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正版]正版 101次迎难而上:心理咨询之道 薛伟著 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咨询技能入门书心理疏导情绪心理学基础知
  • 本店商品限购一件,多拍不予发货,感谢理解!
    • 作者: 薛伟著
    •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薛伟著
    •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 ISBN:9787016899939
    • 版权提供:北京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本书以心理咨询师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101种问题为例,讲述了心理咨询师应该掌控的咨询之道。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遇到的困难是其职业成长过程中的劫难,咨询室就是一个道场,那些生命历程,那些情感体验,那些秘密,那些无法言传的时刻,在咨询室里面的每一次咨询都是一次考验,这些问题是心理咨询师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克服的困难。本书通过具体的问题类型,讲解应对问题的方法,以及其中的道理,一方面帮助心理咨询师更好地进行咨询,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来访者了解自己。


    作者简介

    薛伟

    祝融心理研习社创办人,结构式文化动力团体中心创办人,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督导,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督导,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文化与心理治疗学组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


    目 录

    1 心理咨询到底要干什么 001

    2 心理咨询是什么 003

    3 心理治疗要在什么地方进行干预 005

    4 心理发展到三元状态还会退回一元状态吗 009

    5 什么是社会语言体系 011

    6 咨询技术的指导性原则 013

    7 咨访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016

    8 如何进行心理咨询的工作 019

    9 为什么咨询师付出很多,咨询却不见成效 022

    10 来访者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024

    11 工作联盟与治疗框架分别是什么 026

    12 每次治疗前要做什么 029

    13 你能根据目前的问题做出诊断吗 032

    14 交替使用支持性和解释性技术 035

    15 是做“容器”,还是提供足够的“抱持性环境” 038

    16 使用药物的时机 041

    17 要使用药物治疗抑郁症吗 044

    18 要求服药的人 047

    19 不想服药的病人 050

    20 如何阻止人们过早退出治疗 052

    21 早期阻抗者存在的问题 054

    22 没有清晰问题的人 057

    23 有神经症、边缘性人格障碍和精神病性症状的人 060

    24 患有躯体疾病和有转换性症状的人 063

    25 有钱的人 066

    26 成功者的困境 069

    27 无法面对退休的老年人 071

    28 聪明的人 074

    29 习惯性迟到的人 077

    30 习惯拖延的人 080

    31 过度饮酒的人 082

    32 烟草上瘾的人 084

    33 恃强凌弱者 087

    34 被动的人 089

    35 “怕老婆”的男人 091

    36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093

    37 有强迫现象的人 096

    38 有刻板动作的人 099

    39 冒失的逆恐者 102

    40 性成瘾的人 104

    41 什么是边界 106

    42 觉得深深“爱”上你的人 109

    43 想跟你发生性关系的人 112

    44 试图脱衣服诱惑你的人 115

    45 给你物的人 118

    46 用言语攻击你的人 121

    47 比你先理解他们自己的人 124

    48 渴求拥抱的人 126

    49 与你的助理聊天的人 129

    50 与你的助理约会的人 131

    51 治疗中的“行动者” 134

    52 带配偶进入咨询室的人 137

    53 带着父母来咨询的人 140

    54 带着婴儿来咨询的女人 143

    55 不能准时离开咨询室的人 145

    56 指控你不关注他的人 148

    57 不让咨询师插嘴的人 151

    58 沉默的来访者 154

    59 在咨询室中来回走动的人 157

    60 不断看表的人 160

    61 问你有什么感受的人 163

    62 坐在你椅子上的人 166

    63 带饮料进入咨询室的人 168

    64 不主动支付费用的人 171

    65 要不要降低费用 173

    66 不直接承担咨询费用的来访者 176

    67 由家长付费的青少年或儿童 179

    68 移动咨询室家具的人 182

    69 在等候室睡觉的人 184

    70 询问你个人信息的人 186

    71 做咨询时能讲道理吗 189

    72 有高自杀风险的人 191

    73 在咨询室外遇到了来访者 194

    74 隔着屏幕的来访者 196

    75 长途跋涉来做咨询的人 199

    76 与来访者的必要联络 201

    77 直接称呼你名字的人 203

    78 什么是反移情 205

    79 过于顺从的来访者 207

    80 盘问你理论取向的人 209

    81 追问办法和建议的人 212

    82 对你的解释不做回应的人 215

    83 过度聚焦咨询师的人 217

    84 为何不断提问却没有进展 219

    85 过度警觉的人 221

    86 只诉说梦境的人 224

    87 沉溺于赌博的人 227

    88 特别喜欢整容的人 229

    89 寻求心理咨询的“灵修者” 231

    90 推荐朋友找你做咨询的人 233

    91 推荐家庭成员找你做咨询的人 235

    92 自我责任感是不是心理咨询的前提 238

    93 遗传疾病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 240

    94 社交关系和情感关系有什么区别 242

    95 成人的世界有爱情吗 244

    96 如何维持亲密关系 246

    97 爱情在心理咨询中意味着什么 248

    98 个体治疗与团体治疗的区别 250

    99 为何要改变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 252

    100 做咨询时能讨论信仰吗 254

    101 未来的来访者 2561 心理咨询到底要干什么 001

    2 心理咨询是什么 003

    3 心理治疗要在什么地方进行干预 005

    4 心理发展到三元状态还会退回一元状态吗 009

    5 什么是社会语言体系 011

    6 咨询技术的指导性原则 013

    7 咨访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016

    8 如何进行心理咨询的工作 019

    9 为什么咨询师付出很多,咨询却不见成效 022

    10 来访者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024

    11 工作联盟与治疗框架分别是什么 026

    12 每次治疗前要做什么 029

    13 你能根据目前的问题做出诊断吗 032

    14 交替使用支持性和解释性技术 035

    15 是做“容器”,还是提供足够的“抱持性环境” 038

    16 使用药物的时机 041

    17 要使用药物治疗抑郁症吗 044

    18 要求服药的人 047

    19 不想服药的病人 050

    20 如何阻止人们过早退出治疗 052

    21 早期阻抗者存在的问题 054

    22 没有清晰问题的人 057

    23 有神经症、边缘性人格障碍和精神病性症状的人 060

    24 患有躯体疾病和有转换性症状的人 063

    25 有钱的人 066

    26 成功者的困境 069

    27 无法面对退休的老年人 071

    28 聪明的人 074

    29 习惯性迟到的人 077

    30 习惯拖延的人 080

    31 过度饮酒的人 082

    32 烟草上瘾的人 084

    33 恃强凌弱者 087

    34 被动的人 089

    35 “怕老婆”的男人 091

    36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093

    37 有强迫现象的人 096

    38 有刻板动作的人 099

    39 冒失的逆恐者 102

    40 性成瘾的人 104

    41 什么是边界 106

    42 觉得深深“爱”上你的人 109

    43 想跟你发生性关系的人 112

    44 试图脱衣服诱惑你的人 115

    45 给你物的人 118

    46 用言语攻击你的人 121

    47 比你先理解他们自己的人 124

    48 渴求拥抱的人 126

    49 与你的助理聊天的人 129

    50 与你的助理约会的人 131

    51 治疗中的“行动者” 134

    52 带配偶进入咨询室的人 137

    53 带着父母来咨询的人 140

    54 带着婴儿来咨询的女人 143

    55 不能准时离开咨询室的人 145

    56 指控你不关注他的人 148

    57 不让咨询师插嘴的人 151

    58 沉默的来访者 154

    59 在咨询室中来回走动的人 157

    60 不断看表的人 160

    61 问你有什么感受的人 163

    62 坐在你椅子上的人 166

    63 带饮料进入咨询室的人 168

    64 不主动支付费用的人 171

    65 要不要降低费用 173

    66 不直接承担咨询费用的来访者 176

    67 由家长付费的青少年或儿童 179

    68 移动咨询室家具的人 182

    69 在等候室睡觉的人 184

    70 询问你个人信息的人 186

    71 做咨询时能讲道理吗 189

    72 有高自杀风险的人 191

    73 在咨询室外遇到了来访者 194

    74 隔着屏幕的来访者 196

    75 长途跋涉来做咨询的人 199

    76 与来访者的必要联络 201

    77 直接称呼你名字的人 203

    78 什么是反移情 205

    79 过于顺从的来访者 207

    80 盘问你理论取向的人 209

    81 追问办法和建议的人 212

    82 对你的解释不做回应的人 215

    83 过度聚焦咨询师的人 217

    84 为何不断提问却没有进展 219

    85 过度警觉的人 221

    86 只诉说梦境的人 224

    87 沉溺于赌博的人 227

    88 特别喜欢整容的人 229

    89 寻求心理咨询的“灵修者” 231

    90 推荐朋友找你做咨询的人 233

    91 推荐家庭成员找你做咨询的人 235

    92 自我责任感是不是心理咨询的前提 238

    93 遗传疾病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 240

    94 社交关系和情感关系有什么区别 242

    95 成人的世界有爱情吗 244

    96 如何维持亲密关系 246

    97 爱情在心理咨询中意味着什么 248

    98 个体治疗与团体治疗的区别 250

    99 为何要改变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 252

    100 做咨询时能讨论信仰吗 254

    101 未来的来访者 256


     

    前 言

    从文化视角漫谈心理咨询何去何从

    心理咨询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源自西方,与其他社会伦理共同维持西方社会的平衡。作为一种技术和方法进入中国,心理咨询本身的文化特质如何加以调整,才能融入我们的社会文化,化解当前社会的文化冲突,是心理咨询从业者绕不开的问题。

    心理咨询的产生

    从目前整个生存环境和状态而言,进入信息时代,人们的信息量有所增加,所见所闻不仅对我们的生活状态有影响,更加重要的是,对我们的心理状态也有影响。人生活在信息当中,环境的变化引起我们内心的改变,对于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有很多人觉得很好,

    因为这个时代比以往更快速、更便捷,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也有些人觉得不好,因为它似乎让我们丧失了很多东西,比如日渐淡薄的思念。

    在这个时代,人们内心的困扰变多了。生活的变化对我们的心理状态而言就是一种冲击,我们会因此产生很多困扰,如何应对、解决这些困扰,就变成了眼前的问题。

    我认为,心理咨询是咨询师用来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更是心理咨询师用来探索“人究竟是怎么回事”的方式。

    当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时,一个人的内心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与环境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那原来继承下来用来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今是否还能继续使用?人与环境交互产生的心理问题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解决心理问题的办法是否还可以继续使用?哪些可以用,哪些不再适用?哪些应该保留,哪些应该舍弃?心理咨询作为一种认识人或者帮助人解决困境的方式,到底应该如何发展?

    心理问题的发展

    一个人面对变化时,为了调整自身而努力的过程有时候比较顺利,有时候又会有很多曲折,碰到困难的时候,心理问题就会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可以说,心理问题就是一个人在成长和发展自身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状态,而心理咨询就是了解人如何成长以及处在怎样的状态。

    当心理咨询的目的指向人本身,而不是人之外某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更容易讨论何去何从的问题——与其说是讨论心理问题何去何从,不如说是讨论人到底何去何从。这就是哲学的三个基本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在我看来,心理咨询就是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状态、不同语境中,用各自的方式不断地回答这三个问题。

    对世界的认识

    关于人本身的问题,涉及人们为什么要探索自己和了解自己。人们通过了解自己,间接地把自己变成了解世界的通道。心理学通过这样的途径,在了解世界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存在感和确定感,也就是说,心理咨询跟“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产生了一种关联。

    了解世界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一种偏客观,一种偏主观。用偏客观的态度了解世界的方式,称为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概念我们不去定义它,因为每个人对科学的理解不尽相同。我们使用科学的概念,是基于在探求这个世界的时候,有一个前提假设,这个假设认为有化客观的状态存在。我们去探索客观状态的真相,是一种科学的方法。

    另一种是用偏主观的态度了解世界的方式,称为艺术的方法。它是一种与科学方法不同的途径。科学的方法认定有一个客观世界等着我们去发现真相。艺术的方法不认为有客观世界存在,或者说,真相有无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当事人的感知体验,是通过其自身体验来描述和传达对世界的认识。

    艺术和科学看似有些对立,探索世界的途径也不同,那么它们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取舍呢?

    回到本源,我们要了解自己——人之所以为人到底怎么回事,从而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在这个过程当中,首先要明白艺术和科学是否有矛盾。

    大多数人认为,艺术和科学并不矛盾,它们是两个方向,两种不同的途径,在具体化层面会显示出很大的差异,但它们彼此又存在很强的联系。

    我们是采取主观态度还是客观态度来认识这个世界,会影响到科学应用的方方面面。心理学是科学的分支,我们认识世界的不同态度对心理学又有哪些影响呢?

    心理咨询发展到现在,大概也就一百多年的历史,中间经历了很多变化,就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几乎是从弗洛伊德那个年代开始使用谈话治疗的方式,当然之前也有,不过并没有以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来命名。

    心理咨询被这样命名后,就已经带上了科学的含义,以科学的面目出现。以精神分析为例,弗洛伊德创建一个探索人内心的理论,想把人内心的状态用客观性描述出来,这样的态度,被称为科学的态度。

    心理问题的变化

    在进入科学时代之前,人也有各种各样的困扰,应对困扰的方式也有很多种,例如请巫师占卜或向神父祷告等。这些方式都是通过沟通和交流解决人的困扰,因为那时还没有心理咨询的概念。科学时代来临之后,人们发现这些方法没有实质的道理,而且这些方法很主观,没有证明其客观的证据存在,所以渐渐被科学摒弃。

    到了科学时代,心理咨询用科学的方法替代了原本带有迷信色彩的解决人心灵困扰的方法,一开始还顺利,但近二十年以来,问题越来越明显。我们用科学的方式,把这个世界当成客观的真实存在的对象去研究,用这种态度去探索人的心理问题,却发现用这样的态度并不能找到有效的途径去解决人的内心困扰,于是对这些科学的方法产生了质疑并对其进行反思。

    用古代迷信的方式来解决人的心理困扰之所以渐渐无效,是因为人所处的环境在发生变化。环境的改变也导致我们对迷信的方法产生疑问。进入科学时代,随着科学的发现越来越多,人们用越来越客观的方式和视角来看待世界,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再认为有神灵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开始不受主观影响,认为世界是客观化的存在,这种认识导致人的困扰也发生了变化,所以,非科学的应对方式不再适用。

    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科学逐步发展,原来人们对世界客观的认识又发生了很多变化,有很多经典的物理学实验,正慢慢推翻世界化客观的观点。我们很难说清楚这个世界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世界也并非我们原来所设想的由物质构成,它似乎是介于物质和第二性之间的东西,于是,主观认识和客观认识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随着我们对世界认识的加深,不能再以主观和客观来区分原来的状态,这种发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文化环境,之前我们认为一切有迹可循,但现在变得不再那么确定。进入后现代的社会,推翻了原来与科学时代相匹配的现代主义文化,变为后现代文化,现代主义文化强调唯物,后现代文化强调去中心化、去结构化、多元化,给了主观性更多的位置,找到主观性很多的价值,从这一点来说,有一种回归的迹象。

    这种回归跟进入科学时代之前有很大差异,在进入科学时代之前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很主观,假设有很多神灵,但那只是一种描述,并没有实证。这种回归,导致我们对自身心理状态和心理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想要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也随之发生改变。

    我们每个人看似对如何看待世界不感兴趣,但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困扰是无法躲避的,这些困扰会影响每个人,也跟每个人都有关系。这种关系和如何看待世界关联在一起。

    我们用一个具体落点,来探讨对世界的看法和文化环境的影响是

    如何影响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的。

    精神分析的发展历程

    以精神分析为例,弗洛伊德用经典精神分析来解决心理问题,经典精神分析在临床应用中有三种核心技术——面质、澄清和解释。采用面质,首先要有一个前提,就是有一样客观存在的东西在那里;它存在才能够去面质和澄清,如果那样东西本身不存在,就没办法去面质,如果那样东西一直在变化,也没办法去澄清。所谓的现象和问题,不会因为你的探索而发生变化,人的心理问题也不会因为心理咨询师的介入而发生变化,只有建立在世界实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心理咨询师才能帮助来访者挖掘那样东西,然后解决它。

    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技术在临床应用上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在那个年代,来访者主要是癔症(歇斯底里症)病人,歇斯底里更多地表现为情绪爆发和身体出现问题。弗洛伊德认为,癔症的发生是因为来访者心里有说不出的秘密和愿望,如果想办法让他说出来,症状就会消除,这就符合客观化的观点。但愿望和秘密不会因为咨询师的探索而发生变化。

    随着临床治疗的发展,来访者也相应发生了一些变化,癔症病人越来越少。到了弗洛伊德学术流行晚期,人的心理问题更多的是情绪问题,特别是抑郁症病人。面对抑郁症病人或以情绪困扰为主的病人,面质、澄清和解释技术并不能产生效果,因为他们的问题不是秘密,不需要说出来。继而这些基础的宣泄技术失效,取而代之的是以抱持、接纳和转化为主的技术。于是,客体关系理论开始发展。

    弗洛伊德原本的解释技术,是想把问题说清楚,在客体关系理论中解释发生了变化。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如何解释不重要,重要的是解释时保持的态度,通过解释传达接纳。这时,临床技术发生了很大变化,应对的心理问题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例如常见的病症由癔症变为抑郁症,这些改变都与生活环境变化有关。

    心理咨询与社会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资产阶级为主导的新阶层兴起,原本结构化明显的社会状态变得相对扁平,强调自由平等。这种变化导致人们的心理状态发生改变,从原来结构化中以压抑为主的症状,变成以失落为主的症状,科学发展带来自由的同时,失去了确定性和稳定性,失落替代了束缚,因此,抑郁状态变得多了,而癔症变得少了。

    在这里要谈的重点,不是症状怎么变化,而是临床技术变化背后

    隐藏的态度。

    面质、澄清和解释的背后是非常科学的态度,当技术慢慢转为抱持、接纳和转化,心理问题的化客观存在慢慢模糊不见了,不再强调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因为你心里藏着一个看得见、说得出来的问题,而是变成一种缺失。

    也就是说,来访者心理问题产生的背后,隐藏着我们对世界认识的变化,心理问题不再源于客观的秘密或愿望,而源于失落和关系的丧失。

    精神分析中客体关系理论兴起,人的需要不再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欲望和性对象的满足,而变成关系的满足。关系虽然抓不住,但是存在。于是我们看到,人们对心理问题的界定从一种看得清楚的层面到了一种模糊的情感感受层面。

    在弗洛伊德时期,本能被认为是一种跟物理学相匹配、相类似的能量,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符合机械唯物论。到了客体关系理论中,人的需求是建立关系,而不是本能的满足。于是随着

    对心理问题的界定发生变化,人的需求变成一种能被感觉到的关系,不再那么抽象。

    对心理问题的看法,从非常科学的态度向艺术的态度迁移,不再是完全客观,而是有一部分主观存在。

    再往后发展,抑郁的情况也慢慢发生变化,来访者的问题更多地变成了焦虑,虽然还是以情绪问题为主,但由原来的身体反应变为弥散性焦虑。

    如果抑郁的背后是失落,那么焦虑的背后则是迷茫。迷茫成为人们主要的问题和困扰,对来寻求帮助的来访者,如果还用一种相对接纳和抱持的态度,效果就不那么好了,使用接纳和抱持的技术虽然能使焦虑的来访者好受一些,但其症状不会消失。

    这提醒我们,内在症状的困扰总是相对应于外在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迷茫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以失落为代表的困扰变成以迷茫为代表的核心症状?

    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无边界”,越来越“靠近”,几乎不存在所谓“思念”的问题。比如,想见一个人可能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也不需要长年累月,很多地方一天之内就可到达。这种情况下,好像就不会再产生失落。失落是因为情感联结的断裂,一种情感没办法安置到另一个人身上,或者说,原来的情感因时间和空间的断裂,想要重新连接时发生困难。如今,见面很方便,不会有长久的思念,因此丧失了一种情感(“长久思念”的体验),不需要再把这种感觉放在心里,而是可以通过另一种形式表达出来。信息的传递变得非常容易,人与人这么容易靠近,丧失了关系体验,这时候,迷茫就产生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自由度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很多情感体验无从产生,自我存在感和确定感没办法寄放在原本可以寄放的情感上,那么它该寄放到哪里呢?我们不知道答案。自我存在感和确定感好像因此而迷失,这就是后现代文化背景——以焦虑为主的后现代特征,以及心理状态的特质——以自我迷茫为核心的体验。这是我们普遍面对的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心理咨询中所采用的态度和策略是接纳,但仅仅接纳是不够的,还需要解构跟建构。我们认为不再有固定的模式,去创造一种我们认为的事实,也没有客观的事实,所有的事实都可以通过彼此的关联建构出来。

    随之,精神分析慢慢发展出后自体学派、主体间学派、关系学派和拉康学派。临床技术中更强调主体间性,技术的运用上更强调建构,治疗师可以更主动地参与其中。这些发展都在否决原来客观和固定不变的东西,以一种偏主观的态度来看待心理问题,这种态度侧重于用艺术的方式来表达和体验这个世界,而不是以科学的方式来描述这个世界。

    心理咨询的发展历程,从比较科学的态度慢慢发展成艺术的态度,这种态度的转变,跟物理学等基础理论科学对世界的认识及其营造出来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在这种社会文化中,人们的心理问题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看到,所有的事情都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并不孤立存在。

    中国社会中的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在中国出现至今,仅有30 多年,它没有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是横空出世的。在面对与我们的环境相对应的心理问题时,到底该用什么视角、什么态度、什么技术,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问题。

    原则上来说,需要一种针对性的方式,对待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技术。如果问题以压抑性为主,我们就需要使用与面质、澄清和解释相关的技术;如果问题与失落有关,我们就用与抱持、接纳和转化相关的技术;如果问题跟迷茫有关,我们就需要用与解构相关的技术。这些都只是技术层面的探讨,在这种背景下,心理咨询该如何发展,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要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探索的方向,利用有用的资源,找到应对目前心理困扰的有效方式,分辨出在进行心理咨询过程中哪些地方发生了错位、哪些地方没有好好利用等,通过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探索性方法,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探讨。

    《101 次迎难而上:心理咨询之道》可以算是进行这样探讨的尝试,并不是提供标准化的答案,只是呈现一种思考,希望借此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同行对心理咨询本土化问题的探讨。

    从文化视角漫谈心理咨询何去何从

    心理咨询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源自西方,与其他社会伦理共同维持西方社会的平衡。作为一种技术和方法进入中国,心理咨询本身的文化特质如何加以调整,才能融入我们的社会文化,化解当前社会的文化冲突,是心理咨询从业者绕不开的问题。

    心理咨询的产生

    从目前整个生存环境和状态而言,进入信息时代,人们的信息量有所增加,所见所闻不仅对我们的生活状态有影响,更加重要的是,对我们的心理状态也有影响。人生活在信息当中,环境的变化引起我们内心的改变,对于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有很多人觉得很好,

    因为这个时代比以往更快速、更便捷,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也有些人觉得不好,因为它似乎让我们丧失了很多东西,比如日渐淡薄的思念。

    在这个时代,人们内心的困扰变多了。生活的变化对我们的心理状态而言就是一种冲击,我们会因此产生很多困扰,如何应对、解决这些困扰,就变成了眼前的问题。

    我认为,心理咨询是咨询师用来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更是心理咨询师用来探索“人究竟是怎么回事”的方式。

    当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时,一个人的内心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与环境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那原来继承下来用来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今是否还能继续使用?人与环境交互产生的心理问题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解决心理问题的办法是否还可以继续使用?哪些可以用,哪些不再适用?哪些应该保留,哪些应该舍弃?心理咨询作为一种认识人或者帮助人解决困境的方式,到底应该如何发展?

    心理问题的发展

    一个人面对变化时,为了调整自身而努力的过程有时候比较顺利,有时候又会有很多曲折,碰到困难的时候,心理问题就会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可以说,心理问题就是一个人在成长和发展自身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状态,而心理咨询就是了解人如何成长以及处在怎样的状态。

    当心理咨询的目的指向人本身,而不是人之外某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更容易讨论何去何从的问题——与其说是讨论心理问题何去何从,不如说是讨论人到底何去何从。这就是哲学的三个基本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在我看来,心理咨询就是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状态、不同语境中,用各自的方式不断地回答这三个问题。

    对世界的认识

    关于人本身的问题,涉及人们为什么要探索自己和了解自己。人们通过了解自己,间接地把自己变成了解世界的通道。心理学通过这样的途径,在了解世界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存在感和确定感,也就是说,心理咨询跟“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产生了一种关联。

    了解世界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一种偏客观,一种偏主观。用偏客观的态度了解世界的方式,称为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概念我们不去定义它,因为每个人对科学的理解不尽相同。我们使用科学的概念,是基于在探求这个世界的时候,有一个前提假设,这个假设认为有化客观的状态存在。我们去探索客观状态的真相,是一种科学的方法。

    另一种是用偏主观的态度了解世界的方式,称为艺术的方法。它是一种与科学方法不同的途径。科学的方法认定有一个客观世界等着我们去发现真相。艺术的方法不认为有客观世界存在,或者说,真相有无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当事人的感知体验,是通过其自身体验来描述和传达对世界的认识。

    艺术和科学看似有些对立,探索世界的途径也不同,那么它们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取舍呢?

    回到本源,我们要了解自己——人之所以为人到底怎么回事,从而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在这个过程当中,首先要明白艺术和科学是否有矛盾。

    大多数人认为,艺术和科学并不矛盾,它们是两个方向,两种不同的途径,在具体化层面会显示出很大的差异,但它们彼此又存在很强的联系。

    我们是采取主观态度还是客观态度来认识这个世界,会影响到科学应用的方方面面。心理学是科学的分支,我们认识世界的不同态度对心理学又有哪些影响呢?

    心理咨询发展到现在,大概也就一百多年的历史,中间经历了很多变化,就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几乎是从弗洛伊德那个年代开始使用谈话治疗的方式,当然之前也有,不过并没有以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来命名。

    心理咨询被这样命名后,就已经带上了科学的含义,以科学的面目出现。以精神分析为例,弗洛伊德创建一个探索人内心的理论,想把人内心的状态用客观性描述出来,这样的态度,被称为科学的态度。

    心理问题的变化

    在进入科学时代之前,人也有各种各样的困扰,应对困扰的方式也有很多种,例如请巫师占卜或向神父祷告等。这些方式都是通过沟通和交流解决人的困扰,因为那时还没有心理咨询的概念。科学时代来临之后,人们发现这些方法没有实质的道理,而且这些方法很主观,没有证明其客观的证据存在,所以渐渐被科学摒弃。

    到了科学时代,心理咨询用科学的方法替代了原本带有迷信色彩的解决人心灵困扰的方法,一开始还顺利,但近二十年以来,问题越来越明显。我们用科学的方式,把这个世界当成客观的真实存在的对象去研究,用这种态度去探索人的心理问题,却发现用这样的态度并不能找到有效的途径去解决人的内心困扰,于是对这些科学的方法产生了质疑并对其进行反思。

    用古代迷信的方式来解决人的心理困扰之所以渐渐无效,是因为人所处的环境在发生变化。环境的改变也导致我们对迷信的方法产生疑问。进入科学时代,随着科学的发现越来越多,人们用越来越客观的方式和视角来看待世界,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再认为有神灵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开始不受主观影响,认为世界是客观化的存在,这种认识导致人的困扰也发生了变化,所以,非科学的应对方式不再适用。

    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科学逐步发展,原来人们对世界客观的认识又发生了很多变化,有很多经典的物理学实验,正慢慢推翻世界化客观的观点。我们很难说清楚这个世界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世界也并非我们原来所设想的由物质构成,它似乎是介于物质和第二性之间的东西,于是,主观认识和客观认识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随着我们对世界认识的加深,不能再以主观和客观来区分原来的状态,这种发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文化环境,之前我们认为一切有迹可循,但现在变得不再那么确定。进入后现代的社会,推翻了原来与科学时代相匹配的现代主义文化,变为后现代文化,现代主义文化强调唯物,后现代文化强调去中心化、去结构化、多元化,给了主观性更多的位置,找到主观性很多的价值,从这一点来说,有一种回归的迹象。

    这种回归跟进入科学时代之前有很大差异,在进入科学时代之前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很主观,假设有很多神灵,但那只是一种描述,并没有实证。这种回归,导致我们对自身心理状态和心理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想要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也随之发生改变。

    我们每个人看似对如何看待世界不感兴趣,但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困扰是无法躲避的,这些困扰会影响每个人,也跟每个人都有关系。这种关系和如何看待世界关联在一起。

    我们用一个具体落点,来探讨对世界的看法和文化环境的影响是

    如何影响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的。

    精神分析的发展历程

    以精神分析为例,弗洛伊德用经典精神分析来解决心理问题,经典精神分析在临床应用中有三种核心技术——面质、澄清和解释。采用面质,首先要有一个前提,就是有一样客观存在的东西在那里;它存在才能够去面质和澄清,如果那样东西本身不存在,就没办法去面质,如果那样东西一直在变化,也没办法去澄清。所谓的现象和问题,不会因为你的探索而发生变化,人的心理问题也不会因为心理咨询师的介入而发生变化,只有建立在世界实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心理咨询师才能帮助来访者挖掘那样东西,然后解决它。

    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技术在临床应用上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在那个年代,来访者主要是癔症(歇斯底里症)病人,歇斯底里更多地表现为情绪爆发和身体出现问题。弗洛伊德认为,癔症的发生是因为来访者心里有说不出的秘密和愿望,如果想办法让他说出来,症状就会消除,这就符合客观化的观点。但愿望和秘密不会因为咨询师的探索而发生变化。



     

    在线试读

    推荐序

    迷雾森林中有人引路

    做心理咨询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咨询师来说,需要学习很多理论,也要经过很多的实践及督导,才有可能对眼前的来访者有更深入的了解。这至少要花 3 ~ 5 年的时间。即便现在学习的方式有一定的灵活性,既可采用实体课,又能利用网络教学,但我想, 新手咨询师,在 3 ~ 5 年的学习历程中,其实学习的不仅是理论与技巧,更多的是关于自己内在的一些体验和感悟。成熟的咨询师往往能自在地使用自己的身体敏感性和内在感觉去听来访者的真实话语,然后通过语言和在场性的表达抵达来访者的内心。

    做咨询不容易,但通往一个成熟咨询师的路,在我看来并不困难。只是很多时候,很多人并没有走在路上。世界上有很多的流派,有很多的方法和技巧,路已经存在,就在那个地方,但大部分人容易迷失在无意识的森林当中。

    2015 年的时候,我的心里程心理咨询中心开始与薛伟老师合作, 开设精神分析的专业培训课程及团体课程。我自己听课,时常会发

     出感叹:“哦,原来是这样的!”如果刚好遇到老师讲到类似的来访者,总会有思绪一下子就通畅了的感觉。比如本来预设可能会脱落的来访者,突然就预约了下一次的咨询,当这个来访者再来的时候,我会感觉我们连接上了——我在某个部分能理解他、容纳他了,他也就可以安心地在咨询中继续和我深聊他的困惑。我想大部分的咨询师也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这必然是自己内在有所获得,不仅仅是头脑中理解了某个概念的缘故。

    我自己也参加了 4 年由薛伟老师和邹政老师带领的团体,一直惊叹两位老师怎么可以把团体发生的事情,以及每个人说的故事和感觉都记录得如此清晰,而且可以做出非常精确的评析。每位组员内在的感觉关联的事件,每个家族的印记与脉络,每次团体中的沉默、冲突、意识化的高点与阻碍团体进程的低点,居然能做到在他们的内在一一都有标记,并且都可以找寻到源头,也能够指明清楚的发展方向。

    从标准的 12 人团体,到 24 人的翻转鱼缸式团体,到 36 人的次第团体,参与其中的人员记录这几天的历程就要消耗两个厚本子。在两位老师那里,我们总是会慢慢感觉到自己像是在迷雾森林中看到了光的方向,前面有人带路,不停地提醒着偏离的我们,回到我们应该走的那条路上。个人认为:两位老师带领的团体值得每位愿意真正成长的人参加,必定收获颇丰。

    两位老师在心理咨询和团体咨询的路上,已经走了很久。他们一直在通过他们的方式引导我们走至原本的路。团体是一种方式,大家看到的这本书是另外一种方式。2017 年年底,我们就想到用一种短小精悍的音频方式,由薛老师来解答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经

     常遇到的那些困惑。3 年过去了,经过贰阅心理的整理与编辑,这本书呈现在了你的面前。

    书中出现的那些人,在咨询室中常常遇见的——“要求服药的人”“习惯性迟到的人”“过度饮酒的人”“被动的人”“性滥交的人”等,面对他们,咨询师不得不长出“第三只眼睛”,第三只眼睛怎么 “看”,决定了咨询师怎么做咨询。薛伟老师把他的第三只眼睛给我们使用,让我们看得更远,也看得更清晰。

    这让我想起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说过的人生三境界,大意是: 涉世之初,相信眼见为实,看山是山;历尽千帆,生活为物所累, 看山不是山;洞察世事,人生豁然开朗,看山还是山。我想咨询也是如此,薛老师二十多年的个案和团体经验,看到的山已然不是我们看到的山了。先借用老师的“看”,然后经历我们自己的“看”,后才能真正地看见那条迷雾森林中的路在哪里,通往何方。

    如果“看”是第三只眼睛,我想咨询师还得有“第三只耳朵”。第三只眼睛的作用是洞察,侧重于明察秋毫的观察与不戴有色眼镜的看见。第三只耳朵的作用是洞悉,重点在于深入透彻的理解——听风,听雨,听雷——风的背后有雨,雨的背后有雷,每一层有每一层的关系,它们之间纵横交错,或许是雷雨和着狂风,或许是轻风伴着细雨。即便无风,高人也能听见落叶下坠的声音,了然于心。薛老师在我心中就是那个听落叶声音的高人。

    如果你是一个心理学爱好者,这本书可以带给你一个全新的理解他人丰富生命的角度。

    如果你是一个新手咨询师,这本书必然会是你的宝典,让你做咨询时得心应手。

    如果你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咨询师,这本书必定会在你困惑的时候,成为你得力的助手,助你一臂之力。

    如果你已然是一个成熟的咨询师,相信这本书也会让你在成为督导师的路上走得更远。深入透彻的理解——听风,听雨,听雷——风的背后有雨,雨的背后有雷,每一层有每一层的关系,它们之间纵横交错,或许是雷雨和着狂风,或许是轻风伴着细雨。即便无风,高人也能听见落叶下坠的声音,了然于心。薛老师在我心中就是那个听落叶声音的高人。

    如果你是一个心理学爱好者,这本书可以带给你一个全新的理解他人丰富生命的角度。

    如果你是一个新手咨询师,这本书必然会是你的宝典,让你做咨询时得心应手。

    如果你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咨询师,这本书必定会在你困惑的时候,成为你得力的助手,助你一臂之力。

    如果你已然是一个成熟的咨询师,相信这本书也会让你在成为督导师的路上走得更远。深入透彻的理解——听风,听雨,听雷——风的背后有雨,雨的背后有雷,每一层有每一层的关系,它们之间纵横交错,或许是雷雨和着狂风,或许是轻风伴着细雨。即便无风,高人也能听见落叶下坠的声音,了然于心。薛老师在我心中就是那个听落叶声音的高人。

    如果你是一个心理学爱好者,这本书可以带给你一个全新的理解他人丰富生命的角度。

    如果你是一个新手咨询师,这本书必然会是你的宝典,让你做咨询时得心应手。

    如果你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咨询师,这本书必定会在你困惑的时候,成为你得力的助手,助你一臂之力。

    如果你已然是一个成熟的咨询师,相信这本书也会让你在成为督导师的路上走得更远。

    刘冠宇心里程心理咨询中心创始人

    CNPT 儿童游戏治疗培训中心创始人心理咨询师、结构式文化动力团体带领者

    2021 年 2 月

    自 序

    从文化视角漫谈心理咨询何去何从

    心理咨询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源自西方,与其他社会伦理共同维持西方社会的平衡。作为一种技术和方法进入中国,心理咨询本身的文化特质如何加以调整,才能融入我们的社会文化,化解当前社会的文化冲突,是心理咨询从业者绕不开的问题。

    心理咨询的产生

    从目前整个生存环境和状态而言,进入信息时代,人们的信息量有所增加,所见所闻不仅对我们的生活状态有影响,更加重要的是, 对我们的心理状态也有影响。人生活在信息当中,环境的变化引起我们内心的改变,对于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有很多人觉得很好, 因为这个时代比以往更快速、更便捷,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也有些人觉得不好,因为它似乎让我们丧失了很多东西,比如日渐淡薄的思念。

    在这个时代,人们内心的困扰变多了。生活的变化对我们的心理

     状态而言就是一种冲击,我们会因此产生很多困扰,如何应对、解决这些困扰,就变成了眼前的问题。

    我认为,心理咨询是咨询师用来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更是心理咨询师用来探索“人究竟是怎么回事”的方式。

    当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时,一个人的内心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与环境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那原来继承下来用来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今是否还能继续使用?人与环境交互产生的心理问题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解决心理问题的办法是否还可以继续使用?哪些可以用, 哪些不再适用?哪些应该保留,哪些应该舍弃?心理咨询作为一种认识人或者帮助人解决困境的方式,到底应该如何发展?

    心理问题的发展

    一个人面对变化时,为了调整自身而努力的过程有时候比较顺利,有时候又会有很多曲折,碰到困难的时候,心理问题就会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可以说,心理问题就是一个人在成长和发展自身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状态,而心理咨询就是了解人如何成长以及处在怎样的状态。

    当心理咨询的目的指向人本身,而不是人之外某个问题的时候, 我们更容易讨论何去何从的问题——与其说是讨论心理问题何去何从,不如说是讨论人到底何去何从。这就是哲学的三个基本问题: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在我看来,心理咨询就是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状态、不同语境中,用各自的方式不断地回答这三个问题。

     对世界的认识

    关于人本身的问题,涉及人们为什么要探索自己和了解自己。人们通过了解自己,间接地把自己变成了解世界的通道。心理学通过这样的途径,在了解世界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存在感和确定感, 也就是说,心理咨询跟“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产生了一种关联。

    了解世界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一种偏客观,一种偏主观。用偏客观的态度了解世界的方式,称为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概念我们不去定义它,因为每个人对科学的理解不尽相同。我们使用科学的概念,是基于在探求这个世界的时候,有一个前提假设,这个假设认为有化客观的状态存在。我们去探索客观状态的真相,是一种科学的方法。

    另一种是用偏主观的态度了解世界的方式,称为艺术的方法。它是一种与科学方法不同的途径。科学的方法认定有一个客观世界等着我们去发现真相。艺术的方法不认为有客观世界存在,或者说, 真相有无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当事人的感知体验,是通过其自身体验来描述和传达对世界的认识。

    艺术和科学看似有些对立,探索世界的途径也不同,那么它们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取舍呢?

    回到本源,我们要了解自己——人之所以为人到底怎么回事,从而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在这个过程当中,首先要明白艺术和科学是否有矛盾。

    大多数人认为,艺术和科学并不矛盾,它们是两个方向,两种不同的途径,在具体化层面会显示出很大的差异,但它们彼此又存在

     很强的联系。

    我们是采取主观态度还是客观态度来认识这个世界,会影响到科学应用的方方面面。心理学是科学的分支,我们认识世界的不同态度对心理学又有哪些影响呢?

    心理咨询发展到现在,大概也就一百多年的历史,中间经历了很多变化,就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几乎是从弗洛伊德那个年代开始使用谈话治疗的方式,当然之前也有,不过并没有以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来命名。

    心理咨询被这样命名后, 就已经带上了科学的含义, 以科学的面目出现。以精神分析为例,弗洛伊德创建一个探索人内心的理论, 想把人内心的状态用客观性描述出来,这样的态度,被称为科学的态度。

    心理问题的变化

    在进入科学时代之前,人也有各种各样的困扰,应对困扰的方式也有很多种,例如请巫师占卜或向神父祷告等。这些方式都是通过沟通和交流解决人的困扰,因为那时还没有心理咨询的概念。科学时代来临之后,人们发现这些方法没有实质的道理,而且这些方法很主观,没有证明其客观的证据存在,所以渐渐被科学摒弃。

    到了科学时代,心理咨询用科学的方法替代了原本带有迷信色彩的解决人心灵困扰的方法,一开始还顺利,但近二十年以来,问题越来越明显。我们用科学的方式,把这个世界当成客观的真实存在的对象去研究,用这种态度去探索人的心理问题,却发现用这样的态度并不能找到有效的途径去解决人的内心困扰,于是对这些

     科学的方法产生了质疑并对其进行反思。

    用古代迷信的方式来解决人的心理困扰之所以渐渐无效,是因为人所处的环境在发生变化。环境的改变也导致我们对迷信的方法产生疑问。进入科学时代,随着科学的发现越来越多,人们用越来越客观的方式和视角来看待世界,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不再认为有神灵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开始不受主观影响,认为世界是客观化的存在,这种认识导致人的困扰也发生了变化, 所以,非科学的应对方式不再适用。

    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科学逐步发展,原来人们对世界客观的认识又发生了很多变化,有很多经典的物理学实验,正慢慢推翻世界化客观的观点。我们很难说清楚这个世界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世界也并非我们原来所设想的由物质构成,它似乎是介于物质和第二性之间的东西,于是,主观认识和客观认识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随着我们对世界认识的加深,不能再以主观和客观来区分原来的状态,这种发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文化环境,之前我们认为一切有迹可循,但现在变得不再那么确定。进入后现代的社会, 推翻了原来与科学时代相匹配的现代主义文化,变为后现代文化, 现代主义文化强调唯物,后现代文化强调去中心化、去结构化、多元化,给了主观性更多的位置,找到主观性很多的价值,从这一点来说,有一种回归的迹象。

    这种回归跟进入科学时代之前有很大差异,在进入科学时代之前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很主观,假设有很多神灵,但那只是一种描述, 并没有实证。这种回归,导致我们对自身心理状态和心理问题的认

     识发生了很大变化,想要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也随之发生改变。

    我们每个人看似对如何看待世界不感兴趣,但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困扰是无法躲避的,这些困扰会影响每个人,也跟每个人都有关系。这种关系和如何看待世界关联在一起。

    我们用一个具体落点,来探讨对世界的看法和文化环境的影响是如何影响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的。

    精神分析的发展历程

    以精神分析为例,弗洛伊德用经典精神分析来解决心理问题,经典精神分析在临床应用中有三种核心技术——面质、澄清和解释。采用面质,首先要有一个前提,就是有一样客观存在的东西在那里; 它存在才能够去面质和澄清,如果那样东西本身不存在,就没办法去面质,如果那样东西一直在变化,也没办法去澄清。所谓的现象和问题,不会因为你的探索而发生变化,人的心理问题也不会因为心理咨询师的介入而发生变化,只有建立在世界实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心理咨询师才能帮助来访者挖掘那样东西,然后解决它。

    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技术在临床应用上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在那个年代,来访者主要是癔症(歇斯底里症)病人,歇斯底里更多地表现为情绪爆发和身体出现问题。弗洛伊德认为,癔症的发生是因为来访者心里有说不出的秘密和愿望,如果想办法让他说出来, 症状就会消除,这就符合客观化的观点。但愿望和秘密不会因为咨询师的探索而发生变化。

    随着临床治疗的发展,来访者也相应发生了一些变化,癔症病人越来越少。到了弗洛伊德学术流行晚期,人的心理问题更多的是情绪问题,特别是抑郁症病人。面对抑郁症病人或以情绪困扰为主的病人,面质、澄清和解释技术并不能产生效果,因为他们的问题不是秘密,不需要说出来。继而这些基础的宣泄技术失效,取而代之的是以抱持、接纳和转化为主的技术。于是,客体关系理论开始发展。

    弗洛伊德原本的解释技术,是想把问题说清楚,在客体关系理论中解释发生了变化。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如何解释不重要,重要的是解释时保持的态度,通过解释传达接纳。这时,临床技术发生了很大变化,应对的心理问题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例如常见的病症由癔症变为抑郁症,这些改变都与生活环境变化有关。

    心理咨询与社会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资产阶级为主导的新阶层兴起,原本结构化明显的社会状态变得相对扁平,强调自由平等。这种变化导致人们的心理状态发生改变,从原来结构化中以压抑为主的症状,变成以失落为主的症状,科学发展带来自由的同时,失去了确定性和稳定性,失落替代了束缚,因此,抑郁状态变得多了,而癔症变得少了。在这里要谈的重点,不是症状怎么变化,而是临床技术变化背后

    隐藏的态度。

    面质、澄清和解释的背后是非常科学的态度,当技术慢慢转为抱持、接纳和转化,心理问题的化客观存在慢慢模糊不见了,不再强调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因为你心里藏着一个看得见、说得出来的问题,而是变成一种缺失。

    也就是说,来访者心理问题产生的背后,隐藏着我们对世界认识的变化,心理问题不再源于客观的秘密或愿望,而源于失落和关系的丧失。

    精神分析中客体关系理论兴起,人的需要不再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欲望和性对象的满足,而变成关系的满足。关系虽然抓不住,但是存在。于是我们看到,人们对心理问题的界定从一种看得清楚的层面到了一种模糊的情感感受层面。

    在弗洛伊德时期, 本能被认为是一种跟物理学相匹配、相类似的能量,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符合机械唯物论。到了客体关系理论中,人的需求是建立关系,而不是本能的满足。于是随着对心理问题的界定发生变化,人的需求变成一种能被感觉到的关系, 不再那么抽象。

    对心理问题的看法,从非常科学的态度向艺术的态度迁移, 不再是完全客观,而是有一部分主观存在。

    再往后发展,抑郁的情况也慢慢发生变化,来访者的问题更多地变成了焦虑,虽然还是以情绪问题为主,但由原来的身体反应变为弥散性焦虑。

    如果抑郁的背后是失落,那么焦虑的背后则是迷茫。迷茫成为人们主要的问题和困扰,对来寻求帮助的来访者,如果还用一种相对接纳和抱持的态度,效果就不那么好了,使用接纳和抱持的技术虽然能使焦虑的来访者好受一些,但其症状不会消失。

    这提醒我们,内在症状的困扰总是相对应于外在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迷茫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以失落为代表的困扰变成以迷茫为代表的核心症状?

    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无边界”,越来越“靠近”,几乎不存在所谓“思念”的问题。比如,想见一个人可能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也不需要长年累月,很多地方一天之内就可到达。这种情况下,好像就不会再产生失落。失落是因为情感联结的断裂,一种情感没办法安置到另一个人身上,或者说,原来的情感因时间和空间的断裂,想要重新连接时发生困难。如今,见面很方便,不会有长久的思念,因此丧失了一种情感(“长久思念”的体验),不需要再把这种感觉放在心里,而是可以通过另一种形式表达出来。信息的传递变得非常容易,人与人这么容易靠近,丧失了关系体验,这时候,迷茫就产生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自由度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很多情感体验无从产生,自我存在感和确定感没办法寄放在原本可以寄放的情感上,那么它该寄放到哪里呢?我们不知道答案。自我存在感和确定感好像因此而迷失,这就是后现代文化背景——以焦虑为主的后现代特征,以及心理状态的特质——以自我迷茫为核心的体验。这是我们普遍面对的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心理咨询中所采用的态度和策略是接纳, 但仅仅接纳是不够的,还需要解构跟建构。我们认为不再有固定的模式, 去创造一种我们认为的事实,也没有客观的事实,所有的事实都可以通过彼此的关联建构出来。

    随之,精神分析慢慢发展出后自体学派、主体间学派、关系学派和拉康学派。临床技术中更强调主体间性,技术的运用上更强调建构,治疗师可以更主动地参与其中。这些发展都在否决原来客观和固定不变的东西,以一种偏主观的态度来看待心理问题,这种态度侧重于用艺术的方式来表达和体验这个世界,而不是以科学的方式来描述这个世界。

     心理咨询的发展历程,从比较科学的态度慢慢发展成艺术的态度,这种态度的转变,跟物理学等基础理论科学对世界的认识及其营造出来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在这种社会文化中,人们的心理问题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看到,所有的事情都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并不孤立存在。

    中国社会中的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在中国出现至今,仅有 30 多年,它没有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是横空出世的。在面对与我们的环境相对应的心理问题时,到底该用什么视角、什么态度、什么技术,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问题。

    原则上来说,需要一种针对性的方式,对待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技术。如果问题以压抑性为主,我们就需要使用与面质、澄清和解释相关的技术;如果问题与失落有关,我们就用与抱持、接纳和转化相关的技术;如果问题跟迷茫有关,我们就需要用与解构相关的技术。这些都只是技术层面的探讨,在这种背景下,心理咨询该如何发展,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要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探索的方向,利用有用的资源, 找到应对目前心理困扰的有效方式,分辨出在进行心理咨询过程中哪些地方发生了错位、哪些地方没有好好利用等,通过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探索性方法,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探讨。

    《101 次迎难而上:心理咨询之道》可以算是进行这样探讨的尝试,并不是提供标准化的答案,只是呈现一种思考,希望借此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同行对心理咨询本土化问题的探讨。

     

     1 心理咨询到底要干什么

    我们启动“101 次迎难而上”的旅程 , 主要是针对在展开心理咨询或者接受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的种种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探讨和分享。换一个说法,也可以理解为是针对一个小孩在成长历程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而展开的分享。我们借助心理咨询的范畴来探讨这些问题,并不完全只是针对专业人员,也面向广大心理学爱好者和社会大众。只要你想让自己有所改变、有所成长,就有可能从中获益。

    谈到心理咨询,我们要弄清楚的个问题,是心理咨询到底是干什么的?这是一个非常有原则性的问题。所有其他的问题都是在这个问题被解决的基础上才可以讨论的。其实很多人,不管是咨询师还是前来接受咨询的人,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那么,它根本性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它又为什么会成为一种社会需要呢?

    人生于世,其实在哲学意义上跳不开 3 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

    里来,我到哪里去。同样,心理咨询的工作也离不开这 3 个问题。

    所有的心理问题之所以会出现,从根本意义上来讲就是因为不清楚“我是谁”。这个不清楚,可能是在具体的身份上不清楚,但更多的时候是在内在感觉上不清楚。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关于自己存在的清晰的内在体验,也就不能获得一个比较明确的外在社会身份。所有的问题都是指向这个方向的。心理咨询就是在这一点上,试图通过一些心理学专业的方法帮助一个人排除一些困难——阻碍他成为一个具有清晰的状态、拥有明确社会身份的人。

    简单来说,就是让一个人可以清楚明确地成为他想要的样子,这就是心理咨询的基本目标和任务。虽然在心理咨询时经常会谈论很多现实的苦难、具体的事件,但是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或解决,终都指向一个人更加清楚地成为自己。一个人一旦能够成为自己,就意味着他可以自己做决定。比如,你可以决定自己要去哪里、做什么,当然你也可以决定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一旦你有了自我决定的权利,那么你自然就更容易想出办法来应对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如果你不能明确自己的存在状态,那么你考虑如何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自然会出现很多困难。因为你没有立足点。换句话说,解决任何现实问题就如同让一个人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如果一个人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谁,也就意味着他不清楚自己正处于什么地方,当然就没有办法决定下一步要去哪里,这就涉及“从哪里来” 和“到哪里去”的问题。所以只要你清楚了自己现在在什么地方, 自然就能决定或者判断下一步能不能去到另外一个地方。

    心理咨询,其实就是用一些心理学的概念来重新描述、界定、讨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 3 个基本的问题。其中,我们每次都要讨论的核心便是“我是谁”。

    2 心理咨询是什么

    在很多人的理解中,“说话”几乎等同于什么都没干。那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只是把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说出来,怎么来访者就恢复了呢?什么都没干就能帮助来访者吗?其实关键在于咨询师说了什么。

    早年间,我也遇到过朋友问这样的问题,当时我觉得很为难,因为我好像很难回答他们的问题。在我看来天经地义的事情,真要解释说明的时候,我才发现其实自己也不懂。

    在遇到过多次这样的询问后,我发现,如果提问的人得不到满意的答案,就会有些隐隐的失落,虽然提问看起来只是因为好奇。而我因为回答不上来,就会有些郁闷和懊恼,感觉如果连自己到底在干什么都说不清楚,也就失去了做这件事的意义。我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这就像是一次失败的咨询,其实它就是一次失败的咨询。

    当了解到这一点后,我开始重新审视问答的历程,才慢慢明白了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朋友通过提问,扔过来的是其内心想要被看见的欲望,而我找不到合适的言语去反映,他的欲望就只能回到出发的地方,也就是他的心里,变成一种隐隐的失落显现出来。我没能诉说他的欲望,于是只能看见一个无法言说自己欲望的人。

    这一切,始于我想要回答朋友的问题。而那一刻,我与他不分彼此,我被他的欲望占据,可是又无法替他诉说,于是我也成了一个无法说出欲望的人。

    欲望就是自我,说不出欲望就等于丢失了自己。失落和郁闷就成为欲望的化身,让朋友和我重新看见了自己。我们各自收拾自己的情绪,再一次分开。

    当我能够在心里说出这一切,郁闷就消散了,因为欲望用言语说了出来。

    心理咨询就是一个人追逐着自己未能言说的欲望,另一个人用言语翻译他的欲望,使得欲望进入语言,得以成为他自己的过程。前者是来访者,后者是咨询师。

    自我即是欲望,而欲望止于诉说,自我成于诉说。成长没有尽头, 心理咨询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诉说,发生在你和这个世界之间。

    3 心理治疗要在什么地方进行干预

    心理咨询的原则性目标是帮助不同的来访者成为自己,帮助他去适应社会、拥有一个社会身份。但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每个人所处的阶段不一样,所以阶段性的目标会有所不同,咨询师的工作可能性也会有所不同。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