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诺森《养好脾胃不生病》全新修订版吴中朝9787533551162福建科技
¥ ×1
新春将至,本公司假期时间为:2025年1月23日至2025年2月7日。2月8日订单陆续发货,期间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目录】
《黄帝内经》教你脾胃问题早发现/14
章 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养好病难侵
此脾胃,非彼“脾、胃”/19
脾很忙,食物“加工”、水液“运输”都靠它/20
脾是人体血库,脾好气色就好/
脾好的人,肌肉有力身体壮/24
胃虽大度,也需要小心呵护/26
脾胃好似“档”,关系和谐消化好/29
第二章 这些事,让你的脾胃变虚弱
不吃早餐的人,容易得胃溃疡/33
总是吃太饱,易被肥胖、“三高”盯上/35
偏食的人脾胃一定虚弱/37
吃饱就睡,就是在等病来/40
生、冷、硬的食物胃怕/41
你熬夜,脾胃也跟着加班/43
烟酒无度,伤肝伤肺也伤胃/44
久坐伤脾,会让你四肢无力/47
随意吃药,先伤脾胃再伤肝肾/48
思虑过度,难有好食欲/51
第三章 脾胃问题有多种,你是哪一种
面黄肌瘦的人多是脾气虚,要益气健脾/55
腹部有坠胀感是中气下陷,要益气升阳/58
身体容易出血是脾不统血,止血更要补血/60
寒湿困脾的人大便不成形,可用艾灸祛寒湿/62
胃隐痛喜按是胃气虚,要益气养胃/64
胃隐痛一吃就胀是胃阴虚,要养胃阴去虚热/66
口干口苦喜生冷是胃热,要清胃火、泻肠热/68
脾胃湿热的人体倦身重,要健脾祛湿除积热/71
第四章 顺天时而养,让你的脾胃动力十足
春季乍暖还寒,脾胃也要捂一捂/77
冬病夏治,脾胃虚寒的人要抓住时机/82
秋燥季节,吃点酸味让肠胃很舒服/87
冬季进补要有度,莫给脾胃加负担/92
第五章 给脾胃喜欢的食物,它们就会让你舒服
五色入五脏,脾胃喜欢黄色食物/101
甘味食物给你好“脾气”/102
小米胃不好又失眠的人/105
胃寒腹泻的人,可适当多吃糯米/107
大麦泡茶,消化不好的人可常喝/109
夏季常吃薏苡仁,让你不再身重困倦/111
牛肉补脾气,效果堪比黄芪/113
脾胃虚寒怕冷的人,可多吃羊肉/115
身体瘦弱、消化不好的人要常吃猪肚/117
莲藕,生吃清热解毒,熟吃健脾开胃/119
白萝卜清积热、化积食,冬天更适合/121
经常腹胀便秘的人,可常食山药/1
南瓜对胃胀、胃痛、便秘有效/126
主食吃土豆,远离肥胖、“三高”/128
红薯是便秘的“克星”/130
经常“反胃”,吃几颗栗子就好/133
红枣是“天然维生素C 丸”/135
第六章 用简单的养好脾胃
陈皮泡水喝,打开你的胃口/141
适量吃姜,让受寒的胃暖起来/143
肉吃多了不消化,山楂来帮忙/146
神曲,消除米面积食的良药/148
鸡内金,小儿积食/150
厚朴帮你理气消食,可治气滞腹胀/151
胃气不足易疲劳,甘草能缓解/153
砂仁能温脾止泻,适合受寒腹泻/155
芡实,东坡居士的养生珍品/157
藿香专治夏季腹泻、呕吐、没食欲/159
消瘦乏力,一吃就想吐,参煮粥吃/161
湿困脾胃没食欲,白扁豆能化解/163
汤里加点儿肉豆蔻,冬天不怕胃寒留/165
第七章 经络是脾胃健康的遥控器
脾不好,脾经做出反应/169
养好胃经,无病一身轻/173
腹胀、胃口差,就找太白穴/176
脾虚月经不调,按三交就能解决/177
脾虚月经量少,按摩血海穴打开血库/180
长夏暑湿,陵泉让你清爽/181
胃痛、反酸,有公孙穴/183
各种脾胃问题,足三里穴都管用/18511
气舍穴专治打嗝恶心/187
常按天枢穴,轻松摆脱便秘/188
脾好不好,摸摸脾俞穴就知道/190
胃寒的人,试试艾灸胃俞穴/193
中脘穴专管消化问题/194
胃寒胃痛,艾灸神阙穴/196
第八章 每个人都能用的健脾养胃小妙招
3个小动作,让脾胃功能倍增/201
每天散步的人,不会有消化问题/202
没事常慢跑,不用进药房/205
动动脚趾头,坐着就能养脾胃/207
肩膀也与脾胃有关系/208
摩腹摩出好脾胃,孙思邈的长寿之道/210
叩齿咽津——流传千年的健脾强肾法/212
练习“呼”字诀,呼出脾胃浊气/214
笑口常开的人脾胃好/215
第九章 三分治七分养,解决脾胃疾病
胃口不好,与其吃药不如养好心情/219
四肢无力是脾虚,用四君子汤调理/222
按3个穴位,轻松缓解胃痛/224
经常胃反酸的人,要重视早餐/226
腹胀,食滞、脾虚、湿热要分清/228
4种腹泻,对症调理才有效/4
消化不良,启动人体的“健胃消食片”/
小儿疳积,捏脊就见效/241
便秘也分型,你调理对了吗/246
肥胖不都是吃得多,还有脾虚/252
脾胃安和,就不会再失眠/253
吴中朝,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名老中医,中医教授、博士导师。从事临床、科学、科研工作30余年,理论基础扎实、临床功底深厚,具有较高医疗经验和较深的学术造诣,对肝病防治有深入研究,尤其擅长治疗肝病导致的各种痛,诸如头痛、肝区疼痛、两肋疼痛、目痛等。 曾经受邀在《养生堂》中讲解天麻可用来平肝息风,葛根能提高肝细胞的能力,恢复正常肝脏机能。另外,也在《养生堂》中讲解了多种的用法,让重视身体健康的人获益匪浅:在个人上为患者解答多种肝病问题,诸如肝血不足如何调养、肝火旺眼睛疼痛怎么解决等各种问题。 先后主持世界卫生组织、科技部、医管理局项目等6项,发表专业论著60余篇,专著5部,曾出版《吴中朝补气血养五脏》《吴中朝10分钟拔罐》《吴中朝10分钟艾灸》《经络穴位传统疗法全书》《500种速认同鉴》《吴中朝100个对症穴位方》:个人访问量高达两百多万次:
《黄帝内经》教你脾胃问题早发现《黄帝内经》里说“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人体的消化吸收由脾胃共同完成。如果脾胃功能不好,那么营养物质就无法顺利地送达五脏六腑和身体各处。身体得不到滋养,必然会引起一些外在的病变。所以,脾胃健运与否,只要留心,就能从身体上找到蛛丝马迹。
面色暗淡、萎黄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不足,皮肤得不到足够的滋润和营养,就会变得暗淡、发黄。如果不时调理,面色就会逐渐萎黄,人也会消瘦枯槁。
口唇淡白、干燥《黄帝内经》中指出:“口唇者,脾之官也”“脾开窍于口”“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脾胃的问题会表现在口唇上:脾胃功能正常的人,嘴唇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泽;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常嘴唇发白、没有血色,显得干燥,容易起皮、裂口。
睡觉时流口水“脾主涎”,“涎”即口水。气有固摄作用,一个人脾气充足,涎液才会传送正常,并且老老实实待在口腔里,帮人体进行吞咽和消化;如果脾气虚弱,固摄功能减弱,涎液就会不受约束,使人睡觉的时候流口水。
睡眠不好《黄帝内经》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胃不和会使人睡眠质量下降,出现入睡困难、惊醒、多梦等问题。
精神状态不佳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气血,脾胃健运,能让大脑和身体得到足够的滋养,人就会神清气爽、精力旺盛、思考敏捷。如果脾胃运化失常,大脑、脏腑等得不到足够的能量,就会出现精神不振、健忘、心慌、反应迟钝等问题。
肥胖或消瘦正常情况下,食物进入胃,经过初步消化,然后精微营养物质被脾带走,上输给肺,肺通过血液将营养带给五脏六腑。如果脾出现了问题,健运失常,营养物质堆积在身体内,就会形成肥胖。
脾虚可导致肥胖,反过来瘦人是不是脾胃就好呢?不一定。脾胃功能低下,不能将食物转化成身体所需的营养,而是直接把它排出去了,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支持,人就会变得消瘦。
胃胀气、反酸、打嗝、口臭脾胃一升一降,共同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脾胃感受湿热,清气不能上升,浊气不能下降,就容易引起胃胀气、反酸、打嗝等不适,浊气顺着食道上行到口腔,就会形成类似于食物腐熟的味道,也就是口臭。
现代医学认为,反酸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造成的,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慢慢发展成胃炎、胃溃疡,因此若常出现胃反酸,要引起重视。
排尿困难、泄泻《黄帝内经》认为,肾主水,脾主运化,两者共同管理水液的代谢传输。脾气健运,清升浊降,就可以肾化水,使排尿通畅;如果脾气虚弱,升降功能失调,则容易导致排尿不畅。
脾气虚弱还可导致水谷不能正常运化,使人大便稀薄,大便中伴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有时还伴有肠鸣现象。脾气虚弱严重、清阳下陷的人,可出现经常泄泻,甚至脱肛的现象。
便秘正常情况下,人喝进去的水通过脾胃运化,才能成为身体的津液,如果脾阳不足,脾胃运化能力减弱,就会导致大肠动力不足,继而造成功能便秘。另外,胃火亢盛,耗损津液,也可导致大便燥结、排便困难。
胃痛腹部受凉、过量食用寒凉食物、情绪大起大落、脾胃虚寒等,都有可能导致胃痛,这是胃受伤的直接表现。
此脾胃,非彼“脾、胃”中医里常说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很多人不了解,常将中西医里的脾胃画等号,其实二者是不同的。
在西医中,脾、胃是两个独立的器官,各自发挥作用。脾位于人体腹腔的左上方,呈扁椭圆形,是人体的淋巴器官,其功能主要是参与人体淋巴组织的免疫活动,制造免疫物质,过滤掉血液中的异物、病菌及衰老死亡的细胞,并充当人体的“血库”,调节血液。
胃是消化系统中重要的器官,它位于膈下、腹腔上部,就像一个斜着的口袋。胃具有分泌胃液的功能,我们吃进身体里的食物都要在胃里进行消化和吸收。胃很“”,它的形态、位置、大小会随着吃进的食物多少而变化,也会因为人的年龄、和体型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中医里所说的脾胃,实际上是一个功能繁多的庞大系统,西医中所说的脾和胃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中医的脾为五脏之一,是人体对饮食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的重要脏器。(所谓精微,就是食物被消化后可以转化为气血的部分,那些不能为身体所用的部分就是糟粕。)主运化和升清是其主要功能。可以说,中医里的脾,不仅包含了西医里所说的脾的功能,还包括了胰腺、胃和大肠、小肠的功能。
中医里的胃是受纳、腐熟水谷的场所。《黄帝内经.灵枢.玉版》中说:“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胃有接受、容纳饮食水谷及初步消化的功能,食物进入胃后,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下传于小肠以进一步消化吸收,为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提供支持。
在中医里,脾、胃并不是“独立”的,它们常被“相提并论”。两者五行都属土,属于焦,同承担着消化吸收的重任。《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如果把胃比作一个粮仓,脾就是运输公司,所有吃进身体里的食物都要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才能输布全身。也就是说,人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有赖于脾胃摄入的营养物质,所以脾胃被称为“后天之本”,故古人养生,是重视养护脾胃的。
脾很忙,食物“加工”、水液“运输”都靠它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黄帝内经·素问·厥论》中医认为,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水谷精微”。运,有输送的意思;化,即消化和吸收。脾的工作就是把饮食水谷转化为精微和津液,并传输到全身各处。
脾运化水谷,脾好的人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脾能运化水谷。水谷即各种饮食,如谷类、蔬菜、水果、肉类、蛋、奶、水、饮料等,人摄入的这些食物,都需要经过脾转化成气血,再通过经脉输送到全身。
脾运化水谷的过程分三个阶段:阶段:脾帮胃、小肠将食物分解消化成精微和糟粕两个部分。
第二阶段:脾帮胃肠道吸收水谷精微。
第三阶段:脾将吸收的水谷精微转输到四脏,分别化为精、气、血、津液,以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皮毛筋肉。
脾气健运,身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健全,为精、气、血、津液等的化生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如果脾运化水谷的功能减退,饮食水谷得不到很好的消化,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支持,就会出现腹胀、便溏、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以及倦怠、消瘦等症状。
脾运化水液,脾好的人身材不臃肿诸湿肿满,皆属于脾。——《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有的女经过一段时间减肥后,明明体重下降了,但腰、腿却粗壮如初,而且有肿胀感,其实这并不是脂肪在作怪,而是脾的运化功能出现了问题,使水湿停留、毒素无法排出而造成的肿胀。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脾有运化水液的作用,进入人体的所有水液,包括食物中的水分、喝进去的饮料等,都需要经过脾的运输转化,气化成津液,并输布于肺,通过心肺作用而濡养、滋润各脏腑器官。另外,身体里的多余水分也需要通过脾的输送,到达肺、肾、膀胱、皮毛等器官组织,变成汗液、尿液、泪液等排出体外。可见,人体水液代谢离不开脾,如果脾失健运,水液不时排出体外,就会造成水液停聚,产生水湿痰饮,从而造成水肿。
养脾,先从吃开始如果脾闹脾气了,运化饮食水谷、水液的能力下降,人就会出现食欲缺乏、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不适。想要安抚好脾,首先要从饮食入手,可适当吃些健脾的食物,激活脾气,使脾充满能量。
粳米、糯米、小米、红薯、土豆、南瓜、白扁豆、红枣、莲子、花生、栗子、圆白菜等食物能益气健脾,薏米、红豆、冬瓜、莴笋、鲤鱼、鲫鱼等食物则能健脾除湿,可根据情况适量食用。
脾是人体血库,脾好气色就好血液有滋润、濡养人体的作用,而脾是造血的器官,是“人体血库”,能够向器官补充血液。此外,它还有统摄血液的作用,就是让血液循规蹈矩地运行于身体各处。
脾能生血,脾好的人气色好《黄帝内经.灵枢.决气》中指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位于中焦的脾胃接纳饮食水谷,吸收其中的精微物质,经过气化变成红色的液体,这种液体就是血。
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如果脾的功能失常,生血物质匮乏,则血液亏虚,会使人出现头晕眼花,面色、嘴唇、指甲淡白等血虚症状。一个人气色不好,通常跟血虚有关,因此中医调理气色常从补脾胃入手。
脾主统血,是全身血液的管理者脾主统血,指的是脾对血液拥有管理权。唐容川在《血论.脏腑病机论》中说:“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乎脾。”气为血之帅,对血液运行有推动、固摄的作用,脾是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脾的功能健旺,不仅气之生化有源、血液化生充足,而且统摄有力,血液循行于脉中而不外溢。如果脾的功能低下,不但气血生化之源匮乏,血液来源不足,脾管理血液的权利也会被削弱,血液就会不受管束,溢出脉外,导致各种出血,如皮肤出血、鼻出血、尿血、便血、月经过多、经血不停等。
脾好的人,肌肉有力身体壮脾主身之肌肉。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黄帝内经》很多人,特别是经常坐着不动的人,常出现四肢无力、肢体肌肉松弛、手的握力减退等亚健康现象,有人以为是缺乏运动所致,其实根源在于脾。
脾是肌肉、四肢的营养来源《黄帝内经》中指出,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脾健运直接影响到肌肉、四肢的健康。
清代张志聪在《素问集注.五脏生成篇》中说:“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肌肉。”脾主运化,可将水谷精微布散到肌肉,以肌肉所需之营养,使肌肉发达丰满、壮实有力。
四肢,也就是手和脚,它们跟肌肉一样,也需要脾气输送水谷精微,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另外,四肢活动还受肌肉的影响,四肢的肌肉壮实,自然就有力,四肢肌肉萎软,也就会“提不起力气”。
可见,脾气健运对肌肉壮实、四肢健康的重要不言而喻。如果脾失健运,气血化源不足,肌肉、四肢就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人吃不饱就没有力气,肌肉、四肢“吃不饱”,也会变得倦怠无力,甚至出现萎缩等症。
脾好的人也需要运动有些人脾胃很好,消化吸收功能正常,但很少运动,从而使营养堆积在肌肉上,时间久了就会形成赘肉,导致肥胖,而肥胖则是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脂肪肝、冠心病等慢病的元凶。
因此,要想四肢肌肉健壮有力,仅仅脾好是不够的,还需要适当运动。尤其是上班族,每天要久坐在电脑前,腰腹、大腿部位特别容易堆积赘肉,时间长了还会影响到胃肠运动,使脾胃功能下降。另一方面,每天坚持适量25的运动,对脏腑功能、提高脾胃运化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
肥胖不都是吃得多,还有脾虚俗话说:“十个胖子九个虚。”这里的“虚”通常指的是脾虚。脾在脾气的推动下,将过多的能量和代谢产物运化出体外,如果脾气虚了,运化能力下降了,过多的能量和代谢产物就会积存在体内,人就会变得肥胖。
对于脾虚引起的肥胖,调治的关键是益气健脾。脾虚肥胖的人,日常饮食中要多吃健脾养胃的食物,如山药、薏苡仁、莲藕、红枣、冬瓜以及各种豆类等。另外,还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少吃有刺激和难以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干硬和黏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以保护脾胃之气。
脾虚肥胖的人,可以通过刺激足三里穴来益气健脾,以改善脾的运化功能,恢复脂肪代谢能力,只要身体多余的能量被运化出体外,自然就能瘦下来。居家调养,一般用按摩或艾灸的方法刺激足三里穴。方法为:1.每天空闲时,用双手拇指指端点按足三里穴5~10分钟。如果穴位痛感明显,则适当增加3~5分钟。
2.用艾条灸足三里穴10~15分钟,或艾罐灸穴位20~30分钟。配伍中脘穴,调胃补气、化湿和的效更好。
冬病夏治,脾胃虚寒的人要抓住时机夏季是很多瓜果蔬菜上市的季节,正是通过饮食调养脾胃的好时机。但是,有些人夏天脾胃虚弱的情况反而比季节严重,这跟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夏季伤脾胃的6个细节
一、不吃主食
夏天气温高,出汗多,很多人胃口不好,不爱吃主食。《黄帝内经》在讲到饮食养生时,将“五谷为养”放在位,谷类是重要的营养来源,不吃主食,脾胃会越来越虚弱。
二、饥饱无度脾胃喜欢规律的生活,如果经常饥一顿饱一顿、边走边吃或者一边吃饭一边看手机,时间长了必然会影响到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导致便秘、腹胀等不适,严重的甚至患上慢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三、大量喝凉茶凉茶多含有质寒凉的草成分,如菊花、金银花、荷叶、夏枯草等,夏天适当喝一些有于解暑生津、清热止渴。但是,如果喝过量了,药物中的寒凉之就会伤害脾胃,使其受纳运化功能降低。
本就脾胃虚寒的人,夏天时喝凉茶犹如雪上加霜,严重的还可能立即就出现腹痛、腹泻等问题。另外,经期女、孕妇、产妇、婴幼儿都不宜多喝凉茶。
四、“烧烤加啤酒”的刺激
夏天晚上路边的大排档通常是人满为患,很多人吃烧烤、喝啤酒,很是惬意。然而,烧烤的热,啤酒的冷,却是对娇嫩胃黏膜的极大刺激,而且烧烤食物辛热,还会耗伤胃阴,容易导致胃热炽盛而出现上火症状。
五、饮食贪凉脾胃就像一口锅,把进入锅里的食物煮熟消化,人才变得有力量。脾胃要将食物煮熟消化,得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锅要热。但是,夏天气温高,很多人贪凉,吃生冷食物,喝冰镇饮料,让脾胃总是冷冷的,这样的后果就是锅里的食物不能“腐熟”,而食物如果不熟,就不容易消化吸收,脾胃就必须超负荷劳动来解决,时间长了,就会被脾胃疾病缠上。
六、衣着贪凉人体的肚脐部位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叫“神阙穴”;在人的腰背与神阙穴对称的地方,有“命门穴”,这两个穴位如果受到寒邪侵袭,不仅伤脾胃,还会伤肾、伤骨。而夏天不少女孩赶时髦,穿露脐装、露背装,还贪凉吹空调,使腹部、腰部受寒,这对脾胃和肾的健康都很不利。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脾胃虚寒的形成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防微杜渐,注意养护,才能拥有一个好的脾胃。
适当喝黄芪粥,补气祛湿度盛夏夏天气候有两个特点,一是暑热,二是降雨多、湿气重。邪气从来不是单打独斗,它们只要一碰面常会狼狈为奸,湿邪和热邪即是如此,它们总是联手侵袭我们的身体。脾属土,喜燥而恶湿,尤其容易被湿热所困,造成脾胃湿热。
另外,夏天阳气盛,炎热,人出汗多,而气易随汗耗失,所以夏天人容易出现头晕、乏力等气虚症状。所以,夏天我们不仅要祛除湿热,还要注意适当扶正气。
饮食是调养脾胃的方式,夏天时要少吃生冷寒凉的食物,多吃玉米、南瓜、土豆、红薯、山药、小米、薏苡仁、冬瓜、红豆等补脾或祛湿的食物,还要适当吃“苦”,如苦瓜、苦菜、芹菜、杏仁等,因为苦味食物可以起到清热祛暑、消胀解乏的作用。
脾胃虚弱的人还可适当用黄芪、参、西洋参、红枣、枸杞子等补气。黄芪质温和,补气效果等同人参,民间有“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说法,夏天适当将黄芪与粳米煮粥,或在煮汤时放一点黄芪,甚至直接泡水饮用(微苦,可酌加冰糖),都有很好的益气健脾效果。
黄芪红枣粥【材料】黄芪15克,红枣10枚,粳米100克。
【做法】1.黄芪加水煎取药汁。
2.粳米洗净,加黄芪水、红枣,并加适量清水,煮成粥即可。
脾胃虚寒的人可敷贴神阙穴《黄帝内经》里说“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夏天是一年四季阳气盛的节,此时阳气掩盖住了虚寒之气,所以虚寒疾病的症状并不明显;冬天时天气寒冷,耗损阳气,此时虚寒疾病容易发作或加重。
中医强调“冬病夏治”,夏天虚寒疾病病情较为稳定,这时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治疗,将有利于减少或减轻冬天时的病症。脾胃虚寒的人不妨趁着夏天病症不明显的时候,对脾胃进行调理。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常用的就是穴位敷贴。神阙穴位于人体的肚脐部位,而肚脐部位的皮肤特别薄弱,药物容易渗透,脾胃虚寒的人可用肉桂、茴香、花椒等温的药材(打成粉,加姜汁和匀)敷贴神阙穴,对祛除脾胃虚寒、扶阳气,大有益处。
除了敷贴,艾灸神阙穴也有于调理脾胃虚寒。方法为:先将鲜姜切成0.2~0.3厘米的薄片,再用盐填平肚脐,将切好的姜片放在肚脐上,然后将一壮艾炷置于姜片上点燃。每次灸5~10壮即可。对脾胃虚寒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泄泻等症很有效果,还可提高免疫力,强壮身体。
民间养生有“三伏贴”“三伏灸”的传统,实际上就是冬病夏治。上面的贴敷和艾灸可选择一样,是在每伏天进行。如果是贴敷,是上午11点以前贴,每次4~6小时即可;艾灸可以选在中午。当然,也没必要非得这,只要记得每10天贴1次或灸1次就行,虚寒严重的,可以每天或隔天艾灸1次。
如果皮肤比较,贴敷后需观察皮肤反应,若灼热刺痛、发痒发热明显,应及时取下药物。贴敷和艾灸后不要进空调房间,也要避免沾冷水。
养好心神,使脾胃和谐从中医五行角度来看,心属火,脾属土,心火生脾土,心是脾之母,要时刻照顾好脾这个“儿子”。如果心阳不振,脾就得不到足够的温煦,运化功能会降低,从而痰饮内停,发生心悸、气短、胸闷、憋气、腹痛、腹泻等问题。夏天对应的脏腑是心,所以夏天养脾胃的同时,更要注意养心。夏季养心,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让心静下来心喜静,保护心阳,重要的就是让心静下来。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夏天天气炎热,人容易心烦气躁,此时多听听悠扬的音乐,或者钓鱼、打太极拳等,都有于调节精神,保持心情舒畅。
二、多喝粥合理的营养可为心提供动力。不少人夏天胃口不佳,这时不妨喝一些粥。粥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还能补养身体。如果在粥里添加食物,还能起到很好的养生效果,如荷叶粥清热解暑、润肠通便,冬瓜粥健脾利湿、消肿排毒,百合粥润肺止咳、养心安神等。
三、晚睡早起俗语说:“热天睡好觉,胜吃西洋参。”睡眠好则心情好,有利于心神的宁静。夏天时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晚睡早起。中午时休息15~30分钟,可以平静心绪,补足精力,下午的工作也会更。
CCTV健康之路、BTV养生堂特邀嘉宾,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名老中医吴中朝教授,30年行医经验倾囊相授,教你调好脾胃,远离便秘、腹泻、肥胖、老胃病,从根本上避免疾病发生。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