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程(第2版)/安世虎9787302533887
  • 正版全新
    • 作者: 安世虎、隋丽红、周恩锋、谭峤著 | 安世虎、隋丽红、周恩锋、谭峤编 | 安世虎、隋丽红、周恩锋、谭峤译 | 安世虎、隋丽红、周恩锋、谭峤绘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10-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安世虎、隋丽红、周恩锋、谭峤著| 安世虎、隋丽红、周恩锋、谭峤编| 安世虎、隋丽红、周恩锋、谭峤译| 安世虎、隋丽红、周恩锋、谭峤绘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10-01
    • 版次:2
    • 印次:1
    • 字数:499千字
    • ISBN:9787302533887
    • 版权提供: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安世虎、隋丽红、周恩锋、谭峤
    • 著:安世虎、隋丽红、周恩锋、谭峤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59.00
    • ISBN:9787302533887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开本:暂无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9-10-01
    • 页数:0
    • 外部编号:1201966959
    • 版次:2
    • 成品尺寸:暂无

    部分计算机系统与网络
    章计算机基础知识3
    1.1计算机概述3
    1.1.1现代计算机的发展3
    1.1.2计算机的分类及其特点5
    1.1.3计算机的应用领域6
    1.2计算机系统组成9
    1.2.1计算机硬件结构9
    1.2.2计算机软件11
    1.3计算机信息处理基础15
    1.3.1数制15
    1.3.2数制间的转换18
    1.3.3计算机中数的表示22
    1.3.4信息编码
    1.4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27
    1.5计算机常用术语36
    1.6信息科学技术的长期发展趋势38
    1.6.1对信息科学技术认识的转变38
    1.6.2信息科学技术面临重大突破42第2章Windows 7操作系统47
    2.1操作系统基础47
    2.1.1操作系统的概念与作用47
    2.1.2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48
    2.1.3操作系统的分类49
    2.1.4典型操作系统介绍50
    2.2Windows 7的安装与操作界面51
    2.2.1安装Windows 7操作系统51
    2.2.2Windows 7的启动与退出55
    2..Windows 7的操作方式56
    2.2.4Windows 7的桌面、任务栏和“开始”菜单57
    2.2.5Windows 7的窗口61
    2.2.6Windows 7的菜单63
    2.2.7Windows 7对话框63
    .Windows 7的主要功能64
    ..1文件和文件夹管理64
    ..2磁盘管理71
    ..程序管理75
    ..4任务管理77
    ..5设备管理77
    2.4Windows 7系统设置79
    2.4.1设置打印机80
    2.4.2设置鼠标与键盘81
    2.4.3设置声音设备82
    2.4.4设置显示属2
    2.4.5日期、时间和区域语言设置84
    2.4.6用户账户管理87
    2.4.7管理工具89第3章网络技术9
    .1计算机网络基础9
    .1.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9
    .1.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9
    .1.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93
    3.1.4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93
    3.1.5网络体系结构95
    3.2局域网97
    3.2.1局域网传输介质97
    3.2.2局域网的连接99
    3..Windows 7操作系统下局域网共享101
    3.3Internet基础105
    3.3.1Internet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功能105
    3.3.2Internet地址106
    3.4移动互联网109
    3.4.1移动互联网的定义109
    3.4.2移动互联网的特点110
    3.4.3移动互联网的体系结构111
    3.4.4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112
    第二部分办公信息处理
    第4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115
    4.1Word 2010的主要功能115
    4.2Word 2010的基本操作118
    4.2.1Word 2010的启动与退出119
    4.2.2Word 2010作窗的基本组成119
    4..创建新文档121
    4.2.4保存与关闭Word 2010文档121
    4.2.5打开已有文档122
    4.2.6文本的输入1
    4.3Word 2010文本编辑124
    4.3.1文本的选定125
    4.3.2删除、复制和移动125
    4.3.3撤销和恢复126
    4.3.4查找、替换和定位127
    4.3.5插入批注和文档修订130
    4.3.6邮件合并132
    4.4Word 2010文档的格式设置138
    4.4.1视图138
    4.4.2字符格式设置139
    4.4.3段落格式设置140
    4.4.4页面格式设置146
    4.5长文档编辑151
    4.5.1格式重用和模板151
    4.5.2插入目录153
    4.5.3添加引用内容154
    4.6表格操作157
    4.6.1创建表格157
    4.6.2输入表格内容158
    4.6.3编辑表格159
    4.6.4表格和文本的转换164
    4.6.5表格中数据的排序和计算165
    4.7对象的操作166
    4.7.1图片166
    4.7.2图形168
    4.7.3文本框169
    4.7.4艺术字169
    4.7.5SmartArt图形170
    4.7.6公式172
    4.7.7屏幕截图173
    4.8Word 2010文档的打印输出173
    4.8.1重要文档的保护173
    4.8.2文档的打印输出174第5章表格软件Excel 2010175
    5.1Excel 2010的主要功能175
    5.2Excel 2010的基本操作176
    5.2.1Excel 2010启动与退出176
    5.2.2工作簿文件的基本操作178
    5..工作表的基本操作178
    5.2.4单元格的基本操作181
    5.3工作表的编辑与格式化182
    5.3.1数据的输入182
    5.3.2数据的类型182
    5.3.3数据的编辑184
    5.3.4工作表的格式化187
    5.4公式和函数190
    5.4.1单元格引用和区域引用190
    5.4.2公式193
    5.4.3函数193
    5.4.4Excel 2010常用函数196
    5.5数据图表203
    5.5.1图表结构203
    5.5.2创建图表204
    5.5.3图表的格式化与编辑206
    5.6数据管理208
    5.6.1数据清单208
    5.6.2数据的排序210
    5.6.3数据筛选212
    5.6.4数据的分类汇总215
    5.6.5数据透视表217
    5.6.6数据透视图218
    5.6.7宏219
    5.7页面设置与打印221
    5.7.1页面设置221
    5.7.2打印预览224
    5.7.3打印工作表224第6章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10225
    6.1PowerPoint 2010主要功能225
    6.2演示文稿的创建及幻灯片内容的编辑226
    6.2.1PowerPoint 2010窗口组成226
    6.2.2新建演示文稿228
    6..幻灯片的制作228
    6.2.4幻灯片视图5
    6.2.5演示文稿的保存和简单放映5
    6.3幻灯片的改进和美化
    6.3.1幻灯片内容的改进
    6.3.2幻灯片的组织和管理
    6.3.3主题的应用240
    6.3.4幻灯片母版的使用243
    6.3.5设置占位符格式247
    6.3.6添加媒体对象248
    6.4添加动态效果248
    6.4.1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249
    6.4.2设置幻灯片的动画效果250
    6.5超链接与动作设置252
    6.5.1添加超链接252
    6.5.2动作按钮254
    6.6演示文稿的放映255
    6.6.1幻灯片放映控制255
    6.6.2排练计时256
    6.6.3录制旁白256
    6.6.4自定义放映257
    6.6.5设置幻灯片放映方式258
    6.7演示文稿的输出259
    6.7.1演示文稿的打印260
    6.7.2演示文稿的打包261
    6.7.3演示文稿的网上发布262
    第三部分计算机应用技术
    第7章多媒体技术265
    7.1多媒体技术概述265
    7.1.1多媒体技术的概念265
    7.1.2多媒体技术的特征265
    7.1.3多媒体技术研究的内容266
    7.1.4流媒体技术266
    7.2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组成269
    7.2.1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269
    7.2.2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系统272
    7.3音频信息273
    7.3.1数字音频273
    7.3.2音频文件的格式274
    7.3.3音频处理软件275
    7.4图像信息的获取与处理276
    7.4.1图像文件276
    7.4.2图像文件的格式277
    7.4.3图像处理软件278
    7.5视频信息279
    7.5.1视频概念279
    7.5.2视频文件279
    7.5.3视频处理软件281
    7.6多媒体数据存储技术281
    7.6.1光存储技术281
    7.6.2光存储介质282第8章软件开发技术284
    8.1算法与数据结构284
    8.1.1算法284
    8.1.2数据结构285
    8.1.3线表27
    8.1.4树与二叉树290
    8.1.5查找293
    8.1.6排序294
    8.2程序设计基础296
    8.2.1程序设计风格296
    8.2.2结构化程序设计297
    8..面向对象程序设计298
    8.3软件工程299
    8.3.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300
    8.3.2需求分析及其方法302
    8.3.3软件设计及其方法304
    8.3.4软件测试307
    8.3.5程序调试310第9章信息安全技术311
    9.1信息安全311
    9.2计算机网络安全312
    9.3计算机病毒与防范314
    9.3.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314
    9.3.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314
    9.3.3计算机病毒的危害316
    9.3.4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及传播路径3160章计算机发展新技术319
    10.1大数据319
    10.1.1概念319
    10.1.2大数据的特征319
    10.1.3大数据处理流程319
    10.1.4相关技术321
    10.2云计算322
    10.2.1云计算的概念322
    10.2.2云计算的主要特征3
    10..云计算的分类3
    10.3人工智能324
    10.3.1人工智能的概念324
    10.3.2人工智能的发展324
    10.3.3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325
    10.3.4人工智能的分支327
    10.4量子计算329
    10.4.1基本原理329
    10.4.2量子计算的发展330附录A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MS Office不错应用大纲(2018年版)332参考文献335

    安世虎,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财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主讲课程有: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主持和参与完成省级以上项目4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教材5部,获得省级奖励1项,在《计算机学报》、《管理科学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管理科学》、《计算机工程》等学术期刊发表50余篇,被EI和SCI检索6篇。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当代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增加对信息技术基础和计算机新技术发展的学习,强化办公软件的不错应用能力培养,本书在版教程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扩充和修改。
    本书第2版删除了原教程中20世纪信息技术领域十大产品、Internet 网络冲浪等内容。在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中增加了邮件合并、审阅、文档保护等内容;在表格软件Excel 2010中增加了数据透视图表、宏、数据模拟分析和计算等内容。同时,增加了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技术、信息安全技术、计算机发展新技术等内容,对部分案例进行了扩充和系统化。
    本教程具有如下特点。
    (1) 知识体系完整,符合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基本知识要求,选用隐含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案例,引导学生建立基于计算思维的知识体系。
    (2) 按照应用驱动模式组织教材内容,符合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认知规律,采用文字、图和表相结合的知识表现方式,方便教学和自学。
    (3) 注重基本原理的专业、基本操作的实用,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适合机房教学。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程(第2版)》由三部分组成: 部分是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包括~3章,主要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7操作系统、网络技术;第二部分是办公信息处理,包括第4~6章,主要介绍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表格软件Excel 2010、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10;第三部分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包括7~0章,主要介绍多媒体技术、软件开发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制、专业、教学时数、教学要求、教学目标等实际情况对讲授内容进行取舍。为了方便学生进行上机操作练习和课后复习,同时也为教师灵活、高效地组织教学提供便利,本书配有《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学习与实验指导教程(第2版)》实验教材。建议本课程按60~70学时安排教学,讲课学时与实验学时之比为1∶1。
    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均来自教学一线,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各章编写分工如下: 章由安世虎编写,第2章和第8章由周恩锋编写,第3章和第9章由孙青编写,第4章由谢蕙编写,第5章由谭峤编写,第6章和0章由朱波编写,第7章由隋丽红编写,全书由安世虎统稿。本书的写作集体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内容的甄选、全书组织形式等方面既借鉴了同类书的成功经验,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以及编者学识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编者2019年4月

    本书是按照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的知识体系和MS Office办公软件不错应用能力需求,结合当前计算机发展的状况而编写的。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