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醉染图书政治经济学报(8卷)97875431542
¥ ×1
特稿
孟 捷|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现代市场经济——迈向以《资本论》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一般理论
数量政治经济学
冯金华|迈向新的GDP理论
胡 方|国际贸易与马克思基本定理
调研报告
卡洛斯•奥亚、弗洛林•薛弗|中国企业和非洲就业发展:一个比较分析
中国农村经济
伍旭中、杨鑫萌|我农地权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兼论“三权分置”改革的去路
赵苏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现形式的农业生产效率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分析
社会积累结构研究
吕景春 李梁栋|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演进与高质量发展——一个社会积累结构理论的分析框架
特伦斯•麦克唐纳|戈登的积累理论:分期理论的*阶段
学术书评
孟 捷、陈 龙、牛 海|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史路标——评顾海良教授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纲》
现代市场经济能在多大程度上将剩余价值的增长和生产力进步结合在一起,从而实自己的历史合理,取决于一系列条件,这些条件涉及积累自身的环境(利润率是其主要表征)、与积累和竞争相关联的制度因素、以及科学技术知识存量的增长。在本文中,我们将这些条件分别称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经济条件、制度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当这些条件不能匹配或满足时,竞争无法充分展开,剩余价值往往难以充分用于积累,生产力的发展也就受到阻碍。
马克思在一定程度上论述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科学-技术条件。依照马克思的论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一方面以个别企业的技术进步为起点,另一方面要以技术变革席卷全社会主要生产部门为前提。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消费品部门,生产资料部门也要受到技术变革的影响。因此,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真正实现,是以一场蔓延到两大部类的技术为前提的。马克思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实质上是以当时刚刚结束的产业为历史背景而形成的,是这一变革的理论反映。这场近代历的*次技术,不仅在消费品部门建立了机器大工业,而且造就了用机器生产机器的生产资料部门。马克思认为,特殊的生产方式不同于以往生产方式的地方,不仅在于使用了机器,而且在于机器本身也是以大工业的方式来生产的。 这样一来,生产力的变革,就主体为机器所代表的生产工具的变革。正如马克思(1961,50页)所说:“由此可见,生产方式和生产资料总在不断变更,不断化;分工必然要起更一步的分工;机器的采用必然要引起机器的更广泛的采用;大规模的生产必然要引起更大规模的生产。”“这是一个规律,这个规律一次又一次地把资产阶级的生产甩出原先的轨道,并迫使资本加强劳动的生产力,因为它以前就加强过劳动的生产力;这个规律不让资本有片刻的停息,老是在它耳边催促说:前进!前进!”
机器的出现使得科学技术知识在生产中的运用变得日益重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否以在多大程度上在社会生产中占据,首先取决于技术所提供的知识存量的增长,后者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可能。关于科学和工业的关系,马克思(1980,26-217页)曾这样写道:“一方面,直接从科学中得出的对力学规律和化学规律的分析和应用,使机器能够完成以前工人完成的同样的劳动。然而,只有在大工业已经达到较高的阶段,一切科学都被用来为资本服务的时候,机器体系才开始在这条道路上发展;另一方面,现有的机器体系本身已经提供大量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发明就将成为一种职业,而科学在直接生产上的应用本身就成为对科学具有决定的和推动作用的要素。”在这段话里,马克思总结了科学知识和工业的双重关系:一方面,科学运用于工业,在这里,科学知识的生产是外生的;另一方面,马克思敏锐地发现,在他所处的时代,生产本身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为关键的因素,换言之,技术创新具有所谓的内生。马克思没有虑及的是下面一点:科学技术知识存量的增长,有可能赶不上资本积累——或过剩资本增长——的速度,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就会遭到压制。马克思没有考虑这一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技术所带来的经济发展的长波,后者迟至20世纪初才被凡•盖尔德伦和康德拉季耶夫分别发现。正如新熊彼特派长波理论指出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科学-技术前提,不是泛泛地与一切科学技术同等相关,而要受到一场技术带来的技术轨迹的约束,这一技术轨迹或技术-经济范式(techno-economic paradigm)具有所谓兼容-排斥效应,在接纳一些技术的同时,排斥另一些技术。此外,技术和技术-经济范式有其自己的生命周期,在这一生命周期的前期和晚期,技术进步的质和于创新的机会存在明显的差异(佩蕾丝,2007)。这些与长波联系在一起的现象对处于不同时期的资本积累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会产生实质影响。
孟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研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学方。先后于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995年获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2003年晋职为教授。2007—2011年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总编辑,负责《复印报刊资料》的编辑出版工作。2017年转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曾先后在曼切斯特大学、牛津大学、京都大学、马斯特里赫特联合国大学技术创新研究所(UNU-MERIT)任访问学者。现任全国马列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总干事、《政治经济学报》主编,以及国际知名出版物Research in Political Economy的编委。
本书是该辑刊的8卷,分为数量政治经济学、中国企业和非洲就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积累结构研究、经典文献和学术书评,深刻总结了中国政治经济学科重要学术流派的地位和影响作用,并对未来的学术发展和现实情形作出展望。
《政治经济学报》创办于2013年,旨在推进国内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多元化,并鼓励以多学科视角进行经济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国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呈现出学派化、数理化、跨学科的多样态势,研究水平和研究实力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全卷旨在系统地展示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在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成活,是了解国内政治经济学研究进展的一个重要窗口。本书是该辑刊的7卷,分为数量政治经济学、中国企业和非洲就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积累结构研究、经典文献和学术书评,深刻总结了中国政治经济学科重要学术流派的地位和影响作用,并对未来的学术发展和现实情形作出展望。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