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诺森浙江难题邹建锋 著9787804779中国发展出版社
¥ ×1
新春将至,本公司假期时间为:2025年1月23日至2025年2月7日。2月8日订单陆续发货,期间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章 地位下滑:无可奈何花落去?
一、失落的“梯队”之梦
二、江苏不再以浙江为对手
第2章 “藏富于民”渐行渐远
一、“过头税”之罗生门
二、“藏富于民”的尴尬
附录 2012年浙江GDP增速之谜
第3章 金融生态恶化:经济“血压”失常
一、:不良贷款率远超全国平均
二、温州的故事
、思与出路
第4章 转轨之痛一:高外向度陷阱
一、被忽略的忠告
二、市场替代≠转型升级
第5章 转轨之痛二:“省外浙江”的背后
一、资本外流“浙江潮”
二、产业转移再反思
附录 反思“走偏的十年”
第6章 “浙江制造”往何处去
一、“重化工”之困
附录 中国该走怎样的工业化道路
二、传统优势产业再出发
第7章 浙商之惑
一、生存之惑
二、发展之惑·闯天涯之难
三、传承之惑
附录《胡润古老的家族企业榜》TOP20
四、民企老板参政:“红顶”的诱惑和迷茫
第8章 城市化困惑
一、中心城市发展滞后
二、从强县市到强城市
第9章 “浙江模式”再思考
一、纠结的“浙江模式”
二、优势再造
后记
邹建锋,嘉兴人。2000年之前在嘉兴工作。曾任职《中国经济时报》周刊要闻部、《东方企业家》杂志社、《环球市场》(执行)副主编。现为《中国经济时报》主任记者,财经评论人,《中国经济报告》等知名财经媒体特约撰稿人,浙商研究会理事。
《2012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不无自豪地写道:2012年,(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第4年居全国首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5%,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1200亿元,占GDP的.%,较上年提升0.1个百分点;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继续按每年约1个百分点的步调递增,去年为43.8%,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由上年的35.6%提高到了37%……转型发展,让江苏GDP“含金量”不断提升。
那么,江浙赛马,浙江究竟输在哪里?
民营经济长期以来,人们在比较浙江和江苏经济发展的时候,浙江以民营经济见
长,江苏以国企、外企见长的观念可谓深入人心。但是笔者搜集各方面的数据却遗憾地发现:江苏在民营经济总量、民企规模等多方面远在浙江之上。
《2012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末江苏省
工商私营企业达131.3万户,比上年增长9.6%,注册资本40.0亿元,增长16.9%;个体户352.8万户。
浙江省工商局在2012年底发布的“民企生存指数”则披露:截至2012年底,浙江省共有各类市场主体350万户,其中民营企
业78万户、个体工商户255万户,民营企业总量同比增加8%。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数字是由全国工商联组织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排名。
自1998年全国工商联开展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排名以来,浙江连续15年居全国首位,并在2006年创下203家的纪录,几乎是广东、江苏、山东三个经济强省的总和。
但是2006年以后,浙江虽然在中国民企500强榜单上继续保持数量,但优势逐渐减弱。2007年至2013年浙江入围中国民企500强的数量分别为174家、185家、180家、171家、144家、142家、139家。
而江苏除了入围中国民企500强的企业数量始终保持全国第二名之外,人围企业的销售规模明显超过浙江。“201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显示,尽管浙江入围企业数量明显多于江苏的93家,但是排名前100位的企业中,江苏占24家,2012年销售总额达到14263亿元;浙江
则占22家,2012年销售总额为9916亿元。在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江苏夺得三席,分别是(销售额2亿元,)、沙钢集团(销售2180亿元,排名第四)、
雨润控股(销售额1062亿元,排名第八);浙江则仅占一席,为吉利控股(销售额1549亿元,排名第六)。
江苏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销售规模超过浙江的情况并非首次出现:在2011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江苏上榜企
业的营业总收入为19082.46亿元,占500强营业总收人的27.32%;上榜企业资产总额达13454亿元,占500强资产总额的22.87%,这两项指标的值和占比,均为。
分析人士认为,近年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上升快,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下降多,总体呈现高端化、重型化趋势。浙江省民企目前仍以传统产业为主,规模以上企业偏“轻”,在营业收入增长上与采矿业等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一些资本运作频繁
的产业不可同日而语。
城市集聚与江苏多大企业、浙江多中小企业相对应,两省
城市化进程也出现了江苏多大中城市、浙江多中小城市的格局。
研究人士将浙江与江苏在城市经济方面的差距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大城市差距。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江苏12个,浙江5个。2010年,浙江11个地级市,400万人以上的城市1个,200万~400万人的城市1个,100万一200万人的城市3个,50万~100万人的城市5个,20万~50万人的城市1个。江苏13个地级市,400万人以上的城市1个,200万~400万人的城市6个,100万~200万人的城市5个,50万~100万人的城市1个。
二是市区GDP差距。浙江主要集中在杭州、宁波,2009年市市区GDP全省心城市市区cDP比重为59%,其余9市市区占比仅为41%。江苏城市经济相对均衡,南京、苏州2市市区GDP全省心城市
市区cDP比重为40%,其余11市市区占比为60%。
三是城市竞争力差距。2009年全国城市竞争力前50强中,江苏有苏州、无锡、南京、常州、南通、扬州6市,而浙江仅有杭州、宁波、温州3市。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常有机会与一些江苏同行交流。听到较多的客气话是:在很多国际一线品牌的中国市场布局中,杭州一般都被列为“一线城市”,但是南京经常被列为“二线城市”。P14-16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