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诺森小生物语(精)乙一9787020125913人民文学出版社
¥ ×1
新春将至,本公司假期时间为:2025年1月23日至2025年2月7日。2月8日订单陆续发货,期间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乙一:日本文坛新一代“惊悚小说精英”,1978年生于日本静冈,17岁拿下第六届JUMP小说·纪实小说大奖,2002年的《GOTH断掌事件》荣获第三届推理奇幻小说大奖,并被票选为该奖2003年“十大推理小说”第五名。其后出版的《动物园》当选2003年《周刊文春》“十大推理小说”第八名,2005年电影版上映。乙一的小说具有奇特的透明感,超乎常理、个强烈。
后记我经常为人称的事情苦恼。写人称的小说时,往往会犹疑着要用“仆”或“俺”或“私”(以上三种人称都是日文中代表“我”的意思)而不得不停笔。此外,又觉得平常用“仆”来称呼自己显得太幼稚,所以想着什么时候应该用比较有男子气概的“俺”来称呼自己?当一个人认识“自己”时,人称到底具有多大的影响力呢?
收录在本书中的文章是我以前在网络上写下来的日记,特征是一半以上都以“小生”这个人称来记述文章,但是我平常是不会用“小生”来称呼自己的,平常说到自己时都用“仆”。“小生”这种用语是不适用于日常生活当中的。
话虽如此,之所以用“小生”这个人称来写日记是因为觉得,如用与自己相去甚远的称呼来过日子,或许就会产生一个有异于自己的另一种人格。就如弗兰肯斯坦博士(英作玛丽·雪莱小说中的生物学教授)用尸体创造人类一样,我也想用“小生”这个称呼来创造一个只存在于记述上的“非我的日记写手”。
这种做法有一半是带着趣味的实验,结果就发生了如我预期的现象。当我以“小生”的称呼写日记时,“小生”好像不再只是一个人称,似乎有了“小生”的角色色彩;“小生”又跟小说中的角色有着微妙的差异,小说中的角色是在故事内活动的虚构人物,但“小生”是记述日记的虚构写手。虽我非我,一个没有“小生”这个名字的某个人于焉产生。
误以为这本尽是偷工减料的书籍是乙一的日记而不幸地看完了的读者们,看了这篇后记之后也许会一头雾水。我要言明在先,我跟“小生”是不能划上等号的。我确实是在日记当中写下了自己的体验和想法,但是其中也混杂了“小生”这个非我的人物的意见、行动、过去、观点等。
一开始觉得很好玩,以“小生”这个人称所写的日记都变成了好笑的吹牛故事。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感到后悔了,真不该以“小生”这个人称来写日记。这种心态就跟创造出怪物的弗兰肯斯坦博士在实验之后,扪心自问自己做了什么事一样,不经意地创造出一个没有名字的存在是会遭天谴的。
后悔的理由在于读者的反应。阅读网络日记的读者们当然不知道该在什么地方区隔我跟“小生”。读者看了日记,好像都有“乙一=小生是个奇怪的人”的感想。一开始我觉得这事挺有趣的。但是后来发现,我跟“小生”被一视同仁之后,便开始产生厌烦的感觉。“等等,我不是奇怪的人!虽然跟日记有点类似,但还是有微妙的差异的!”我好想这样撇清。真是任。总,我不知道如何处理“小生”这个东西。后只好将之放弃,停止写日记。
就这样,幻冬舍出了这样的一本书。“小生”一定可以因此而升天成的。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