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醉染图书桥滩记9787541140679
¥ ×1
江如璧玉盐似雪
老桥下面是盐舟
川省盐码头
四望关上贾客行
江浒一滩
花盐街与宝庆街
鹾官晏安澜
洋员时代的犍乐盐场
“盐溉”小镇
“太和全”春秋
盐业世家“吴景让堂”
1938年的抗战盐都
小城名票记
故宫文物车运盐济陕纪事
逃伶蒋叔岩
陈蝶仙父子桥滩办厂
隐者南怀瑾
范旭东西迁记
建设“新塘沽”
“永利号”小火轮
黄海化工研究社琐忆
深井故事
科学小院里的爱情
熊十力办学记
民国画缘
龚静染,诗人、作家。1967年冬生,在乐山五通桥度过了童年时代,现居成都。2014年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浮华如盐》。
龚静染除了在寻历之中,不断地让我们看见人的真淳与坚定,不断地让我们感动于山川之美,他还不断地在历史中让昔日的故乡重现。是的,江山可以异代,但文化之香,自然之美,人淳,在《桥滩记》中却是永恒的。
--网友剪
?《桥滩记》不只是在挖掘、描述历史,也是在阐释历史,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历史观。作者的历史观:普通人的行为和情感,也构成了历史。
--网友我从北方来
序
王振忠
二十多年前,我对盐政史下过一点工夫。其间,花费了不少精力,探讨明清盐商与城镇、区域文化、社会变迁的相关问题。1992年,我曾在四川自贡的《盐业史研究》上发表学术。印象较深的是,同期杂志上碰巧还刊载有一幅《五通桥盐场诗意纨扇图》。此一画幅,是著名学者、四川大学徐中舒教授于1978年捐赠给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的文物。该图上方正中题有一首七言律诗:
波撼长堤万灶烟,轻舟双桨水中天。
人居四望云湘外,桥隐五通山寺前。
架影高低筒络绎,车声轳辘井相连。
江头日暮乡心远,景仰峨眉月正圆。
作者杜廉(任之)的这首诗,既描绘了五通桥的名胜,又状摹了盐场的劳动场景,为细和生动——在长堤烟景之中,五通桥盐场一派人声鼎沸的热闹景象。在转动的轳辘声中,在往来不绝的车与人之间,有作者对于乐山峨眉一隅的乡恋之情……
五通桥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汉时为益州犍为郡南安县地,此后政区隶属屡经变易,1951年,经中央人民内务部批准,成立五通桥市(协置市),这是因盐设市的又一范例。后由于种种原因,五通桥成为乐山市属下的县级区,虽然行政区划变了,但五通桥的盐业历史却是不能让人忘记的。
我曾看过一些图片,从中可见:五通桥依山傍水,山环水绕,岷江自北向南纵贯区境,茫溪河、拥斯江穿城而过,二者将五通桥分为四望关、青龙嘴和竹根滩三个部分,彼此之间则以各式桥梁相连通。碧波之上,长桥横卧,岸边古榕密植,浓荫数里。沿河半边街,因山就势,各类建筑层层叠叠,光影摇曳,与周遭的青山绿水互为景观。
明清时期,随着盐业的兴盛,五通桥一带井灶遍布,其时有“金犍为,银富顺”之说,“金犍为”即指五通桥一带的盐业。及至清末民初,因盐业兴旺带动的三百六十行均相当繁盛,当地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民俗文化。抗日战争时期,内迁及在五通桥当地新建的一批企业和科研单位,又入先的生产技术,从而奠定了五通桥一带现代工业的基础。数持续的发展,使得五通桥不仅历史文化悠久,而且还与长江中下游各地有着极为频繁的互动。
“诗意纨扇图”的体裁,通常与文人间的交相唱和密切相关,这让我联想到了江淮之间的扬州。盛清时代,“扬州繁华以盐盛”,两淮鹾商豪侈风雅,他们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文人墨客宾朋酬唱,提风倡雅,从而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淮扬文化。而《五通桥盐场诗意纨扇图》,也让人想到了五通桥盐场的兴盛,以及与之相伴而生的各类文化现象。
今读《桥滩记》,龚静染先生以舒畅的文字,为我们勾勒了五通桥的历史、民俗和文化。书稿以盐业为中心,将相关的历史掌故、民情风俗、人生故事等融为一体,令人兴味盎然。书中讲述的一些名人逸事,读来颇感亲切。1997年,著名历史地理学家石泉先生,曾托人惠赐李涵教授所著的《缪秋杰与民国盐务》一书。李涵教授为石泉先生的夫人(原名缪希相),系缪秋杰之女,该书提及缪氏的两度入川,但并未展开太多的生活细节。如今,读了《桥滩记》一书,我对这位在中国盐务近代化历程中有着杰出贡献的人物,有了更多的了解。此外,书中有关冯玉祥、丰子恺、熊十力、南怀瑾、范旭东等人在五通桥的活动,亦描绘得栩栩如生……
我没有到过五通桥,与静染先生亦素未谋面,但作者娓娓道来的文字,着我走进这个迷人的川南小城,这应当就是民俗的魅力,也是流畅文笔的一种穿透力吧。
2015年元月于上海
(作者为著名学者、复旦大中国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
师,著有《水岚村纪事:1949年》《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等)
本书是一部描写民国抗战时期盐业重镇五通桥的历史随笔集。作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盐业主产区,五通桥对抗战时期中国的盐业经济、化工科技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书通过对四川“盐码头”——五通桥的独特描述,将厚重的历史与个人的记忆融为一体,真实地记录了一块江湖飞地的岁月变迁,讲述了民国以来一个工商业小城鲜活的“小历史”。大时代下的因缘际会赋予了这个小城别样的风采,人物的勾连,娓娓道来,令人兴味盎然。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