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工程地质学基础(唐辉明)(第2版)9787122426345化学工业
    • 作者: 编者:唐辉明|责编:陶艳玲著 | 编者:唐辉明|责编:陶艳玲编 | 编者:唐辉明|责编:陶艳玲译 | 编者:唐辉明|责编:陶艳玲绘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8-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编者:唐辉明|责编:陶艳玲著| 编者:唐辉明|责编:陶艳玲编| 编者:唐辉明|责编:陶艳玲译| 编者:唐辉明|责编:陶艳玲绘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8-01
    • 版次:2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3-08-01
    • 页数:351
    • 开本:16开
    • ISBN:9787122426345
    • 版权提供: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编者:唐辉明|责编:陶艳玲
    • 著:编者:唐辉明|责编:陶艳玲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69.00
    • ISBN:9787122426345
    • 出版社:化学工业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23-08-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3-08-01
    • 页数:351
    • 外部编号:31828266
    • 版次:2
    • 成品尺寸:暂无

    绪论 1
    0.1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1
    0.1.1 工程建筑对地质环境的作用 1
    0.1.2 工程地质条件 2
    0.1.3 工程地质问题 3
    0.2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4
    0.3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及与其学科的关系 4
    0.3.1 研究方法 4
    0.3.2 工程地质学与学科的关系 6
    0.4 工程地质学的发展与成就 6
    0.4.1 工程地质学的发展 6
    0.4.2 我国工程地质学的成就 9
    0.5 中国工程地质杰出代表人物 10
    0.6 本课程主要内容 12
    思考题 12
    参考文献 13


    篇 工程地质学基本理论
    章 工程地质条件成因演化论 16
    1.1 概述 16
    1.2 工程地质条件形成的控制因素 16
    1.2.1 大地构造 17
    1.2.2 自然地理 19
    1.3 中国工程地质条件分区分带的规律 20
    1.3.1 中国大地构造环境 20
    1.3.2 中国自然地理环境 22
    1.4 中国工程地质条件的组合类型及其独特 25
    1.5 工程地质条件成因演化论 28
    思考题 28
    参考文献 28

    第2章 区域稳定理论 29
    2.1 概述 29
    2.2 区域稳定基本理论 29
    2.2.1 区域地壳稳定分析原理 30
    2.2.2 区域稳定分级与分区理论 30
    . 区域稳定研究基本内容 31
    ..1 区域地壳结构与组成研究 31
    ..2 区域新构造运动与应力场研究 31
    .. 区域断裂现今活动研究 31
    ..4 区域地震活动与火山活动研究 31
    ..5 区域重大地质灾害研究 31
    .. 区域稳定评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 32
    2.4 中国区域构造挽近期活动概述 32
    2.4.1 中国构造地貌基本特征 32
    2.4.2 中国挽近期主要活动断裂带 32
    2.4.3 中国挽近期气候、环境的变迁 33
    2.4.4 中国挽近期以来岩浆活动和地热活动 33
    2.4.5 中国的地震活动与挽近构造应力场特征 34
    2.4.6 中国挽近期构造活动分区概述 34
    2.5 区域稳定分区与评价 36
    2.5.1 区域稳定分级原则 36
    2.5.2 区域稳定分区 36
    2.5.3 区域稳定评因素及指标 37
    2.5.4 区域地壳稳定评指标 38
    2.5.5 区域稳定评方法 41
    思考题 43
    参考文献 43

    第3章 岩体结构控制论 45
    3.1 概述 45
    3.2 岩体结构的物质基础 45
    3.2.1 岩石的成分与结构 46
    3.2.2 岩石的成岩环境与岩相变化 46
    3.. 岩石的成层条件及厚度变化 46
    3.2.4 岩石组合特征及其划分依据 46
    3.2.5 岩石的物理力学质 47
    3.3 岩体结构 47
    3.3.1 结构面的类型及特征 47
    3.3.2 岩体结构基本类型和特征 49
    3.4 岩体结构的力学效应 52
    3.4.1 岩体变形机制 52
    3.4.2 岩体破坏机制 52
    3.4.3 岩体力学质与力学介质 53
    3.4.4 岩体赋存环境因素及结构的力学效应 53
    思考题 54
    参考文献 55


    第二篇 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第4章 活断层与地震 58
    4.1 概述 58
    4.2 活断层 58
    4.2.1 活断层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59
    4.2.2 活断层的基本特征 60
    4.. 活断层参数的研究 61
    4.2.4 活断层的鉴别 63
    4.2.5 活断层工程地质评价 64
    4.3 地震 66
    4.3.1 地震地质及地震波基础 66
    4.3.2 地震的震级及地震烈度 72
    4.3.3 地震效应 75
    4.3.4 地震的工程地质评价 80
    4.4 水库诱发地震 86
    4.4.1 水库诱发地震的基本特征 86
    4.4.2 水库诱发地震的工程地质研究 87
    思考题 88
    参考文献 88

    第5章 斜坡工程 90
    5.1 概述 90
    5.2 斜坡中的应力分布特征 91
    5.2.1 斜坡中应力状态的变化 91
    5.2.2 影响斜坡应力分布的因素 92
    5.3 斜坡浅表生改造现象 93
    5.3.1 斜坡浅表生结构面发育特点 93
    5.3.2 斜坡浅表生改造带应力场特征 95
    5.4 斜坡变形破坏基本类型 96
    5.4.1 斜坡变形 96
    5.4.2 斜坡破坏 98
    5.4.3 崩塌 99
    5.4.4 滑坡 103
    5.5 斜坡稳定影响因素 111
    5.5.1 岩土类型与质 111
    5.5.2 岩体结构和地质构造 112
    5.5.3 地表水和地下水 112
    5.5.4 地震 116
    5.5.5 人类活动 116
    5.6 斜坡稳定评 116
    5.6.1 定评 116
    5.6.2 定量评价 120
    5.6.3 斜坡变形破坏的预测预报 122
    5.7 斜坡地质灾害防治 125
    5.7.1 防治原则 125
    5.7.2 防治措施 125
    思考题 131
    参考文献 132

    第6章 地下工程 134
    6.1 概述 134
    6.2 地下开挖引起的围岩应力重分布 134
    6.2.1 弹围岩重分布应力 135
    6.2.2 塑围岩重分布应力 137
    6.3 围岩的变形与破坏 138
    6.3.1 脆围岩的变形破坏 139
    6.3.2 塑围岩的变形破坏 141
    6.4 地下建筑围岩稳定评 142
    6.4.1 影响围岩稳定的因素 142
    6.4.2 围岩稳定的定量评价 142
    6.5 地下工程地质超前预报 144
    6.5.1 地质超前预报分类 144
    6.5.2 地质超前预报的内容 145
    6.5.3 地质超前预报常用方法 146
    思考题 148
    参考文献 148

    第7章 岩溶 150
    7.1 概述 150
    7.2 岩溶发育机理 151
    7.2.1 碳酸盐岩的溶蚀机理 151
    7.2.2 影响岩溶发育的因素 155
    7.3 岩溶地基稳定评 163
    7.3.1 岩溶地(坝)基变形破坏的主要形式 163
    7.3.2 土洞及地表塌陷的成因 164
    7.3.3 岩溶地基稳定定评 165
    7.3.4 岩溶地基稳定定量评价 166
    7.3.5 岩溶地(坝)基的处理措施 169
    7.4 岩溶渗漏问题评价 170
    7.4.1 渗漏的形式 170
    7.4.2 影响渗漏的因素 170
    7.4.3 岩溶区选择库坝位置时应注意的问题 174
    7.4.4 岩溶渗漏的防治措施 175
    7.5 岩溶地面塌陷 177
    7.5.1 概述 177
    7.5.2 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条件 180
    7.5.3 岩溶地面塌陷监测与预测 181
    思考题 183
    参考文献 183

    第8章 泥石流 185
    8.1 概述 185
    8.2 泥石流形成条件与分布 187
    8.2.1 泥石流形成条件 187
    8.2.2 泥石流分布 189
    8.3 泥石流的基本特征 190
    8.3.1 泥石流的密度 190
    8.3.2 泥石流的结构 190
    8.3.3 泥石流的流态 191
    8.3.4 泥石流的直进 192
    8.3.5 泥石流的脉动 192
    8.4 泥石流的分类 193
    8.4.1 按泥石流流域形态分类 193
    8.4.2 按泥石流的物质组成分类 193
    8.4.3 按泥石流体质分类 194
    8.5 泥石流的地貌作用过程 194
    8.5.1 泥石流的侵蚀地貌 194
    8.5.2 泥石流的堆积地貌 195
    8.5.3 泥石流的侵蚀-堆积地貌 196
    8.6 泥石流危险度区划 198
    8.7 泥石流防治 200
    8.7.1 泥石流的治理措施 200
    8.7.2 泥石流的预防措施 202
    思考题 204
    参考文献 204

    第9章 地面沉降 206
    9.1 概述 206
    9.2 地面沉降的诱发因素及地质环境 206
    9.2.1 地面沉降的诱发因素 207
    9.2.2 地面沉降的地质环境 209
    9.3 承压水位下降引起的地面沉降机制分析 211
    9.3.1 机制分析 211
    9.3.2 黏土层的变形机理 214
    9.3.3 黏土层固结历史 214
    9.3.4 黏土的固结状态 215
    9.4 地面沉降的预测 217
    9.4.1 预测所需要资料与预测成果 217
    9.4.2 地面沉降的预测方法 217
    9.4.3 地面沉降预测实例 219
    9.4.4 地面沉降的测量系统 220
    9.4.5 地面沉降的测量方法 221
    9.5 地面沉降的控制与治理 2
    9.5.1 已经产生地面沉降的地区 2
    9.5.2 可能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区 2
    思考题 224
    参考文献 224

    0章 渗透变形 225
    10.1 概述 225
    10.2 渗透变形的条件和机理 227
    10.2.1 渗透变形产生的必要条件 227
    10.2.2 渗透变形产生的充分条件和机理 227
    10.3 渗透变形的类型及判别 0
    10.3.1 渗透变形的类型 0
    10.3.2 渗透变形类型的判别 2
    10.4 临界水力坡度的确定 4
    10.4.1 公式计算法 4
    10.4.2 试验法实测临界水力坡度 5
    10.4.3 据土的颗粒组成和透水确定临界水力坡度
    10.5 实际水力坡度的预测
    10.5.1 理论公式法
    10.5.2 统计分析法
    10.5.3 数值模拟法 240
    10.6 坝基渗透稳定评 241
    10.7 渗透变形防治 242
    10.7.1 防渗截流工程 243
    10.7.2 排水减压和反滤盖重工程 245
    思考题 247
    参考文献 247


    第三篇 工程地质技术与方法
    1章 工程地质模拟与评价 250
    11.1 概述 250
    11.2 工程地质模型与模拟 250
    11.2.1 工程地质模型 250
    11.2.2 工程地质模拟的工作步骤 251
    11.3 工程地质评价 252
    11.3.1 评价的基本原则 252
    11.3.2 评价的对象 252
    11.3.3 评价的内容 252
    11.3.4 评价结果 253
    11.4 工程地质评价基本方法 253
    11.4.1 分区分类分级类比法 253
    11.4.2 标准对比法 254
    11.4.3 图解分析法 254
    11.4.4 数值计算法 255
    11.5 工程地质数值模拟与物理模拟 255
    11.5.1 工程地质数值模拟的主要方法 255
    11.5.2 工程地质物理模拟的设计 256
    11.5.3 工程地质模拟的应用 258
    思考题 259
    参考文献 259

    2章 工程地质勘察 261
    12.1 概述 261
    12.2 工程地质勘察基本技术要求 261
    12.2.1 工程地质勘察的分级 261
    12.2.2 工程地质勘察阶段 263
    12.. 工程地质勘察任务设计 263
    1. 工程地质测绘 264
    1..1 工程地质测绘内容 264
    1..2 工程地质测绘范围、比例尺和精度 266
    12.4 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 267
    12.4.1 工程地质勘探 267
    12.4.2 勘探布置的一般原则 273
    12.4.3 岩土试样采取 274
    12.5 工程地质勘察成果整理 276
    12.5.1 岩土参数的分析和选定 276
    12.5.2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76
    思考题 278
    参考文献 278

    3章 工程地质测试与试验 279
    13.1 概述 279
    13.2 地应力测试 280
    13.2.1 应力解除法 280
    13.2.2 水压致裂法 282
    13.3 岩土体物理力学质测试 284
    13.3.1 土体载荷试验 284
    13.3.2 静力触探试验 286
    13.3.3 动力触探试验 287
    13.3.4 旁压试验 290
    13.3.5 十字板剪切试验 292
    13.3.6 岩体变形试验 294
    13.3.7 岩体强度试验 296
    13.3.8 岩体声波测试 299
    13.4 地下水测试 301
    13.4.1 抽水试验 301
    13.4.2 钻孔注水试验 303
    13.4.3 渗水试验 304
    思考题 304
    参考文献 305

    4章 工程地质监测与预测 306
    14.1 概述 306
    14.2 工程地质监测技术 307
    14.2.1 监测主要内容及技术 307
    14.2.2 监测方法 312
    14.. 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技术 313
    14.3 工程地质监测系统设计 314
    14.3.1 监测系统设计原则 314
    14.3.2 监测系统的主要设计方法 315
    14.4 滑坡工程地质监测案例 316
    14.4.1 黄土坡滑坡基本特征 316
    14.4.2 监测系统目标 316
    14.4.3 监测系统构成 317
    14.4.4 监测内容 319
    14.4.5 监测成果分析 320
    14.5 工程地质预测 321
    14.5.1 力学分析法 322
    14.5.2 数理统计分析法 322
    14.5.3 非线预测法 3
    14.5.4 经验判断法 324
    思考题 324
    参考文献 324

    5章 工程地质信息技术 326
    15.1 概述 326
    15.2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327
    15.2.1 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327
    15.2.2 工程地质数据的特点 328
    15.. 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具 328
    15.2.4 地理信息系统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329
    15.2.5 工程地质GIS的开发 331
    15.3 遥感技术 336
    15.3.1 遥感解译原理与标志 336
    15.3.2 工程地质遥感解译内容 336
    15.3.3 工程地质遥感工作的程序 340
    15.3.4 遥感技术在工程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340
    15.4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 343
    15.4.1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概述 343
    15.4.2 多源信息融合与数据挖掘 346
    15.4.3 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工程地质领域的应用 347
    思考题 349
    参考文献 349

    唐辉明,中国地质大学,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973项目(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楚天学者特聘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客座研究员,地质工程重点学科211建设执行负责人,地质工程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