛努力——几乎每一次演讲,他都绞尽脑汁地苦思冥想,要求自己一定讲出高度、讲出深度,并在细节上不厌其烦地反复推敲、不断完善。有多少次,已是深夜,他还打来电话要我增加几页新内容;又有多少次,临到登台之前,还叫我赶紧修改一处图表或者更新一组数据。他之所以在“台上”能对演讲内容熟稔于心、信手拈来,能在演讲表达上挥洒自如、淋漓尽致,原因无非“台下”认真、执着而已。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正因为这种近乎“洁癖”的自我要求和倾情投入,使赵总的每一次演讲几乎都被奉为经典,备受追捧。经常是赵总这边刚刚讲完,那边一大堆人就围将上来,边换名片边交流,争相索要讲稿。甚至于“爱屋及乌”,连我身边也往往会聚上不少人,想让我“通融”一下,把讲稿分享。另有很多领导和专家,不止一次地向我叮咛:赵总这些思想太有价值了,你在赵总身边“近水楼台先得月”,自己固然得益匪浅,更应该将这些宝贵的材料整理出来,结集成册,广为传播,从而让行业内更多的同仁都能受益!一些较为熟悉的前辈,更直言这是我的责任,嘱我务必早日完成这项工作!谆谆教诲,殷切希望,如何敢不从命?!其实,作为能体会赵总思想精华和价值者之一,我自己也早就想整理赵总的各种言论和观点,形成文集,流传于世。只是一方面彼时身在企业,总有一些不便;另一方面,这件事情做起来也必然要花费很大的功夫,所以迟迟难下决心。而如今身处高等学府的中立学术平台,兼且以研究汽车产业、企业和技术战略为主业,顿感条件成熟、时不我待。纵然工作再忙,也一定要抽出时间,把这件“功业”完成。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本无意独自欣赏,更从未想过“独吞”,而是愿意奉上赵总的思想盛宴,让多少渴望者与我一起分享品读智者心声的快乐,相信必能使广大读者同仁,对汽车工业有更加深入、全面和准确的认识!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这本《赵福全论汽车产业(一)》终于如愿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本书是我将赵总在各种场合,以演讲、专访、专论和主持点评等不同形式发表的各种观点,进行梳理分类、核对完善和精修提炼,再编排汇总而成。全书共计编录文章46篇。为准确传递赵总的思想,我自问尽了优选努力:一些材料由于间隔时间较久,记忆已趋模糊,便重新去听当时的现场录音,以求准确;更有不少材料是之前不曾

    全面呈现赵福全教授战略思想的集大成之作赵福全简介:特聘专家,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博导,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TASRI)院长。目前主要从事汽车产业发展、企业运营与管理、技术发展路线等领域的战略研究。在美日欧汽车界学习、工作近二十年,曾任美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研究总监(Research Executive)。2004年回国,先后担任华晨与吉利两家车企的副总裁、华晨宝马公司董事、吉利汽车(香港)执行董事、澳大利亚DSI控股公司董事长、英国锰铜公司董事、以及浙江汽车工程学院院长等职。作为核心成员之一,领导参与了包括沃尔沃在内的多家国际并购及后续的业务整合。2013年5月加盟清华大学。现任世界汽车会合会(2018-2020),世界经济论坛未来移动出行理事会理事,863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及电动汽车总体专家组成员,美国汽车学会会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首届会士、理事长特别顾问、技术管理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汽车精英智库联合执行,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副理事长,以及多个地方及主流车企的首席战略顾问。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