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出罪事由的理论与实践9787519731960
  • 正版全新
    • 作者: 钱叶六主编著 | 钱叶六主编编 | 钱叶六主编译 | 钱叶六主编绘
    • 出版社: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2018-08-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钱叶六主编著| 钱叶六主编编| 钱叶六主编译| 钱叶六主编绘
    • 出版社: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2018-08-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370000
    • 页数:384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9731960
    • 版权提供: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作者:钱叶六主编
    • 著:钱叶六主编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79.00
    • ISBN:9787519731960
    • 出版社: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8-08-01
    • 页数:384
    • 外部编号:1201866534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目录社会危害的出罪原理和出罪事由 杨兴培  王  冠论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的出罪功能姚建龙  林需需正当防卫认定标准的困境与出路 欧阳本祺英美刑法正当防卫中的“躲避原则”及其启示 刘士心正当防卫、维稳优先与结果导向 陈  璇阶层论视野下防卫过当问题的再审视 陈  航论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 儒有关被害人受骗同意的几个问题 付庆刑上瑕疵同意的处理规则——从阿梅隆的方案论向传统刑法视角回归 曹  斐“专断医疗”行为的正当化根据及其限制 李晓明  蔡芸琪遵循诊疗常规足以排除医疗过失 于佳佳竞技体育伤害行为的正当化根据及边界 钱叶六规范构成要件要素的故意及错误——以赵春华非法持有案为例 江  溯涉案件中的重点问题研究 王  钢机构运作体制因素对于失职刑事责任的排除作用:期待可能理论的当代中国运用 王志远  齐一村论亲属身份作为一种出罪事由——我国司法解释若干规定的阐释和检讨 张开骏低价有偿网络代购实名制火车票需要入罪吗 王立志捐赠诈骗的刑事可罚研究——以对“目的落空理论”的批判为中心 坚

    主编简介:钱叶六,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刑法学科带头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清华大学法学博士后,曾任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日本东京大学法学政治学研究科客座研究员、台湾地区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上海市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理事。已出版专(译)著3部,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等刊物上发表论(译)文近80篇;主持社科、等项目多项;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项。副主编简介:张伟,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曾任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台湾地区东吴大学法律系访问学者,中国人民大学网络犯罪与安全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兼任中国犯罪学会理事。出版专著1部,在《清华法学》《法学家》等刊物发表学术30余篇,获中国法学会首届青年法学研究成果奖,主持社科、等项目10余项。

    前言出罪事由具有否定犯罪成立的功能,不仅与犯罪构成体系紧密相连,而且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之人权保障息息相关。在当下中国刑法学界,平面式犯罪构成体系和阶层式犯罪构成体系交锋正酣,且后者大有取代前者之势。由此,开展对作为体系重要“试金石”的出罪事由问题研讨,对于反思检讨或者重构犯罪构成体系具有重要的方意义。特别是,近年来媒体先后曝光的一些争议案件,如“内蒙古王某军收购玉米案”“天津赵某华非法持有案”“山东于某防卫过当案”“河南大学生掏鸟窝案”以及“深圳王某鹦鹉案”等,不仅引起学界与实务部门关于个案适用的思考,而且引发了针对我国传统出罪事由理论的思考及其体系科学的探索。有鉴于此,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与上海市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共同举办了以“出罪事由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高端论坛。本次论坛共收到参会25篇(本书收录其中18篇),主题集中,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基本涵括了出罪事由领域的重要问题,为论坛的顺利召开奠定了坚实基础。2018年4月28日至29日上午,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及上海市法学会、上海市等30余所高校、研究机构及实务部门的8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这一专题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本次论坛分四个子议题:“出罪事由基础理论”“正当化事由”“免责事由”和“各罪中的出罪事由”。论坛主题鲜明,气氛热烈,研讨成果丰硕。会后,为向全国刑法学同仁以及实务门集中呈现本次论坛的研究成果,我们对部分代表进行汇编整理,结集出版。从本书的作者情况来看,多数都是近年来活跃在刑法学界的中坚力量,其中不少都已在专题领域的学术研究上取得较高建树。从研究的议题和内容观之,除了涉及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被害人同意等传统议题之外,更多的是针对学界和实务界一直较少关注的新型课题如医疗行为、竞技体育伤害行为、瑕疵同意、亲属身份等问题开展研究。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本书成果基本上都是立足于区分违法和责任的阶层犯罪论体系这一理论基调展开,体现了强烈主张或支持阶层式犯罪论体系的学术倾向。可以说,本书集中呈现了我国当前刑法学界有关出罪事由问题的研究成果。上海市法学会、上海市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的领导、师生对本次论坛的举办给予了优选关心和全力支持。法律出版社的杨大康编辑对本书的策划、出版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一并表达我们为诚挚的谢忱。,需要说明的是,本次论坛系华师刑法学科组建之后举办的系列刑专题坛的“场”。为确保论坛的延续与命力,切实促进学术交流,真正提升我国刑法学研究品质,为司法实务提供理论支持或者参考,我们拟定期举办刑专题坛,以开展刑法前沿、基础理论问题和重要实务问题的深入研讨和学术对话,期能获得广大师友一如既往的支持。钱叶六2019年2月

    出罪事由,具有否定犯罪成立之重要功能。《出罪事由的理论与实践》集结刑法学界中坚力量、青年学者之前沿成果,为司法实务界提供解决重大、疑难问题之有益视角。《出罪事由的理论与实践》共收录了十八篇有关出罪事由的,包括对中外理论的分析与剖析,针对国内外案例的说明与探讨。《出罪事由的理论与实践》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分析上思路清晰,语言上简洁流畅,表达上逻辑强,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