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图书]读与被读:世界文学名著十一讲
  • 本店商品限购一件,多拍不发货,谢谢合作。
    • 作者: 刘文飞著
    •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文化制品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刘文飞著
    •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 开本:32开
    • ISBN:9780484323114
    • 版权提供:浙江文艺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作者近万字序言深刻阐释“读与被读”丰富内涵,每一位爱读文学经典的朋友都能获得心有灵犀的体会。

    ★名著常读常新,天才魅力无限,十一位大师,十多部经典,近三千年跨度,把握粗线条的世界文学历史,推敲细腻深远的人文思想流变。

    ★用一双慧眼再认识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的明珠,以一颗赤心与天才的大师们深度对话,刘文飞教授以新奇生动的角度、丰富深刻的论点和深厚扎实的学养呈现关于名家名著的高见卓识。

    ★甄选与文本关联紧密的雅致版画、大师肖像、作家手迹……二十多幅,在多媒介阅读中走近大师,感悟经典。

    ★随书附送世界文学漫游打卡图、金句书签、大师画卡,概览全书内容,激发阅读兴趣,打造兼顾严肃感与亲和力、经典性与趣味度的阅读体验。

    ★采用高端装帧,彰显珍藏品质。双封面圆脊精装设计,80克全木浆双胶内文纸,与经典一样经得起岁月考验的质感。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开本: 128开
    作者: 刘文飞 定价: 68.00
    ISBN号: 9787533972172 出版时间: 2023-07-01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印刷时间: 2023-07-01
    版次: 1 印次: 1

     荷马的悲悯 /001

    《神曲》:神圣的喜剧 /020

    哈姆雷特和双重人 /043

    《堂吉诃德》与笑文学 /061

    浮士德与梅菲斯特 /080

    《巴黎圣母院》与建筑 /099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小说 /121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细节 /146

    《尤利西斯》的现代性 /172

    《雪国》的死亡主题 /201

    《洛丽塔》的颜色 /219

    ......

    《读与被读》是首都师范大学燕京人文讲席教授、俄罗斯文学权威学者刘文飞解读评论世界文学经典名著的全新学术随笔集。

    本书论及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歌德、雨果、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乔伊斯、川端康成、纳博科夫等十一位世界文学大家及其代表作。作者基于对经典文本的精研细读和对作家生平的查究梳理,每篇文章提炼一个焦点并围绕它展开剖析讲评,或钻研人物形象,或探讨文学属性,或谈论思想、生存等严肃话题,或从建筑、颜色等细节解构经典,十一个主题生动、新异、丰富、深刻,纵横开合,蔚为大观,是世界文学爱好者的思想盛宴。

    作者解读名著,建构体悟,这本书自身就是天才的作家、理想的读者在“读”与“被读”之间角力的果实。

    十多年前,我以富布赖特学者身份在耶鲁大学访学,一次偶然在耶鲁学生主办的报纸《耶鲁每日新闻》(Yale Daily News)上看到一个醒目的短句:“Read or be read!”翻译成中文就是:“读与被读!”这句话的对象大约是新入学的学生,或像我这样首次看到这份报纸的读者,它既是广告词,也是约稿信:请你阅读我们的报纸!或者请你给我们投稿,让你的文章被大家阅读!

    这句话让我心头一震:读与被读,这其实就是我们读书人每天要做的事情,这原本就是我们存在方式的全部!

     

    读与被读是相关联的,是相辅相成的。读是被读的前提,被读往往是读的结果。世上或许有的、纯粹的读者,即他始终在不懈地阅读,读到老,读到死,却从未写下一个字;但世上恐怕没有的、纯粹的作者,即他一直在拼命地写作,写到老,写到死,却从来不读任何一本书。

     

    读书的人自然就是“读书人”,但汉语里的“读书人”显然不仅指阅读者,也指写作者,甚至泛指一切与文字有关的人。“读书人”之称谓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都是带有褒义的,无论是指正在埋头读书的人即学生时带有的温情,还是指已经读书成功的人即文人时带有的敬意。当然,在中国社会某些特定语境下,读书人及其称谓也可能遭遇麻烦,比如战乱时的“秀才遇见兵”,比如十年动乱时的“臭老九”,但特殊时代或特殊场景下文化人的窘境,其实又恰好凸显了文化人的特殊性,即劳心者与劳力者的分野。西方也有“书人”之称谓,如英文中的bookman和俄文中的книжник。《·》第二章第四节提及的“文士”,俄文版中用的就是“книжник”,直译就是“书人”,而英文版中用的却是“scribe”,直译就是“抄书吏”。但关于读书人的一个形象比喻在中、英、俄文中都是一致的,即“书虫”(bookworm/книгоед)。一个读书人埋头于书的海洋,终日咬文嚼字,吞噬书页,读得久了,也难免变得迂腐、木讷,于是又有了“书呆子”之谓。这一意象表明,读与被读都是与书分不开的。

    然而,作为读与被读之主要媒介的书本自身却一直在发生巨大变化,从甲骨、泥板、树皮和羊皮,到莎草纸、线装书和印刷书,再到手机和电子书阅读器,“书”的形式千变万化,读书的方式也随之改变,但读书这一行为本身却一如既往。阅读媒介、阅读方式的变化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一个人的阅读和写作,这还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但读与被读作为人类的情感和思想表达行为恐怕永远不会消失,因为这是人类文明存续的前提和一切后果。

     

    读是一种汲取,被读是一种表达。但有的时候,读也是一种表达,因为你读什么书,如何读,这已经构成一种生活方式;有的时候,被读也是一种汲取,因为对有心的作者而言,你被什么样的人所阅读,你被如何阅读,这是一些需要接受的信息,也是一个个不断的收获。

    一个人读不读书,一个人喜欢不喜欢阅读,是可以从他的言谈举止中看出来的。有经验的读书人,甚至能判断出他的某位同行是读诗的人还是读小说的读者,是现实主义的读者还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读者,是偏爱古籍还是偏爱外国文学作品的读者。似乎,一个人所读到的东西就像他每日三餐吸收的营养,会以各种复杂的生物学、生理学、营养学、消化学的方式作用于他的肌体,最终通过某些微妙的路径体现出来。俄国有一个说法:“文字是文化的衣裳。”如果说文字也是一位写作者的衣裳,那么被读就是他的外衣,读就是他的内衣。

     

    读与被读都是一种对话方式,一种交流手段,同时又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行为,是一种独处。政治学习时大家围坐在一起读报纸,这不是阅读,至少不是有效的阅读;儿童会聚在一起看小人书,但这种方式很少持续到他成年之后;钢琴演奏时会出现两人四手联奏,但两位读者脑袋贴着脑袋始终同步地把一本大部头书从头读到尾,却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即便这两位读者是夫妻或情人;现在的学术论文有多人合作,有的论文甚至会署上长长一串十几个姓名,但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却鲜有多人合写的,除了《诗经》这样的合集。

    读要自己去读,一个人独自地读,写也要自己去写,一个人独自地写,读与被读于是成了世界上最孤独的事情,就像寺庙中的修行,教堂密室里的祈祷。与此同时,读与被读又是一种最渴望交流的举动,都充满对各种可能的奇遇之期待,都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远握。世界上不存在对作者一无所求的读者,恐怕也很少有对读者无动于衷的作者。苏联时期曾有“抽屉文学”之说,一些作家深知自己的作品内容有“异端”倾向,一时难以发表,但他们依然继续写作,为抽屉而写作,激励、支撑他们写下去的动力又恰恰是这样一种信念,即他们的作品有朝一日终将面世。后来,在20世纪下半期苏联社会的宽松时期,如解冻时期、改革时期,这些作品果然纷纷浮出水面,有些还成了20世纪俄语文学中的杰作,如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格罗斯曼的 《生活与命运》、阿赫马托娃的《安魂曲》、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等。俄国诗人曼德尔施塔姆曾将写作行为等同于向茫茫大海投掷漂流瓶,因为,“理想的读者只存在于后代”。读者和作者之间的非对称关系,非共时性关系,构成了读与被读之间一种强大的张力。

    刘文飞

    学人,作家,译者。

    首都师范大学燕京人文讲席教授、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邀访学者,美国耶鲁大学富布赖特学者,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世界文学》《外国文学》等期刊编委。

    主要专著有《诗歌漂流瓶——布罗茨基与俄语诗歌传统》《伊阿诺斯,或双头鹰——俄国文学和文化中斯拉夫派和西方派的思想对峙》《俄国文学的有机构成》《俄国文学演讲录》等20余部,主要译著有《三诗人书简》《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悲伤与理智》《俄国文学史》等50余部。

    荣获十月文学奖、俄罗斯利哈乔夫院士奖、“阅读俄罗斯”翻译奖、俄罗斯人民友谊勋章等,入选中俄互评人文交流领域十大杰出人物。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