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诺森法治是一种生活方式王利明9787301330111北京大学出版社
  • 正版
    • 作者: 王利明著 | 王利明编 | 王利明译 | 王利明绘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5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文化制品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王利明著| 王利明编| 王利明译| 王利明绘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5
    • 版次:1
    • 字数:375000
    • 页数:484
    • 开本:16开
    • ISBN:9787301330111
    • 版权提供: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王利明
    • 著:王利明
    • 装帧:精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98.00
    • ISBN:9787301330111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5
    • 页数:484
    • 外部编号:1165200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编 法治的一般理论

    法治是一种生活方式

    绘就法治建设的宏伟蓝图

    何谓“法乃公器”?

    法治者,治之极轨也

    法治与法治概念区分

    从“典”的含义看法典化

    亲历民事四十年

    法是社会契约的产物吗?——重读卢梭《社会契约论》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什么是权利——重读霍菲尔德的《基本法律概念》

    靠什么致君尧舜?

    保障自由是法治的精髓

    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

    保护好基本民事权利就是保障人权

    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法律制度的变迁

    法治建设:既要自上而下,也要自下而上

    “活”理的启示

    从工商社会的法治迈向数字社会的法治

    法治是的营商环境

    从春秋决狱所想到的


    第二编 民法典编纂

    迈进民法典时代

    为民法典编纂和实施贡献智慧力量

    民法典:保障私权的宣言书

    民法典是依法行政的基本遵循

    从单行法思维向法典化思维转化

    发挥民法典在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保障作用

    民法总则:浸润学术智慧的民法典开篇之作

    民法典合同编的中国特色


    第三编 制度

    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

    再谈法贵简约

    加快公共卫生重点领域

    构建地方法治竞争的格局

    加强政务诚信亟须

    个人信息与隐私为何需要区别保护?

    交警可否因交通剐蹭事故查阅个人通话记录?

    “AI换脸”亟须法律规制

    规范“算法”程序保障数字正义

    法治社会需要一部行政程序法典

    控股股东掏空公司的民事责任

    针对美国长臂管辖的应对

    亲属拒权与亲亲相隐

    小议自媒体时代的回应权


    第四编 司法制度

    如何应对诉讼?

    宁可错放,不可错判

    法院能与公司搞战略合作吗?

    司法应当向“和稀泥”说不

    法无解释不得适用——以受害人自甘冒险的案例为例

    裁判文书要记载分歧意见

    准确识别虚诉讼

    裁判说理要秉持正确的价值观

    检察机关提起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相关建议

    充分发挥行业调解、仲裁在纠纷解决的能


    第五编 法治的实践

    普法:让精神深入人心

    “人情债”的软法治理

    君子怀刑

    为什么要保护行政行为中的信赖利益?

    行政强制措施权岂能随便委托?

    守经与权变

    “黑名单”制度亟须法律规范

    人脸信息应注重保护而非利用

    强化对未成年人网络权益的保护

    自媒体时代要强化人格权保护

    人格权侵害禁令:依法管网治网的方式

    法律可以预防“公交坠江案”吗?

    行政执法应当与刑事司法相互衔接

    门口安装摄像头与权利滥用

    发挥商业行规在商事治理中的作用

    借数字技术解决业主“投票难”问题

    疫情期间西安“孕妇流产”事件的思考

    谈谈单位反职场骚扰的义务


    第六编 法学教育

    法学为何是一门科学?

    尽快构建中国民学理体系

    民法典时代的民法教学

    以案例教学促进法学教育的变革

    中国的法学研究究竟排世界第几?

    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什么是学问?


    第七编 人生感悟

    五月梅花落?——读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有感

    愿为一字之徒,不为一字之师

    厚道: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六十感怀


    后记

    王利明,当代民法学界领军人物、中国民法学研究会会长。在民法领域耕耘数十载,潜**术,著书立说。襄,躬耕桃李。写作上,依靠丰富的民学学、与教学积淀,解读当代法治进程与走向,文笔缜密又不乏乐观进取。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公务之外坚持学术研究,笔耕不辍。

    本书作者王利明教授是中国当代法治进程的亲历者、见者和实践者,也是一名躬耕于法学领域的学者、参与新部《民法典》的制定者。在本书中,作者将近年来思考和记录关于中国当下特别是《民法典》颁布实施以来的法治问题及社会问题的点滴想法,以随感录的方式集结成册。本书内容主要围绕作者参与《民法典》的制定而展开,并借此宣传并阐释《民法典》重要制度及相关精神。 作者先后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人民的福祉是优选的法律》《法治:良法与善治》《法治具有目的》《法为民而治》四本随感录,本书是这一系列的第五本。

    王利明教授作为中国当代法治进程的亲历者、见者和实践者,作为一名躬耕于法学领域的学者,对当下问题的思考和记录,希望能够引发大家更多地关注法治建设。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