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正版]李白诗选评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李白唐诗精选精评代表性诗篇中小学古诗词经典普及读物文学诗仙长相思将进酒蜀道
  • 本店商品限购一件,多拍不予发货,感谢理解!
    • 作者: 赵昌平著
    •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赵昌平著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9244832819
    • 版权提供:上海古籍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文史爱好者,尤其是高校学生及中小学教师

    已故前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赵昌平先生,师承施蛰存、马茂元等著名学者,在唐诗学及中国古典诗论领域造诣精深。《李白诗选评》是他以深厚学术功底所撰的经典普及读物,2005年初版,2011年再版,由于篇幅适中、解读精到、文采斐然,广受读者喜爱,一再重印。今出第三版,内容上严加修订,装帧上精美便携,更臻完善,可谓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之作。

    内容简介

     

    本书将“诗仙”李白的一生分为“蜀中初学与辞亲远游”、“初游东南与回向江汉”、“酒饮安陆与初入长安”、“寄家东鲁与二入长安”、“南北漫游与变乱前夕”、“报国蒙冤与流寓客死”六个时期,精选精评代表性诗篇81首(另附“未编年诗”11首)。逐首考其创作时地,参稽众说,裁以己意,以搏虎之力撰普及读物,体现出严谨不苟的治学精神。注释简明扼要,甚便初学入门。评赏尤为精彩,一是注意联系李白生平及唐朝历史,以见诗歌创作的阶段性特征与历史文化背景;二是擅长艺术分析,精确理解诗歌主旨,细致梳理诗歌脉络,揭示“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河岳英灵集》评语)的李白诗内在的严谨章法;三是造语平易而文采斐然,以美文释名诗,相得益彰,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

    作者简介

     

    赵昌平(1945-2018),浙江上虞人,1968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2年华东师范大学唐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任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等校兼职教授、上海出版协会理事长等。主要研究唐诗学及中国古典诗论,撰有《跨世纪学人文存·赵昌平自选集》等各类著作400余万字。

    目录

     

    001 / 出版说明
    001 / 导言
    009 / 一、蜀中初学与辞亲远游(701—725)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013
    登峨眉山/015
    白头吟(二首选一) / 019
    上李邕/ 028
    峨眉山月歌/ 031
    巴女词/ 035
    渡荆门送别/037
    041 / 二、初游东南与回向江汉(725—727)
    秋下荆门/046
    望天门山/048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051
    长干行/ 054
    乌栖曲/ 060
    金陵酒肆留别/ 065
    越女词五首/ 067
    夜泊牛渚怀古/ 072
    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题诗书游览之志/ 075
    望庐山瀑布水/ 083
    086 / 三、酒隐安陆与初入长安(727—740)
    山中问答/ 093
    长相思二首/ 095
    送孟浩然之广陵/ 101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103
    古风(第二十四)(大车扬飞尘) / 107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110
    登太白峰/ 117
    襄阳歌/ 119
    江夏别宋之悌/ 127
    将进酒/ 130
    赠孟浩然/136
    140 / 四、寄家东鲁与二入长安(740—744)
    嘲鲁儒/ 148
    古风(第十)(齐有倜傥生) / 152
    游泰山(六首选一) / 156
    南陵别儿童入京/ 161
    清平调三首/ 166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171
    月下独酌(四首选一) / 177
    古风(第四十六)(一百四十年) / 181
    蜀道难/ 187
    灞陵行送别/ 194
    200 / 五、南北漫游与变乱前夕(744—755)
    行路难(三首选一) / 210
    沙丘城下寄杜甫/ 214
    梦游天姥吟留别/ 218
    横江词六首/ 224
    登金陵凤凰台/ 233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37
    寄东鲁二稚子/ 241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146
    梁甫吟/ 257
    赠何七判官昌浩/ 270























































    精彩书摘

     

    代表盛唐诗风主流的才俊之士们是狂狷的一族,也是过于天真的一族,而李白,由于富商出身而无任何家世的学术与从政背景,由于早年偏处西南一隅而远离政治经济的中心,由于他格外乐观夸张的天性、任侠学道的经历、喜论纵横的才情,更将时代性的“英特越逸”之气的正反两方面———进取昂扬与幼稚浮躁都发挥到极致,也因此自然而然成为雄浑高朗的盛唐诗风的高峰与典型。
    融和了庄逸孟英的大美,通过李白赤子般的心胸,化为对明亮光鲜与恢宏博大两种色调的不懈追求,并形成他诗歌意象的感觉基调。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以不同的组合形态与色调变化,形成了他个性鲜明又富于变化的诗歌意象。
    光明恢宏倾向于想象夸谈,坦率自然则趋于白描写实,而李白却将二者统一起来。他的夸谈极少虚语浮词,诸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都是以夸张传达真景真情的范例,而如“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则于白描中见奇思逸想。二者均为他人所不可到的境界。
    奔越的英气与舒展的逸气,使李白的诗歌节奏疾徐相生,酣畅而不轻滑。大篇如阵雷层涛,喷薄而出,跳荡相生,大起大落间看似断裂,而裂隙间总有一种氤氲的气脉相连续;律绝短章则往往以古运律,随流曲折,自成风调。二者都能从自由挥洒的节奏中传送出宽远的听觉形象。
    上述意象、修辞、节律特点共同构成了李白瑰奇壮伟、飙去倏来、海涛天风般的诗歌风格;即使风平浪息,霁月中天,却仍有一种浩浩不尽的开阔远势。这种风格形象地传达了他渴欲冲破一切樊篱的理想主义的自我追求与充分自信。天宝末期,当家世仕宦的杜甫,不再裘马清狂,开始含泪审视变乱的人间世,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格时,李白则依然保持着他那“舍我其谁”的自信,执着地以他对恢宏明亮的不懈追求与业已激化了的朦胧不安作着拗怒的对冲。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李杜虽双峰并峙,而杜甫更多预示着唐诗的未来,李白则以其天真的生命,为一个激情浪漫的时代划上了句号。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