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正版]正版 人口地理学(第二版) 张果,李玉江 -科学出版社
  • 本店商品限购一件,多拍不予发货,感谢理解!
    • 作者: 编者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编者著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ISBN:9786422071355
    • 版权提供:科学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商品参数

    人口地理学(第二版)
    曾用价 45.00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7年06月
    开本 16
    作者 张果,李玉江
    装帧 平装
    页数 208
    字数 350
    ISBN编码 9787030534316

    -----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人口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全书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人口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第二部分介绍人口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口自然变动、人口结构、人口迁移及空间分布等,第三部分介绍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践,第四部分介绍人口地理学的最新研究方法。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人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
    第二节 人口地理学的学科性质/2
    第三节 人口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3
    第二章 人口地理学理论基础/9
    第一节 古典经济学中的人口思想/9
    第二节 两种生产理论/12
    第三节 适度人口理论/14
    第四节 人口可持续发展理论/18
    第三章 人口自然变动及其地理意义/23
    第一节 人口出生水平分析/23
    第二节 人口死亡水平分析/29
    第三节 人口自然变动的度量与分析/34
    第四章 人口素质/37
    第一节 概述/37
    第二节 人口身体素质及其影响因素/39
    第三节 人口文化素质及其影响因素/42
    第四节 人口素质综合评价案例分析/48
    第五节 提高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的重要性/54
    第五章 人口自然结构/56
    第一节 人口年龄结构/56
    第二节 人口性别结构/64
    第三节 人口种族结构及其地区差异/70
    第六章 人口经济社会结构及其分布/73
    第一节 人口经济结构及其分布/73
    第二节 人口社会结构及其分布/94
    第七章 人口迁移与人口城镇化/104
    第一节 人口迁移/104
    第二节 人口城镇化/115
    第三节 世界人口城镇化发展及特征/120
    第四节 中国人口城镇化及特征/125
    第八章 人口地域分布/131
    第一节 人口地域分布概述/131
    第二节 影响人口地域分布的因素/136
    第三节 人口地域分布的基本态势/147
    第九章 PRED——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157
    第一节 人口与资源/157
    第二节 人口与环境/162
    第三节 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179
    第十章 人口地理学研究的技术与方法/187
    第一节 人口预测/187
    第二节 人口遥感、制图与GIS/192
    参考文献/200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人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 人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口地理学(population geography)是研究人口现象的地域特征、空间差异、区际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人口现象包含内容极为广泛,如人口规模、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生产与再生产、人口增长与发展、人口转变等,但人口地理学重点研究人口现象的分布规律。
      人口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口(population)。《辞海》(第六版)对“人口”的释义为: 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定地域内的人的总和。首先,人口具有量的规定性,“population”原本含义即为总体,具体体现在人口的规模和增长速度上;其次,人口具有质的规定性,一般用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来表达;第三,人口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地域范围之内,不同地域的自然、人文环境对人口地域差异性的塑造具有重大影响;第四,人口是由各种社会关系组成的社会实体,其发展深深打上了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烙印。
      人口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内,人口地理学就是从空间角度去研究人口现象和人口问题。这就要求人口地理学不仅要研究一个地域内影响人口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等自然过程,人口的阶层与阶级、民族、宗教信仰、婚姻、家庭、文化、职业等社会现象的各种自然、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和内在关联性,而且要研究人口现象自身的空间运动形式,探讨人口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差异和地域特征。人口过程在空间中的运动总与它在时间(也即历史)的演进密切相连。不同时点的同一人口现象与各种人口现象之间,以及各个时点上人口与社会经济现象之间,按照时间序列发生着纵向联系。总之,人口在空间序列的运动及其在时间序列的发展变化,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所以,同一地域中的人口,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口现象的区域性特征就会有很大区别。
      二、 人口地理学的研究意义与任务
      人口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人口增长同当地自然、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特别是同地理环境、经济发展与生产布局的关系,揭示出人口数量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规律,为进行合理的人口规划、科学引导人口分布提供依据;通过对不同区域居民的出生率、死亡率、人口流动的分析研究,以及区际差异比较,分析影响人口变动的原因、后果、发展的规律性,为人口再生产与人口迁移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研究各国各地区人口素质特征与其地区差异,分析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素质差异的原因,为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水平和利用效率提供决策性意见;通过对人口结构的地区类型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寻找出调整人口结构的途径与应采取的措施;通过研究各区域人类居住地的重要规律、职能等的特征与形成条件,揭示居民点分布的规律,为制订合理的城乡居民点发展规划提供客观依据和建议。
      人口地理学的中心任务是为理论和实践服务。从理论上讲,人口地理学研究可以揭示不同历史阶段各种人口现象在区域分布上的区内相似性与空间差异性,阐明人口地域分布不同的原因,评价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多寡、增长速度的快慢、人口密度的大小、人口素质的高低、人口迁移流动以及各种人口结构类型和居住形式同当地自然、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促进或控制人口地理分布、区域人口增长、人口移动结构和人口居住类型等的主导因素,分析人口与当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等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有利或不利影响,并测算其影响程度,把握各区域人口生产与再生产和经济生产与再生产的演变趋势、人口与其居住环境的变化趋势。实践证明,人口地理学研究可为制订区域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国土开发整治与环境治理、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与生产力布局、城乡居民点布局与建设规划,以及制订各个时期不同类型的区域人口政策提供客观依据。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发展与布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主要表现在: 人口基数庞大,并仍将惯性增长一段时间,1965~1973年,年均增长2079万人,经过40多年的计划生育和社会经济发展,2015年仍净增人口680万;人口素质偏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大,就业形势严峻;人口老龄化程度快速加深,社会保障压力剧增;流动迁移人口规模巨大且呈增加态势,人口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对公共资源配置构成巨大挑战;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活动人口构成,就业人口的职业结构、行业结构、人均收入等差距明显,非均衡现象突出;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之间的矛盾近期内难以缓解等。这些矛盾和问题都需要人口地理工作者以本学科的理论为指导,以相互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实事求是的观点去观察和认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和措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 人口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人口数量及区域分布主要探讨影响人口地域分布的区位、地形、气候、水文、矿产资源等自然因素,以及历史、经济、社会等人文因素;探讨人口地域分布的趋向性;探讨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在地理分布上的差异性,以及各国、各地区人口分布不平衡的规律性。
      2.人口结构及区域分布主要探讨人口自然结构(如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社会结构(如阶级结构、民族结构、宗教信仰结构、婚姻家庭结构)、经济结构(如劳动力资源结构、在业人口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地域结构(人口自然地域结构、行政区域结构、城乡结构)的地域特征,揭示其差异性,预测其变动趋势。
      3.人口自然变动及地域差异主要探讨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特征、影响因素和社会经济意义,以及人口自然变动的地理意义、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变化、人口自然变动的地区差异等。
      4.人口迁移与人口城镇化主要研究人口在空间上位置移动的流量、流向及地域差异,人口迁移原因及其效果评估;研究人口城市化的过程、机制与类型,不同区域城镇人口的合理规模,城乡人口的合理分布,世界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人口城市化的特征,人口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5.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主要研究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区域人口的承载力与合理容量,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与对策等。
      第二节 人口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一、 人口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人口地理学首先属于地理学的三级学科,是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主要研究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口数量、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人口迁移等诸多人口现象的空间变化过程、特征、原因及其区域差异,具有地理科学地域性、综合性的显著特征。
      人口地理学同时也属于人口学的分支学科,人口学主要研究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制约下的人口变动和发展规律,主要包括人口经济学、人口社会学、人口地理学、环境人口学、生物人口学、医学人口学、人口统计学等分支学科。长期以来,人口地理学均为人口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人口地理学是介于人口学和地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从更广阔的视野而言,地理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人口学则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跨界性更为突出。因此,人口地理学研究应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除运用地理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之外,还要借助于人口学的基本理论、数据和方法,探索人口空间分布和地域差异的变化规律。
      二、 人口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与地理学及分支学科之间的关系
      人口地理学自身就是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除此之外,还与气象与气候、地貌、水文地理、土壤地理、植物地理等自然地理学分支学科,经济地理、文化地理、城市地理、社会地理等人文地理学其他分支学科,以及地图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气候、地形、河流、土壤、植被、生物、矿产资源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球表面表现出巨大的地理差异性,不同因素以及各因素组合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规律,不同地区不同的自然条件及其组合对人口分布所产生的作用迥异。充沛的降水、宽广的平原、肥沃的土壤、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为人口的生存和集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反之亦然。在一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人类利用自然界的能力和水平也是有限度的。因此,自然地理环境条件是人口分布的客观基础。学习人口地理学必须借助于自然地理学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分析自然环境因素对不同人口现象地域分布差异形成的原因,并把握其规律性。
      人口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关系十分密切。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及其发展过程对人口现象的区域差异形成有着重大和直接的作用。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集聚度也较高。城市地理学与人口地理学研究又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工业革命以来,人口居住方式和人口分布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集中,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出现了一系列大城市、特大城市、城市群、城市带,人口分布的空间变动过程也是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人口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都从各自的角度探讨这一过程产生的机制和规律。人口分布有其历史继承性,历史地理学同样也研究人口分布的历史演变以及人口分布图变化的原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经济政策、疆域变动、战争等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重大影响,人口地理学也要利用政治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分析人口现象的区域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人口地图具有生动、直观的特征,人口地理学应借助地图学知识绘制人口地理图,分析与人口有关的自然条件、人文条件及各种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二)与人口学及分支学科之间的关系
      人口地理学与人口经济学关联性高。人口运动和经济运动的对立统一运动,构成了人口经济运动及相应的人口经济关系,人口经济学所探讨的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人口结构、投资与经济发展和经济适度人口、家庭规模的成本效用分析等成果可为人口地理学所借鉴。
      人口地理学所研究的人口分布与地域差异本质上属于社会现象,人口社会学所研究的人口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人口结构所具有的社会特点等都对人口地理学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人口统计学与人口地理学渊源久远。人口地理学发展初期重点研究人口分布的统计分析和人口现象的描述。人口地理学必须建立在大量人口数据获取和分析的基础之上,如人口普查资料、人口经常性统计资料、人口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资料等。同时,人口地理学也借鉴人口统计分析方法,如综合指标法、平均数法、相对数法、方差分析法、相关与回归分析法、图表法、人口数学模型等。
      人口生态学是人口学的一门边缘学科,主要研究人口变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这对于人口地理学探讨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使用自然资源都有借鉴作用。
      此外,经济学、城市学等也都与人口地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三节 人口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 西方人口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古希腊时期的人口地理材料及思想
      古代人口地理思想和人口地理材料多散布于诗歌、历史、哲学、政治、地志和旅行记之中。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n,约公元前427~前347)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是最早从理论上探讨人口与经济关系的学者。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认为一个国家的人口应当适当,并推出了城市国家人口合理规模。由于在城邦中土地和财产是一定的,因而居民数量也应当一定。按照他的构想,城邦中的总人口控制在5 040人为最适宜。他还论述了保证达到最佳人口规模的种种方法,如在婚育政策上规定男子婚龄为25~55岁、女子婚龄为20~40岁等。为了保证最佳规模上的人口最优值,柏拉图还论述了优生优育的方法。保持最佳人口规模的困难除了不足的可能性外,还在于经常出现的人口过剩。柏拉图在他的晚年著作《法律论》中,认为正常的人口增加是他所说的具有良好秩序和一致和谐的城邦国家产生混乱的一个重要因素。按照他的观点,消除人口过剩的最好方法是堕胎和弃婴,同时也可以考虑向外移民或殖民。可见,柏拉图所构想的理想国以土地和财产为前提,在此前提下,为达到他所设想的种种理想,必须以一定数量的人口规模来保证。这实际上是以人地关系的最适度来判断一个国家(城邦)是否理想。
      亚里士多德认同和接受老师柏拉图关于人地关系的这种思想,但他更倾向于“小国寡民”,主张用小城市、小国家取代大城市、大国家。他在《政治学》一书中认为人口过多的城市不好统计,一国人口的最适当限度就是足以达到自给生活所需要而又是观察所能遍及的最大数额。认为“最美的城邦,其大小必然有个限度”, “凡以政治修明著称于世的城邦无不对人口有所限制”。他还注意到了“市民”与“财产”的关系,第一次揭示了人口与财产之间的矛盾。他认为市民贫困的原因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不注意调节财产积累与市民人数增长之间矛盾的结果。
      被称为“地理学之父”的古希腊地理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约公元前275~前194)在其著作《地理学概论》中,第一次使用了“地理学”这个名词,并明确指出地理学应把地球作为人的家乡来研究。所以他的地理学著作着眼点在于把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联系起来,估算出了有人居住世界的宽度和长度。由于在地理学上的突出贡献,后来他被西方近代地理学者公认为地理科学的奠基人。
      (二)近代人口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发端于15~17世纪欧洲一些国家的航海家和探险家另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探察当时欧洲人不曾到过的海域和陆地的一系列航海活动的“地理大发现”,使人口地理思想也不断得到发展,但主要孕育于人文地理学中。随着航海、探险和向新大陆的移民活动日益频繁,资本主义工厂与手工业的发展,国内与国际贸易交往的日趋频繁,为古老的地理学开拓了新的天地。从地理大发现初期开始,各种描述地球和有关探险的旅行记、航海指南、各国各地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的描述以及理论地理学著作、地图绘制等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地理大发现初期最引人注目的著作为彼得·阿皮安(Petrus Apianus)的《宇宙学导论》和塞巴斯蒂安·明斯特尔(Sebastian Munster)的《宇宙通志》,特别是后者,主要是探讨亚洲、非洲和新大陆情况及德国人文地理特征的描绘性著作,有较大的实用性价值。1650年德国早期的地理学家贝恩哈特·瓦伦纽斯(Bernhard Varenius)出版了《普通地理学》一书,这本著作几乎无所不包,尤其是描述了地方居民的特征,成为一部百科全书性的人文地理著作,对地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认为从事生产的人口是真正的财富,若两个国家土地数量相等,一个有800万人口的国家比只有400万人口的国家富裕1倍。18世纪中期,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在其《自然地理学讲稿》中,强调人文要素是地理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揭示了把人的成果都看成是依附于自然的外部表现。康德认为一切自然和人文现象都是一种自然规律,人类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的性格、思想和文化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而自然则是绝对精神,一切人文现象都是神的意志的表现,将事物从空间分布加以研究,即为地理学。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布丰(Georges——Louis Leclerc de Buffon,1707~1788)对康德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在其著作《自然史》一书中指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居于主要地位。”从而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驳斥了“神的意志论”和地理决定论。
      产业革命以来,地理学不断分化,在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分支分离之后,人口地理学也逐渐从人文地理学中分化出来。进入19世纪后,以记叙和描绘为主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著作大量涌现。以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1859)、李特尔(Ritter Carl,1779~1859)、拉采尔(Ratzel Friedrich,1844~1904)、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33~1905)、白兰士(Paul Vidal de la Blache,1845~1918)为代表的近代地理学家相继出版了各种地理著作。一方面比较系统地描述了各洲、各国、各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另一方面也论述和探讨了一些理论观点与研究方法,使地理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科学体系和方法论,同时也为人口地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人地关系是近代人文地理学也是人口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18世纪到20世纪初,西方多数地理学的奠基人和著名学者都持有“地理决定论”观点。以洪堡、李特尔为代表的德国地理学派是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在研究人地关系问题时,把整个地球及附着在它表面的一切自然和人文现象都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认为通过自然与人文现象地区分布的差异,可以抓住被表象掩盖的自然实质,看到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决定性影响。洪堡、李特尔对近代地理学的形成也有过重大的贡献,其中包括对人文地理的发展做过工作。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拉采尔在《民族学》《人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自然与文化地理学》《论中国人的外移》等著作中,认为人口分布受地理环境、历史因素的影响,宜人的温带气候人口密度最大。李希霍芬以及之后的赫特纳(Hettner Alfred,1859~1941)也倡导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认为自然环境决定了人类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以白兰士为首的法国人文地理学家提出了“人地相关论”。白兰士在《人文地理学原理》中认为自然条件只提供可能性,而人类则按照自己的欲望及能力加以选择利用。布拉什也主张从“地区、位置与分布”方面去研究地理问题,但更强调“景观”。他的这一主张和赫特纳关于景观的论述,后来形成一个新的学派——景观地理学派。白吕纳(Jean Brunhes,1869~1930)继承和发展了“人地相关论”的思想,他在《人文地理学: 原始分类的尝试》中建立了他的人文地理学体系,认为地理学应在各个特殊的地区内研究这些事实,揭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法国人文地理研究中,城市地理、聚落地理、人口迁移地理等也都得到了较快地发展。
      产业革命以来,人口统计方法和手段不断完善。自1790年开始,美国每1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英国(1801年)、法国(1801年)、挪威(1815年)、比利时(1846年)、德国(1871年)也相继开展了人口普查,并尝试用概率论等数理方法研究人口现象的数量变动,对人口数据的获取、分析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地理学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批人口地理学学术专著相继出版。美国地理学者特里瓦撒(Glenn T.Trewartha)认为人口地理学应着重研究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及分布形态和人口的社会与经济特征等,并陆续出版了《人口地理》《落后地区的人口地理》《发达地区的人口地理》三部著作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法国地理学者博若加尼耶(J.BeasujeuGarnier)出版了《人口地理学》(Geographie de la Population),主要探讨了人与空间、人口发展史、人口的迁移与流动、职业等问题。英国学者克拉克(John I.Clarke)和美国学者泽林斯基(Wilbur Zelinsky)分别在1965年、1966年出版了《人口地理学》(Population Geography)和《人口地理学引论》(A Prologue to Population Geography)。美国学者斯内尔(George A.Schnell)与莫莫尼耶(Mark S.Monmonier)在1983年出版了《人口地理学:要素、型态及过程》(The Study of Population: Elements, Patterns and Process),主要探讨了人口的空间分布、人口成长的历史与理论、国内人口迁移、人口组成、人口与资源和环境(政策和计划)等内容。
      人口地理学研究内容较为广泛,针对现实的重大问题研究也逐渐增多。在国际人口迁移研究上,研究重点从移民的规模、方向和移民流的特点,国际迁移对迁出地与迁入地的影响,以及产生语言、文化、宗教等社会问题,转向更加侧重于全球政治经济的变化及其对国际人口迁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劳动力市场的关系、移民对新环境的调整与适应、移民同化,以及移民社区等。有的学者注重研究国际移民的空间分布、居住体系的演化、社会网络关系等。兹洛特尼克(H.Zlotnik)在论文《1965~1996国际迁移: 回顾》(International Migrantion 19651996: An Overview)中考察了1965年以来国际人口迁移的发展趋势,并估算了各国移民储存(migrant stock),并衡量其变动的全球化水平。在人口城市化研究上,主要集中于人口城市化与城市人口贫困、生活质量问题,以及特大城市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等。琼斯(G.Jones)在《大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Urbanization in Large Developing Countries)一书中将中国、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国的人口城市化问题归纳为城市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乡村向城市劳动力转移的就业问题等六个方面。在人口政策研究上,注重人口研究成果在人口与社会经济领域的实际运用,如人口的再生产、人口的空间分布和移动、城市发展、国际移民、人口普查、住房政策,以及与人口相关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人口地理研究发挥了自身的优势,成果得到了许多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视。在人口可持续发展,以及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1989年戴维斯(K.Davis)受联合国委托,主持召开了人口与资源、环境国际研究会,1990年出版了论文集《资源、环境与人口》(Resources,Environment and Population),有的学者认为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不能超过地球的负载能力。在人口结构方面,继生育率之后,人口老龄化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早在20世纪60年代,一些国家就对人口老龄化机理、影响与应对策略进行了系统研究,制定了解决人口老龄化的措施,养老、敬老、助老实践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果。Cutler、Poterba和Sheiner(1990)关注在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下的储蓄和资本积累问题,发现人口老龄化能够在短期内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在长期内,居民的生活水平会因为老龄化问题而下降。Prettner(2013)考察了人口死亡率与效用贴现因子的关系,认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可能没有直接的阻碍作用,而是通过影响人力资本投资的机制来间接影响实体经济。
      进入21世纪,人类脆弱性与环境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2007年人口地理国际会议专门就人群的脆弱性进行了专题研究。
      二、 中国人口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我国古代的人口地理材料和思想
       在古代,我国许多思想家著作和文化典籍中蕴含有人口地理思想,并保存有丰富的人口地理学资料。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孟子、管子、墨子、商鞅、韩非子等,对当时的人口、政治、军事、经济及其关系进行了记述和分析,如《商君书》《墨子》《韩非子》《管子》《吕氏春秋》等都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作者对当时人口地理的观点。孔子(公元前551~前479)认为人口多对国家发展有利,“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礼记·亲记下》),国家土地富饶而人口匮乏是统治者的耻辱和不幸。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则认为人口与土地应保持平衡。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历代均有关于人口地理问题的记叙。在历史类著作中,很多记载有人口及人口地理方面的资料。《史记》中的《平淮书》《货殖列传》《河渠书》和人物的列传中,记述了西汉时的户口数字、人口分布、土地、物产、田赋、贸易、交通、都邑与民俗情况。在地理图志类著作中,方志(即地理志)综合性强,内容涉及极为广泛。如东汉《交洲异物志》,三国时的《南州异物志》,晋代的《吴兴记》《南徐州记》,隋代的《诸郡物产记》《区宇图志》《诸国图经集》均有大量人口、居民以及其他人文地理方面的记述和都邑分布地图。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陈俨、虞应龙等汇编《大元一统志》,共600册、1 300卷,对元初的疆域、隶制沿革、户籍丁壮、四至八到、坊郊乡镇、名山大川、人物风俗、文化古迹以至寺庙观刹都有记述,对研究我国人口地理都是极其重要的参考文献。此外,涉及人口与地理、人口与经济的古代典籍还很多,较重要的有《通典》《通志》和《文献通考》。如唐代杜佑所撰的《通典》共200卷,其中的食货、州郡与边防三典有大量关于人口与人口地理的资料,对研究我国历史时期人口变动有参考价值。
      古代著作中,人地关系思想甚为突出。《孟子·公孙丑下》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荀况则提出“人定足以胜天,天定足以胜人”的人天互胜论。人地平衡思想也是人地关系论的重要体现,如唐代陆贽的限田、减租与移民实边论,宋代李靓的去冗民、平士论,苏轼的人口分布不均论,叶适的土地劳力分离论,清代龚自珍的移民实边论以及孙中山先生的移民实边思想等。
      在对人口数量的认识上,由于我国古代人口相对稀少,人口自然增长缓慢,战争也迫使人口逃亡,大多数时期劳力不足,兵源紧张,所以主张增加人口的思想。如清代采取了一系列强国富民政策,人口明显增多。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人口已突破1亿大关,到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更逾4亿大关。历代的政治家、思想家们对农业人口的增减十分重视,商鞅提出重农抑商,主张增加农业人口、限制商业人口,并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励增加农业人口、限制商业人口增加的政策,如减免农业税赋、重关市之赋等。
      (二)近代我国人口地理学的发展
      我国早在20世纪20~30年代已开始进行人口地理学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我国的人口数量、分布及密度,以及人口与经济的关系问题,竺可桢、翁文灏、胡焕庸等均为人口地理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先驱。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的《论江浙两省人口之密度》在研究江浙两省人口密度的基础上,对江浙地区人口在一万至十万以上的城邑进行统计分类,并与全国及世界主要国家进行了对比。此后又发表自己对人口数量的观点,认为我国人口过多,即使人口不再增加,也已经到了极其严重的地步。地质学家翁文灏在《中国人口分布与土地利用》文章中认为,不仅要关注中国人口的数量,更要注意人口分布的情形和土壤等自然环境的条件。以当时的人口数量和国土面积计算,中国人口平均密度是每平方千米103人(日本人口平均密度是每平方千米410人),表面上看来似乎还是地广人稀,但实际上许多地方自然条件恶劣,极端不适宜于人类生存,提出不可专凭高远的理想抹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