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传习录智慧/读国学长智慧9787554210666中原农民
    • 作者: 编者:桑艳军|总主编:桑艳军著 | 编者:桑艳军|总主编:桑艳军编 | 编者:桑艳军|总主编:桑艳军译 | 编者:桑艳军|总主编:桑艳军绘
    • 出版社: 中原农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5-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编者:桑艳军|总主编:桑艳军著| 编者:桑艳军|总主编:桑艳军编| 编者:桑艳军|总主编:桑艳军译| 编者:桑艳军|总主编:桑艳军绘
    • 出版社:中原农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5-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5-05-01
    • 字数:346千字
    • 页数:386
    • 开本:16开
    • ISBN:9787554210666
    • 版权提供:中原农民出版社
    • 作者:编者:桑艳军|总主编:桑艳军
    • 著:编者:桑艳军|总主编:桑艳军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50.00
    • ISBN:9787554210666
    • 出版社:中原农民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5-05-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5-05-01
    • 页数:386
    • 外部编号:3319347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明朝的一部传奇著作
    徐爱录
    重视实践精神
    让百姓获得实利
    知止而后定
    以理作为道德法则
    知行合一
    知是心的本体
    心纯是一个天理
    道心为一身之主
    明善与诚身
    陆澄录
    向外求永远得不到满足
    念念存天理即是立志
    去除虚荣心
    世事在变,变中有道
    做事一定要认真
    持志如心痛
    如何做到“惟精”“惟一”
    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形而上为道
    知识不长进,怎么办
    看书不能明,怎么办
    心即,即理
    论为学功夫
    有人夜怕鬼,怎么办
    如何正名
    潜龙勿用
    学者当务为急
    道一而已
    有源之井水
    去得人欲,便识天理
    身之主为心
    当理而无私心
    薛侃录
    圣人之所以为圣
    格物之说
    有事忙与无事忙
    悔悟是去病之药
    学与行
    种德者必养其心
    日有余与日不足
    居敬与穷理
    知是心之本体,为什么
    养心莫善于诚
    贵目贱心
    知昼夜,即知死生
    修道之教
    答顾东桥书
    务外遗内,博而寡要
    孟子尽心之旨
    人之心体,本无不明
    大本立而达道行
    致知之功
    道之大端易于明白
    专求本心
    圣人之学日无日晦
    答陆原静书
    妄心则动,照心非动
    良知是心之本体
    动亦定,静亦定
    未发之中即良知
    尝试于心
    致知之功,至诚无息
    陈九川录
    心、意、知、物
    念如何可息,只是要正
    用功收心
    静坐用功
    如何致知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
    用功久,自有勇
    好恶从之
    黄直录
    人心是无渊
    圣贤非无功业气节
    问知行合一
    善恶只是一物
    人若矜持太过,终是有弊
    察之于念虑之微
    黄修易录
    既去恶念,便是善念
    志于道
    摄此
    心之谓
    黄省曾录
    无适也,无莫也
    道心与人心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
    大圣人如何犹不免于毁谤
    人之才气如何同得
    圣人教人
    天下无心外之物
    夭寿不贰

    重视实践精神【原文】先生于《大学》“格物”②诸说,悉以旧本③为正,盖先儒④所谓误本者也⑤。爱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虑,参互错综,以质于先生,然后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先生明睿天授,然和乐坦易,不事边幅。人见其少时豪迈不羁,又尝泛滥于词辞章,出人二氏之学,骤闻是说,皆目以为立异好奇,漫不省究。不知先生居夷三载⑥,处困养静,精一之功⑦固已超人圣域,粹然猝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爱朝夕炙门下,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十余年来,竞未能窥其藩篱。世之君子,或与先生仅交一面,或犹未闻其謦款,或先怀忽易忿激之心,而遽欲于立谈之间,传闻之说,臆断悬度,如之何其可得也?从游之士,闻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故爱备录平日之所闻,私以示夫同志,相与考而正之,庶无负先生
    之教云。
    门人徐爱书【注释】①徐爱(1488~1518年):字日仁,号横山,浙江
    余杭人,王守仁的妹夫,也是王守仁的位和得意的学生,有“王门颜回”之称,曾任工部郎中。下文中的爱即徐爱的自称。
    ②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③旧本:指郑玄作注、孔颖达疏解的《礼记·大学》。
    ④先儒:指程颢、程颐和朱熹。程颢(1032~1085年),字伯淳,号明道,洛阳人,官至监察御史。程颐(1033~1107年),字正叔,号伊川,曾任西京国子监教授。程颢、程颐为兄弟,合称“二程”,为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1130~1200年),南宋思想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徽州婺源人,曾任秘书阁修撰等职。他继承发展了“二程”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体系,影响深远。
    ⑤“断断乎”句:意为等到百代以后圣人出世也
    不会有疑惑。
    ⑥居夷三载:正德元年(1506年),王阳明因上疏抗辩,获罪下狱,后贬谪贵州龙场(今修文县),前后三年。龙场当时尚未开化,故称“夷”。
    ⑦精一之功:意为精纯的功夫。语出《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译文】先生对于《大学》中“格物”等观点,都是以“旧本”为准,即朱熹所说的有许多错误的那个版本。
    我刚听说时很吃惊,甚至有点怀疑。后来,我竭尽全力,相互比较分析,又向先生本人请教。经先生悉心指教,我才明白先生的学说如同水清寒、火炽热一样,是《中庸》中所说的,即使百代之后圣人出现也不被质疑的真理。先生天资聪慧,为人却和蔼
    坦诚,平易近人,不修边幅。人们只见先生年轻时豪放不羁,又曾经热衷于诗词文章,沉溺于、道两家学说。所以,猛然听到他的学说,都觉得是标新立异
    、荒诞不经而不屑深究。他们不了解先生在贬谪贵州的3年里,于困苦之中修养静思,精一的功夫已超凡入圣,进入纯精的境界了。
    我朝夕于先生门下亲聆教诲,深知先生的学说初接触感到很浅易,仔细研究就觉得很高深;乍看起来似乎很粗俗,认真钻研就觉得很精妙;刚接近好像很平常,深入学习却没有止境。10多年来,我竟然没能入门。当今的学者,有的仅与先生有一面之交,有的从未听过先生的教诲,有的先入为主地怀有轻蔑、愤怒而激动的情绪,没谈上几句就急于根据传闻臆说,妄加揣度。这样怎能真正理解先生的学说呢?跟随先生的学生们,聆听先生的教诲,经常是学到的少而遗漏的多,如同相马时,只见马的雌雄黑黄而无视千里马的特征。因此,我把平时听到的教诲全部记录下来,私下里给同学们看,相互考核订正,以不负先生的谆谆教诲。
    学生徐爱书【智慧悟语】王阳明,字伯安,号阳明,名守仁。他“龙场悟
    道”的故事是中国文化的佳话。
    P3-5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