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三网融合技术9787118093520
  • 正版全新
    • 作者: 付冲,任彦斌,夏泳 编著著 | 付冲,任彦斌,夏泳 编著编 | 付冲,任彦斌,夏泳 编著译 | 付冲,任彦斌,夏泳 编著绘
    • 出版社: 国防工业音像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1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付冲,任彦斌,夏泳 编著著| 付冲,任彦斌,夏泳 编著编| 付冲,任彦斌,夏泳 编著译| 付冲,任彦斌,夏泳 编著绘
    • 出版社:国防工业音像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11-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650.00千字
    • 页数:410
    • 开本:16开
    • ISBN:9787118093520
    • 版权提供:国防工业音像出版社
    • 作者:付冲,任彦斌,夏泳 编著
    • 著:付冲,任彦斌,夏泳 编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79.00
    • ISBN:9787118093520
    •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4-11-01
    • 页数:410
    • 外部编号:1201026546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三网融合技术概述
    1.1三网融合的概念与意义
    1.2三网融合的技术背景与业务基础
    1.2.1电信网
    1.2.2广播电视网
    1..计算机网络
    1.3三网融合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三网融合的全球发展现状
    1.3.2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现状与进展
    1.4三网融合的目标和发展策略
    第2章数据通信理论基础
    2.1数据通信概述
    2.1.1数据与数据信号
    2.1.2数据通信的概念
    2.2数据传输方式
    2.2.1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
    2.2.2串行传输与并行传输
    2..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
    2.2.4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数据传输
    .数据通信传输信道
    ..1信道类型及其特征
    ..2数据传输媒质
    ..传输损耗
    ..4信道容量
    2.4数据编码技术与多路复用技术
    2.4.1数据编码技术
    2.4.2频分多路复用(FDM)
    2.4.3时分多路复用(TDM)
    2.4.4码分多址复用(CDMA)
    2.4.5波分多路复用(WDMA)
    2.5数据信号的差错控制
    2.5.1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2.5.2简单的差错控制编码
    2.5.3汉明码及线分组码
    2.5.4循环码
    2.6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能指标
    2.6.1有效指标
    2.6.2可靠指标
    第3章Internet与IP通信
    3.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1.1分组交换技术
    3.1.2网络协议与分层
    3.1.3OSI参考模型
    3.1.4TCP/IP参考模型与协议集
    3.2网际协议IP
    3.2.1IP分组格式
    3.2.2IP地址
    3..IP分组转发流程
    3.2.4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
    3.3Internet的路由选择协议
    3.3.1Internet路由选择协议概述
    3.3.2RIP协议
    3.3.3OSPF协议
    3.4TCP与UDP协议
    3.4.1运输层协议概述
    3.4.2TCP协议
    3.4.3UDP协议
    3.5网络地址转换NAT
    3.6IPv6
    3.6.1IPv6分组格式
    3.6.2IPv6的扩展首部
    3.6.3IPv6的地址空间
    3.7下一代网络(NGN)
    3.7.1NGN概述
    3.7.2NGN体系结构
    3.7.3NGN中的网关
    3.7.4软交换技术
    第4章三网融合下的承载网
    4.1数据传送网
    4.1.1ATM网
    4.1.2数据数字网
    4.1.3帧中继网
    4.2同步数字系列
    4.2.1SDH概念和特点
    4.2.2SDH帧结构
    4..SDH同步复用和映原理
    4.2.4SDH自愈网
    4.3基于SDH的MSTP
    4.3.1MSTP概念及特点
    4.3.2MSTP的发展过程
    4.3.3MSTP的功能模型和实现
    4.4ASON
    4.4.1ASON概念及特点
    4.4.2ASON的体系结构
    4.4.3ASON控制平面的关键技术
    4.4.4ASON生存策略
    4.5卫星通信系统
    4.5.1卫星通信概述
    4.5.2卫星通信网
    4.5.3卫星通信业务
    4.6的光传送技术
    4.6.1WDM系统
    4.6.2OTN技术
    4.6.3分组传送网
    4.7三网融合对承载网的要求
    4.7.1承载网的IP化
    4.7.2承载网的宽带化
    4.7.3多业务承载
    4.7.4IPTV对承载网络的要求
    第5章三网融合下的接入网络
    5.1接入网概述
    5.1.1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5.1.2接入网的分类
    5.1.3接入网的主要特点
    5.2普通Modem接人技术
    5.3xDSL接人技术
    5.3.1DSL接入技术
    5.3.2HDSL接入技术
    5.3.3ADSL接入技术
    5.3.4VDSL接入技术
    5.4以太网接人技术
    5.4.1以太网简介
    5.4.2IEEE80.标准
    5.4.3CSMA/CD协议
    5.4.4千兆以太网技术
    5.4.5VLAN技术简介
    5.4.6基于VLAN的以太网接入技术
    5.5电缆调制解调接人技术
    5.5.1CableModem的系统构成
    5.5.2CableModem工作原理
    5.5.3CableModem的分类
    5.5.4CableModem典型产品介绍
    5.6无源光纤接入技术
    5.6.1PON技术简介
    5.6.2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
    5.6.3GPON
    5.7无线局域网接入
    5.7.1IEEE802.11系列标准
    5.7.2IEEE802.11标准的组成及组网结构
    5.7.3IEEE802.11物理层规范
    5.7.4IEEE802.11MAC层规范
    第6章三网融合下的业务平台融合
    6.1广播电视网业务平台
    6.1.1数字广播电视简介
    6.1.2数字广播电视的组成
    6.1.3NGB
    6.2PSTN业务平台
    6.2.1PSTN概述
    6.2.2PSTN网络结构
    6..PSTN编码计划
    6.2.4PSTN信令
    6.3移动通信业务平台
    6.3.12G通信系统
    6.3.G通信系统
    6.3.34G通信系统
    6.4三网融合的统一业务平台――IMS
    6.4.1IMS概述
    6.4.2IMS关键技术
    6.4.3IMS的工作过程
    6.4.4IMS安全
    第7章三网融合的典型业务――IPTV
    7.1IPTV概述
    7.1.1IPTV基本概念
    7.1.2IPTV业务介绍
    7.1.3IPTV系统架构
    7.1.4IPTV业务在国内外的发展和应用现状
    7.2IPTV视频编解码技术
    7.2.1视频编解码器工作原理
    7.2.2预测编码
    7..变换编码与量化
    7.2.4熵编码
    7.3流媒体技术
    7.3.1流媒体技术简介
    7.3.2流媒体数据的传输
    7.3.3流媒体传输工作流程
    7.4组播技术
    7.4.1组播技术简介
    7.4.2实现组播的网络协议
    7.5IPTV媒体层
    7.5.1IPTV的节目内容
    7.5.2IPTV媒体内容的储存
    7.5.3IPTV媒体内容的分发管理
    7.6IPTV业务管理平台
    7.6.1IPTV业务管理平台概述
    7.6.2用户管理功能
    7.6.3认鉴权功能
    7.6.4媒体资产管理功能
    7.6.5计费账务系统
    7.6.6统计分析功能
    7.6.7网络管理功能
    7.7IPTV机顶盒技术
    7.7.1IPTV机顶盒的业务及功能要求
    7.7.2IPTV机顶盒的架构
    参考文献

    付冲,博士,副教授。硕士导师,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媒体信息安全、下一代互联网及医学图像处理等。
    任彦斌,东北大学副编审。自控系任教5年,学术期刊《控制与决策》创刊时调任编辑,策划、申报《三网融合技术》入选“十二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为项目负责人。编辑的“十一五”规划教材、专著,获省很好图书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等奖、书奖各两项;策划立项“十二五”省重点图书四种,其中《能源与工程》为靠前作者;执笔《东北大学校志》(1版)自控系沿革等篇章;发表10篇:完成冶金部和伊敏、铁法煤矿MIS课题,通过部级鉴定。先后获省部级奖9项。作为第二作者,编著“十二五”重点图书1部;作为靠前作者,撰写省立项图书3部,新华书店发行3万册。
    夏泳,国网辽宁省电力公司本溪供电公司高工,副总,从事信息通信、电网智能巡检等方向研究多年。作为主要起草人编写的电力行业标准(DLT359—2010)由能源局发布、实施:获省部级奖两项:作为第二作者,出版专著1部(CIP2014259401);编著“十二五”重点图书1部(第三作者),在靠前外期刊发表7篇。

    《三网融合技术》理论与工程应用案例融合讲解,内容丰富、语言简捷,可供高校信息类通信工程、计算机应用及相关专业生、教学选用,也可供从事通信工程、三网融合及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及培训使用。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