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传说与真实9787505141247
  • 正版全新
    • 作者: 白至德 编著著 | 白至德 编著编 | 白至德 编著译 | 白至德 编著绘
    •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0-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白至德 编著著| 白至德 编著编| 白至德 编著译| 白至德 编著绘
    •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0-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242千字
    • 页数:288
    • 开本:16开
    • ISBN:9787505141247
    • 版权提供:红旗出版社
    • 作者:白至德 编著
    • 著:白至德 编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45.00
    • ISBN:9787505141247
    •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7-10-01
    • 页数:288
    • 外部编号:120153219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前言
    上古时代
    讲中国史学的童年时期
    第二讲从远古的传说到国史的出现
    1.甲骨、金文的记载
    2.《尚书》和《诗经》
    3.商周记载的特点和表述形式
    4.鄂君启节和侯马盟书
    5.宗周晚期以后的时代特点和国史的出现
    6.“世卿的家史”,为国史之外的家史
    第三讲《春秋》经传和私人撰述
    1.《春秋经》
    2.《公羊传》《左传》《梁传》及《国语》
    第四讲战国时期的多种撰述
    1.《竹书纪年》《世本》《山海经》
    2.《尧典》《禹贡》及礼书
    3.《战国策》
    4.相关撰述
    第五讲都城遗址的调查与发掘
    1.殷墟
    2.郑州商城
    3.偃师尸乡沟商城
    4.偃师二里头
    5.周原
    6.丰、镐城都
    7.洛邑(王城)与城周王都
    8.曲阜鲁故城
    9.临淄齐故城
    10.燕国都城
    11.晋国都城
    12.秦国都城
    13.楚国都城
    第六讲夏的传说与夏史的探索
    1.夏的传说、记录和氏族神――禹
    2.夏为华夏族三大主源之一
    3.夏的“家天下”
    第七讲早文字记载的商殷
    1.文字和历法是历史记载的重要条件
    2.商王朝的兴亡
    3.殷的传说、记录和氏族神――契
    4.早的文字记载
    5.个奴隶制社会
    6.商之暴君
    7.商代的社会经济
    第八讲周系统和自觉地记录了历史
    1.历史记载向系统、自觉的记录发展
    2.周原既既
    3.周的传说、记录和氏族神――后稷
    4.武王建周
    5.周公东征
    6.周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第九讲氏族神和原始史影及变化
    1.氏族神
    2.原始史影
    3.氏族神身份的变化
    第十讲民族的大认同和大统一
    1.融合与一体
    2.争霸与和合
    3.兼并与同4.华夷与五方
    十讲东周初年和春秋时期
    1.大国的争霸
    2.七雄的争斗
    3.变法为强4.兼并欲统一
    5.魏、齐争霸与“会徐州相王”
    6.合纵连横中楚、齐的削弱
    7.割据结束与秦的统一
    8.向封建制的过渡
    第十二讲学派的出现与百家争鸣
    1.“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儒家
    2.显学之称的墨家
    3.道家的《老子》
    4.法家学派
    5.儒家师6.阴阳五行学派
    7.自然观(唯物与无神)
    8.时代在进步的认识论
    9.楚辞
    第十三讲春秋战国的文官武将
    1.政治家、思想家
    2.著名的军事家
    3.著名的政治家
    4.改革军事的专家
    第十四讲农业及技术的创获
    1.农具的发展变化
    2.物候历和二十四节气
    3.西周的灌溉
    4.战国时期肥料的使用
    5.西周的选种与春秋战国的播种
    6.田间管理之重要环节
    7.五谷的传统地位
    第十五讲古代数学的重大成就
    1.远古和上古之数学的萌发
    2.甲骨文卜辞中的文字记数法
    3.算筹和筹算之创举发明
    4.规与矩及勾股定理
    5.实践中扩展的数学知识
    6.数学思想的深化与理论研究的尝试
    7.深入制度化的数学教育
    第十六讲中国传统医学的萌芽
    1.传统医学的起源
    2.传统医学与巫术
    3.早期的药物知识和用药剂型
    4.医学分科及医疗经验之积累
    5.预防医学与养生
    6.卫生与医事的管理
    7.享盛名的扁鹊
    第十七讲先秦时代之交通
    1.先秦交通与民族混合运动
    2.先秦交通区域之发展
    3.先秦的都会
    4.先秦的道路沟渠和馆邮
    5.先秦的交通工具
    6.战国晚期之关于交通的传说想象和理想
    第十八讲手工业、商业和货币
    1.商殷时期的官工商业和贝币
    2.西周时期的官工商业及贝币与金(铜)币
    3.春秋时期官私工商业的发展与金属货币的出现
    4.“素封”的出现,战国时期工商业的发达和金属铸币的流通
    第十九讲先秦妇女的传颂
    1.创世女神
    2.商、周族的老祖母
    3.周文王的母亲和周武王的母亲
    4.比《离骚》早三几十的《载驰》
    5.孟子的母亲
    第二十讲商周时期的中国在世界的地位
    1.世界古老的文明和夏商周时期的中国
    2.西周文明与同时期的世界
    3.春秋国时期的中国和当时的世界

    白至德,历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同郭沫若、范文澜等创办了新中国史学会;创办了《光明日报》的《历史教学》半月刊;与刘大年等发起创办了《历史研究》杂志;专门委员,并与侯外庐等筹建历史研究二所;北京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导师;任委员会委员、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教委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史学会会长。

    前  言
    父亲白寿彝指出:

    马克思和恩格斯随时分析研究当代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同时亲自作了许多历史的比较研究。我们从马克思的《生产以前各形态》《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科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及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一书摘要》,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起源》等书中可以看出,伟大的导师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正是在比较的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我们阐明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使史学发展成为科学。

    《白寿彝史学二十讲》拟定编写11册,这是一套普及中国史学知识的丛书,也是为了纪念父亲白寿彝一周诞辰(1909—2009年)而作。
    父亲白寿彝(以下简称白寿彝)的史学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以中国史学史、中国通史、中国民族史为突出。同时,他在中国伊斯兰教史、中国交通史等方面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成果。他对于历史理论的重视,贯穿于他的许多论著之中,这使他的著作具有鲜明的理论色彩,不仅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而且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1999年,白寿彝九十诞辰,中国史学会写来了贺信,信中写道:

    尊敬的白寿老:
    值此先生九十华诞之际,中国史学会向您致以衷心的祝贺!祝您寿似巍巍南山松,长寿再长寿;学如浩浩长江水,开拓再开拓!
    春秋九十载,学术生涯70年,先生学术的追求,是创新的意识,批判继承祖国文学遗产,成自得之学;先生学术求索的理念,是通古今之变,关注祖国历史的兴衰,思考民族的未来。先生在民族史、民族理、学理论,在中国史学史、中国通史、中外交通史以及历史教育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您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研究中国历史、中国史学,丰富了对中国民族历史的认识,深化了对中国历史民族特点的理解。近20多年来,您以超凡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带领我国数百位专家和学者完成了皇皇巨著《中国通史》,为中国当代史学事业又做出新的重大贡献,为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50年来,您为新中国的历史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提出历史教育与历史教学的改革,并且付诸实践,培养了一大批的史学工作者。春风化雨,桃李满园,现在他们中很多人已成为我国史学队伍中的中坚力量。每当人们看到史林中万木参天、花繁枝茂的景象时,就会想到这中间有您的辛勤劳动,不能不由衷地感谢您。
    先生于1949年参加了郭沫若先生主持的新中国史学会,是中国史学会的创始人之一。1980年,中国史学会恢复活动,您又担任了第二届理事会团成员,对学会的工作热情关怀,悉心指导,在学会工作中倾注了您不少的心血,使我们深受鼓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决心追随您之后,努力工作,为我国史学的发展竭尽全力。
    先生之学博大精深,先生之德育化后辈。

    这封贺信足以说明白寿彝在我国历史科学与理论建设方面所付出的辛劳。
    谈及“白寿彝史学”,白寿彝主编有《史学概论》一书。《史学概论》就历史观、历史文献、史书的编著、史书的体例、历史文学、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中国近代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和当前的任务等重要问题,作了系统的论述,都是学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被史学界认为是同类著作中特色的论著之一。
    在20世纪50年代,白寿彝与同志们在一起谈天,提起史学概论来,都认为应该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写这么一本书;同时也认为,在高等校史系应该开设这门课程。至于这本书应该怎么写,这门课程应该讲些什么,大家一时想不出办法来。一年一年过去了,对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认真讨论过。后来,白寿彝在北京师范大史系开了这门课程,主要讲的是历史唯物主义。但白寿彝并不认为这种讲法是对的。因为他觉得,如果只讲历史唯物主义,这门课就应该叫历史唯物主义,不应该叫史学概论。他为这个课程内容问题,多年来一直感到不安。
    1982年,因为《史学史研究》季刊的需要,白寿彝每一季度撰写一篇文章,总题目是《谈史学遗产答客问》。在酝酿这四篇文章的过程中,白寿彝逐渐产生了写史学概论的思想。这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论述中国史学遗产几个重要方面的成就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史学的发展,及当前史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他想在这本书里,提出一些问题,请同志们讨论。也希望它能成为教本,多少给同学们一些帮。
    1994年2月,《白寿彝史学论集》(上下两集)出版了,他在其中的“题记”中写道:

    这是我60多年来所写历史、历史史教育等文章的选集,所收文章写的早是在1929年,近的是在1993年。这些文章原来是跟民族宗教的文章编在一起的,当时称作《困学存稿》,并请周林同志题了字。1992年8月,民族宗教的文章以《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的名义单行出版了,剩下更多的文章,编成这部《史学论集》。
    本书所谓史学,主要是指史学史。像民族史那样,这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更确切地说,是一门在树立中的学科。史学史的任务是阐述史学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阐述史学在发展中所反映的时代特点以及史学的各种成果在社会上的影响。对于中国史学史来说,是要我们对本国史学作出系统的自我批评和自我总结。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没有长期细致的工作,是做不好的。我在40年代初因学校要开设这门课程,我开始试写讲稿,讲稿写到清末。60年代初,我另起炉灶,重新写史学史讲稿,写到刘知几,因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展起来,没有能继续写下去。这一次的讲稿,在北京师范大学排印了,题作《中国史学史教本》。1983年6月,我开始写史学史的第三个稿本,在1984年12月完成了卷,题名《中国史学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经过,个稿本已不知弄到哪里了。第二个稿本虽只印了500本,但竟是印出来了,因而得以保存下来,并在相当范围内得以流传。现在的第三个稿本,虽在不少地方已与《教本》大不相同,但《教本》仍有可以参考的地方,还有不少章节是第三稿还没有写到的。因此,我把《教本》也收入本书。本书所收关于史学史的专论,在现行的《中国史学史》卷以至将来的有关各卷,都不会容纳得下,也都放在这里,请同志们指正。

    上面所讲到的《中国史学史》,在白寿彝去世后的2006年12月出齐了6卷本,此为白寿彝主编。
    白寿彝曾经说道:

    本书论述中国史学发展的历,起传说时代,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将分册陆续印行……

    白寿彝九十华诞之际,由他总主编的《中国通史》,12卷22册全部出齐。他说:

    我国的一些著名史学家,如郭沫若、范文澜,生前曾主持出版几种中国通史著作,但都没出齐。到现在,我们还没有一部大型中国通史。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在教学过程中以及出国做学术访问时,都迫切感到,从国内外需求看,有必要编写一部大型的中国通史。1972年,提出了编写中国通史的任务,这就更坚定了编写通史的决心……
    20多个年头过去了,我们终于写出了自己的通史,终于可以宣布,我们有了新中国的历史书了……
    我们要写一部完整的中国历史,不仅让中国人看,也要让外国人看。让人们了解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史学刻不容缓的责任。我们要对子孙后代负责!
    史学家的责任,是把理论和实际二者融化在一起,按照历史真实的面貌,发展规律,写一部完整的中国史。

    白寿彝总主编的《中国通史》,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结合中国历史进程的实际,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创造地提出了关于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些十分重要的理论认识。这些认识贯穿于全书之中,而在《导论》卷(即白寿彝主编的卷)作了系统的和充分的阐述。《导论》包含九章,阐述了以下问题:统一的多民族的历史;历史发展的地理条件;人的因素,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和法;社会意识形态;历史理论和历史文献;史书体裁和历史文学;中国与世界。对这些理论问题,《导论》卷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为指导,从中国历史和中国史学的发展中总结出来并加以阐述的。《导论》卷注重讲理论而不脱离史实,举史实而提升到理论。诸如:
    ——关于中国历的统一问题。《导论》指出:统一的多民族是逐渐形成起来的。提出了统一的四个类型的论点,即单一民族内部的统一,区域多民族的统一,全国多民族的统一和社会主义的全国多民族的统一;
    ——关于历史分期问题。《导论》指出:分期问题的讨论不要局限于中原,要努力在全国范围内考察,应当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的状态上掌握一个时期的整体。提出了封建社会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的见解,而分期的标准,应当考察生产力的发展、地主阶级身份的变化、农民阶级身份的变化、少数民族地区和广大边区的发展变化、中外关系的变化等综合考察的标准;
    ——关于地理条件与历史发展问题。《导论》提出了中国地理条件的特点及其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关系的理论认识,即:地理条件的复杂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理条件之局部的独立和整体的统一及其与历政治统治的关系,地理条件与民族、民族关系,地理条件的变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关于生产者、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问题。《导论》突出了直接生产者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中国历的直接生产者在不同时代的不同特点;把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一个方面看待,把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问题作为中国历史之基本理论看待;
    ——关于生产关系、阶级结构问题。《导论》提出了封建社会中多种生产关系的并存、封建社会阶级结构的等级以及地主阶级在封建社会的社会矛盾之中居于主要的矛盾方面的论点,并把世家地主、门阀地主、品官地主、官绅地主视为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变化的四个阶段;
    ——关于职能问题。《导论》全面阐述了职能,即不仅具有统治职能,还具有社会职能;认为简单地把剥削阶级掌权的看成是一无所取的,是不符合历史情况的;
    ——关于中国与世界问题。《导论》阐述了中国历史发展之连续的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未曾为外来因素所中断,二是中国文明在文化发展上也未曾有断裂现象;同时阐述了中国史在世界史中的重要。以上几个方面,都程度不同地显示了本书在理论上的创新,显示出对中国历史的深刻理解。
    白寿彝在总主编《中国通史》之前,还主编了《中国通史纲要》(2册本),它确是多卷本《中国通史》的纲要、总构思、总架构。《中国通史纲要》先行,更有利于多卷本《中国通史》的著成。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纲要》和他总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虽然在内容上悬殊,在表述上也风格各异,但是在“通”字上下功夫,则是一致的。
    白寿彝指出:

    我们在努力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探索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及其特点。我们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到这一点,这有待于读者的论定。

    1999年4月26日,在“祝贺白寿彝教授九十华诞暨《中国通史》全部出版”大会上,和发来贺信(电),与会全体同志受到极大鼓舞和鞭策,他们认为从来就没有像现在这样,、、、、许嘉璐、等和领导同志,还有陈至立、胡绳等有关中央部委的领导同志,如此集中地对白寿彝的工作成就表示祝贺,确实罕见。
    同志在贺信(1999年4月25日)中指出:

    白寿彝同志:
    您主编的二十二卷本《中国通史》的出版,是我国史学界的一大喜事。您在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勤于研究,可谓老骥伏枥,壮心未已。对您和您的同事们在史学研究上取得的重要成就,我表示衷心的祝贺!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治史。世界几大古代文明,只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地延续下来,这同我们这个民族始终注重治史有着直接的关系。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得以不断传承和光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先人懂得从总结历史中不断开拓前进。我国的历史,浩淼博大,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也记载了先人们在追求社会进步中遭遇的种种曲折和苦痛。对这个历史宝库,我们应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不断加以发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作出新的总结。这对我们推进今天祖国的建设事业,更好地迈向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全全社会都应该重视对中国历史的学习,特别是要在青少年中普及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以使他们学习掌握中华民族的传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励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奉献力量。我一直强调,和各级领导干部要注重学习中国历史,不错干部尤其要带头这样做。领导干部应该读一读中国通史。这对于大家弄清楚我国历史的基本脉络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奋发图强的精神,唯物史观,丰富治国经验,都是很有好处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习和借鉴外国历史。历史知识丰富了,能够“寂然凝虑,思接千载”,眼界和胸襟就可以大为开阔,精神境界就可以大为提高。我提倡领导干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而讲政治、讲正气,也是要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作基础的。
    我相信,这套《中国通史》,一定会有益于推动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学习历史的浓厚风气。

    有关和同志,以及白寿彝有关中国史学的重要论述,正是指导我们编著好《白寿彝史学二十讲》系列丛书之指导、之根本。
    史学是通过史料研究历史发展过程本身的学科。我们研究史学,有必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史学发展的过程。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的历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也包含着曾经在这块广大国土上生存、繁衍而现在已经消失的民族的历史。中国历的每一个民族都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一个民族都为祖国历史的创造出过力,又与祖国的命运、前途共存。
    《白寿彝史学二十讲》系列丛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远古时代、上古时代、中古时代·秦汉时期、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中古时代·元时期、中古时代·明时期、中古时代·清时期、近代前编(1840—1919年)、近代后编(1919—1949年)等,有关中国各历史时代的相关史学的讲述。在《白寿彝史学二十讲》系列丛书中,因为每个历史时代只有二十讲,所以我们也只能讲述白寿彝在每个历史时代所涉及的一些史学研究的部分内容,并且还要兼顾当今广大读者们感兴趣的一些史学问题,就不可能对中国各历史时代的相关史学作全面的分析。《白寿彝史学二十讲》系列丛书应该突出科学、普及、趣味,靠近大众,尽力让广大的读者们了解白寿彝的史学观点之精髓,史学研究之深广,并有于使广大的读者们在学习中国史学时有所帮,也为不同层次的读者们的需要提供一些参考,方便我们读史学,不断拥有更多的史学知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触摸史学,就可以感悟到历史的真谛,彰往而知来。
    《白寿彝史学二十讲》系列丛书的出版,应该感谢白寿彝,以及他的挚友、同仁、学子和弟子们的热情、广泛的支持和帮。
    《白寿彝史学二十讲》是普及史学科学的读物,因此我们对于材料的来源以及适当地吸收别人的成果,都没有注明。我们还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书中采用了楷体字(白寿彝讲史学的文字部分)和一般宋体字(编者插入的文字部分),这主要是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白寿彝所讲的史学内容,并使内容顺畅一致,方便读者的阅读。
    我们现在已经跨入了崭新的21世纪,中华民族奋进的步伐,越迈越大,越迈越快,这个崭新的21世纪是属于我们的。让我们用力去触摸史学,就可以深刻地感悟到历史的真谛。我们只有重视历史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加强历史教育,弘扬和培育我们自己的民族精神,彰往知来,才能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
    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白至德
    2009年9月19日  林萃书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