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录兰章:书写古文名篇名句9787302536376
  • 正版全新
    • 作者: 姜悦楷、周于飞著 | 姜悦楷、周于飞编 | 姜悦楷、周于飞译 | 姜悦楷、周于飞绘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6-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姜悦楷、周于飞著| 姜悦楷、周于飞编| 姜悦楷、周于飞译| 姜悦楷、周于飞绘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6-01
    • 版次:1
    • 印次:1
    • ISBN:9787302536376
    • 版权提供: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姜悦楷、周于飞
    • 著:姜悦楷、周于飞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118.00
    • ISBN:9787302536376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开本:暂无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9-06-01
    • 页数:0
    • 外部编号:1201950023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先秦汉魏两晋南北朝

    《诗经》中的名篇 001—003
        《秦风·蒹葭》 002
        《周南·关雎》 003
    《易经》中的名句 004—007
    《左传》中的名句 008—010
    《国语》中的名句名篇 011—016
        《召公谏厉王弭谤》 013—016
    《礼记》中的名句名篇 017—0
        《大学》 020—021
        《中庸》 022
        《檀弓下》 0
    《论语》中的名句名篇 024—028
        《子路》 028
    《孙子兵法》中的名句 029—032
    《墨子》中的名句 033—036
    《孟子》中的名句名篇 037—040
        《告子上》 039
        《公孙丑下》 040
    《老子》中的名句 041—044
    《庄子》中的名句名篇 045—052
        《庖丁解牛》 050—052
    《楚辞》中的名句名篇 053—056
        《九歌·国殇》 056
    宋玉的名篇 057—060
        《风赋》 057—060
    《战国策》中的名句 061—064
    《韩非子》中的名句名篇 065—068
        《外储说左上》 068
    《汉书》中的名句 069—070
    贾谊的名句名篇 071—078
        《过秦论》 073—078
    《史记》中的名句名篇 079—083
        《孔子世家赞》 083
    曹操的名句名篇 084—085
        《短歌行》 085
    王粲的名篇 086—088
        《登楼赋》 086—088
    诸葛亮的名句名篇 089—093
        《前出师表》 091—093
    曹植的名句名篇 094—096
        《七步诗》 095
        《送应氏二首》(其一) 096
    李密的名篇 097—099
        《陈情表》 097—099
    左思的名篇 100
        《咏史》(其二) 100
    干宝的名篇 101—104
        《干将莫邪》 102—104
    王羲之的名句名篇 105—107
        《兰亭集序》 106—107
    陶渊明的名篇 108—113
        《杂诗》(其一) 108
        《归田园居》(其三) 109
        《饮酒》(其五) 110
        《桃花源记》 111—113
    谢灵运的名句名篇 114—115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115
    刘义庆的名句名篇 116—118
        《雪夜访戴》 118
    江淹的名篇 119—122
        《别赋》 120—122
    庾信的名句 1



    唐朝和宋朝

    王勃的名篇 124—129
        《滕王阁序》 125—129
    韩愈的名句名篇 130—133
        《师说》 131—133
    刘禹锡的名句名篇 134—135
        《陋室铭》 135
    柳宗元的名篇 136—137
        《黔之驴》 136
        《小石潭记》 137
    范仲淹的名句名篇 138—140
        《岳阳楼记》 139—140
    欧阳修的名句名篇 141—145
        《画眉鸟》 141
        《醉翁亭记》 143—145
    苏洵的名句名篇 146—150
        《六国论》 147—150
    周敦颐的名句名篇 151—152
        《爱莲说》 152
    《资治通鉴》中的名句 153—157
    王安石的名句名篇 158—162
        《梅花》 158
        《游褒禅山记》 160—162
    苏轼的名句名篇 163—168
        《前赤壁赋》 166—168
    苏辙的名句名篇 169—172
        《黄州快哉亭记》 171—172
    《乐府诗集》中的名篇 173—176
        《长歌行》 174
        《十五从军征》 175
        《上邪》 176



    元  朝

    关汉卿的名句名篇 177—182
        《窦娥冤》(节选) 178—181
        《单刀会》(节选) 182
    白朴的名篇 183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节选) 183
    姚燧的名篇 184
        《中吕·阳春曲》 184
    赵孟的名篇 185—186
        《岳鄂王墓》 185
        《绝句》(两首) 186
    虞集的名篇 187
        《挽文山丞相》 187
    马致远的名篇 188
        《天净沙·秋思》 188
    王实甫的名篇 189—191
        《西厢记》(节选) 190—191
    郑光祖的名篇 192
        《倩女离魂》(节选) 192
    张养浩的名篇 193
        《中吕·喜春来》(三首) 193
    张可久的名篇 194
        《双调·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 194
        《中吕·普天乐·秋怀》 194
    徐再思的名篇 195
        《越调·凭阑人·清江》 195
    张鸣善的名篇 196
        《双调·落梅风·咏雪》 196
    王冕的名篇 197
        《墨梅》 197
    贡的名篇 198
        《题梅》 198
        《梅》 198
    《琵琶记》中的名句 199



    明  朝

    宋濂的名篇 200—203
        《送东阳马生序》 200—203
    《水浒传》中的名句名篇 204—206
        《念奴娇》 206
    刘基的名句名篇 207—209
        《卖柑者言》 209
    《三国演义》中的名句名篇 210—214
        《三国演义》篇末诗 212—213
        《临江仙》 214
    高启的名篇 215—216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215—216
    方孝孺的名篇 217—218
        《里社祈晴文》 217—218
    于谦的名篇 219
        《石灰吟》 219
    王磐的名篇 220
        《中吕·朝天子·咏喇叭》 220
    归有光的名篇 221
        《寒花葬志》 221
    《西游记》中的名篇 222—224
        《满庭芳》 2
        《七律·大藏真经》 224
    戚继光的名句名篇 225—227
        《马上作》 226
        《过文登营》 227
    徐渭的名篇 228
        《题墨葡萄诗》 228
    李贽的名篇 229
        《赞刘谐》 229
    汤显祖的名篇 0—2
    袁宏道的名篇 —4
        《满井游记》 —4
    张岱的名篇 5
        《湖心亭看雪》 5
    钟惺的名句名篇 —27
        《秋日舟中题胡彭举秋江卷》
    张溥的名篇 —241
        《五人墓碑记》 —241
    夏完淳的名篇 242—243
        《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242
        《别云间》 243



    清  朝

    黄宗羲的名句名篇 244—249
        《山居杂咏》 246
        《原君》 247—249
    顾炎武的名句名篇 250—252
        《精卫》 252
    魏禧的名句名篇 253—257
        《吾庐记》 254—257
    陈维崧的名篇 258
        《醉落魄·咏鹰》 258
    朱彝尊的名篇 259
        《买花声·雨花台》 259
    王士祯的名篇 260
        《真州绝句》 260
    顾贞观的名篇 261—262
        《金缕曲词二首》 261—262
    《聊斋志异》中的名句名篇 263—265
        《狼》 265
    孔尚任的名篇 266—268
        《咏一捻红芍药》 266
        《中吕·古轮台》 267
        《桃花扇》篇末诗 268
    纳兰德的名篇 269—271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269
        《长相思·山一程》 270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271
    《儒林外史》中的名句名篇 272—274
        《秦时月》 274
    郑板桥的名句名篇 275—278
        《题画诗》 275
        《竹石》 277
        《题画兰》 277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278
    刘大櫆的名篇 279—281
        《游万柳堂记》 279—281
    袁枚的名篇 282—284
        《生借说》 282—284
    赵翼的名篇 285—286
        《诗论》(三首) 285—286
    《红楼梦》中的名篇 287—294
        《自题——绝句》 288
        《太虚幻境对联》 289
        《宁国府上房内联语》 290
        《护官符》 291
        《枉凝眉》 292
        《聪明累》 293
        《飞鸟各投林》 294
    姚鼐的名篇 295—298
        《登泰山记》 295—298
    黄景仁的名篇 299
        《癸巳除夕偶成》(两首) 299

    参考资料 300

    姜悅楷,1941年12月生,山东乳山人,员,不错;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委书记(副部长级)。曾任四川大学兼职教授,西南科技大学顾问委员会主任,四川省第八届政协,第十届代表、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中华环保联合会常务理事。周于飞,女,汉族,1984年生,湖南衡阳人。文学博士。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教师,西南科技大学书法与绘画协会指导教师。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已出版教材《书法入门》(副主编)。

    我国的文学典籍浩如烟海,古人曾有“学者不能周览,人主不能遍阅”之叹。杰出的文学作品具有的艺术魅力。“一代有一代之盛”的中国文学,不同的文体,在不同的时代都达到过。我们常说诗经、楚辞、前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正反映了我国文学史的这一繁荣特点。如果把我国古代文学按诗歌、散文和叙事文学三种体裁分类,那么诗词中的唐诗、宋词则是上的璀璨明珠。
    散文在我国古代文学中占据重要位置。季羡林先生说过:“中国有悠久雄厚的散文写作传统,所谓经、史、子、集四库中都有极为的散文,为世界上任何所无法攀比。”“作者如林,佳作如云,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本集中,我们把书写散文作为重点,录有魏晋南北朝以前的散文二十篇,以唐宋八大家为主的唐宋时期的散文十一篇,以及十四篇明清散文。
    叙事文学主要有小说和戏剧,始于魏晋。《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及四大名著,标志着在明清时期古典小说达到了高峰,这些作品不仅在中喻户晓,在国外也很有影响。戏剧萌芽于汉代,到元代臻于成熟,本集扼要介绍了关汉卿等大师的 七部戏剧作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其历史之悠久,底蕴之深厚,内容之丰富,影响之深远,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所不及的。这些传统文化,包括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完备深刻的伦理道德。
    当今世界,发达的互联网使世界各国犹如在一个“地球村”共同生活,全球化的经济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环境问题、各种安全问题,等等,是任何一个都无法单靠自己的力量能够解决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在多样的文化不断碰撞和交融中发展起来的,中国社会对各种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信仰都相当宽容,形成了中国文化更注重综合的思维模式,以讲和谐、讲宽容、讲整体、讲大局为鲜明特色。从而使得中国文化不仅内涵异常丰富,博大精深,而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中国的传统文化应该也一定能够更多地影响世界。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由姜悦楷书写并编录作品(约二十万字),周于飞对文本内容进行审定(约十万字)。编写目的是对除唐宋诗词之外的古代文学名著、名篇加以概览。本书法集所选取的古文、名篇、名句是根据编者的认识和兴趣而定,受篇幅所限,书写名篇一百三十篇,书写名句八十多幅。对于浩瀚的中华文典难免挂一漏万,问题和错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感谢参考文献的作者为我们提供学习资料;感谢西南科技大学老校长肖正学同志在百忙中为本书作序;感谢西南科技大学文学艺术学院郑剑平院长和韩新明书记的大力支持;感谢于秀英老师为本书取名。

    编  者
    2019年月于川绵阳

    以毛笔书法作品的形式书写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即除唐宋诗词之外的古代文学名著、名篇加以概览。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