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正版]儿童情绪心理学 儿童情绪心理学书籍培养儿童行为教育心理学行为情绪心理学沟通性格心理学如何教育孩子家庭育儿书籍
  • 本店商品限购一件,多拍不予发货,感谢理解!
    • 作者: 吕建华著
    •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吕建华著
    • 出版社:西苑出版社
    • ISBN:9780137058660
    • 版权提供:西苑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 作者专业

    本书作者吕建华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有着丰富的儿童心理和教育研究经验,为超过700个儿童提供心理援助,咨询时间超过1000小时。

     

    • 全面覆盖

    4大情绪发展阶段、9种日常情绪分析、8个情绪调节策略,让家长轻松读懂孩子的情绪心理。

     

    • 剖析深刻

    从总体情绪分析到不同阶段情绪发展特点,从基本、复合情绪到应激情绪,再到情绪调节策略,以严谨的逻辑,逐步分析各类儿童情绪问题和家长应对策略。

     

    • 立足实践

    将专业理论与中国教育实践相融合,解读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情绪表现和心理动因,让家长读懂孩子的情绪,以详细的策略解决孩子的各类情绪问题。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儿童情绪心理学:儿童情绪的正面管教 开本: 32开
    作者: 吕建华 定价: 49.80
    ISBN号: 9787515107639 出版时间: 2020-09-01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 印刷时间: 2020-08-20
    版次: 1 印次: 1

    第一章 认知情绪

    第一节 识别儿童的情绪 002

    第二节 区分儿童的情绪 010

    第三节 发挥儿童情绪的功能 016

    第四节 儿童情绪的科学观 020

     

    第二章 情绪与儿童一起长大

    第一节 0 ~ 3 岁婴幼儿的情绪发展特点 026

    第二节 3 ~ 6 岁学龄前儿童的情绪发展特点 031

    第三节 6 ~ 12 岁小学阶段儿童的情绪发展特点 036

    第四节 青春期早期儿童的情绪发展特点 042

    第五节 情绪智力、情商与智力 046

     

    第三章 “教养”情绪——儿童情绪的调节

    第一节 父母元情绪 055

    第二节 和情绪成为朋友 059

    第三节 向情绪坦诚心事 064

    第四节 情绪调节ABC 理论 074

    第五节 给儿童和情绪的相处留出空间 081

    第六节 让情绪“动”起来 086

    第七节 延迟满足与情绪调节 095

    第八节 情绪化学习与情感化学习 100

     

    第四章 儿童的基本情绪

    第一节 快乐——笑起来的秘诀 110

    第二节 愤怒——我拥有火山的开关 118

    第三节 悲伤——我也会因为失去而难过 127

    第四节 恐惧——害怕和勇敢都是学来的 135

     

    第五章 儿童的复合情绪

    第一节 焦虑——焦虑并不存在 144

    第二节 依恋与爱——其实不只爱你 151

    第三节 敌对——需要一个敌人 159

    第四节 抑郁——告诉我,发生了什么 167

    第五节 自我意识情绪——谁才最了解我 171

     

    第六章 情绪的特殊情况

    第一节 突发性特殊事件中的情绪 184

    第二节 心理异常状态中的情绪 194

    第三节 人格特质与情绪 203

     

    结 语 212

    第二节 3 ~ 6 岁学龄前儿童的情绪发展特点

     

     

    从生理性情绪开始,人的情绪主观体验逐渐向社会性情绪主观体验过渡。3 岁之后,儿童体验到更多的复合情绪。这个阶段的儿童情绪状态反映了儿童社会化的发展情况,儿童的情绪更多地在交往过程中发生,并逐渐运用社会文化、社会规范、成人的规则来判断自己的行为。通常情况下,成人养育者给予了儿童安全和关爱,儿童便会体验到愉悦的情绪。但是由于发展并不完善,3 ~ 6 岁的儿童情绪控制力弱,情绪易被激化,且变化迅速,常

    常从一种状态跳到另一种状态,波动较大。而且情绪的外在表现十分明显,肢体动作和表情都很丰富,手舞足蹈、瞪眼跺脚、高喊和大笑,都体现在这个阶段的儿童身上,这样的特点也常常让父母在公共场所陷入尴尬的情绪。此外,3 ~ 6 岁的儿童情绪具有情景性,如果和同龄人在一起,他们彼此之间的情绪常常相互感染。如果离开当前情景,儿童的情绪也会很快转变。

    这个阶段的儿童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和更多的同龄人、陌生人交往,在认知能力、语言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逐渐发展,情绪的发展也展现在更多的层面:情绪理解、情绪表达规则和情绪调节能力。情绪理解是指儿童识别自己和别人的情绪,理解情绪的原因和结果,并运用这些信息产生合适的情绪反应。情绪理解具体包括儿童识别表情、情绪情景、理解情绪和愿望、情绪和认知之间的关系,以及理解真实情绪和隐藏情绪,理解多重情绪的能力。情绪表达规则可以让儿童根据具体的情景要求,调节情绪表现,表达出符合社会期望的情绪。情绪表达规则具体包括儿童对规则的理解,以及做出相应的情绪调节。情绪调节能力是儿童管理情绪的能力,儿童主动根据情景调节情绪的发生时间、表现形式。情绪与儿童一起长大,在3 岁之前,儿童已经开始逐渐理解成人的情绪,学习情绪表达规则的知识,并从无意识的生理调节开始进行主动的、有目的的情绪调节,在学龄前期,随着儿童自主意识的发展,儿童情绪发展进入新的关键期。

    儿童通过表情和身体动作识别他人的情绪,5 岁左右可以识别大部分的情绪,识别顺序先是高兴和愉快,然后是悲伤和愤怒,最后是惊奇和恐惧。但是还不能准确识别微妙的情绪。情绪理解能力是随着儿童大脑发育成熟而发展的,因而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顺序不受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可以说所有儿童的情绪理解的顺序是相同的。从情绪发生时才能觉察和识别,到根据情景推测情绪的发生,在3 岁时已经开始,并且此时的儿童还可以根据他人的愿望、信念、记忆和对情景的评价来识别,预估他人的情绪。如果让一个3 岁儿童观察其他小朋友的投球游戏,他会告诉你当投球者的球被他期待的队友接到,投球者是开心的,当投球者的球被他不期待的队友接到,投球者是不开心的。如果询问一个儿童,把小白兔喜欢喝的胡萝卜汁换成了橙汁后小白兔的感受,5 ~ 6 岁的儿童都可以给出恰当的答案。第一个案例表明了儿童对基于愿望的情绪的理解,第二个案例表明了儿童可以理解更复杂的情绪:基于信念和认知的情绪。儿童对基于愿望和信念与认知的情绪的理解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并且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先于基于信念和认知的情绪理解。根据这个发展特点,父母可以通过引导3 ~ 6 岁儿童理解他人情绪的方式,使儿童领悟什么样的行为是合适的、什么样的规则是合理的。情感认同比道理认同更能够让低年龄的儿童领悟。但是要区分此时的情绪与愿望(想要)、信念(喜欢)的关系,以判断儿童是否可以理解。超过儿童的理解能力的引导不能达到教养效果。此外,还有研究发现,孤独症儿童和智力残疾儿童也可以理解与愿望有关的情绪,但是不能很好地理解与信念和认知有关的情绪。

    父母在面对学龄前儿童的时候常常以其开心与否判断与孩子的交往状态,但是这时的儿童是可以根据情景选择情绪的。当一个孩子的愿望是拥有一只宠物小狗,而妈妈送给了他一只小兔子时,这个儿童其实是不高兴的。但是如果事情发生在一个4 ~ 6岁的孩子身上,他还是会表现出开心,而把失落隐藏起来。因为4 岁的儿童可以区分真实情绪和表面情绪,外部表达出的表面情绪和主观感受到的真实情绪之间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6 岁时甚至可以做到掩饰和隐藏表面情绪,使自己适应社会环境。为了不让妈妈伤心,即使收到不喜欢的礼物也会表现出高兴的样子。这不同于说谎,而是一种共情,从他人的角度理解对方感受的能力。但是3 ~ 6 岁儿童的这种理解还很初级,他们不能完全理解同一情景引发的多种情绪,儿童收到了小兔子生日礼物,有失落,也有不知道如何饲养的担忧,虽然不喜欢但还要表现得高兴。通常,父母和成人养育者很容易识别儿童此时的复杂情绪表现,但是当儿童进入小学阶段,真实情绪隐藏更熟练,父母的识别难度就会进一步增加。

    6 岁的儿童掩饰真实感受表明此时的儿童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情绪表达规则。学龄前的儿童处于心理发展初期,自我和外部世界还没有完全分化,只根据自己的感受判断和理解周围的事物。他们正在学习如何区分自己和他人,在情绪表达方面,儿童逐渐掌握社会规则并顾及他人的感受而调节自己的情绪。在幼儿园里,儿童学习压抑自己想玩娃娃的欲望,按照顺序等待别的同伴先开始。把暂时不能满足的不开心隐藏,换取遵守规则被夸奖能够玩玩具的开心。但是儿童此时对这些规则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关于情绪表达规则的意义、适用范围和判断特定社会情景都不够熟练。有研究人员发现儿童的情绪表达规则的学习和运用与家庭的情绪氛围有关。如果父母大部分时间营造出积极的情绪氛围,儿童使用规则的目标往往是亲社会的、助人的。如果父母长时间营造生气的情绪氛围,儿童使用的情绪表达规则往往是为了保护自尊避免伤害。情绪表达知识并不是固定的知识内容,儿童耳濡目染,自主转化。

    共情也是一种儿童使用情绪表达规则的能力。儿童在6 个月左右,就可以感受到母亲的情绪,1 岁前也会受到其他婴儿情绪的感染从而引发类似的情绪,3 岁之后,这种被他人情绪的感染具有了理解的特点,儿童开始理解同样的情景下,别人会和自己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并会做出安慰的行为。父母是期待看到儿童的共情表现的,他们期待儿童看到悲伤的伙伴、难过的弟弟妹妹后能够帮助他们。但是儿童的共情中还有认知的部分,儿童会被其他伙伴的情绪影响,但是不能全部理解其中的原因。父母和成人养育者需要耐心等待儿童的认知成熟。

    情绪调节策略与情绪表达规则的掌握有很大关联,学龄前儿童的情绪调节是社会化的、有目的的、安全的、积极的教养氛围鼓励儿童以友善助人、为他人着想的目标调节情绪;反之儿童的调节目标多是回避的、指向自己的。依据情绪表达规则,儿童可以采用3 种主要的表达策略:夸大情绪体验、弱化情绪感受、掩饰真实感受而表达完全不同的情绪感受。当把儿童送到幼儿园,儿童不想与父母分开,焦虑难过,有的儿童会大喊大叫,会和父母说一些夸张的台词:你不再爱我了吗?也有的儿童压抑难过,不吵闹,表现得好像没有那么伤心。还有的儿童故意表现得不在

    乎,反而催促父母快点离开。但是离开父母的难过不会马上消失,他们留在幼儿园里还需要一些方法调节难过的情绪。3 岁的儿童多采用宣泄和情绪释放的方法,他们会一直大哭或陷入悲伤的情绪中;4 岁的儿童可以通过替代性的活动或者自我安慰的方式缓解情绪,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被幼儿园内其他的事物吸引来转移注意力,或者告诉自己,妈妈很快就会来接我的;5 岁的儿童还会采取回避的方式,他们不去看父母离开的身影,不去听其他孩子讨论妈妈的事情等。但是学龄期的儿童情绪调节还需要依赖成人的协助,所以,上述调节方法通常会由幼儿园的教师协助儿童完成。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细心的父母能够很快捕捉孩子的情绪变化,但大多时候难以理解其原因。孩子的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表现特征和心理动因,父母要想在儿童期打好孩子人格和智力发展的基础,就必须对儿童情绪发展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本书从专业角度分析了0~16岁4个阶段儿童情绪的发展特点和心理成因,为父母提供了实用的调节策略,同时对儿童的基本情绪、复合情绪及应激情绪做了细致的心理解读,协助家长及时理解孩子各类情绪信号,轻松化解孩子的不良情绪,引导儿童正确表达和调节情绪,收获愉快的成长体验。

    ......

    吕建华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她曾经运营实施面向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支持公益项目,五年期间,项目服务儿童、青少年累积700人;还曾担任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教师,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时长超过1000小时。

    628772775033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