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正版]路在脚下 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市场模式 张红举 魏清福 科学出版社
  • 本店商品限购一件,多拍不予发货,感谢理解!
    • 作者: 无著 | 张红举,魏清福编 | 无译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7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无著| 张红举,魏清福编| 无译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7
    • 页数:267页
    • 开本:16
    • ISBN:9788306699536
    • 版权提供:科学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商品参数

    路在脚下: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市场模式
    ISBN 9787030743039
    定价 169
    作者  著;张红举,魏清福 编; 译;
    开本 16
    装帧 平装
    页数 267
    出版时间 2023年07月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内容介绍

    本书在梳理国内外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进展,以及中国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沿革的基础上,以太湖流域为主,介绍了流域水生态环境状况与存在问题、治理任务,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政策进行浅析,阐述了很多具有太湖流域特色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探索与实践、河湖水生态治理的市场模式及流域水生环境治理实践,并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市场模式的未来发展路径提出建议。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国内外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及中国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沿革 1
    1.1 古代文明与生态环境保护 2
    1.1.1 古巴比伦:灌溉工程引起的兴衰 2
    1.1.2 古印度:和谐的生态自然观 3
    1.1.3 古罗马:森林的砍伐与保护 4
    1.1.4 古埃及:智慧的生态教育 5
    1.1.5 中国古代生态环境保护 7
    1.2 当代国外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进展 10
    1.2.1 美国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进展 10
    1.2.2 欧洲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进展 13
    1.2.3 日本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进展 17
    1.2.4 典型流域案例 18
    1.2.5 小结 26
    1.3 当代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构建与市场模式 28
    1.3.1 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演进 29
    1.3.2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构建与发展 34
    1.3.3 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市场模式的改革、创新和发展 41
    1.4 中国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沿革 43
    第2章 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状况与存在问题 46
    2.1 太湖流域概况 46
    2.2 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状况 49
    2.2.1 饮用水安全保障 49
    2.2.2 入湖河流水质 49
    2.2.3 太湖湖体 50
    2.2.4 淀山湖湖体 51
    2.2.5 太湖流域河网水功能区 51
    2.3 河湖生态主要问题 51
    2.3.1 流域污染物减排进入瓶颈期 52
    2.3.2 流域水环境治理成效还不稳固 52
    2.3.3 湖库富营养化趋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52
    2.3.4 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较弱 53
    2.3.5 太湖治理关键问题需要开展深入研究 53
    第3章 太湖流域河湖生态环境治理任务 54
    3.1 形势背景 54
    3.1.1 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对流域水生态的要求 54
    3.1.2 生态文明建设对流域水生态的要求 55
    3.1.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流域水生态的要求 56
    3.2 总体要求 57
    3.2.1 指导思想 57
    3.2.2 基本原则 57
    3.2.3 总体目标建议 58
    3.3 主要任务 59
    3.3.1 推动工业绿色发展 59
    3.3.2 提升城乡生活污染治理水平 62
    3.3.3 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63
    3.3.4 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服务水平 67
    3.3.5 深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70
    3.3.6 推进河湖休养生息 74
    3.3.7 落实国家节水行动 76
    3.3.8 加强依法管水治水 78
    3.3.9 挖掘发展弘扬优秀水文化 80
    第4章 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政策浅析 82
    4.1 法律法规 83
    4.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 83
    4.1.2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 84
    4.1.3 地方性水生态环境治理法规 85
    4.2 司法解释 86
    4.2.1 …高人民法院、…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86
    4.2.2 …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 87
    4.3 政策文件 88
    4.3.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88
    4.3.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89
    4.3.3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 90
    4.3.4 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关于推动建立太湖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 91
    4.3.5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重要湖泊保护和治理的指导意见》 91
    4.3.6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92
    4.3.7 财政部等四部委《支持长江全流域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方案》 92
    4.4 管理制度 94
    4.4.1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 94
    4.4.2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97
    4.4.3 资源环境审计制度 97
    4.4.4 排污许可证制度 99
    4.4.5 河长制与湖长制 100
    4.4.6 国家公园体制 102
    4.5 区划与红线 104
    4.5.1 主体功能区划 104
    4.5.2 生态保护红线 106
    4.5.3 水功能区划 107
    4.5.4 生态功能区划 109
    4.6 规划纲要 109
    4.6.1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109
    4.6.2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110
    4.6.3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 111
    4.7 规划方案 113
    4.7.1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13
    4.7.2 《太湖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 114
    4.7.3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114
    4.7.4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15
    4.7.5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 115
    4.7.6 《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 116
    4.7.7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安全保障规划》 118
    4.8 行动计划 119
    4.8.1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119
    4.8.2 《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 119
    4.8.3 《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 120
    4.8.4 《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 120
    4.8.5 《沪苏浙皖检察机关加强环太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协作三年行动方案》 121
    4.8.6 《江苏省打好太湖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 122
    4.8.7 《江苏省生态河湖行动计划(2017—2020年)》 122
    4.8.8 《浙江省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 123
    4.8.9 《上海市2021—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124
    4.9 协作机制 125
    4.9.1 长三角区域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 125
    4.9.2 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机制 125
    4.9.3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省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126
    4.9.4 太湖流域调度协调机制 126
    4.9.5 太湖湖长协商协作机制 127
    4.9.6 环太湖城市水利工作联席会议 127
    4.9.7 太湖流域水环境信息共享机制 128
    4.9.8 太湖流域跨省河湖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协作机制 128
    4.9.9 太浦河水资源保护省际协作机制 129
    4.9.10 太湖流域省际边界地区水葫芦防控工作协作机制 129
    4.9.11 流域和区域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机制 130
    第5章 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探索与实践 131
    5.1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131
    5.1.1 治理成效 131
    5.1.2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经验总结 132
    5.1.3 存在的问题 139
    5.1.4 形势分析 142
    5.1.5 工作展望 143
    5.2 太湖流域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 145
    5.2.1 主要工作内容 145
    5.2.2 流域典型城市试点做法——以苏州市为例 148
    5.2.3 太湖流域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成效 152
    5.2.4 太湖流域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的经验总结 155
    5.3 探索实践河长制 157
    5.3.1 河长制起源 158
    5.3.2 流域层面指导 159
    5.3.3 省(市)开展工作 167
    5.4 浙江省“五水共治” 169
    5.4.1 决策与重点 169
    5.4.2 治水步骤 171
    5.4.3 工作举措 172
    5.4.4 治水成效 176
    5.4.5 “五水共治”的经验总结 177
    第6章 河湖水生态治理市场模式 180
    6.1 综合治理经济理论 180
    6.1.1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180
    6.1.2 外部性理论 183
    6.1.3 环境治理的市场失灵 186
    6.1.4 环境治理的政府缺陷 187
    6.1.5 第三方环境治理风险构成 188
    6.2 典型河湖防洪及水生态治理市场模式 189
    6.2.1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190
    6.2.2 水利债券 193
    6.2.3 政府购买服务 194
    6.2.4 生态补偿 195
    6.2.5 排污权交易制度 201
    6.2.6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202
    6.2.7 洪水保险制度 203
    6.3 太湖流域河湖水生态治理投融资状况 204
    6.3.1 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投融资现状 204
    6.3.2 国有银行对太湖流域河湖防洪及水生态治理的资金支持情况 206
    6.3.3 太湖流域河湖防洪及水生态治理的其他资金渠道 207
    6.3.4 流域综合治理投融资问题 209
    第7章 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市场模式实践集锦 214
    7.1 生态补偿相关实践案例 214
    7.1.1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 214
    7.1.2 江苏省昆山市生态补偿 220
    7.1.3 浙江省湖州市老虎潭水库水生态补偿 222
    7.1.4 浙江省德清县生态补偿模式 222
    7.2 排污权与水权交易的相关实践案例 223
    7.2.1 江苏省太湖流域排污权交易 223
    7.2.2 上海市排污权交易 225
    7.2.3 东苕溪流域水权制度改革 226
    7.3 绿色金融相关实践案例 228
    7.3.1 江苏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 229
    7.3.2 江苏省常州市绿色信贷 230
    7.3.3 江苏省无锡市五里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投融资 232
    7.3.4 浙江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浙江案例” 232
    7.4 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相关实践案例 235
    7.4.1 江苏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236
    7.4.2 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湖州模式” 238
    7.5 其他相关实践案例 239
    7.5.1 江苏省常熟市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PPP项目 239
    7.5.2 上海市巨灾保险制度 240
    7.6 各类实践的经验与启示 241
    7.6.1 寻求多样化投融资途径 241
    7.6.2 健全治理设施与管理机制 242
    7.6.3 构建税收补偿体系 243
    7.6.4 保障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的投资 245
    7.6.5 完善风险防范机制 247
    7.6.6 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 248
    7.6.7 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250
    7.6.8 试行洪水保险制度 252
    第8章 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市场模式的未来发展路径 254
    8.1 强化系统思维,加强对生态环境治理的统筹谋划 254
    8.1.1 系统治理生态环境理念 254
    8.1.2 深入推进新时代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改革 255
    8.1.3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统筹谋划综合治理 256
    8.2 强化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治理生态环境 257
    8.2.1 提升生态环境立法质量,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257
    8.2.2 加大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257
    8.2.3 推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司法创新 258
    8.3 强化市场思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258
    8.3.1 充分认识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和商品价值属性 258
    8.3.2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体系 258
    8.3.3 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资源的补偿机制 259
    参考文献 261
    后记 266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