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中医舌诊临床图解97871205527
  • 正版全新
    • 作者: 许家佗 主编著 | 许家佗 主编编 | 许家佗 主编译 | 许家佗 主编绘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0-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许家佗 主编著| 许家佗 主编编| 许家佗 主编译| 许家佗 主编绘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0-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195千字
    • 页数:185
    • 开本:16开
    • ISBN:9787122305527
    • 版权提供: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许家佗 主编
    • 著:许家佗 主编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59.00
    • ISBN:9787122305527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7-10-01
    • 页数:185
    • 外部编号:1201602594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舌诊的基础知识  /1
    节什么是舌诊/1
    第二节舌诊的原理/2
    一、舌的组织结构/2
    二、蕈状与舌色/4
    三、丝状与舌苔/5
    四、舌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5
    五、舌面脏腑的分属理论/6
    第三节望舌的内容与方法/6
    一、望舌内容——中医望舌主要看什么?/6
    1.舌体/6
    2.舌苔/6
    3.舌下络脉/7
    二、望舌的方法——临床怎么看舌?/7
    1.伸舌的方法/7
    2.望舌的顺序/8
    3.望舌下络脉方法/8
    4.刮舌验苔的方法/8
    三、望舌的注意事项/9
    第四节舌象的正常与异常/10
    一、什么是正常舌象?/10
    二、什么是异常舌象?/11
    三、舌象的影响因素/11
    四、如何掌握舌诊方法/12
    第二章
    中医舌诊的内容  /14
    节舌质/14
    一、舌神/14
    1.荣舌/15
    2.枯舌/15
    二、舌色/16
    1.淡红舌/16
    2.淡白舌/16
    3.枯白舌/17
    4.红舌/17
    5.绛舌/18
    6.舌尖红/18
    7.舌边尖红/19
    8.青紫舌/19
    9.淡紫舌/20
    10.瘀斑舌/21
    11.瘀点舌/21
    三、舌形质/22
    1.老舌/22
    2.淡嫩舌/22
    3.红嫩舌/
    4.胖大舌/
    5.淡胖舌/24
    6.肿胀舌/24
    7.齿痕舌/25
    8.红瘦舌/25
    9.淡瘦舌/26
    10.红点舌/26
    11.芒刺舌/27
    12.裂纹舌/27
    附①淡裂舌/28
    附②红裂舌/28
    13.舌衄/29
    14.舌疮/29
    四、舌态/30
    1.正常舌态/30
    2.舌歪斜/30
    3.舌僵硬/31
    4.舌痿软/31
    5.舌短缩/32
    6.舌吐弄/32
    7.舌震颤/32
    五、舌下络脉/33
    1.正常舌脉/33
    2.舌脉粗长如网/33
    3.舌脉曲张/34
    4.舌脉瘀血/34
    第二节舌苔/35
    一、苔质/35
    1.薄苔/35
    2.厚苔/36
    3.润苔/36
    4.滑苔/37
    5.燥苔/37
    6.糙苔/38
    7.腻苔/38
    (1)垢腻苔/39
    (2)黏腻苔/39
    (3)滑腻苔/40
    (4)燥腻苔/40
    8.腐苔/41
    9.脓腐苔/41
    10.白霉苔/42
    11.剥苔/42
    (1)淡剥苔/43
    (2)红剥苔/43
    (3)花剥苔/44
    (4)类剥苔/44
    (5)地图舌/45
    (6)镜面舌/45
    ①镜面红舌/45
    ②镜面淡舌/46
    二、苔色/46
    1.白苔/46
    (1)薄白润苔/47
    (2)薄白干苔/47
    (3)薄白滑苔/48
    (4)白厚苔/48
    (5)白厚腻苔/49
    (6)白厚腻干苔/49
    (7)积粉苔/50
    (8)白燥苔/50
    2.黄苔/51
    (1)薄黄苔/51
    (2)深黄苔/51
    (3)焦黄苔/52
    (4)黄糙苔/52
    (5)黄滑苔/53
    (6)黄腻苔/53
    (7)黄黏腻苔/54
    3.灰黑苔/54
    (1)灰黑腻润苔/54
    (2)灰黑干燥苔/55
    4.相兼苔色/56
    (1)黄白相兼苔/56
    (2)黑(灰)白相兼苔/57
    (3)黄腻黑(灰)相兼苔/57
    第三章
    舌诊在临床病诊断中的应用  /58
    节舌象的综合分析方法/58
    一、察舌的神气和胃气/58
    1.舌的神气/58
    2.舌的胃气/59
    二、舌体和舌苔特征的综合分析/59
    三、舌象的动态观察与分析/60
    第二节临床舌象综合分析/61
    一、淡紫舌舌象分析/61
    二、痿软舌舌象分析/61
    三、镜面红舌舌象分析/62
    四、枯白舌舌象分析/62
    五、中剥苔舌象分析/63
    六、光红舌舌象分析/63
    七、瘀斑舌厚腻苔舌象分析/64
    八、淡紫胖大舌舌象分析/64
    九、淡紫舌白厚腻苔舌象分析/65
    十、边尖红舌厚腻苔舌象分析/65
    十一、淡白舌滑苔舌象分析/66
    十二、尖红舌厚腻苔舌象分析/66
    十三、积粉苔舌象分析/67
    十四、红舌黄厚腻苔舌象分析/67
    十五、焦黄苔舌象分析/68
    十六、灰腻苔舌象分析/68
    十七、剥苔舌象分析/69
    十八、红绛舌舌象分析/69
    十九、淡白舌舌象分析/70
    二十、尖红点舌厚腻苔舌象分析/70
    二十一、枯白舌舌象分析/71
    二十二、青紫舌黄腻浊苔舌象分析/71
    二十三、舌衄舌象分析/72
    二十四、水滑苔舌象分析/72
    二十五、淡紫舌舌象分析/73
    二十六、黄燥腻剥苔舌象分析/73
    第三节常见基础候的典型舌象特征/74
    一、气虚/74
    二、血虚/74
    三、阴虚(虚热)/75
    四、阳虚(虚寒)/76
    五、津液亏虚/77
    六、气滞/78
    七、血瘀/79
    八、实寒/81
    九、实热/82
    十、痰湿/83
    第四节舌象与病的诊断治疗/86
    一、舌诊在病诊断中的应用/86
    1.慢胃炎——脾胃气虚/86
    2.慢胃炎——胃腑血瘀/86
    3.慢胃炎——胃肠实热/87
    4.慢胃炎——肝胃不和/87
    5.胃功能紊乱——脾胃湿热/88
    6.肠功能紊乱——胃肠气滞/88
    7.功能消化不良——脾胃虚寒/89
    8.功能消化不良——寒湿中阻/89
    9.慢结肠炎——脾阳虚/90
    10.胆石症——肝胆湿热/90
    11.胃息肉——气滞血瘀/91
    12.结肠息肉——血瘀痰热/91
    13.上呼吸道感染——痰热阻肺/92
    14.糖尿病——阴虚火旺/92
    15.冠心病——心阴亏虚/93
    16.冠心病——心阳不振/93
    17.高血压——脾虚气滞/94
    18.心律失常——心虚痰阻/94
    19.心律失常——心肾阴虚/95
    20.心律失常——心气亏虚/95
    21.乳腺癌——脾虚痰浊/96
    22.肺癌——心肝火旺/96
    .肺癌——肺脾气虚/97
    24.肺癌——肾阳亏虚/97
    25.肺癌——痰热壅肺/98
    26.肺癌——脾虚痰瘀/98
    27.肺癌——心肺阳虚血瘀/99
    28.肺癌——肺肾阴虚/99
    29.肺癌——肝火犯胃/100
    30.肺癌——脾肾阳虚/100
    31.肺癌——肺脾气虚湿热/101
    32.口腔溃疡——心火上炎/101
    33.淋巴结炎——湿热壅阻/102
    34.抑郁症——肝气郁结/102
    35.抑郁症——痰浊内蕴/103
    36.下肢浮肿——水湿内停/103
    37.——冲任不调/104
    38.前列腺肥大——下焦血瘀/104
    39.儿童过敏体质——阴虚火旺/105
    40.舌麻——肝肾亏虚/105
    41.月经失——肝火旺/106
    42.慢疲劳综合征——寒湿困脾/106
    43.慢疲劳综合征——阳虚阴浮/107
    二、常见病的诊断、治疗与舌象变化/108
    1.脾胃病候与舌象/108
    2.心脑血管疾病候与舌象/116
    3.内分泌疾病候与舌象/124
    4.妇科病候与舌象/127
    5.肿瘤病候与舌象/132
    6.呼吸系统疾病候与舌象/143
    7.杂病候与舌象/145
    第四章
    体质与舌象  /162
    节体质及其分类/162
    一、体质的概念/162
    二、体质的分类方法/163
    第二节九种典型体质的舌象及其干预/163
    一、平和质/165
    二、气虚质/167
    三、阳虚质/170
    四、阴虚质/172
    五、痰湿质/174
    六、湿热质/177
    七、瘀血质/179
    八、气郁质/181
    九、特禀质/182

    许家佗,医学博士,博士导师,上海医大学特聘教授。
    从事舌诊、脉诊等中医诊断技术研究;费兆馥名老中医工作室、名师研究室负责人;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后,美国密苏里大学计算机系访问学者。兼任中华医学会精准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医会合会舌象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等;负责科技部“863计划”、“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等重量项目8项,负责的舌诊数字化研究项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基本方法。舌诊和脉诊是中医的特色诊法,早已经成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事情了。从中医专业医生的角度来说,舌诊和脉诊有很深的学问,它不仅昭示着传统医学的独特理论、有效的临床经验模式,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医学科学内涵,体现了每一位中医医生的专业水平与素养,也检验着中医辨思维指导下理法方药的准确与否。尤其在当今科学昌明的大时代背景下,医学科学已经进入到微观分子的后基因组时代,传统与现代地交融,中医学这一传统医学模式也迎来了的冲击和挑战。
    传统和现代是相对而言的,有时候看起来它们仿很对立,但更多时候它们是一对无法分割的兄弟:昨天的现代已成为今天的传统,今天的现代也可能会成为明天的传统。无论未来医学会发展成何种模式,当代传统医学的发展模式一定是传承与创新兼顾。尤其当我们还不能够确定我们的创新真有效的时候,传承则担负着重要的使命,我们需要借传统中行之有效的那部分内容“解决今天的问题”!所谓的两条腿走路,是发展过程中一种比较有效的办法。今天中医传统诊疗技术正发挥着这样的使命作用。
    舌诊和脉诊,并称为中医特色的诊断方法。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积累了大量有效经验,在对疾病的认识、理法方药的指导、疗效的评价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多人诟病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观太强”,“缺乏客观依据”,但其实,舌诊和脉诊都是建立在对人体生理病理客观现象观察的基础之上,是客观信息,只是囿于古代科学发展水平,在没有仪器可以使用等情况下,用人的视觉、触觉等感觉来感知、测算疾病信息也不失为一种的诊察方法。中华民族有着的传统文化,有着勤勉的先人世风,有着聪慧的先贤圣哲,这些都是传统医学理论和技艺发生发展的必然。尤其在实践中不断地“践行——修正——再践行——再修正”的循环往复中,传统医学的技艺也日臻成熟。中医学是一门实践很强的学科,不论是望、闻、问、切,还是辨理法、方药、针灸、推拿,这些诊疗技术都是与实践紧密结合,尤其重视实践技能。可以这样说,临床疗效是医根本的生命力,而保疗效的基本前提就是诊疗实践技能有效实施。
    “望而知之谓之神”,望诊是中医诊断重要的方法,位于四诊之首,望诊中面色与舌象备受重视。面色与舌象,诊病中各有侧重,但由于舌象没有肤色的个化干扰,血脉、肌肉、津液等都直观显现,加之舌上苔垢增减变化等与内环境紧密相连,使得中医“有诸内,形诸外”的司外揣内诊病指导思想更得以有效运用,因此备受历代医家重视。自《黄帝内经》言“舌卷卵缩”,“舌上黄,身热”之后,仲景创“舌胎(苔)”专有名词,之后历代医家对舌诊孜孜以求,直到宋金元时代,首部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产生。在其后200年的时间里,这本书长期被医家私藏不宣,珍而不露,以至于到后世公诸于世时,竟连原著作者也不知为谁了。此书直到明代薛己润色加工后,才逐渐得以流传开来。一种传统诊法,一部舌诊专书,何以达到如此神妙的境地?不得不让人称奇。从舌诊专著这一源头事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舌诊的特色。其一,直观简捷。相比较脉诊的“心中了了,指下难明”,舌诊以“眼见为实”为出发点,简捷、确切、易行,“所见即所得”,容易被大多数医者和病家所接纳和理解。其二,易学好用。因为有舌象为诊病依据,容易学习和掌握,便于临床应用,“浅而易知,试而辄效”,医家据舌投药,用药条分缕析、提纲挈领。其三,有图有。自《敖氏伤寒金镜录》开舌诊专著先河之后,后世有影响的舌诊专著都是图文并茂,而且往往给出治疗方药,使得舌诊方法更近于临床应用。
    舌诊作为中医行之有效的一种特色诊断方法,在今天的临床实践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这样说,到目前为止,舌诊依然是候诊断指向明确、上手、行之的诊断方法之一。学习过程中,有舌象图像作为参考和借鉴,实践过程中,按图索骥,用临床真实舌象作比对和佐,中医初学者、中医爱好者乃至关注健康的每个人,都很容易将舌诊方法作为健康和疾病的辨识依据。对于常年临床实践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师来说,舌诊更是把握病情、准确辨病动态分析、疗效评价的重要参考。笔者长期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和研究工作,在20多年的实践中,越发感受到中医舌诊的实用。中医诊断精求“四诊合参”,“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如若能够从舌诊入中医诸诊,执简驭繁,渐入佳境,也不失为一条有效的中医入门捷径。中医识病治病之法,不外因循四诊八纲、紧扣辨思维活用理法方药,在当今病结合的中医临床大背景下,这一主线仍有无穷活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舌诊是一种实践很强的诊法。舌诊基本理论知识并不复杂,在学习和实践中宜以理论模型为基本依据、以图像辨识为基本技能,通过反复训练和实践,提高诊断的准确率。笔者从事中医临床和研究多年,尤其在舌诊方面积累了大量临床舌象图像,以及真实病例资料,其中不乏具有典型诊断特征的舌象。我们依据中医舌诊原理,将这些舌象编辑成册,希望能够抛砖玉为医学习路上的后来者提供一些帮,也希望为中医爱好者提供一个了解舌诊的窗口,如果能为中医从业医者、师者提供一点有益参考和帮的话,那更是我们乐于见到的。
    本书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部分是舌诊基本原理、方法等基础知识介绍;第二部分是舌诊的内容介绍;第三部分是舌诊在临床典型候病结合诊疗中的应用;第四部分是舌诊在体质辨识干预中的应用。本书编写过程中,我们尽可能选择高质量的典型舌象图像,看图说话,图文并茂。在病诊疗临床应用部分,我们精选了一批临床真实病例,这些病例都来源于我们的临床实践,在舌诊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代表。我们也提供了部分病例的处方用药,以便读者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舌诊作用。所选病例,按照临床实际情况,兼顾西医疾病诊断、中医疾病诊断、中医候诊断,部分病例西医诊断不明确,则以中医病诊断为主。此外,在舌象形成机制阐释上,还引用了部分现代研究的观点,便于读者从形成机制上更好地理解舌象的变化。当然,由于笔者水平和时间有限,本书中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各位同道批评指正!
    ,感谢参与编辑本书的费兆馥名老中医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感谢上海医大学附属岳阳医院肿瘤科主任许玲为本书提供了第三章中部分肿瘤患者的病例。感谢以下参与书稿临床资料整理工作:崔龙涛、张建峰、焦文、荆聪聪、刘海丹、王珏、王瑜、乔丽杰、陈辉、清、吴婷婷、钱杨杨、赵志跃、王宁欣。
    谨以此书,献给已故著名中医诊断学家、恩师费兆馥教授!

    许家佗
    2017年10月
    于上海龙华医院“费兆馥名老中医工作室”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