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材料强韧学基础9787313082
  • 正版全新
    • 作者: 王磊,涂善东 编著 | 王磊,涂善东 编编 | 王磊,涂善东 编译 | 王磊,涂善东 编绘
    •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9-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王磊,涂善东 编著| 王磊,涂善东 编编| 王磊,涂善东 编译| 王磊,涂善东 编绘
    •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9-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24000.0
    • 页数:269
    • 开本:16开
    • ISBN:9787313082329
    • 版权提供: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作者:王磊,涂善东 编
    • 著:王磊,涂善东 编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38.00
    • ISBN:9787313082329
    •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2-09-01
    • 页数:269
    • 外部编号:120038605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绪论
    1.1 材料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1.2 各种材料的特
    1.3 材料的损伤与断裂
    1.4 断裂力学的发展与材料的强韧化
    1.5 本书的构成
    参考文献
    思考题
    第2章 材料的静载力学行为
    2.1 材料的拉伸能
    2.1.1 拉伸曲线和应力一应变曲线
    2.1.2 脆材料的拉伸能
    2.1.3 塑材料的拉伸能
    2.1.4 高分子材料的拉伸能
    2.1.5 复合材料的拉伸能
    2.2 材料在静载荷下的力学能
    2.2.1 加载方式与应力状态图
    2.2.2 扭转
    2.. 弯曲
    2.2.4 压缩
    . 材料的弹变形
    ..1 弹变形的基本特点
    ..2 弹变形的物理本质
    .. 虎克定律
    ..4 弹模量的意义
    ..5 弹模量的影响因素
    .. 弹比功
    .. 包辛格效应
    .. 弹后效
    .. 弹滞后环
    2.4 材料的塑变形
    2.4.1 塑变形的基本特点
    2.4.2 塑变形的物理过程
    2.4.3 单晶体与多晶体材料塑变形的特点
    2.4.4 形变织构和各向异
    2.5 屈服
    2.5.1 屈服现象及唯象理论
    2.5.2 屈服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2.5.3 屈服判据
    参考文献
    思考题
    第3章 断裂与断裂力学基础知识
    3.1 材料的断裂
    3.1.1 断裂的分类
    3.1.2 断口的宏观特征
    3.1.3 晶体的理论断裂强度
    3.1.4 材料的实际断裂强度
    3.1.5 脆断裂机理
    3.1.6 脆断裂的微观特征
    3.2 韧断裂
    3.2.1 韧断裂机理
    3.2.2 韧断裂的微观特征
    3.3 复合材料的断裂
    3.3.1 纵向拉伸破坏
    3.3.2 横向拉伸破坏
    3.4 缺口与温度效应
    3.4.1 缺口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3.4.2 缺口及其表示方法
    3.4.3 缺口试样弯曲冲击及冲击韧
    3.4.4 材料的低温脆现象
    3.4.5 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及其影响因素
    3.5 材料的断裂韧
    3.5.1 断裂韧的基本概念
    3.5.2 裂纹附近的应力场
    3.5.3 裂纹塑区的大小及其修正
    3.5.4 裂纹扩展的能量释放率GI
    3.5.5 断裂韧的影响因素
    3.5.6 平面应变断裂韧KI。的测试方法
    3.5.7 弹塑状态的断裂韧
    3.5.8 动态载荷与典型环境下的断裂韧
    参考文献
    思考题
    第4章 材料的强化与韧化
    4.1 金属及合金的强化与韧化
    4.1.1 均匀强化
    4.1.2 非均匀强化
    4.1.3 细晶强化与韧化
    4.1.4形变强化
    4.1.5第二相强化
    4.1.6 强化方法
    4.2 陶瓷材料的强化与韧化
    4.2.1 陶瓷材料的强度特点
    4.2.2 陶瓷材料的强化及方法
    4.. 陶瓷材料的韧化及方法
    4.2.4 影响陶瓷材料强度的主要因素
    4.2.5 影响陶瓷材料韧的主要因素
    4.3 高分子材料的强化与韧化
    4.3.1 高分子材料的强度特点
    4.3.2 高分子材料的强化方法
    4.3.3 高分子材料的韧化方法0
    4.4 复合材料的强化与韧化
    4.4.1 复合强化原理
    4.4.2 复合韧化原理与工艺
    4.5 材料强韧化过程的力学计算
    4.5.1 宏、细观平均化计算法
    4.5.2 层状结构的细观模拟计算法
    4.5.3 强度的统计计算法
    4.5.4 宏、细、微观三层嵌套模型
    参考文献
    思考题
    第5章 材料的疲劳
    5.1 疲劳现象
    5.1.1变动载荷
    5.1.2疲劳断裂的特点
    5.1.3 疲劳宏观断口
    5.2 金属疲劳断裂过程及其机理
    5.2.1 疲劳裂纹的萌生
    5.2.2 疲劳裂纹的扩展
    5.. 疲劳短裂纹
    5.2.4 疲劳裂纹扩展机制与疲劳断口微观特征
    5.3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与门槛值
    5.4 疲劳强度指标
    5.4.1 S-N曲线与疲劳极限
    5.4.2 过载持久值与过载损伤界
    5.4.3 疲劳缺口度
    5.5 影响疲劳能的因素
    5.5.1 载荷因素
    5.5.2 表面状态
    5.5.3 组织因素
    5.6 低周疲劳
    5.6.1 低周疲劳及△£一N曲线
    5.6.2 循环硬化与循环软化
    5.7 材料的疲劳
    5.7.1 高分子材料疲劳特点
    5.7.2 陶瓷材料疲劳特点
    5.7.3 复合材料疲劳特点
    参考文献
    思考题
    第6章 材料的高温力学能
    6.1 材料的蠕变及高温力学能
    6.1.1 材料的蠕变现象
    6.1.2 材料的高温力学能指标
    6.2 蠕变变形、损伤与断裂的物理机制
    6.3 蠕变特的描述与参数外推
    6.3.1 蠕变特的描述
    6.3.2 蠕变能的参数外推方法
    6.4 材料在高温下的韧
    6.5 材料的应力松弛特
    6.6 材料的高温疲劳能
    6.6.1 高温疲劳的概念
    6.6.2 高温疲劳蠕变的交互作用
    6.7 影响材料高温力学能的因素
    6.7.1 材料的成分与制造工艺的影响
    6.7.2 材料使用环境的影响
    6.7.3 载荷质的影响
    参考文献
    思考题
    第7章 材料的磨损
    7.1 磨擦与磨损的基本概念
    7.1.1 摩擦及类型
    7.1.2 磨损及类型c
    7.2 金属磨损机制及影响磨损抗力的因素
    7.2.1 磨料磨损
    7.2.2 粘着磨损
    7.. 疲劳磨损
    7.2.4 冲蚀磨损
    7.2.5 腐蚀磨损
    7.2.6 微动磨损
    7.3 金属材料磨损试验方法
    7.3.1 试验方法分类
    7.3.2 磨损试
    7.3.3 耐磨及磨损率的测量方法
    7.4 非金属材料的磨损能
    7.4.1 陶瓷材料的磨损及机理
    7.4.2 高分子材料的磨损及机理
    7.4.3 人工关节材料的磨损能
    参考文献
    思考题
    第8章 材料强韧学的应用及其展望
    8.1 1 大材料强度与塑的比较
    8.1.1 压头引起的表面变形
    8.1.2 表面变形的能量理论
    8.1.3 机械加工损伤抗力
    8.2 三大材料断裂韧的比较
    8.2.1 三大材料的断裂特点及机制
    8.2.2 三大材料的韧比较
    8.3 材料强韧学与强韧化
    8.3.1 材料设计
    8.3.2 显微组织控制
    8.3.3 纳米技术与晶界控制
    8.4 材料强韧评与标准问题
    参考文献
    思考题

    《材料强韧学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系列教材)》是根据我国高等理工科院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需要、根据2008年11月由高等校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精品教材编写研讨会决议组织编写的。
    本书是考虑到学生已修完诸如《材料科学基础》、《工程力学》等课程,为进一步加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有关结构材料的知识而编写的。
    本书由东北大学王磊教授(、、、4、8章)、华东理工大学涂善东教授(第5、6、7章)执笔编写,思考题由东北大学刘杨博士编写。全书由王藉教授统稿,周玉院士主审。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