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解“语”9787559611833
  • 正版全新
    • 作者: 赵震 著著 | 赵震 著编 | 赵震 著译 | 赵震 著绘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2017-1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赵震 著著| 赵震 著编| 赵震 著译| 赵震 著绘
    •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2017-12-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197千字
    • 页数:246
    • 开本:16开
    • ISBN:9787559611833
    • 版权提供: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作者:赵震 著
    • 著:赵震 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38.00
    • ISBN:9787559611833
    •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7-12-01
    • 页数:246
    • 外部编号:1201660477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学而篇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篇第十
    篇十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附录

    赵震,80后,于中文系,现为四川绵阳一位高中语文教师。热爱阅读,在书本中体味别样的人生,思考先贤留下的哲理;也喜爱写作,用文字记录遇见的人、经历的事,以及所思、所感。曾出版青春文艺类作品《愿时光不老去》。

    今天,我们还需要阅读《论语》吗?网上时常可见“人生的100 本书”“35 岁之前不能错过的30 本书”等诸如此类的,但不久前,有人反其道而行之,做了一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该榜单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通过对近3000 名读者吐槽多的“读不下去”的书进行统计后发布。其结果如下: 名:《红楼梦》第2 名:《孤独》第3 名:《三国演义》第4 名:《追忆似水年华》第5 名:《瓦尔登湖》第6 名:《水浒传》第7 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第8 名:《西游记》第9 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0 名:《尤利西斯》对于《红楼梦》高居我倒不怎么意外。就个人的阅读经验而言,我在初中、大学、工作后三个阶段,分别以购买、借阅、没收的方式阅读了三次《红楼梦》,但都没能读完。如果不是电视剧,我可能仍然不知道宝玉和黛玉像王子和公主一样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然而《孤独》居然是亚军,对此我很愤然。当我“亲切友好”地从学生手中收过这本书后,便度过了一个充满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午后。那个下午的阳光拥有生命;校园中每一棵树的颜色都呈现出明暗不同的调子,我想那是它们的语言;巧克力奶入口柔滑细腻,宛若拉丁情人的吻。我不想停止阅读,生怕这奇妙的感觉会消失。这一刻,我很自由。好吧,扯远了,但你们要习惯,因为这是本书的写作风格。其实我有些纳闷,《论语》居然没上榜?想了想,这大约说明一提起名著、经典,大家脑海中时间浮现的就是小说,压根儿没诸子百家什么事儿。也难怪,我买菜时固然不需要列方程组计算差价,可是也用不着先问句:“有青笋于斯,沽诸?”然后老板大呼:“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我垫底,一句“于我如浮云”可安慰不了;我消沉、低落时,偶像的一首歌、心上人的一个微笑,也许比一句“士不可以不弘毅”更能振奋精神。都说《论语》有文字之美,可我觉得方文山的一段中国风歌词也不差啊。《论语》和我的生活无关,并不能带给我更多的什么,也许,我不需要阅读它。但,真的如此吗?先别急着下结论,听一件事:我认识一个很漂亮的女生。你瞧,我修饰“漂亮”时使用的是一个程度副词,“很”。她不爱化妆,而许多女生如果不化妆便不肯出门。还在大学校园时,这位女生经同学介绍,兼职做的平面模特,还去过漫展当showgirl。我曾很不好意思地请她无偿帮忙拍一组照片来做我一本书的封面,那是本以魑魅魍魉为主角的神话短篇小说集,她看后觉得很好玩,就爽快地答应了。可惜,她的照片还是没能成为封面,因为出版公司说封面宜抽象不宜具体。我很遗憾和抱歉,她倒不以为意。后,她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认真地生活着。而爱情上,追求她的人可想而知,有霸道总裁,也有位高多金的翩翩公子。但她至今单身,没有婚姻,也少有感情生活。原因,她说在她自己,因为她感到自己很难主动去跟什么人交往,也无力经营一段成熟的感情,因为她是那样、脆弱、多疑。而这种格的形成,只是因为她出身贫寒。我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过得好不好?遇到属于自己的真命天子了吗?格有没有改变?但每次想到她,我都会想起《论语》中孔子对仲弓说的话:“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出身又有什么关系?你以为出身会影响许多,可山川之神却未必这样想。当初许广平对鲁迅先生示爱时,不仅是他的学生,年龄上也小他十多岁,先生顾虑很多,不敢答应,并问:“为什么还要爱呢?”许广平答:“神未必这样想!”千年前,重门第出身的时候,夫子就不这样看,并且说就算你自己也那样认为,神都未必和你一样想。为什么生活在现代的你,反而要那样在乎呢?如果那个漂亮的女生知道孔子这样说,如果她理解这句话,会不会一切就都不一样了?这件事让我想到很多。如今丰富的物质享受、令人惊异的现代科技,让许多从前想也不敢想的问题变得轻而易举。但我们依然无法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安放自己的内心?不在方程的解中,无法求导,也无法积分。但在孔子与弟子们的对话中,埋下了线索。所以,我们需要阅读它。但我们怎样读呢?关于《论语》著名的梗,莫过于“半部《论语》治天下”了,既然半部就能治天下,那么整部呢?请自行推理。《语》辞隽永、内涵丰富,历史、政治、教育、文学、社会生活,以及立身处世等诸多方面,都有涉及,想要穷尽,不知需要怎样的才情和毅力。作为一个无法带出好的语文教师,听说,选读的方式和我更配。既然是选读,就一定要有选取标准,我们的标准是什么?先宕开一笔,说说2015 年的高考作文题: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对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博私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请考生给小陈、老陈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态度与看法。这个题目考查的其实是我们对情与理的深入思考,而说到情与理,又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论语》中“父攘羊”的故事。叶为“其父攘羊,其子之”,父亲如果偷了一只羊,违犯了法律,儿子就应该去告发并做,这才是“直”;而孔子则认为“子为父隐,父为子隐”,儿子为父亲隐瞒,不要去告发他,这样做才是“直”。前者强调的是礼法,后者强调的是人。题目中小陈选择了举报,从伦理角度来说,算是不孝行为,因为不符合“亲亲相隐”的文化传统;从法律角度来说,又是正确之举,对父亲实施的是终级关爱。这个题目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热议,出得很好。那么孔子的提法到底对不对?尤其是在法治观念盛行的今天,这种观点合适?这个我们先不去讨论,我们要看到的是:孔子的话虽然很简单,但是里面包含了他对某种价值观的评估与判断。他不是在回答一个人应该怎样做的问题,他是要回答所有人能不能这样做的问题。也就是,建立起社会的普遍价值观。他的核心思想是“仁”,是建立一个人与人之间充满温情的社会,而不是靠冷冰冰的规则来运行的社会,所以他有那样的判断。这便是我们选择的标准:先,取那些在立身做人方,有价值观判断意义的条目,因为它们会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生是理想的。知道了这点,我们才能明白如何安放自己的内心。其次,选取流传度广、字词文句几无争议的条目。《论语》中的一些字句该如何解释,至今仍无定论,若非孔子复生,只怕还要继续争论下去。既然无法确定,那便存而不论吧。再次,那些能体现孔子格、情感的,也为我们所选。以上三点,便是选读标准。此外,还有两点重要声明:一、本书所载的《论语》原文及译文,均以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简体字本(中华书局,2006 年12 月北京版,2013 年10 月北京6次印刷)为参考。杨先生的《论语译注》向来以准确、简练著称,是当代的《论语》读本之一,在学界和读者中深有影响。二、本书中的观点,有一些个人创见,但并非全部,大部分观点仍是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我所做的工作,其实是一个语文老师所擅长的,将这些过于学术的专业观点,以一种新鲜活泼的方式、更接地气的方式讲给学生听,激起他们对《论语》的兴趣和热爱。那么也许有人要问了,你这样做,有意义吗?有一段时间,我对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深感兴趣,吃货的本按捺不住。但欲研究先书,于是找到一本《烹调原理》来读。书名不奇怪,但特别的是作者,张起钧,是一位哲学家。这本书开哲学家研究食道之先河,但我觉得吴森为其写的序言更重要。他说哲学教授们的一般著作,讨论的多半是“道”“仁义”“心”“良知”“存在”“辩”“分析”“综合”等抽象的概念,喜欢把这些题材翻来覆去地一谈再谈。这些名词的分析和观念的游戏,对人类文化经验的贡献究竟在哪里呢?问得多好。如果学术的、专业的东西,不能和人的日常生活发生联系,而只是局限在少数专家学者的手中,被拿来去做好像永远都做不完的分析论,那学术的意义究竟何在?市面上目前似乎还找不到一本真正写给非专业读者看的《论语》解读著作,我这样做的意义,就是架起一座桥,连接起学术研究与阅读兴趣。把所有事情都当成学问,那生活会变得味如嚼蜡,失去乐趣;但反过来,把所有的事情都不当成学问,则会过得浮浅无聊。愿大家都能在其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