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醉染图书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区位评价9787564153045
¥ ×1
总序
前言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城市功能转型与提升
1.1.2城乡统筹与社会公平
1.1.3公平效率的合理协调
1.1.4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2相关概念界定
1.2.1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1.2.2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区位
1.3本书框架及研究方法
1.3.1研究框架
1.3.2研究方法
2新时期我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
2.1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化
2.1.1省域尺度
2.1.2城市尺度
2.2相关规划与配套标准
2.2.1控制单元与设施类型
2.2.2设施区位布局要求
2..常规规划布局方法
2.2.4设施布局的差异与时序
2.2.5不同部门规划的衔接
.供给与使用的空间表现
..1配套速率与城市空间的扩张
..2中心与外围地区发展差异
..行政区与设施服务范围
..4不同属社区发展现状
2.4新时期发展的核心矛盾
2.4.1主体多元化
2.4.2供需不对称
2.4.3公平与效率不协调
2.5新型城市化的发展要求
3基本公共服务相关理论研究述评
3.1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3.1.1区位论的发展历程概述
3.1.2生产业区位研究
3.1.3生活业区位研究
3.1.4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1.5公共服务的评价研究
3.2理论研究进展小结
3.2.1相关理论概念界定
3.2.2研究范围和对象
3..研究视角与原则
3.2.4研究成果与实践的关系
3.2.5公共服务空间评价
3.3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与突破点
3.3.1多元统一的研究平台与框架
3.3.2定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
3.3.3时空统一的研究与评价视角
3.3.4以人为本的评价与规划理念
4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区位评价理论框架与影响要素
4.1区位评价理论基础
4.1.1复杂科学的概念及其特征
4.1.2复杂科学视角下的基本公共服务研究
4.1.3复杂科学中的主体与客体
4.2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主客体以及主体间
4.2.1主体与客体
4.2.2主体间及其体现
4.3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区位评价主体框架
4.4区位评价框架构成主体影响要素分析
4.4.1供给主体影响要素分析
4.4.2使用主体影响要素分析
4.4.3规划协调中介影响要素分析
4.5基于主体视角的区位评价基本原则
4.5.1以公平与效率的合理协为中
4.5.2以满意度和需求度作为评价标准
4.5.3以空间与时间作为表现形式
5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区位评价模型与框架
5.1区位评价的共同价值观
5.1.1公平观
5.1.2效率观
5.1.3新型城市化下公平与效率的内涵与价值观
5.2公平与效率的空间评价模型
5.2.1基本条件设
5.2.2空间公平与空间效率
5.3基于居民满意度与需求的问卷评价方法
5.3.1问卷调研方法的设计
5.3.2问卷内容设计
5.3.3预调查与问卷修改
5.3.4问卷调查的实施
5.4基于供给主体的评价模型解释与修正
5.4.1空间公平与空间效率的相对关系
5.4.2设施运营效率和质量
5.5基于使用主体的模型优化
5.5.1基于社区差异的居民出行结构模式
5.5.2居民选择设施主要要素的差异
5.6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区位的综合评价框架
5.6.1复杂科学视角下的区位评价方依据
5.6.2区位评价综合框架
6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区位评价模型的综合应用
6.1实研究对象的选择
6.2南京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现状特征
6.2.1政策体制
6.2.2财政投入
6..空间布局
6.2.4公众参与
6.3使用主体视角下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与需求评价
6.3.1主城区
6.3.2主城外围地区——栖霞区
6.3.3开发区——南京高新片区
6.4南京都市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公平与效率评价
6.4.1医疗设施
6.4.2教育设施
7综合评价总结及延伸探讨
7.1综合评价总结
7.1.1主城区
7.1.2主城区边缘区
7.1.3乡镇地区
7.2南京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
7.2.1主城区边缘区
7.2.2乡村地区
7.3综合评价模型的可行与延伸探讨
7.3.1评价模型的适用范围
7.3.2评价模型的适用条件
7.3.3评价模型的可靠与可行分析
7.4新时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框架与内容建议
7.4.1总体规划阶段
7.4.2控制详细规划阶段
7.4.3小结
7.5基于综合评价模型基础上的工作考核框架
8结语
8.1主要结论
8.2研究不足与有待解决的问题
8.3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表格来源
后记
胡畔,女,江苏省镇江人,博士,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系讲师。2008年于南京大学地理学院区域与城市规划系获城市规划专业士学,2013年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系获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与城乡总体规划、产业规划。主持自然科学青年项目“大都市边缘区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特征及规划方法研究——以南京市为例”(51408318)以及中央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与方法研究”(SK2014001)。近几年先后在《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研究》等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多篇,参与自然科学项目1项(71403125)、社会科学重点1项(12AZD100)以及江苏省自然科学、南京市“十二五”规划究等课题的研究,参与多项城镇总体规划以及城市产业专题研究等项目。
王兴平,男,1970年7月生,博士,1992年起参加城乡规划专业技术工作至今。现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不错城市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东南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先后入选“世纪很好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和“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