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诺森《文心雕龙》与《刘子》涂光社著9787540373733崇文书局
  • 正版
    • 作者: 涂光社著著 | 涂光社著编 | 涂光社著译 | 涂光社著绘
    • 出版社: 崇文书局
    • 出版时间:2023-08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文化制品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涂光社著著| 涂光社著编| 涂光社著译| 涂光社著绘
    • 出版社:崇文书局
    • 出版时间:2023-08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329000
    • 页数:440
    • 开本:32开
    • ISBN:9787540373733
    • 版权提供:崇文书局
    • 作者:涂光社著
    • 著:涂光社著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98.00
    • ISBN:9787540373733
    • 出版社:崇文书局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3-08
    • 页数:440
    • 外部编号:13363695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上卷

    导论

    一、两书分属集部和子部,所论却有交叉、重合之处

    二、皆成书齐梁,一为文论,一为政论

    三、两书思想宗尚的异中之同

    四、哲学思辨回归营造出的时代条件

    五、以范畴创用实现理论突破、境界提升

    六、汉魏六朝学术史之脉流与核要

    章 刘勰学术思想宗尚与理论依据研考

    一、《文心雕龙》思想宗尚和理论依据考评

    (一)从《原道》的讨论说起

    (二)《诸子》等篇“道”论的启示

    (三)从《序志》看刘勰对文论成果的取用与补正

    二、刘勰生平思想与的密切关联

    (一)从传记和史料来看

    (二)《出三藏记集》和《灭惑论》提的信息

    第二章 “中土”化及三教合一的态势

    一、思想史论的共识

    二、儒道之融通以及理在两书中未被征引之所由

    三、《刘子·九流》与魏晋南北朝学术的时代特征

    第三章 文学自觉时代的范畴创设

    一、魏晋文论范畴概念的运用

    (一)“文气”说在范畴创设上的历史贡献

    (二)《文赋》在范畴概念运用上的贡献

    (三)《文章流别论》和《诗品》中的范畴运用

    二、玄学影响下的文论范畴创用

    (一)玄学和哲学思辨精神的复归

    (二)文学艺术理论批评在玄思中的取舍

    (三)刘勰对玄学思想方法的接受

    (四)刘勰对玄学理论范畴的移植

    下卷

    引论 从《文心》和《刘子》序的比较说起

    一、《序志》:宗旨、理论框架与思想方法

    (一)上篇:释书名、说宗旨

    (二)下篇:“剖情析采”和“唯务折衷”

    二、《九流》:“道者玄化为本,儒者德教为宗”

    (一)概述诸子之学,宣示杂家的思想宗尚

    (二)“玄化为本”“德教为宗”的学术趣向

    第四章 《文心雕龙》的范畴系列

    一、以范畴名篇的专题论

    (一)针对文学基础理论问题的论

    (二)文化特色鲜明的论题

    二、不见于篇名,用而未释的范畴概念

    三、《文心雕龙》范畴创用的成就和地位

    第五章 《刘子》范畴创用的很好建树

    一、从政主体论中的范畴系列

    (一)《清神》《防欲》《去情》《韬光》《崇学》:以道家思想为主

    (二)《专务》《辨乐》《履信》《思顺》《慎独》:以儒家思想为主

    二、施政基本理念与国策制定思路

    (一)《贵农》《爱民》《从化》:论国本、民本中的农本

    (二)《》《赏罚》及诸家所论“术”“数”与权变

    三、人才论中的名实、名理之辨

    (一)《荐贤》:察举是从政者职责所在

    (二)《审名》《鄙名》《妄瑕》:识才须走出名实不符的误区

    (三)《知人》《均任》《文武》:知人善用,任得其所

    (四)《因显》《通塞》《辨施》《激通》:展才之道

    四、说“武”论“兵”:意义非凡的军事思想

    (一)“以武创业,以文止戈”诠解

    (二)“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农隙教战,以修戎备”

    (三)为将之道,安国护民

    (四)“文武之道”:传统战争理念溯源

    五、对才士的激励和宽慰

    六、“势”范畴的广泛运用

    (一)兵学中的“势”范畴

    (二)从政者对“势”的辨识、营造和驾驭

    结语

    涂光社,1942年生,湖北黄陂人。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攻魏晋南北朝文学、《文心雕龙》、古代文学理论和中国古代美学。曾任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现为顾问)、中国庄子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在《文学评》《学遗产》《文史》等刊物发表多篇,有《文心十论》《雕龙迁想》《势与中国艺术》《因动成势》《原创在气》《范畴》《寓言》《中国古代美学范畴发生论》《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生成史》《〈文心雕龙〉范畴考论》等十余部专著,并出版诗集《夏天的寓言》。

    本书为部对《文心雕龙》与《刘子》进行比较研究的专著。作为魏晋玄学思辨推成就的论著,《文心》是文学“自觉时代”的文论经典,《刘子》是针对汉魏六朝时势所作军国大计和革除吏治积弊的建言,其价值意义均有相当大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齐梁为何会出现刘勰这样的思想理论大家?为何有彪炳千古的文论经典和建树独特的杂家子书问世?本书在梳理先秦汉魏六朝学术史的基础上,探究那个时代学术思辨水平跃升的所以然,略窥古代三教合一学术传统形成的态势。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