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网络法:原理、案例与规则(第3版)9787300294261
  • 正版全新
    • 作者: 刘品新著 | 刘品新编 | 刘品新译 | 刘品新绘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6-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刘品新著| 刘品新编| 刘品新译| 刘品新绘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6-01
    • 版次:3
    • 印次:1
    • 字数:802000
    • 页数:624
    • 开本:16开
    • ISBN:9787300294261
    • 版权提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刘品新
    • 著:刘品新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138.00
    • ISBN:9787300294261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6-01
    • 页数:624
    • 外部编号:1202427798
    • 版次:3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导 论 / 1

    节 网络法的产生 / 2

    一、人类迈入网络时代 / 2

    二、网络离不开法律规制 / 3

    三、网络法是网络与法律的结合 / 6

    第二节 网络法的独立与体系 / 7

    一、关于网络法的独立 / 7

    (一)网络法之独立与不独立 / 7

    (二)网络法走向独立部门或领域的土壤与路径 / 11

    二、关于网络法的体系 / 13

    第三节 中国网络法概览 / 15

    一、中国网络法的现实架构 / 15

    (一)中国网络法的纵横架构 / 15

    (二)中国网络法的特色实践:网信行政执法 / 16

    二、中国网络的学架构 / 22

    (一)基于狭义观的学术架构 / 22

    (二)基于广义观的学术架构 / 22

    (三)比较与评价 /

    三、面向未来的网络法建设 /

    (一)适度超前的原则 / 24

    (二)技术中立的原则 / 25

    (三)有效保障网络用户权利与自由的原则 / 26

    (四)兼顾个特色与靠前趋同的原则 / 28

    第二章 签名法 / 31

    节 签名法概览 / 32

    一、什么是签名 / 32

    (一)从传统签名到签名 / 32

    (二)签名的法律定义 / 34

    (三)签名的基本形式 / 35

    二、什么是签名法 / 44

    三、签名法之靠前整理 / 45

    (一)联合国贸法会《签名示范法》及 / 45

    (二)美国《优选与国内商务签名法》及 / 48

    (三)欧盟:从《签名指令》到《身份认与签名条例》 / 49

    (四)比较与评价 / 51

    四、中国《签名法》之宏观评述 / 53

    (一)中国《签名法》的制定简史 / 53

    (二)一种适用范围尽可能扩大的体例 / 54

    第二节 数据电文的框架制度 / 57

    一、数据电文的书面形式 / 57

    二、数据电文的原件形式 / 58

    三、数据电文的保存要求 / 60

    四、数据电文的平等对待 / 61

    第三节 签名规则 / 64

    一、可靠签名的标准 / 64

    二、可靠签名的效力 / 66

    三、签名各方的义务与责任 / 67

    第四节 作为支撑的认制度 / 70

    一、认服务的许可 / 70

    二、认服务的监管 / 72

    三、跨境认服务 / 72

    第三章 商务法 / 76

    节 商务法概览 / 77

    一、什么是商务 / 77

    (一)从术语使用到学术理解 / 77

    (二)商务的法律定义 / 78

    二、什么是商务法 / 80

    三、商务法之靠前整理 / 81

    (一)联合国贸法会《商务示范法》及 / 81

    (二)欧盟《商务指令》及 / 82

    (三)美国《统一交易法》及 / 84

    (四)比较与评价 / 85

    四、中国《商务法》之宏观评述 / 86

    第二节 商务主体制度 / 88

    一、商务主体的框架范围 / 88

    二、商务经营者 / 89

    (一)商务经营者的权利与义务 / 89

    (二)关于商务经营者的特殊法律问题 / 91

    三、商务平台经营者 / 95

    (一)商务平台经营者的权利与义务 / 95

    (二)关于商务平台经营者的特殊法律问题 / 99

    四、合同当事人 / 108

    (一)身份虚拟与冒用 / 108

    (二)自动交易系统 / 110

    第三节 商务合同的订立与履行制度 / 112

    一、商务合同与合同 / 112

    二、商务合同的订立 / 115

    (一)商务合同的订立模式 / 115

    (二)商务合同的要约 / 117

    (三)商务合同的承诺 / 120

    (四)商务合同的错误 / 1

    三、商务合同的履行 / 124

    (一)快递物流 / 126

    (二)支付 / 129

    第四章 政务法 / 137

    节 政务法概览 / 138

    一、什么是政务 / 138

    (一)政务的历史发展 / 138

    (二)政务的语词含义 / 141

    二、什么是政务法 / 142

    三、政务法之靠前整理 / 143

    (一)美国《法》及 / 143

    (二)欧洲代表 / 146

    (三)比较与评价 / 148

    四、中国政务制度之宏观评述 / 149

    (一)中国政务制度的初步架构 / 149

    (二)一种由地方“先行先试”探索的风格 / 150

    第二节 信息公开法 / 151

    一、信息公开的含义 / 151

    二、中国《信息公开条例》 / 153

    (一)信息公开的范围 / 153

    (二)信息公开的法律原则 / 162

    (三)信息公开的方式和程序 / 166

    (四)信息公开的监督和保障 / 173

    第三节 行政法 / 174

    一、行政的含义 / 174

    二、中国行政专门程序之构建 / 179

    (一)行政行为的适用范围 / 180

    (二)行政行为的生效、无效和撤销 / 181

    第四节 文件管理法 / 184

    一、文件管理的含义 / 184

    二、中国文件管理之完善 / 187

    (一)文件管理的理念转变 / 187

    (二)文件管理的规则构建 / 188

    第五章 网络安全法 / 192

    节 网络安全法概览 / 193

    一、什么是网络安全 / 193

    (一)网络安全的丰富内涵 / 193

    (二)网络安全的特殊规律与法律定义 / 195

    二、网络安全法之含义简释及靠前整理 / 197

    (一)欧盟:从《网络犯罪公约》到《网络安全法》 / 197

    (二)美国《爱国者法》及 / 200

    (三)日本《网络安全基本法》及 / 203

    (四)比较与评价 / 205

    三、中国《网络安全法》之宏观评述 / 208

    (一)中国网络安全法律制度的渊源 / 208

    (二)一种以网络空间主权原则为主线的总分模式 / 213

    第二节 网络运行安全制度 / 216

    一、基于不同主体的解读 / 216

    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 218

    三、网络实名制度 / 220

    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制度 / 222

    第三节 网络信息安全制度 / 225

    一、基于不同主体的解读 / 225

    二、网络运营者处置违法信息制度 / 227

    第四节 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制度 / 0

    一、基于不同主体的解读 / 0

    二、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制度 / 1

    三、网络通信临时制度 / 2

    四、网络安全约谈制度 /

    第六章 个人信息保护法 /

    节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基础概念 /

    一、个人信息及相关概念的含义 /

    (一)从隐私保护到个人信息保护 /

    (二)个人信息的含义 / 242

    (三)个人信息是权利、权益还是 / 250

    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含义 / 252

    第二节 个人信息保护法概览 / 253

    一、个人信息保护法之靠前整理 / 253

    (一)有关、地区的代表 / 254

    (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个人数据的隐私保护与跨境流转指南》: 从1980年版到2013年版 / 257

    (三)欧盟:从《个人数据保护指令》到《一般数据保护条例》 / 259

    (四)美国1974年《隐私权法》及美欧协议 / 264

    二、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之宏观评述 / 267

    (一)状况及特色 / 267

    (二)重点内容补述 / 273

    第三节 中国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实践 / 279

    一、个人信息的范围延展 / 279

    二、个人信息的处理规则 / 281

    三、个人信息的跨境提供 / 287

    四、个人在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的权利 / 288

    五、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义务 / 291

    六、部门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 / 296

    第七章 网络犯罪法 / 301

    节 网络犯罪的刑法治理 / 302

    一、作为学术概念的网络犯罪 / 302

    二、网络犯罪刑法治理的靠前模式 / 305

    (一)有关代表 / 305

    (二)有关靠前组织的代表 / 306

    (三)比较与评价 / 307

    三、中国现行法律规定的网络犯罪 / 307

    (一)网络犯罪的罪名变迁简史 / 307

    (二)一种“直接罪名+概括规范”的双层结构 / 309

    第二节 网络犯罪的定罪问题 / 313

    一、网络行为的罪与非罪 / 313

    二、罪状表述的案例阐释与司法解释 / 315

    (一)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罪状厘清 / 315

    (二)网络犯罪的罪状厘清 / 322

    三、“情节严重”的数量化标准 / 335

    (一)数量化标准的发展及困境 / 335

    (二)新定罪标准的探索及改进 / 337

    四、刑事责任年龄的调适 / 339

    五、增设为单位犯罪后的配套调整 / 340

    六、共同犯罪中的角色认定 / 340

    (一)“集团型”犯罪 / 341

    (二)“聚众型”犯罪 / 343

    第三节 网络犯罪的刑罚问题 / 345

    一、部分法定刑偏低 / 345

    二、设置专门附加刑 / 346

    三、罚金刑的规范不足 / 349

    第四节 网络犯罪的明问题 / 350

    一、数量标准的简化明 / 350

    二、虚拟财产的价值明 / 354

    三、网络身份的同一认定 / 355

    第八章 据法 / 360

    节 据法概览 / 361

    一、什么是据 / 361

    (一)从语词解析到法律规定 / 361

    (二)据的重要特点 / 364

    二、什么是据法 / 367

    三、据法之靠前整理 / 368

    (一)美国《联邦据规则》及 / 368

    (二)加拿大1998年《统一据法》及 / 373

    (三)菲律宾《据规则》及 / 375

    (四)比较与评价 / 379

    四、中国据制度之宏观评述 / 380

    (一)中国据制度的渊源 / 380

    (二)一种融技术与法律要求于一体的混合模式 / 383

    第二节 据的关联规则 / 386

    一、内容关联 / 386

    二、载体关联 / 387

    (一)载体关联的内涵 / 388

    (二)载体关联的规律 / 391

    三、多元关联律 / 392

    第三节 据的真实规则 / 394

    一、认定标准 / 394

    二、认定方法 / 396

    第四节 据的合法规则 / 400

    一、主体合法 / 402

    二、形式合法 / 403

    三、程序合法 / 404

    第五节 据的明力规则 / 407

    一、物理空间相印 / 408

    二、虚拟空间相印 / 411

    (一)网络空间的据体系 / 411

    (二)单机空间的据体系 / 412

    第九章 网络空间刑事管辖制度 / 415

    节 网络空间刑事管辖制度概览 / 416

    一、网络空间刑事管辖的含义 / 416

    (一)管辖权的体系内涵 / 416

    (二)网络空间刑事管辖的基本内涵与挑战 / 417

    二、网络空间刑事管辖理论与制度之靠前整理 / 422

    (一)网络空间刑事管辖新理论的兴起 / 422

    (二)欧洲:从《网络犯罪公约》到“欧洲提交保存令” / 425

    (三)美国《云法》等制度及美欧谈判 / 429

    三、中国网络空间刑事管辖制度之宏观评述 / 432

    第二节 中国关于网络犯罪的靠前管辖制度 / 434

    一、跨境网络犯罪的审判管辖 / 434

    二、跨境网络犯罪的侦查管辖 / 436

    第三节 中国关于网络犯罪的境内管辖制度 / 442

    一、网络犯罪的一般管辖原则 / 442

    二、网络犯罪的特殊管辖方法 / 448

    第十章 网络空间民事管辖制度 / 455

    节 网络空间民事管辖制度概览 / 456

    一、网络空间民事管辖的含义与挑战 / 456

    (一)基于学理的简单分析 / 456

    (二)基于实践的初步启示 / 458

    二、网络空间民事管辖理论与制度之靠前整理 / 460

    (一)网络空间民事管辖新理论的兴起 / 460

    (二)欧洲以《布鲁塞尔规则》为代表 / 462

    (三)美国的“大力度优惠联系”等系列标准 / 466

    三、中国网络空间民事管辖制度之宏观评述 / 471

    第二节 中国关于网络侵权纠纷的管辖制度 / 475

    一、中国关于网络侵权纠纷适用共化管辖规则 / 475

    (一)管辖争议的化解原则 / 476

    (二)共同管辖的选择规则 / 480

    二、中国关于网络侵权纠纷推出差异管辖规则 / 481

    (一)信息网络侵权行为实施地 / 481

    (二)信息网络侵权行为的结果发生地包括被侵权人住所地 / 486

    (三)原告可以选择对自己为利的法院地 / 488

    第三节 中国关于合同纠纷的管辖制度 / 491

    一、中国关于合同纠纷适用共化管辖规则 / 491

    二、中国关于合同纠纷推出差异管辖规则 / 498

    十章 网络空间法律适用制度 / 502

    节 网络空间法律适用制度概览 / 503

    一、网络空间法律适用的含义 / 503

    (一)法律适用与连结点 / 503

    (二)网络空间法律适用的语词解析 / 504

    二、网络空间法律适用制度之靠前整理 / 509

    (一)美国《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 / 509

    (二)欧盟《罗马公约》及 / 510

    三、中国网络空间法律适用制度之宏观评述 / 513

    第二节 中国合同纠纷的法律适用 / 515

    一、中国合同纠纷的法律适用概述 / 515

    二、涉外合同纠纷的意思自治规则 / 518

    三、涉外合同纠纷的密切联系规则 / 5

    第三节 中国网络侵权纠纷的法律适用 / 524

    一、中国网络侵权纠纷的法律适用概述 / 524

    二、网络侵权纠纷的意思自治规则 / 526

    三、网络侵权纠纷的密切联系规则 / 528

    第四节 中国网络知识产权纠纷的法律适用 / 532

    一、中国网络知识产权纠纷的法律适用概述 / 532

    二、网络知识产权纠纷的意思自治规则 / 532

    三、网络知识产权纠纷的密切联系规则 / 533

    第十二章 大数据智能司法 / 539

    节 大数据智能司法概览 / 540

    一、什么是大数据智能司法 / 540

    二、大数据智能司法之靠前整理 / 541

    (一)美国《数据驱动司法倡议》及 / 541

    (二)欧洲“法律+科技”实践 / 544

    三、中国大数据智能司法之宏观评述 / 545

    四、中国大数据智能司法之微观场景 / 549

    第二节 数据化的统一据标准 / 553

    一、数据化的统一据标准之实践抽象 / 553

    二、数据化的统一据标准之基本评价 / 554

    (一)主要 / 554

    (二)不足反思 / 555

    三、数据化的统一据标准之改进建议 / 556

    (一)改进数据化的统一据标准的具体建议 / 556

    (二)完善数据化的统一据标准的配套制度 / 557

    第三节 区块链存与据 / 558

    一、区块链存之实践抽象 / 558

    二、区块链存之基本评价 / 559

    (一)主要 / 559

    (二)不足反思 / 560

    三、区块链存之改进建议 / 561

    (一)“区块链存+前端控制” / 561

    (二)“区块链存+司法推定” / 562

    (三)“区块链存+不利自认” / 563

    (四)“区块链存+补强佐” / 563

    四、由区块链存到区块链据 / 564

    第四节 大数据据与明 / 567

    一、大数据据之实践抽象 / 567

    二、大数据据之基本评价 / 568

    (一)大数据用作据的理论基础 / 568

    (二)大数据用作据的法律方案 / 571

    三、大数据据之改进建议 / 573

    (一)创建以“大”真实为主的大数据来源真实规则 / 573

    (二)构建针对机器算法可信的大数据分析结果真实规则 / 575

    (三)探索人类经验判断的大数据据关联规则 / 577

    四、由大数据据到大数据明 / 578

    附录1 主要法律规范索引 / 581

    附录2 案例索引 / 588

    附录3 图片索引 / 596

    附录4 表格索引 / 597

    致 谢 / 599


    刘品新,1973年7月生于湖北乡村。现任中国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但长期“不务正业”,以专业律师、司法鉴定人、专家辅人等兼职身份走进网络案件的一线,由此获得了观察未来已来之法治样态变迁的独特机会。
    “融于法律共同体,触摸网络新脉搏”。二十年前,他毅然投入“网络+法律”的交叉领域研究,积极探索网络法治偕行之旅, 终推出厚积薄发之作《据法》。他还完成了“网络安全的刑事法应对”“大数据时代文件的据规则与管理法制建设”“中国商务法示范法”“互联网安全”等课题,编撰了《商务法律制度:冲击与因应》《网络时代刑事司法理念与制度创新》《国外网络犯罪法律制度选译》等作品,开设了“网络法学”“网络犯罪治理导论”“大数据智能司法/舆情”等课程。
    以网观法、以网思法、以网学法,是他的网络新标签。十多年来,他多次赴美国、澳大利亚、荷兰、瑞典、韩国和德国开展学术交流,深刻感悟到世界法治迈入信息化、进阶智能化之潮流。他致力于开发网络法领地的广阔蓝海,打造新的法学专业金饭碗。

    公众号:刘品新丨网眼观法
    :liupinxin@263.net,liupx@ruc.edu.cn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