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高秉涵回忆录9787510849381
  • 正版全新
    • 作者: 高秉涵 口述;张慧敏,孔立文 整理著 | 高秉涵 口述;张慧敏,孔立文 整理编 | 高秉涵 口述;张慧敏,孔立文 整理译 | 高秉涵 口述;张慧敏,孔立文 整理绘
    •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高秉涵 口述;张慧敏,孔立文 整理著| 高秉涵 口述;张慧敏,孔立文 整理编| 高秉涵 口述;张慧敏,孔立文 整理译| 高秉涵 口述;张慧敏,孔立文 整理绘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2-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240000
    • 页数:286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0849381
    • 版权提供:九州出版社
    • 作者:高秉涵 口述;张慧敏,孔立文 整理
    • 著:高秉涵 口述;张慧敏,孔立文 整理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39.80
    • ISBN:9787510849381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7-02-01
    • 页数:286
    • 外部编号:1201453086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序:未曾长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柴静)
    章 我的家世
    一、姥爷与姥姥
    二、爷爷和奶奶
    三、父亲和母亲
    四、姨妈和姨父
    五、二姐和四姐
    六、两位姐姐
    第二章 离家南下
    一、的晚餐
    二、一口糯米白糖饭
    三、在父亲的坟前
    四、母亲的叮咛
    五、181旅541团
    六、与一面之交
    七、让人失望的边营小学
    八、生病的学生们
    九、渡向瓜洲
    十、被大胡子医生救了一命
    十一、一件难忘的小棉袄
    十二、我们被国军抛弃了
    第三章 逃亡路上
    一、181师的学兵
    二、溃散长江边
    三、冥冥中的天意
    四、医官的生离死别
    五、生命在“哗啦”声中消失
    六、土地庙惊魂
    七、石陂的奶奶
    八、溪水中消逝的杨医官
    九、建瓯桥上的犹豫
    十、两条腿被烫伤了
    十一、戴红五星的解放军卫生员
    十二、白土镇的阿娟妈十三、难忘的田头村
    十四、厦门滩头
    十五、海上惊魂
    第四章 初到台湾
    一、我是一个小逃兵
    二、从高雄到台北
    三、以垃圾为食的日子
    四、救我于苦难的孔伯伯
    五、变命的一次邂逅
    六、我又当兵了
    七、我的台湾小朋友
    八、那些温暖的瞬间
    九、苦读中的“大插曲”
    第五章 成家立业
    一、考上军法学校
    二、在金门当法官
    三、终生愧疚的一次宣判
    四、在太武山中央坑道
    五、违背长官意志
    六、避免一起军中冤案
    七、粉红色的军法审判
    八、我在台湾有了一个家
    九、走上律师生涯
    十、一桩“冤案”引起的佳话
    十一、为一位逆子作辩护
    十二、可怜天下父母心
    十三、三个孩子的不同成长之路
    十四、出席世界法学会十五、站在“倒扁”前台
    第六章 游子回家
    一、来自故乡的泥土
    二、我的封家书
    三、四十八年后姐弟重聚
    四、为了回家我们走上街头
    五、四十三年后游子回家
    六、组建菏泽旅台同乡会
    七、首次组团返乡
    八、五十年后的同学聚会
    九、父母合葬
    十、心系家乡教育
    十一、母校校庆
    十二、捐建家乡小学
    十三、接待访台乡亲
    第七章 送“老兵”回家
    一、我与老兵结缘
    二、走上送“老兵”回家的长路
    三、孤守一夜风雨
    四、骨灰坛的几次历险
    五、在地愿结连理枝
    六、九十一岁母亲等到的“儿子”
    七、等待返乡中离世的老兵
    八、从新疆伊犁回来的儿子
    九、七份公
    十、撒在他钟情的土地上
    十一、把悲伤留给自己的老兵
    十二、湮没在茫茫岁月里
    十三、有一种情怀叫乡愁
    十四、谁人能懂游子心
    第八章 荣耀祖国
    一、我成了小说的主人公
    二、在呼和浩特路遇“熟人”
    三、接受柴静采访
    四、成了“感动中国人物”
    五、参加中央电视台颁奖
    六、清明节的祭奠
    七、把奖杯捐给档案馆
    八、两首思乡曲
    九、做真实的自我
    十、许个心愿
    十一、寻根消“独”之旅
    后记
    附录:高秉涵年谱简编

    高秉涵,1935年出生于山东菏泽。1949年,辗转流落台湾地区。经十年寒窗,于1963年大学法律系,旋即通过,入伍任职法官。十年后退伍,通过律师,即转任执业律师,服务法律界逾五十年。二十几年以来,他陆续将一百多位台湾地区老兵的遗骨运回大陆原籍,并为家乡赞文教事业。被央视评为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央视《看见》《面对面》、凤凰卫视《冷暖人生》栏目都做过专题,靠前众多媒体报道。
    张慧敏,女,祖籍山东,中作协会会员,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会员,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1993年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鲁迅文学院第三届高研班学员。发表文学作品多部,有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解放军文艺新作品奖,武警文艺奖等。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回家》等。多部小说转让影视改编版权。
    孔立文,男,祖籍河北,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硕士,新疆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秋水长天》、中短篇集《守望天山》。曾荣获“吴承恩文学艺术奖”、2007年度军旅很好文学作品奖、“武警文艺奖”、“伊犁文艺奖”等。电影剧本《天山不了情》获第七届新闻出版“扶持青年很好电影剧作计划”。

    序:未曾长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柴?静 一 “我是踩着尸体上船的。”高秉涵说。 数万人在厦门的海滩上等船,来了两艘,每艘多能装一万人。他十三岁,拖着一根棍子,瘸着腿站在人群里,他不知道这是哪儿,也不知道要去哪儿,他离开山东老家逃难一年多了,他妈妈说,跟着人流走,要活下去。 天亮的时候登陆艇靠岸,人像海水一样往上冲,刚开始没有一个能进去,全都卡在门口,“挤不进去就往下踩呀,就这么踩着人上满了。” 他肩膀一沉,身后有个兵拿托往下拼命压小孩子的肩膀,准备踩着他上船,一个军官一把士兵从他肩上打下来,救了他,“我上了船两只脚都没有鞋子了,鞋子老早就掉了,踩的都是人,都没有走路,是被推上去了。你不走都不行。” 船要关门,门还卡着很多人,关的时候,有的人从颈部一下切掉了,有的人是切断一条腿。比起那个场面,孩子更害怕的是声音——船刚刚离开岸,没有上船的人喊的声音,“那就是鬼叫一样,大声叫。听不清楚,都在叫。” 有些没上船的兵,拿着就对着船上的人打,机打过来,甲板上的人死了一大片,都是血。一个炮弹落到船上,又死了一大群人,如果是大炮弹,船就会沉了。 他躲在船舱的厕所里,里面挤了七八个人,“站的地方动都不能动啊,就是这样到台湾来了。” 这是1949年,艘开往台湾的登陆艇。 二 高秉涵的外祖父叫宋绍唐,清末批公费留学生,在日本追随加入同盟会,是资深的元老派,后任东昌府知府。 高秉涵的母亲叫宋书玉,与丈夫在山东菏泽农村创办新式小学,发展乡村教育。1948年,内战激烈,一个家庭就此分崩,高秉涵的父亲是学校校长,在地方中被杀,姐姐失踪,后来才知道是去了延安,“我父亲死的时候,我大姐正在高喊口号,给她颁奖,她是模范女青年。” 母亲担心十三岁的儿子安危,在他包袱里放了二十块袁大头,一根父亲死亡时身上的绳索,一张初中新生入学明,命他在父亲坟前磕了三个头后,让他离开家,去投奔设在南京的流亡学校。 母亲送他到东关外上车,马车上是木板,两个车轮是汽车胎,一二十个同学,都坐在自己行李包袱上。上了车天就亮了,母亲怕他记不住,拧了一下儿子的耳朵,“跟着帽子上有太阳的部队走,他们回来你才能回来,如果你早回来,就跟你父亲一样了,知道了么?” 9月石榴刚熟,姥姥摘了一颗,塞在他手里,大石榴已经熟得裂开了口,小孩子看着鲜红晶亮的榴籽,忍不住低头吃了一把。这一口的工夫,同学推他:“你妈喊你。” 他一扭头,车已经拐过弯,他妈再也看不到了。 七十七岁的高秉涵说:“我这一辈子再也不吃石榴。” 三 他把裤脚卷起来,小腿上全是黑色的伤疤,他一生不能穿短裤,没有进过泳池。 知道是陈年的疤痕了,但我还是不敢来回摸,只把手轻盖在上面,上面没有肉,只是一块一块黑色的皮。 他微笑,“都被虫子吃完了。” 六十年前,南京学校解散,学生们一哄而散,他无处可去,不敢返家,跟着人流走,走了两千多公里,七个省。稻田里也全是人,汽车、骡马、伤兵、难民……军队扎营做饭时,他扯一片芭蕉叶,窝一点粥喝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