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正版]季羡林人生六书(套装六册,包含《不完满才是人生》等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人生之书! 季羡林散文的精华篇章!作家出版
  • 本店商品限购一件,多拍不予发货,感谢理解!
    • 作者: 无著
    • 出版社: 图书其它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无著
    • 出版社:图书其它
    • 装帧:套装
    • ISBN:9784845570080
    • 版权提供:图书其它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书    名

    季羡林人生六书(套装六册,包含《不完满才是人生》《心里那一片天地》《遥远的怀念》《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读史阅世九十年》《我的学术人生》)

    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人生之书!钱文忠力荐!一次读完季羡林散文的精华篇章!

    I S B N

    《不完满才是人生》978-7-5212-0884-9

    《心里那一片天地》

    978-7-5212-0881-8

    《遥远的怀念》978-7-5212-0879-5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978-7-5212-0880-1

    《读史阅世九十年》978-7-5212-0883-2

    《我的学术人生》

    978-7-5212-0882-5

    CIP数据

    I267

    责任编辑

    省登宇  周李立

    作   者

    季羡林

    版    次

    1-1

    开 本

    32

    页    数

    1872

    字   数

    1470千

    装帧形式

    定   价

    234

     

    季羡林(19112009

     

    字希逋,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代表作:

    《留德十年》《牛棚杂忆》

     

    季羡林人生六书为季羡林散文精选集包含《不完满才是人生》《心里那一片天地》《遥远的怀念》《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读史阅世九十年》《我的学术人生》六册。分别收录季羡林不同类型的散文名篇,从各个角度反映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思想与情怀,如写人记事、写景写情、人生回忆、阅读抒怀、读史阅世、学术研究、时事杂评等。季羡林的散文,幽默风趣,真挚淳朴,平易天然,既真挚朴雅严谨,又带有缓慢舒散的情调,在现当代散文作家中尤为别具一格。

    《不完满才是人生》

    第一编 不完满才是人生

    谈老3

    1987年元旦试笔5

    新年抒怀7

    1995年元旦抒怀14

    我们面对的现实17

    满招损谦受益21

    长寿之道24

    爱情27

    论压力33

    不完满才是人生35

    做人与处世38

    成功40

    知足知不足43

    有为有不为45

    我的座右铭47

    时间49

    在病中(节选)53

    难得糊涂72

     

    第二编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

    送礼77

    那提心吊胆的一年82

    在德国88

    关于中国弥勒信仰的几点感想90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93

    尊师重道125

    漫谈撒谎127

    容忍131

    三思而行133

    毁誉135

    论包装138

    论广告141

    漫谈消费144

    一个值得担忧的现象149

    公德152

    恐怖主义与野蛮160

     

    第三编 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

    救救小品文165

    从历史上看中德文化关系168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前言176

    外语教学漫谈187

    《文化意识的觉醒》序191

    《季羡林学术论著自选集》自序196

    论书院207

    行将见春色满寰中222

    《异文化的使者——外来词》序225

    国学漫谈228

    寻根漫谈233

    翻译的危机235

    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243

    我对未来教育的几点希望250

    从哲学的高度来看中餐与西餐253

    谈孝255

    希望21世纪家庭更美好257

    爱国与奉献260

    再谈爱国主义263

    致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的贺词265

    慈善是道德的积累266

     

    第四编 一个预言的实现

    中国青年与现代文明271

    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277

    在跨越世纪以前283

    大自然的报复288

    论怪论290

    一个预言的实现292

     

     

    心里那一片天地

    第一编 神奇的丝瓜

    黄昏3

    晨趣8

    神奇的丝瓜11

    老猫14

    园花寂寞红25

    人间自有真情在28

    二月兰31

    咪咪二世37

    喜鹊窝39

    听雨(84岁)46

    听雨(86岁)50

    石榴花52

     

    第二编 春归燕园

    枸杞树59

    回忆64

    69

    马缨花75

    夹竹桃80

    春满燕园84

    春归燕园87

    怀念西府海棠90

    梦萦未名湖94

    北京忆旧99

    梦萦水木清华101

    幽径悲剧105

    清塘荷韵110

     

    第三编 火车上观日出

    石林颂117

    访绍兴鲁迅故居121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125

    佛教圣迹巡礼131

    登黄山记143

    在敦煌161

    星光的海洋179

    龟兹壁画展前言183

    德里风光185

    以文会友188

    火车上观日出199

    登蓬莱阁203

    登庐山209

    游石钟山记213

    法门寺216

    虎门炮台222

    延边行·我在延吉吃的第一顿饭225

    延边行·美人松230

    延边行·观天池234

     

    第四编 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243

    兔子246

    母与子253

    寂寞264

    听诗268

    海棠花274

    留德十年·山中逸趣278

    留德十年·别哥廷根282

    留德十年·在弗里堡(Fribourg)289

    重返哥廷根298

    回家307

     

    遥远的怀念

    第一编 遥远的怀念

    纪念一位德国学者西克灵教授3

    西谛先生8

    我和济南17

    遥远的怀念20

    悼念曹老28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32

    《王力先生纪念论文集》序38

    回忆梁实秋先生45

    悼念沈从文先生49

    回忆雨僧先生55

    忆念胡也频先生59

    我的老师董秋芳先生65

    诗人兼学者的冯至(君培)先生69

    晚节善终 大节不亏76

    我的老师们83

    记周培源先生91

    哭冯至先生95

    回忆陈寅恪先生103

    我的第一位老师116

     

    第二编 道德文章

    他实现了生命的价值123

    为胡适说几句话129

    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135

    周作人论164

    也谈叶公超先生二三事170

    何仙槎(思源)先生与山东教育175

    我眼中的张中行177

     

    第三编 渐行渐远

    忆章用187

    怀念衍梁199

    寿作人203

    怀念乔木210

    悼许国璋先生218

    悼组缃226

    我的朋友臧克家232

    回忆汤用彤先生235

    记张岱年先生245

    忆念张天麟247

    追忆哈隆教授255

    痛悼克家262

     

    第四编 笑着走

    Wala267

    室伏佑厚先生一家274

    我的女房东280

    迈耶(Meyer)一家288

    我写我291

    赋得永久的悔294

    寸草心301

    老年四“得”310

    笑着走313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第一编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

    大学外国语教学法刍议3

    我的处女作8

    我和书13

    我和外国语言15

    藏书与读书34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37

    汉学研究所42

    写文章53

    1994年我常读的一本书55

    汉语与外语56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69

    我最喜爱的书72

    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77

     

    第二编 哲学的用处

    名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宝贵的文化遗产81

    六字真言85

    东方文化与东方文学88

    “天人合一”新解95

    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113

    哲学的用处133

    论恐惧136

    唐常建的一首诗139

    漫谈“再少”问题141

    最后一篇散文143

     

    第三编 研究学问的三个境界

    谈翻译147

    一个故事的演变154

    从比较文学的观点上看寓言和童话160

    柳宗元《黔之驴》取材来源考167

    “猫名”寓言的演变175

    研究学问的三个境界182

    我是怎样研究起梵文来的185

    关于《大唐西域记》194

    原始社会风俗残余216

    为考证辩诬225

    再谈考证228

    关于神韵231

    他们把美学从太虚幻境拉到了地面上242

    治学漫谈244

    “嚏喷”253

    漫谈古书今译258

    分析不是研究学问的唯一手段261

    “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表彰大会”上的书面发言268

     

    《读史阅世九十年》

    第一编 阅世九十年

    老年谈老3

    九十述怀8

    九十五岁初度18

     

    第二编 牛棚杂忆

    祝词25

    自序26

    缘起33

    从社教运动谈起39

    1966年6月4日43

    对号入座53

    快活半年59

    自己跳出来69

    抄家81

    “自绝于人民”的边缘上92

    千钧一发103

    劳改的初级阶段113

    大批斗126

    太平庄135

    自己亲手搭起牛棚143

    牛棚生活(一)148

    牛棚生活(二)163

    牛棚生活(三)179

    牛棚转移190

    半解放197

    完全解放203

    余思或反思214

    后记225

     

    第三编 中国古史应当重写

    中国古史应当重写229

    历史研究断想232

    中国制造瓷器术传入印度236

     

    第四编 印度文化与文学

    古代印度的文化249

    印度文学在中国261

     

     

    《我的学术人生》

     

    代序 我是一匹老马1

     

    清华四年1

     

    负笈德意志

    进入哥廷根大学(1935年)20

    入学五年内我所选修的课程(1935年—1940年)23

    梵文和巴利文的学习(1936年—1937年)28

    吐火罗文的学习(1940年—1941年)39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根据吴小如先生考证)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都是我们时常引用的,脍炙人口的。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他们君临天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桩,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他们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在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极大,骄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在这一类人中,好东西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绝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尖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槃,落得一个全尸。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什么完满的人生。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