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天地人和:可持续新城建设指引9787517709541
  • 正版全新
    • 作者: 田成川 等著 | 田成川 等编 | 田成川 等译 | 田成川 等绘
    •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5-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田成川 等著| 田成川 等编| 田成川 等译| 田成川 等绘
    •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5-01
    • 版次:1
    • 印次:1
    • 页数:424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7709541
    • 版权提供:中国发展出版社
    • 作者:田成川 等
    • 著:田成川 等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89.00
    • ISBN:9787517709541
    •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9-05-01
    • 页数:424
    • 外部编号:1201909577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目 录 章 城市发展理论与趋势一、城市的起源与功能…………………………………………………2(一)城市的起源 …………………………………………………………3(二)城市的功能 …………………………………………………………4(三)近现代城市的基本特征 ……………………………………………7(四)城市产生的动因 ………………………………………………… 10二、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3(一)从全球城市化进程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13(二)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16三、城市发展理论演变与未来趋势………………………………… 21(一)传统城市发展理论 ……………………………………………… 21(二)城市发展的新理念 ……………………………………………… 26(三)城市发展趋势 …………………………………………………… 32第二章 可持续新城规划与建设理念一、我国新城新区发展概况及历程………………………………… 40二、可持续新城的概念内涵和规划建设基本要求………………… 49(一)可持续新城的概念和内涵 ……………………………………… 49(二)可持续新城规划建设理念 ……………………………………… 52三、可持续新城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实施保障………………… 60(一)可持续新城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 ……………………………… 60(二)可持续新城规划建设的实施保障 ……………………………… 64四、可持续新城规划建设指标体系………………………………… 65(一)指标体系框架 …………………………………………………… 65(二)指标体系的管理与应用 ………………………………………… 70五、可持续新城规划建设实践……………………………………… 72(一)国外可持续新城规划建设 ……………………………………… 72(二)国内可持续新城建设 …………………………………………… 80(三)经验总结 ………………………………………………………… 98第三章 可持续新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一、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理论内涵及意义…………………… 104(一)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理论内涵 ………………………………104(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对可持续新城规划建设的意义 …………106二、可持续新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测度………………………… 108(一)气候适宜评和气候风险评估 ………………………………108(二)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112(三)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115(四)环境容量评价 ……………………………………………………118(五)能源保障能力评价 ………………………………………………124(六)区位条件评价 ……………………………………………………126(七)综合评价 …………………………………………………………127三、案例分析:四川天府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129(一)水资源总量 ………………………………………………………129(二)水资源可利用量 …………………………………………………130(三)需水量预测 ………………………………………………………130(四)供水量分析 ………………………………………………………131(五)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132(六)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论 …………………………………………133第四章 可持续新城空间布局一、空间布局与新城可持续发展………………………………… 136二、新城总体规划与空间布局…………………………………… 137(一)合理确定新城规模和空间结构 …………………………………138(二)划定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 …………………………………141(三)坚持公交优先的交通规划布局策略 ……………………………142(四)坚持功能混合的土地规划利用策略 ……………………………144(五)历史遗产保护和棕地空间再利用 ………………………………145三、新城详细规划设计与空间布局……………………………… 147(一)地块开发 …………………………………………………………148(二)公共服务配套 ……………………………………………………153四、案例分析:云南昆明呈贡新区……………………………… 158(一)建设背景与现状问题 ……………………………………………158(二)规划设计原则 ……………………………………………………160(三)规划设计技术要点 ………………………………………………161(四)具体规划设计方案 ………………………………………………165第五章 可持续新城产业发展一、产业发展与城镇化…………………………………………… 170(一)城市产业发展趋势 ………………………………………………171(二)城市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174二、可持续新城产业管理………………………………………… 176(一)可持续新城对产业发展的要求 …………………………………176(二)产业准入标准 ……………………………………………………178(三)产业选择流程 ……………………………………………………182三、新城产业发展导向 ………………………………………… 183(一)优化产业结构 ……………………………………………………184(二)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185(三)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 ……………………………………………187(四)产业低碳化发展 …………………………………………………189(五)产业园区循环化 …………………………………………………191四、案例分析:美国尔湾市和中国苏州工业园………………… 193(一)美国尔湾市产业可持续发展 ……………………………………193(二)中国苏州工业园区产业可持续发展 ……………………………196(三)对可持续新城产业发展的启示 …………………………………200第六章 可持续社区一、可持续社区概述……………………………………………… 204(一)可持续社区的源起 ………………………………………………204(二)可持续社区的内涵 ………………………………………………206(三)可持续社区建设的国际经验 ……………………………………209(四)国际可持续社区评价标准体系 …………………………………211二、可持续社区建设的原则及指标体系………………………… 215(一)可持续社区在可持续新城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 ………………215(二)可持续社区建设指标体系 ………………………………………216三、可持续社区建设的重点领域………………………………… 219(一)可持续建筑 ………………………………………………………219(二)可持续社区交通基础设施 ………………………………………224(三)可持续社区能源利用 ……………………………………………22()水资源利用 ………………………………………………………228(五)固体废弃物处理 …………………………………………………229(六)可持续生活设施 …………………………………………………0(七)社区生态环境 ……………………………………………………2四、可持续社区运营管理………………………………………… (一)可持续物业管理 …………………………………………………(二)智慧管理 …………………………………………………………4五、可持续生活方式……………………………………………… 5(一)可持续文化 ………………………………………………………(二)可持续服务 ………………………………………………………(三)绿色装修 …………………………………………………………六、案例分析:江苏苏州吴郡社区……………………………… 第七章 可持续交通一、可持续交通概述……………………………………………… 254(一)可持续交通的内涵 ………………………………………………254(二)可持续交通发展目标 ……………………………………………255二、可持续交通规划……………………………………………… 259(一)道路网络 …………………………………………………………259(二)公共交通 …………………………………………………………262(三)步行与自行车系统 ………………………………………………264(四)机动车停车配建 …………………………………………………265三、可持续交通管理……………………………………………… 266(一)控制私家车不合理使用 …………………………………………266(二)加强停车收费管理 ………………………………………………267(三)控制私家车保有量过快增长 ……………………………………268四、可持续交通工具……………………………………………… 268(一)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 ……………………………………………269(二)为新能源汽车使用提供便利 ……………………………………272(三)加强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 …………………………………274五、案例分析……………………………………………………… 275(一)伦敦的可持续交通发展 …………………………………………275(二)哥本哈根可持续交通发展 ………………………………………286(三)重庆悦来新城可持续交通发展 …………………………………293第八章 可持续基础设施一、可持续基础设施概述………………………………………… 310(一)构建可持续基础设施的原则 ……………………………………310(二)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311二、能源基础设施………………………………………………… 313(一)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供应体系 …………………………………313(二)电力基础设施 ……………………………………………………314(三)燃气设施 …………………………………………………………315(四)供热设施 …………………………………………………………316(五)能源互联网 ………………………………………………………317三、供排水基础设施……………………………………………… 318(一)城市水源支撑与保障 ……………………………………………319(二)城市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 ………………………………………320(三)城市雨洪管理与资源化利用 ……………………………………322四、固体废弃物处置设施………………………………………… 324(一)垃圾源头控制 ……………………………………………………324(二)垃圾收运设施 ……………………………………………………325(三)垃圾处理设施 ……………………………………………………326五、防灾减灾设施………………………………………………… 327(一)灾害监测预警平台 ………………………………………………327(二)综合防灾减灾设施 ………………………………………………328(三)事故应急指挥系统 ………………………………………………330六、可持续文化设施……………………………………………… 330(一)文化空间设施 ……………………………………………………331(二)标识设施 …………………………………………………………332(三)文化宣传 …………………………………………………………332七、智能化管理系统……………………………………………… 333八、案例分析……………………………………………………… 335(一) 荷兰阿尔梅勒新城雨洪应对体系 ………………………………335(二)瑞典哈马碧湖城的环保设施 ……………………………………336第九章 可持续新城融一、可持续新城融概述……………………………………… 342(一)融的概念和理论 ……………………………………………342(二)可持续新城建设项目的类型 ……………………………………346(三)可持续新城建设融的特点 …………………………………348(四)可持续新城融现状和问题 …………………………………350二、已有可持续发展项目融政策工具……………………… 353三、可持续新城建设融可选模式…………………………… 360(一)传统可持续发展项目与可持续新城建设的区别 ………………360(二)可持续新城建设融可选工具 ………………………………361四、新城建设融保障体系…………………………………… 366(一)拓展可持续新城建设融渠道 ………………………………366(二)构建符合新城特点的绿色金融体系 ……………………………367(三)鼓励商业银行开展可持续新城建设信贷业务 …………………367(四)鼓励民营企业、私募和保险机构参与可持续新城建设 … 368(五)建立可持续新城建设融监管机制 …………………………368五、案例分析……………………………………………………… 369(一)广东珠海市低碳融案例 ……………………………………369(二)广西柳州低碳城市融案例 …………………………………371第十章 实施保障一、法规标准……………………………………………………… 374(一)法规体系 …………………………………………………………374(二)标准和评估体系 …………………………………………………376(三)规划体系 …………………………………………………………377二、政策体系……………………………………………………… 379(一) 土地政策 …………………………………………………………379(二) 财税政策 …………………………………………………………380(三) 融政策 ………………………………………………………381(四) 绿色低碳消费政策 ………………………………………………382三、管理运营……………………………………………………… 382( 一) 设立扁平化的可持续新城管理机制 ……………………………383( 二) 构建可持续新城高效管理平台 …………………………………383( 三) 创新城市管理运行机制和手段 …………………………………383( 四) 加强流作 ……………………………………………………384后 记……………………………………………………………… 386

    本书作者为田成川等人,其中田成川负责整个稿子的统稿等工作,管理学博士,哈大学肯尼迪管理学院不错访问学者,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长期从事经济发展战略、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研究和靠前合作、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工作。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随着优选气候问题的突出、人类生态意识的提升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追求,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可持续新城建设成为和各地方提倡与追求的必然选择。同时,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也存在着思想认识不明确、发展理念不强、缺乏特色、产业支撑不够等诸多问题,这也促使人们从理论和方法上提出和探求新的发展思路和方法。基于以上需求,本书作者结合多年研究实践、并组织团队开展长期调研,对可持续新城发展的典型问题进行梳理,分领域研究,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与意见。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