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正版]极简趣味化学史(内附精美插画)叶永烈著 中小学科普经典阅读书系 科普大师写给孩子的化学趣史 中小学生课外化学
  • 本店商品限购一件,多拍不予发货,感谢理解!
    • 作者: 叶永烈著
    •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叶永烈著
    •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 开本:16开
    • ISBN:9780976632185
    • 版权提供:长江文艺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基本信息

    名称: 极简趣味化学史(中小学科普经典阅读书系)

    作者: 叶永烈 著   

    出版日期: 2019年9月

    开本: 16

    字数:163千字

    定价: 26元

    装帧: 平装

    页码: 208

    科普大师写给孩子的化学趣史,开启奇妙的化学之旅

    化学家的趣史,经典的化学实验,一本书让你爱上化学

    编辑推荐

    孩子都爱看的趣味化学,在故事中感受化学的魅力

    开启奇妙的化学之旅,培养孩子善于发现的眼光和敢于探索的勇气

    科普大师写给孩子的化学趣史,让你从此爱上化学

    化学家的趣史,经典的化学实验,一本书让你爱上化学

     化学是一门富有趣味的科学,化学史是富有趣味的历史。这本书以富有趣味的笔调,向你讲述化学那富有趣味的发展史。

        我愿本书能够成为招募化学新兵的“征兵广告”,成为把你引入化学殿堂的向导。

    ——叶永烈

    内容简介

        也许你会感到奇怪,作为纪实文学作家的叶永烈,怎么会写起关于化学的书来呢?那是因为叶永烈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化学倒是他的本行。

        化学是一门有趣的科学。在这本书里,从古老的炼金术到元素符号的统一,再到化学元素周期率的发现;从波义尔到柏济力阿斯,再到门捷列夫,一个个历史瞬间,一段段传奇故事,作者娓娓道来,向你讲述化学有趣、曲折的发展历史。

    目录

    序001

    我的“化学情结”002

    一 混沌之中的化学001

    先说三个有趣的故事001

    黄金梦006

    长生梦008

    “短衫医师”010

    二 揭开燃烧之谜013

    “怀疑派的化学家”013

    神秘的“要素”016

    寻找018

    动摇023

    《论冷和热的原因》027

    波义耳错了032

    伟大的定律035

    氧的发现039

    揭开燃烧之谜043

    定组成定律050

    倍比定律054

    三 化学走向精细058

    培养人才的摇篮058

    “追随林耐的足迹”062

    从后门到前门065

    万事开头难069

    像福尔摩斯一样精细070

    高尚的科学道德074

    统一了化学“语言”078

    56岁才结婚080

    四 “生命力论”的破产084

    “身在曹营心在汉”084

    “不打不相识”088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092

    又是一个小化学迷096

    21岁当教授098

    从粗心到细心101

    两次争论103

    农业化学的鼻祖107

    五 无畏的探索者111

    “不可思议的东西”111

    “危险分子”112

    马车夫的启示114

    又触动了灵感118

    炸不死的人119

    诺贝尔奖奖金122

    六 化学巨人的贡献124

    奇特的送殡队伍124

    第十四个孩子128

    千里求学129

    后来居上132

    年轻的教授134

    杂乱的无机化学138

    不平常的“扑克牌”141

    大胆的预言144

    不是“痴人说梦”147

    胜利接着胜利150

    种种神话154

    打开化学大门的金钥匙157

    冷遇162

    多方面的贡献165

    为科学而献身170

    七 走向现代科学172

    化学女杰172

    从原子―分子论的观点来看174

    能量守恒定律178

    严峻的考验183

    爱因斯坦的贡献185

    八 化学在发展189

    原子核的加法189

    第一个人造元素191

    填满了空白193

    铀不是最后的元素195

    青云直上的“冥王星”196

    继续进击198

    制成109元素201

    109号元素以后203 

    作者介绍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一级作家,教授 。作品曾获奖80余次。其中,《小灵通漫游未来》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作品一等奖;《借尾巴》获全国优秀读物奖;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于2002年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科学家故事100个》入选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此外,还曾出版“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和《钱学森》《历史的绝笔》《东方华尔街》等。

    先睹为快(精彩章节)

    我的“化学情结”

    我是化学系的“叛徒”

    真的可以用上一句老话“日月如梭”,1957年我跨进北京大学校门,如今已经整整半个世纪过去了。

    在北京大学的那些日子里,只要看一下我的裤脚管,就知道是化学系的学生,因为那时候我几乎没有一条长裤的裤脚管上不是布满小洞的。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化学系的学生们成天泡在实验室里,跟酸呀、碱呀打交道,一不小心,酸液、碱液就在我的裤脚管上留下“印章”——一个个小洞孔。

    如今,很多人都以为我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而我却一直难忘在那座充满各种怪味的化学楼里度过的日日夜夜。

    我从小喜欢文学,十一岁就开始在温州发表诗作。高中的时候,我企盼着报考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我心目中的理想,是当“无冕之王”——记者。在温州同一幢大楼里长大,小时候常跟我下陆军棋的朋友——戈悟觉,在我之前考上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可是,他给我来信,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在1957年只招五十名,而且有一半是“调干生”。也就是说,实际上只招二十多名新生,一个省摊不到一名。我对北大文科其他的系没有兴趣,而我又非要考北大不可,于是,我从文改理,改考北大化学系。

    我选择化学系,多半是因为姐姐学化学。父亲听说我报考化学系,很高兴,他说:“念化学好呀,将来可以做肥皂、做雪花膏,总有一碗饭吃。”就这样,我以第一志愿报考北京大学化学系。好在我的理科成绩也不错,被录取了。

    我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念了六年之后(当时北大理科六年制),我没有去“做肥皂、做雪花膏”,只在上海一家研究所待了一个月,就“跳槽”到电影制片厂,当了十八年编导。然后进入上海作家协会,成为专业作家。虽然我成了化学系的“叛徒”,虽然当时的化学系系主任严仁荫教授叹息“白教你了”,我仍怀念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度过的六个春秋,至今我的心中仍有浓浓的化学情结。

    化学系是“动手派”

    我在采访我的同乡、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的时候,曾经问及,为什么温州出了那么多的数学家——世界上有二十多个大学的数学系系主任是温州人。苏老回答说:“学物理、化学,离不开实验室,而学数学只需要一支笔、一张纸。那时候温州太穷,所以我们只能选择学习数学。”

    确实,实验室是化学的阵地。一进化学系,老师就教我做化学实验的技巧。比如,用煤气喷灯烧弯玻璃管而保持弯角的圆滑,用空心钻在厚厚的橡皮塞上打出又平又直的圆孔,诸如此类都是化学系学生的基本功。后来,我在五年级进入光谱分析专业,必须用车床在碳电极上车出平整的圆坑,要在暗房里熟练地把谱片进行显影、定影。可以说,化学系的学生必须是“动手派”。

    大约是受到化学系这种“动手派”训练的影响,我的“动手”能力从此大为提高。当朋友见到我拿着电钻在墙上钻孔,看到家中的三个水斗以及自来水管之类都是我自己安装,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我说:“我是化学系毕业的呀。”至于电脑的修理、自己安装电脑的操作系统之类,同样是“动手派”的成果。

    有一次,我在做实验时,把坩埚钳头朝下放在桌上,傅鹰教授走过来,一句话也不讲,把钳子啪的一声翻过来,钳头朝上。然后只问我三个字:“为什么?”我想了一下,说道:“钳头朝下,放在桌面上,容易沾上脏东西。再用坩埚钳夹坩埚时,脏东西就容易落进坩埚,影响实验结果。”他点点头,笑了,走开了。虽然这次他只问我三个字,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从此,我不论做什么实验,总是养成把坩埚钳、坩埚盖之类朝上放在桌上的习惯。后来,就连烧菜的时候,取下锅盖,也总是朝上放在桌子上。

    化学实验室里辟有专门的天平室。所有的天平都安装在坚实的大理石桌面上,即便汽车从化学楼附近驶过也不使天平抖动。每架天平都安放在一个玻璃柜里,使用时只需拉开一扇玻璃。我总是屏着呼吸称样品,以免吸气、呼气使天平晃动。1958年,各地急需一批化验员,以分析铁矿石的含铁量、煤的含硫量。化学系师生奉命前往各地举办化验员训练班。才念二年级的我被派到湖南去。在山区、在农村,哪里买得起高精度天平?“动手派”出奇招,想出巧办法,用一根钢丝就解决了问题:先在钢丝的一端挂了一块砝码,弯曲到一定的程度,画好记号。然后把样品挂上去,同样弯到那个记号,就表明样品的重量跟砝码的重量相等。如此低廉简易的工具,精确度并不低于化学楼里那些昂贵的天平。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