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诺森汤用彤与现代中国学术赵建永著9787010145716人民出版社
¥ ×1
章 汤用彤的学术人生
――中国学术现代化进程的缩影
节 思想酝酿
――新旧过渡
一、时代背景
二、家学渊源
三、清华立志
四、美国留学
第二节 学术建构
――探求真理
一、初创期
二、鼎盛期
三、新时期
四、薪火相传
第二章 学术思想的元理论
――融贯古今中外的文化观
节 汤用彤与学衡派之形成
――《学衡》重估
一、汤用彤与新人文主义
二、《学衡》缘起
第二节 汤用彤与学衡派的文化运思理路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
一、汤用彤《学衡》时期的文化观
二、文明平等交流互鉴理论的先期探索
第三章 儒家研究
――新儒学的渊源
节 清华时期的道德立国论
――现代新儒学先声
一、古今中西之争激发的道德立国论
二、以主体人格阐扬民族文化主体
第二节 理学救国论
――传统儒学的现代诠释
一、道德救世说
二、民族文化的新开展
第三节 由礼学看文化启蒙
――新儒学、学衡派与新文化派的共生关系
一、以公允心态阐释礼学现代精神
二、礼教观中个体价值的弘发
三、中西会通新境界的开启
第四章 西学研究
――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先驱
节 多方面深研西方哲学
――为中国现代学术奠基的历史作用
一、汉姆林大学时期文稿探微
二、哈时期的哲学研究
第二节 宗教学研究
――开创中国现代意义上宗教研究新局面
一、《宗教学专辑》研究
二、《哲学专辑》里的宗教问题
第五章 研究
――创立中国史科
节 印度学研究
――奠基我国印度学学科
一、治印度哲学的过程
二、《印度哲学史略》的成书
第二节 中国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体系的创立
一、治史的历程
二、汤著史体系的主题
三、汤用彤在现代术目前的地位
第三节 治中国史门径
――《高僧传》研究的方意义
一、《高僧传》对汤著史的基础作用
二、僧格精神对汤著史的影响
三、校理《高僧传》
第六章 道家、道教研究
――奠基道教史学科
节 道论衡下的《太平经》考研究
――道教研究的基石
一、《太平经》和道教的前奏
二、《太平经》出世真伪考
三、《太平经》与道关系
第二节 武则天与道关系研究
――初唐宗教史的开拓
一、武则天与关系
二、武则天与道教关系
第三节 汤用彤道教研究的意义
――道教史学科的草创
一、治学的道教转向
二、现代新道家的开启
第七章 玄学研究
――开创魏晋玄学与三教关系研究
节 魏晋玄学的开创历程
――哲学断代史研究的典范
一、《魏晋玄学论稿》的结集
二、玄学研究的影响
三、对汤用彤玄学研究的再认识
第二节 本体论的发现
――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划时代贡献
一、宇宙发生论到本体论的转变
二、体用一如的阐明
三、本体论的研究范式
第三节 本末之争与三教关系的总结
――理学发生史的考察
一、三教会通的契合点
二、跨文化对话下梳理三教关系
结语:汤用彤在现代学术目前的地位与影响
附录一:汤用彤已刊论著系年
附录二:汤用彤未刊稿简目
后记
赵建永,山东临沂人,幼秉家学,早诵诗书,以亲近传统、回归自然、学究天人、返本开新为宗旨从事国学研究。自1996年,师从北京大学汤一介教授担任学术手,并受业于李中华、乔清举诸师。治学门径以汤霖、汤用彤到汤一介的学术递嬗为切入点,来梳理中国现代学术变迁之迹a由此,研究延伸至儒道释三教关系、近现代史和中外文化比较等领域。博士获选“天津市很好博士”、“全国百篇很好博士提名”。主持社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特别资项目等各级课题。协汤一介先生整理校订《汤用彤全集》,已出版前7卷并获“第五届图书奖”。随后,续编“全集”,撰写“年谱长编”。又参与《汤一介集》、《儒藏》的整理等工作,协同汤一介先生主编《汤用彤学记》、《会通中印西》、《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汤用彤卷》,与雷原主编《汤一介学记》(“汤用彤书院丛书”)等论著。在《历史研究》、《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哲学动态》、《世界哲学》、《世界宗教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门》、《中国文化》、《光明日报》诸刊发表文章80余篇,著有《汤用彤传》、《汤用彤编年事辑》、《学衡派重估》、《道法自然与普遍和谐之路》等书。
本书从哲学学科建设的视角,把汤用彤的哲学研究作为近代以来中国学者对于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一种尝试,围绕他的治经来探讨他对中国学术转型的开拓贡献。采用总分结构,以梳理汤用彤的学术研究体系为主线,先论述汤用彤哲学文化研究的元理论,再述其成果所确立的学科研究范式:包括中国史、道教史和现代宗教学等学科,还有以中国哲学范畴体系建构为中心的玄学研究、理学缘起脉络的梳理、西方哲学通史的传介以及比较文化学的开拓诸多方面;阐明他的哲学史研究不是单纯为学术而学术,而是出于对中西文化的回应。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