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中国经典医学的身体观与认知特征9787542679上海三联
    • 作者: 朱晶|责编:吴慧著 | 朱晶|责编:吴慧编 | 朱晶|责编:吴慧译 | 朱晶|责编:吴慧绘
    • 出版社: 上海三联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10-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朱晶|责编:吴慧著| 朱晶|责编:吴慧编| 朱晶|责编:吴慧译| 朱晶|责编:吴慧绘
    • 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10-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0-10-01
    • 字数:255000
    • 页数:356
    • 开本:32开
    • ISBN:9787542672339
    • 版权提供:上海三联出版社
    • 作者:朱晶|责编:吴慧
    • 著:朱晶|责编:吴慧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60.00
    • ISBN:9787542672339
    • 出版社:上海三联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20-10-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0-10-01
    • 页数:356
    • 外部编号:31099813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绪论 认知科学与知识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医实践
    1.还原论进路下的草研究及其困境
    2.科学划界视角下中医疗法的有效和规范
    3.比较视角下的中医史研究
    4.科学知识社会学视角下的现代中医
    5.人类学视角下的中医有效
    6.认知科学视角下的科学史与中国文化研究
    7.本研究的视角和目标
    章 从经验到数术的身体:早期医学知识的形成
    1.药物炼制的多重思想源流
    2.身体观、身体感与身体图式
    3.尿液药用:非脏腑与非气化的身体
    4.禁忌与外在的身体:可观察与可养护
    5.经典医学的初步整合:节律与数术的身体
    6.身体观的变化与早期医学中自然主义本体论的形成
    第二章 从借外物到津液论的身体:经典医学理论的张力
    1.养生与食气的身体
    2.甘始饮小便与淮南王炼秋石
    3.医道融合与内外丹
    4.内丹术的拒斥:有形的身体
    5.经典医学对秋石的接纳与承认
    6.经验与经典理论之间的结构与张力
    第三章 药物理论与经验的同构
    1.数术化的理论与经验的身体之区隔
    2.儒医、天人合一与病因的实体论转向
    3.味理论与早期本草物疗效的割裂
    4.从味到归经:药物作用的身体通道
    5.天人关系的调整与人的本体
    第四章 照料与以病人为中心:多元情境中身体对意义的响应
    1.循医学的核心与治疗情境的重要
    2.医疗有效实现的多元情境
    3.意义响应与临床实践中的病人主体
    4.看护照料与行动的身体意向
    5.回归医学的技艺与以病人为中心
    第五章 疾病的意义响应与经典医学中的参与式照料
    1.疾病的本质与生物医学进路解释秋石药用
    2.参与式照料作为理解经典医学的有效的新进路
    3.早期经典医学治疗中的病人参与和仪式
    4.经典医学中的患病说明与患病体验
    5.经典医学中的看病与以病人为中心
    6.经典医学参与式医疗的现代价值
    第六章 情境化与具身认知:经典医学的物效验
    1.作为复杂系统的人体与疾病:动态、多样与个体化
    2.药物制备中的动态变化与长程考量
    3.药物使用中的认知媒介与具身经验
    4.药用经验与临床治疗中的情境化认知
    5.两种类型的经验:具身经验与共享表征
    6.病人关照、药物治疗与意义响应的交织
    第七章 分类、表征与推理、解释
    1.经典医学的物分类、原型与本体
    2.药物分类中的自然类:实用、变化与关联
    3.药物与治疗解释中的模型、推类与表征
    4.推类与相关解释的优势与不足
    5.结合关联思维与因果解释
    第八章 经典医学知识的传承和评价
    1.文本知识、具身知识与经典的形成
    2.医者身份与技艺知识的传承
    3.对医者和医学知识的评价
    4.道德评价与具身知识传承方式的优势
    结语
    1.经典医学的认知特征
    2.经典医学认知方式的现代价值
    3.人类认知的普遍与差异
    参考文献


    本书选择了东方医学中秋石方和西方医学中的安慰剂两个案例,从它们各自的历史演变、临床使用和社会认识及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本文的写作,跳开了中西医之争,文本努力提供一种去看待医药、社会和治疗的视角。作者将之称为“身体观”和“认知特征”。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