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隋唐史学思想卷/中国史学思想会通9787211078080
  • 正版全新
    • 作者: 牛润珍 吴海兰 何晓涛著 | 牛润珍 吴海兰 何晓涛编 | 牛润珍 吴海兰 何晓涛译 | 牛润珍 吴海兰 何晓涛绘
    •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牛润珍 吴海兰 何晓涛著| 牛润珍 吴海兰 何晓涛编| 牛润珍 吴海兰 何晓涛译| 牛润珍 吴海兰 何晓涛绘
    •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3-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381千字
    • 页数:412
    • 开本:16开
    • ISBN:9787211078080
    • 版权提供:福建人民出版社
    • 作者:牛润珍 吴海兰 何晓涛
    • 著:牛润珍 吴海兰 何晓涛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89.00
    • ISBN:9787211078080
    •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7-03-01
    • 页数:412
    • 外部编号:1201763897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题记
    导言
    节 重视历史借鉴的历史意识
    一、大唐王朝高度重视对历史的借鉴
    二、历史盛衰的新总结
    三、唐初八史的总结
    第二节 学术思想变化与史学发展的趋向
    一、从魏晋南北朝史学评论说起
    二、《隋书?经籍志》的经史观与史学批评
    三、《史通》的总结
    四、《通典》的通识与经世思想
    五、柳宗元学术思想中的哲理

    章 唐代史馆官修史书思想与史家
    节 史馆的建立与组织
    一、唐初修史机构的变化
    二、唐代史馆的建立
    三、唐代史馆之组织
    第二节 官修史书思想与意识
    一、功德不朽的历史意识与“君举必书
    二、时政记的编纂思想与论争
    三、唐代君臣对修史的认识
    四、唐代修史思想的变化
    第三节 史家群体结构与社会阶层
    一、唐代史家群体的形成与演变
    二、史家群体结构
    三、史家群体的社会阶层
    第二章 唐初八史对历史的总结
    节 历史兴亡的探讨
    一、帝王之兴,赖累功积德
    二、“不有君子,何以能国
    第二节 治国与守国经验的总结
    一、政治体制
    二、治国方略
    三、民族关系
    第三章 《贞观政要》的当朝史总结与历史教育思想
    节 当朝史总结
    一、“贞观之治”的成就
    二、“贞观之治”下隐伏的危机
    三、“贞观之治”:民本思想的突显
    第二节 历史教育思想
    一、“为君之道”:以史为鉴
    二、“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为人臣之责
    三、知百姓艰难,不可放纵:皇室子弟教育的落脚点
    第三节 《贞观政要》的特色与影响
    一、特色
    二、影响
    第四章 刘知?的史学总结与史学思想
    节 刘知?的治学道路与成就
    一、刘氏家族
    二、刘知?的人生道路
    三、生平与著述
    第二节 刘知?撰著《史通》的时代与历史总结的趋势
    一、刘知?撰著《史通》的时代
    二、历史总结意识的发展
    三、史学总结的趋势
    第三节 《史通》对唐以前史学的总结
    一、刘知?史学总结的思路与意识
    二、刘知?史学总结的内容与范畴
    三、刘知?史学总结的基本方法
    四、刘知?论史学变化
    第四节 刘知?的直书思想
    一、直书论
    二、直书思想的渊源
    三、直书思想在中国古代学史的地位与影响
    第五节 刘知?的史学精神
    一、人文精神
    二、求实精神
    三、疑古精神
    四、批判精神
    第五章 唐代宗教与史学
    节 、道与历史思想
    一、、道与历史兴亡
    二、、道与国计民生
    三、、道与夷夏之争
    第二节 宗教与学术思想
    一、、道与儒学
    二、宗教与史学
    第二编
    第六章 大历年问术思的演变与史学
    节 新春秋学的兴起
    一、学术的前提
    二、社会政治背景
    第二节 新春秋学的价值
    一、政治价值
    二、开启新学风
    第三节 新春秋学对史学的影响
    附对《经典释文》的初步考察
    一、陆德明的生平与师承
    二、《经典释文》的内容及思想特征
    三、《经典释文》的特色与价值
    第七章 《通典》的历史总结
    节 中唐时期的史学变迁与《通典》的撰述取向
    第二节 食货为先与礼教为本的思想纠葛
    第三节 杜佑的历史变动观念
    第八章 韩愈的史学思想
    节 韩愈的生平与术地
    第二节 韩愈“道统”论的史学内涵
    第九章 柳宗元的史学思想
    节 兼综百家、以儒为本的学术风格
    第二节 柳宗元对“天人之际”的探究
    第三节 柳宗元对社会历史变迁的思考
    第四节 柳宗元的史学观及其史地
    附韩愈、柳宗元史学思想比较
    、论人
    二、论古今
    三、论学术
    四、论史职
    本卷主要参考书目

    牛润珍,男,河北成安人,1954年出生,中国人民大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国明知大学客座教授。在史学理论与史学史、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及方志学学有所专,主要论著有:《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陈垣学术思想评传》等。 吴海兰,女,1976年出生,湖北麻城人,发表多篇。 何晓涛,男,1977年出生,浙江新昌人,主要从事中国史学思想史研究,发表多篇。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