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诺森新编宋瓷笔记刘涛9787108071040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正版
    • 作者: 刘涛著 | 刘涛编 | 刘涛译 | 刘涛绘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 出版时间:2022-05-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文化制品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刘涛著| 刘涛编| 刘涛译| 刘涛绘
    •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 出版时间:2022-05-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400000
    • 页数:568
    • 开本:16开
    • ISBN:9787108071040
    • 版权提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 作者:刘涛
    • 著:刘涛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168.00
    • ISBN:9787108071040
    •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2-05-01
    • 页数:568
    • 外部编号:31443025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序 扬之水
    古与名物
    宋金过渡时期的瓷器
    吕氏家族墓地出土的耀州窑瓷器
    “尚食局”款定瓷再议
    定窑刻花小识
    淄博窑的绞胎、三彩与黑釉凸线
    考古学视阈中的宋辽金瓷器
    纠谬献疑丛札
    “金代红绿彩寒山拾得像”小识
    新编宋瓷笔记
    癫狂社鼓枕上观
    青白瓷香篆盘小记
    宋元时期的瓷香炉
    传世宋瓷别记
    “皇帝万岁”铭瓷器与华化
    宋代官窑的经济话题
    史实与人事
    龙泉贡瓷寻踪
    龙泉归来话哥窑
    五大名窑·传统瓷学·陶瓷史著
    老调重弹:关于钧窑研究的几个问题
    “官钧”研究的前前后后
    陈万里与钧窑研究
    怀冯先铭先生
    玩家刘新园
    鉴赏与考察
    芙蓉出水错彩镂金:宋瓷与明清瓷审美说略
    书房中的宋瓷
    宋瓷上的乾隆题诗
    黑盏·天目·茶文化
    “窑变”与钧瓷之美
    三只眼睛看古瓷:答《三联生活周刊》贾冬婷
    钧瓷·粉彩:答《三联生活周刊》丘濂
    小艺术与大课题:答《读创∕深圳商报》夏和顺
    豫中古窑寻踪:古窑遗痕之一
    访青瓷故乡:古窑遗痕之二
    后记

    刘涛,河北易县人,1955年生。退休前任职于深圳市文物部门,曾先后从事文物商业经营、文物进出境鉴定和文物行政管理工作,兼及中国古陶瓷研究,学术旨趣集中在宋辽金陶瓷考古,著有《宋辽金纪年瓷器》《宋瓷笔记》等。

    在美的特有尺度下,宋瓷的清隽典雅和明清瓷的华丽繁缛是两种不同的美感,它们有着境界高低的不同。
    已故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恰好谈到这两种美感。
    宗白华先生认为:“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彩镂金”(语出钟嵘《诗品·中》“颜延之”条),这可说是代表了中国美学两种不同的美感或美的理想。
    “这两种美感或美的理想表现在诗歌、绘画、工艺等各个方面。楚国的图案、楚辞、汉赋、六朝骈文、颜延之诗、明清的瓷器,一直存在到今天的刺绣和京剧的舞台,这是一种美,“错彩镂金,雕缋满眼”的美。汉代的铜器、陶器,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画,陶潜的诗,宋代的白瓷,这又是一种美,“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魏晋六朝是一个转变的关键,划分了两个阶段。从这个时候起,中国人的美感走到了一个新的方面,表现出一种新的美的理想,那就是认为“初发芙蓉”比之于“错彩镂金”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 “这里指出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一大特点。简言之,这个特点就是重视自然之美和精神之美,而排斥和否定虚华矫饰。先秦诸子如孔丘、老庄等,对美的见解虽各有不同,但在这一点上却是相通的。依我理解,所谓“初发芙蓉”的美,与糅合儒道诸家,强调委婉含蓄、
    温润和柔的“中和之美”不无关系。举个例子:李白认为诗贵在清真,正如他在一首诗里说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个意思也可理解为,去雕饰并不是不要美,而正是为了美不被亵玩,钟嵘《诗品》序中说是“不伤真美”。“天然”之美,再要雕饰,那就多余了,过头了。这个主张其实是与儒家“温柔敦厚”,“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发乎情,止乎礼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思想一脉相承的。儒家要求“美”合乎礼制规范,故重“中和”,即主张不偏不倚,反对“过”或“不及”。在我国古代汉民族美学思想体系中,“中和之美”有着更大的包容和普遍。还拿李白的那句诗来说,荷花的清真、自然,既是一种美的品
    格,也可视为一种人格修养的象征(图5)。“中和之美”不仅具有审美的价值,而且还具有伦理道德的价值
    ;它不仅体现在美的形式和内容上,还渗透于人的心理,形成一种独特的趣味和审美理想。中晚唐以来,“中和之美”在各种美思中即已逐渐占据地位。
    北宋中期后,经美学风尚的大变革,更被广为接受并深刻影响到文学艺术的发展,如文人画的兴起、“淡而不伤,和而不淫”之乐风的盛行等。即使在今天,它与许多中国人的审美心理仍保有一种深层的同构关系。
    在世风奢靡的年代,宋瓷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更能彰显一种文化价值、精神境界和美学追求。这也就不难理解,在精英文化语境中,为什么“初发芙蓉”的宋瓷比之于“错彩镂金”的明清瓷更受推重了。


    全书围绕宋瓷谈鉴赏、论学术、记人事,并收入七百余幅宋金时代瓷器图片,包罗了公私收藏的精华。通过雅洁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作为中国国宝的器物之美,理解中国民间丰富的创造力和蕴含在器物中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相较《宋瓷笔记》,本书新增《宋金过渡期瓷器》《书房中的宋瓷》《青白瓷香篆盘小记》《宋元时期的瓷香炉》等十四篇新文章及三百余幅器物图片。新增文字更致力于对北方金代瓷器的追寻,这些追寻将使人们认识瓷器艺术的视野更为开阔和完整。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