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当代中国人文观察(增订本)9787301164907
  • 正版全新
    • 作者: 陈平原著 | 陈平原编 | 陈平原译 | 陈平原绘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陈平原著| 陈平原编| 陈平原译| 陈平原绘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275000
    • 开本:16开
    • ISBN:9787301164907
    • 版权提供: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陈平原
    • 著:陈平原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32.00
    • ISBN:9787301164907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09-01-01
    • 页数:0
    • 外部编号:11508564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新版序
    初版自序
    近中国精英文化的失落
    一 商品经济大潮与通俗文化的挑战
    二 文化精英的社会角色及经济地位
    三 泛政治意识、崇拜以及平民文学的迷思

    当代中国人文学者的命运及其选择
    一 人文学者的失落感
    二 三个时期三种研究心态
    三 文化人与学院派
    四 重建学术自信

    学术史·知识分子·民族主义——与东京大学渡边浩教授对话
    一 学术史
    二 知识分子
    三 民族主义
    (附录)“民族主义”及——答吴晓东问

    网络时代的传统文化
    一 “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
    二 关于“两种文化”的论争及其
    三 网络时代的文化承传
    四 答听众问

    当代中国的文言与白话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学风的转变与文言的重现
    三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顺利推广
    四 关于高考作文《赤兔之死》的论争
    五 如何感受纳兰德
    六 怎样看待文言之“模仿秀”

    大众传媒与现代学术
    一 “学者在电视上露脸”能否“得分”
    二 人文学者如何面对大众传媒
    三 大众传媒能否赞现代学术
    四 在“拒绝”与“同化”之间

    武侠小说与功夫电影
    一 关于游侠的想象
    二 武侠小说作为学术课题
    三 从武侠小说到功夫电影
    四 打斗场面与特技表演

    怀念“小说的世纪”——《新小说》祭
    一 “小说的世纪”
    二 政治与文学的纠葛
    三 漫无涯际的文类
    四 “新世纪”的困惑
    [附录] “文学”如何“教育”

    “学术文”的研习与追摹
    一 关于“学术文”
    二 何谓“Seminar”
    三 作为训练的“学术史”
    四 什么是“中国现代学术”
    五 学术文章的经营
    [附录一]“现代中国学术”课程阅读文选目录
    [附录二]学术史课程的理念与实践

    学术史视野中的“关键词”
    一 幽灵一般的“关键词”
    二 《关键词》之进入中国
    三 不同的工作目标
    四 从“词汇的结构”到“观念的历史”
    五 “新训诂学”与外来词研究

    重建“文学史”
    一 学术史视野中的“文学史”
    二 可爱但又可疑的知识
    三 知识、趣味与技能
    四 以“阅读”为中心
    五 “重写”抑或“重建”

    中国大学改革,路在何方?——答《书城》记者问
    大学中文系的自我定位——答《上海书评》记者问
    校友与大学文化
    学术随感录(续)
    一 坦然面对新世纪
    二 有感于“学术腐败”
    三 谁来监督中国学界
    四 学问不是评出来的
    五 《读书》的文体
    六 大学的“实”与“虚”
    七 “有话”为什么不“好好说”
    八 怀念“小书”
    九 大学以精神为上
    十 “剑”是怎样“磨”成的
    十一 怀想三十年前的“读书”
    十二 请加入这道“风景”
    十三 “博雅清谈”开场白
    十四 “中作北大行”开场白
    十五 “学术”谁来“评价”
    索引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近年关注的课题包括20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小说与中国散文、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图像与文字等。曾被教委和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获得者”(1991),获全国高校、二、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很好著作奖(1995、1998、2003),、二届王瑶学术奖很好一等奖(2002、2006),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一等奖(2006),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很好成果二等奖(2006),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很好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009)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大学何为》、《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 《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等著作30种。另外,出于学术民间化的追求,1991——2000年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集刊《学人》,2001年起主编学术集刊《现代中国》。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情的温润。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