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参数
-
- 作者:
(澳)罗德尼·哈里森著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5
- ISBN:9784098863388
- 版权提供:上海古籍出版社
- 审图号:1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书名: | 文化和自然遗产(批判思路) |
作者: | (澳)罗德尼·哈里森(Rodney Harrison)著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1-05-01 |
版次: | 第1版 |
ISBN: | 9787532598151 |
市场价: | 98.0 |
序言杭侃i
中文版自序i
出版说明i
前言·致谢i
第1章导言: 遗产无处不在1
遗产是什么?5
遗产研究是什么?8
第2章定义: 遗产、现代、物质15
关于遗产的一些定义16
北美、英国和西欧对遗产理解的对比22
遗产及其与现代的关系25
遗产和现代的时代28
现代、遗产和风险30
现代、分类和排序32
将遗产理论化: 遗产和行动者网络理论36
遗产和能动37
作为集群或集成的遗产39
作为装备或装置的遗产41
遗产和通向物质文化的途径42
对称考古学43
第3章世界遗产史前史: 概念的形成48
遗产与公共领域的出现49
早的遗产清单和实践的专业化50
国家控制的起源54
1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遗产立法简史54
1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英格兰遗产立法简史59
化的世纪: 美国和英格兰遗产的对比(1870—1980)64
世界遗产的起源: 战后主义、阿斯旺高坝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运动65
1972年的《世界遗产公约》71
第4章晚现代与遗产爆炸78
20世纪晚期与遗产爆炸79
1970年以后英格兰遗产展示和参观的增长80
1970年以后美国遗产展示和参观的增长83
1970年以后英格兰与美国游客数量的比较分析87
晚现代88
去工业化和“遗产化”的起落: 从博物馆到遗产地93
体验过去: 遗产、“可参观”和体验经济98
遗产和全球化: 作为“品牌”的世界遗产104
第5章批判遗产研究与话语转向112
遗产、民族主义和传统的发明113
对遗产的晚现代扩张的学术回应115
20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早期英国的遗产论争117
20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早期北美的遗产论争121
翻译过去: 遗产与阐释123
目的地文化: 遗产和旅游研究127
遗产、展示复合体以及表征政治129
普遍价值、遗产话语及遗产研究的话语转向133
遗产话语135
第6章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138
世界遗产与普遍的价值140
文化景观,朱库尔帕和世界遗产地乌卢鲁—卡塔曲塔国家公园143
建立一个具有“代表”的《世界遗产名录》的全球战略153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马拉喀什杰马夫纳广场的说书人156
第7章遗产、多样和人权168
跨国世界中的遗产与国家构建169
遗产、多元文化主义和多元的“文化主义”171
遗产作为对不同竞争“价值”的管理办法174
文化、遗产、现代和“差异”176
克罗地亚与单一文化国家遗产的管理177
作为国家遗产的多样: 南非的“彩虹之国”以及马来西亚的“动物园式的多元文化主义”182
普世的遗产价值和文化多样的权利188
遗产及其同差异的关系将走向何方195
第8章遗产和记忆问题201
正在被过去淹没的当下?现代的记忆问题202
消亡遗产: 呈现缺失205
保护和破坏的对话理论206
残缺的视觉语言: 作为物质隐喻的偶像破坏运动209
明暗界线: 柏林墙遗痕的管理215
全球化消亡遗产: 阿富汗巴米扬山谷的大小龛220
“棘手的”和不和谐的遗产231
被过去湮没的现在?消亡遗产及其两重233
给遗产一个过去237
为了记忆而忘却,为了忘却而记忆238
第9章对话的遗产和可持续246
现代主义者的二元:“大分裂”247
自然和文化遗产: 人为的分割250
土著的本体论视角和遗产的对话模式257
对话的遗产、环境伦理和可持续263
博物馆、对话的遗产和“物”的伦理意义266
对话的民主: 对话的遗产和对话的决策过程269
第10章过去,何去何从?275
参考文献281
译者后记317
本书分为四大部分。、2章介绍一系列核心概念。第3、4章简要回顾遗产在西方社会的兴起及其向扩张的历程。第3章关注公共领域的概念。第4章主要讨论遗产全球化及“遗产热”,探讨收藏与管理观念是如何应用在全球经济变革中的,解释为何此时普罗大众对过去产生日渐浓厚的兴趣。第5章将叙述遗产研究这一批判跨学科领域是如何兴起的。第69章的关注点转移到遗产多样化与全球化分布导致的后果,讨论文化景观与非物质遗产,全球化与跨国主义进程,“共同”的世界遗产等观念。这种对话模式为怎样联结遗产与更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与环境议题。第10章对遗产的未来展望。
一种社会变革必然有与其相适应的社会思潮。全球化时代带来对遗产保护的观念巨变,而对遗产的保护并不是为了回到古代,而是为了未来的文明发展。本书围绕全球的遗产现象和产业,是关注在21世纪前后遗产全球化所带来的各种巨大变化,对当代主流的遗产观念和实践进行了深刻反思和批判,重新审视自然与文化、物质与非物质、官方与非官方遗产的关系,提出了更容和对话的遗产模式。本书不仅关系到遗产学、考古学、人类学等领域,更揭示着遗产对于当代世界的深刻意义,与我们这个时代紧迫的社会、经济、政治和环境诸议题紧密相连。
罗德尼˙哈里森先生提出“遗产无处不在”的概念,引发了全球诸多博物馆、世界遗产、城市发展、文化和历史关注者的。他注重于观察文化遗产与我们的政治、社会、文化和未来的关系,启发了我们对于当今社会结构和文化的深远思考。这是一本代表的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著作,此书已列入世界多个大学的教学参考书,影响持续十几年,是研究世界遗产,研究文化与遗产关系的不容遗漏的力作。
“任何对遗产和记忆、物质和视觉文化、旅游、表征政治以及新出现的对遗产保护和记忆实践的不同理解有兴趣的学者的书目。该书基于坚实的理论和概念方,富于实证数据和缜密思考!”
——《记忆研究》Memory Studies
“精彩的一本书!博识、强辩,详细阐述了与当代全球遗产讨论和实践相关的多个议题……”
——《挪威考古评论》Norwegian Archaeological Review
“该书对寻找遗产研究领域相关背景信息的学生、需要有关世界遗产决策专门资料的教师以及对特定案例如何影响和改变世界遗产委员会基本原则和理念感兴趣的文化研究者都大有裨益。”
——《民俗研究杂志》Journal of Folklore Research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